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或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界线具有一定的过渡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C.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 D.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①行政区②热量带③干湿区④三江平原⑤青岛市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答案】1.B 2.D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A说法正确;区域内部具有一致性,区域与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B说法错误;区域有一定的界线,C说法正确;区域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故选B。
2.结合所学知识和图示信息可知,图中A区域有着明确的边界。行政区的边界是明确的,①⑤对;热量带、干湿区和平原的边界都是模糊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②③④错。综上,本题选D。
【点睛】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故区域的类型包括: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国家、行政区;自然区域——高原区、平原区、等雨量区;人文区域——人口密度区、水田农业区、牧业区。
人类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存在密切的联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广东人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品,形成这种饮食习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4.“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A.大陆性气候强,空气干燥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答案】3.C 4.C
【解析】3.广东所处纬度较低,气候炎热,喜喝凉茶;四川地处四川盆地,多降水,空气