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青海湟川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青海湟川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符合自P至Q天气系统剖面图的是,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近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口罩生产和出口国,年产量约占全球的50%,下图示意口罩生产产业链,其中熔喷布是制造口罩最核心的材料,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制成,近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企业也跨界进行口罩生产,中国近一半的口罩产自河南省长垣市,这里也是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生产经营集散地,上千家企业在此集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口罩生产和出口国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科技水平高 C.生产历史悠久 D.产业链完整
2.与其他企业比较,中国石油、中国石化跨界生产熔喷布的优势在于( )
A.资金充足 B.政府支持 C.原料丰富 D.技术先进
【答案】1.D 2.C
【解析】1.市场需求并不是我国口罩生产能力比其他国家强的原因,A错;口罩生产对技术水平的要求并不高,B错;无法判断出我国口罩生产历史悠久,C错;材料显示长垣县上千家医疗器械、医用材料生产商在此集聚,并且长垣县口罩生产占全国的一半左右,所以完整的产业链是主要的优势,D对。故选D。
2.虽然中石油、中石化资金充足,但这不是其主要业务,资金方面不如专业生产商,A错;政府支持在材料中无法显示,B错;熔喷布的主要生产原料为聚丙烯,中石油、中石化为原料的上游企业,C对;中石油、中石化涉足熔喷布行业较晚,技术水平不占优势,D错。故选C。
【点睛】工业集聚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取规模效益,我国国内完整的产业链是工业生产中面对国外竞争的巨大优势。
读2018年10月9日某时东亚地区海平面气压图及台风康妮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与图中M、N、P、Q四地天气状况相符的是( )
A.M、N风向相同 B.N、P两地多阴雨
C.M、P两地晴朗 D.P、Q两地多暴雨
4.符合自P至Q天气系统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5.台风“康妮”过境日本北海道时,下列天气特征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3.D 4.B 5.D
【解析】3.根据图中等压线和天气系统的分布分析,M地吹西北风,N地吹西南风,A错误。N地受高压脊影响,为晴朗天气,P地位于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B错误。M地受高压脊影响为晴朗天气,P地位于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C错误。 P、Q两地位于台风外围,多暴雨,D正确。故选D.
4.P至Q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先后经过了冷锋和暖锋,B剖面图中P地为冷锋,Q地为暖锋,符合图中情况,B正确。故选B。
5.台风“康妮”为低压气旋,过境日本北海道时,气压先降低后升高,A错误。气温先下降后升高,B错误。云量先增多后减少,C错误。风速先加大后减小,D正确。故选D。
【点睛】冷锋和暖锋都是冷气团位于锋面下,但冷锋中,冷气团向暖气团前进,暖锋中,冷气团后退。
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撤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部分孢粉可以长期存留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下图为我国大兴安岭的桦木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 )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
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
7.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
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石炭纪
【答案】6.B 7.A
【解析】6.由材料可知,桦树喜冷耐旱,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说明辽宁省南部地区近8000年来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即气温升高,降水增多,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由材料可知,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桦属花粉占优势,说明辽宁省南部地区大量生长桦树的时期在距今10000~8000年,为新生代,A正确。故选A。
【点睛】地球的演化史:1、太古代(距今25亿年以前),出现了原始细菌、蓝绿藻类;2、元古代(距今25亿~5.41亿年),藻类日益繁盛;3、古生代(距今5.41亿~2.5217亿年),早古生代:三叶虫、珊瑚等空前繁盛,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后期出现鱼类;晚古生代动物,鱼类一两栖类;植物:蕨类植物繁茂;4、中生代(距今2.5217亿~0.66亿年),蕨类植物衰退,裸子植物迅速发展,裸子植物时代;动物:恐龙等爬行动物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5、新生代(距0.66亿年至现在),被子植物为主,被称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哺乳动物繁盛,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当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下图中大气受热过程明显增强的是( )
A.A1和B1 B.A2和B1 C.B1和C2 D.A2和C2
9.图中显示林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7.4%,以下国家林业排放量较大的是( )
A.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 B.加拿大、法国等亚寒带国家
C.巴西、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发展中国家 D.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
【答案】8.C 9.C
【解析】8.读图,图中A1是太阳辐射,A2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B1是大气逆辐射,B2是大气辐射,C1是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C2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当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C2)的能力增强;同时,大气向外辐射,尤其是大气逆辐射(B1)的能力增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根据材料可知,林业排放是指毁林 的CO 2排放,伐木和毁林后残留地表生物质的腐化等的CO2排放,也就是说森林破坏越严重的国家,其林业排放量越大。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森林福嘎率低,A错误;法国位于北温带,加拿大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B错误;巴西、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发展中国家的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C正确;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D错误。故选C。
【点睛】森林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调节气候、涵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旱灾、洪灾、虫灾等自然灾害、改良土壤等。
2014年暑假期间,小李到杭州旅游,游览了西湖、虎跑泉、龙井茶园、钱塘江大桥等景点。据此完成各题。
10.小李为了游览多个旅游景点,需要设计合理的路线,他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11.他利用网上电子地图选择行进路线,属于GIS工作过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
A.输入
B.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
C.存储
D.地理信息输出
【答案】10.A 11.B
【解析】10.要游览多个景点,就要分析各景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各景点的人流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可得到合理的路线。所以选A。
11.对路线的选择属于“用户或决策者对操作结果进行判断分析”的过程,属于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环节。所以选B。
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如果申请专利,他将超过比尔·盖茨成为全球首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据此完成各题。
12.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 )
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资源储备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
13.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优质水稻的实验地点应是( )
A.西北地区 B.青藏高原地区
C.海南岛 D.东北地区
【答案】12.B 13.C
【解析】12.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物种都具有或重大或潜在的利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因此,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B正确。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并不能反映要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也不能反映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地球上的许多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也是有限的,ACD错误。故选B。
13.培育水稻良种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应选在一个热量丰富、复种指数高的地区。海南岛热量丰富,复种指数高,可缩短育种的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其余地区热量条件不足,不适宜作为实验地点,故ABD错误,C正确。选C。
【点睛】位于海南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科研育种基地,孕育出了众多农作物的新品种。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人员带着他们的育种材料汇聚在这里,利用海南独有的气候加速育种过程,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在这里得以应用。
图甲、图乙分别示意北京核心主城区、北京动物园。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图中故宫在动物园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15.在图甲、图乙中( )
①图甲比例尺小,实际范围大②图乙比例尺大,实际面积大
③图甲中交通干道比图乙中的道路更短、更狭窄④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图甲更详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14.A 15.D
【解析】14.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图中故宫在动物园的东南方向,故A正确,BCD错。
15.据图可知,甲乙图幅大小相同,图甲比例尺小,实际范围大,故①正确,图乙比例尺大,实际面积小,故②错,图甲的实际范围大,图中交通干道比图乙中的道路更长、更宽,故③错,图幅相同,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所以图乙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图甲更详细,故④正确。本题选D,ABC错。
【点睛】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大小与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大小与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前的发达国家总体上人口的死亡率高于人口的出生率
B.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属于“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
C.欧洲国家由于营养好,肥胖人口较多,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D.北美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答案】B
【解析】目前的发达国家中,有些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高于人口的出生率,A错误。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属于“高低高”人口增长模式,B正确。欧洲国家由于社会福利保障完善,医疗水平高,老龄人口比重大,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C错误。北美国家虽然人口老龄化,但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出生率,D错误。故选B。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130公里,位于瓦尔帕莱索湾南岸,有智利“文化之都”的美誉。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因海洋而兴,因运河而衰,现处于一带一路节点,再度繁荣。这里属地中海式气候,过去,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己房屋上,这种习俗就一直延续到城市的建筑风貌上。下图为智利示意图和瓦尔帕莱索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瓦尔帕莱索城镇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 )
A.城镇色调 B.城镇形态 C.城镇内部结构 D.建筑用材
18.修船工用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屋上,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旅游 B.防止木质房屋的腐烂 C.节省油漆 D.形成城市文化景观
19.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为( )
A.气候 B.地形 C.交通 D.矿产资源
【答案】17.A 18.B 19.C
【解析】17.由材料可知,该城市每户人家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色彩纷呈,由此可见,瓦尔帕莱索城镇的地域文化主要表现在城镇色调,A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城镇形态、城镇内部结构、建筑用材等方面的信息,BCD错误。故选A。
18.瓦尔帕莱索位于沿海地区,海风腐蚀性强,把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屋上,可以防止木质房屋的腐烂,B正确。修船工将修船剩下的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己房屋上是过去的事情,材料并未显示当时旅游业发达,A错误。修船工用油漆调成各种颜色涂在自家房屋上主要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房屋,不是为了节省油漆,更不是为了形成城市文化景观,CD错误。故选B。
19.根据材料可知,瓦尔帕莱索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因海洋而兴,因此可知,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为交通,不是气候、地形或矿产资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的区位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矿产资源、政治、交通、政策、军事、科技、旅游等。
剑川县地处云南省西部的横断山区东部,这里水系发育,土壤肥沃。该县稻麦复种系统这一特有的耕作方式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地方农业文化、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型代表。下图示意云南省剑川县稻麦复种系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县稻麦复种耕作方式的主要优点是
A.促进劳动力就业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防止土地石漠化 D.减少水分蒸发量
21.与稻田期相比,麦田期有利于小麦生长的优势条件是
A.气温较高 B.降水丰富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
【答案】20.B 21.C
【解析】20.根据图示中稻麦种植、收获时间,该县稻麦复种耕作方式的主要优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B正确;可以减少劳动力闲置,不能促进更多劳动力就业,A错误;发展种植业,易导致水土流失,不能防止土地石漠化,C错误;对减少水分蒸发量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B。
21.读图,稻田期是夏初插秧,秋季收获。麦田期是秋季播种,夏初收获。与稻田期相比,麦田期有利于小麦生长的优势条件是冬春季节降水较少,光照充足,C正确;夏季稻田期气温较高,降水丰富,A、B错误;土壤肥沃没有季节差异,D错。故选C。
【点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等。
坐落于成都平原上汉代文学大儒杨雄故里的徐家大院,2004年7月被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评审委员会正式命名“中国农家乐第一家”’,2006年7月被中国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农家乐发源地。从开办至今,“中国农家乐第一家”不断升级,以满足游客对旅游品质的追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徐家大院地处( )
A.商贸中心区 B.河流下游地 C.山前迎风坡 D.城乡结合部
23.徐家大院成为“中国农家乐第一家”,主要得益于( )
A.平原地形 B.国家政策 C.交通发展 D.资源禀赋
24.推测“中国农家乐第一家”品牌不断升级发展的方向主要是( )
A.扩大自身的经营规模 B.与风景区合作共赢 C.丰富特色文化内涵 D.提供价廉物美的食品
【答案】22.D 23.B 24.C
【解析】22.徐家大院,位于成都环线交通的外围,商贸中心区位于城市中心,A错误;农家乐它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城市人口,因此需要靠近城市,属于城乡结合部,与自然条件关系(河流下游地、山前迎风坡)不大,D正确,B、C错误。故选D。
23.题干中提到农家乐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内容,说明徐家大院成为“中国第一家农家乐”,主要得益于国家政策,B正确。平原地形、交通发展、资源禀赋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误。故选B。
24.应当控制农家乐的数量和规模,适度规模经营,A错误;风景区离徐家大院距离远,无法合作,B错误;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消费也不高,D错误;此地的优势是徐家大院是汉代文学大儒杨雄故里,因此可以打造它的特色文化内涵,提高知名度,C正确。故选C。
【点睛】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空气清新,环境放松,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
读某共享单车多日平均借车与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25.下列时间,该租赁点自行车数量最少的是( )
A.8时 B.12时 C.16时 D.24时
26.分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最可能的位置及自行车投放数量是否合理主要借助的技术手段分别是( )
A.地铁站附近全球定位系统 B.中央商务区遥感技术
C.居民区附近地理信息系统 D.工业区附近数字地球
【答案】25.C 26.C
【解析】25.借车数量大于还车数量时,该租赁点自行车数量减少,反之数量增加。从图中可以看出,5:00-16:00该租赁点借车数量大于还车数量,说明共享单车数量一直减少,16:00过后,还车数量大于借车数量,该租赁点自行车数量开始增加,故16时该租赁点自行车数量最小,故C正确。故选C。
26.住宅区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应该是早上和晚上数量最大,白天最少。读图可知,16:00之后该租赁点还车数量大于借车数量,公共自行车数量增多,可能是因为该时段为下班时间,用户回到住宅区休息。一天中8:00-16:00通常为上班时间,该租赁点借车数量大于还车数量,公共自行车数量减少,推测该租赁点有可能位于居民区附近。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分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位置及自行车投放数量是否合理,主要借助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而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没有分析、处理信息的功能。故选C。
二、综合题
27.读下面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E处天气系统按气流状况划分属于____(气旋或反气旋)。
(2)a、b、c、d四箭头表示的风向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3)B、C、D三地中,即将发生明显天气变化的是____,可能出现____等天气现象;下列现象与此类型天气系统有关的是____
A.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D.我国北方地区的夏季暴雨
(4)图中①②两地相比较,气温较高的是____地,此时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地。
(5)图中A、E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原因是____。
【答案】(1)反气旋
(2)c
(3) B 大风、雨雪、降温 D
(4) ② ①
(5) E E处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气温低。
【解析】(1)读图E处气压由四周向中心递增,则E处天气系统为反气旋(高压)。按气流状况为反气旋。
(2)根据上题E为北半球反气旋,气流由中心向四周呈顺时针辐散,图示bd气流由低压到高压,所以bd错误;a气流呈逆时针辐散,c为顺时针辐散,c正确。
(3)读图B位于冷锋锋前,冷锋即将过境,天气发生明显变化,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图示陆地为高压,应为冬季),CD位于暖锋锋后,天气晴朗,天气稳定,该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A我国南方春季阴雨绵绵的天气表示为受准静止锋影响形成的梅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为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形成;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受冷锋锋面的影响,D正确。
(4)图示①位于冷锋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②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冷锋降水在锋后,①多阴雨天气,可能出现降水。
(5)读图,A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E地处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多晴天;白天阴天比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阴天比晴天的温度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强,温度比晴天夜晚高,所以A处气温日较差温差小于E。
【点睛】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柿子树耐寒、耐旱,喜湿润,忌积水,适应性强。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是全国著名的“柿子之乡”、“柿饼之乡”。富平县汉初就有栽植柿子树的习惯,目前建有优质柿子基地10万亩,年产鲜柿4000万公斤,制作柿饼800万公斤,鲜柿、柿饼产量每年递增20%以上。柿饼是富平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面两图分别为富平县气候资料图和富平县位置图。
(1)据左图分析富平县发展柿子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
(2)推测富平柿饼晾晒的时间,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答案】(1)地势平缓,有一定坡度,利于排水;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或者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地形、水源条件必答,气候、土壤条件选一回答)
(2)时间:10月底—12月初。理由: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秋季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
【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等高线分析,该地地势平缓且土壤肥沃,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大规模种植及排水;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水热丰富,秋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靠近河流,有便利的灌溉水源,能够满足柿子的生长。
(2)晒柿子的时间,应该是在柿子成熟后,晴天较多的时候,应该为10月底—12月初,此时段秋高气爽,降水少,光照充足,便于晾晒;秋季风力作用强,蒸发量大,便于风干;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析出。
29.读某河流上游水库大坝的位置图和剖面图及其河流水量变化图,完成有关问题。
(1)图甲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形是_______,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____。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自然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按照图甲的大坝设计,坝长和坝高(坝顶到坝底的相对高度)分别大约是_________
A.90m,100m B.80m,150m C.72m,50m D.72m,90m
(4)在图乙中观察,大坝上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落差应H1、H2、H3中的 __,水轮发电机安装的位置一般是(A或B)__ 。
(5)图丙是水库所在河流的流量过程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曲线C表示水库大坝下游流量过程 B.曲线D表示水库大坝上游流量过程
C.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后流量过程 D.曲线D表示大坝建成前流量过程
(6)大坝建成后,对于水库下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双选)
A.航运条件改善 B.洪水危害减轻
C.泥沙淤积加重 D.年径流量增加
(7)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火车车辆的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
(8)经图甲中的铁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地所在的省区简称是______
A.鲁 B.浙 C.青 D.吉
【答案】 峡谷 建坝工程量小;同时上游又有较广的集水区域 流域内的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状况;河流的流量、含沙量等水文特征;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 D H2 B C AB G 因为G地到H点之间没有地形障碍,可以通视 B
【解析】(1)图甲中的水库大坝选择的地形是峡谷,这样选择的理由是峡谷部位的建坝工程量小;同时上游又有较广的集水区域。
(2)大坝的设计与建设需考虑的自然条件是气候如流域内的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状况;河流的流量、含沙量等水文特征;坝址所在地的地质条件等。
(3)按照图甲的大坝设计,图中坝长大约是0.8厘米左右,结合图例可知,坝长约70-80米,大坝的最高等高线值为550米,最低小于450米,则坝高必接近但小于100米,据此结合选项选D。
(4)在图乙中观察,大坝上建设水电站,可利用的落差应为H2,水轮发电机安装的位置一般是在较低水位处的B。
(5)水库对流量有调蓄功能。根据图丙可知,水库所在河流的流量过程线,曲线C变化较为和缓,应表示水库大坝下游流量过程;曲线D流量变化大,应表示水库大坝上游流量过程或大坝建成前流量过程,C说法不对,选C。
(6)大坝建成后,对于水库下游而言,由于水库的调蓄功能,可以使航运条件改善、洪水危害减轻;库区泥沙淤积,水库下游泥沙淤积可能会减少,年径流量不会因此而改变,据此分析选AB。
(7)分别连接E、F、G与H点,可以发现,只有G与H点之间无任何障碍,可以目测到铁路上经过H处的火车车辆。
(8)根据题中材料,从甲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这说明该地位于江南地区,结合选项只有浙符合要求,选B。
【点睛】水库大坝的建设:
1.水库大坝的选址:大坝一般选在峡谷处,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盆地或洼地处。
2.水库范围的确定:水库范围应是由大坝及接触到的最高一条等高线共同所组成的闭合区域。
3.大坝高度的确定:大坝高度应根据其所接触到的等高线来判定。但经常由于在山区会有各种小山丘存在,故按蓄水要求,大坝往往只能修建到一定高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pdf、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乡村土地利用形式主要为, A、B、C分别代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青海湟川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该地所在的时区为,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下列关于该日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图中各点说法正确的是,图中J河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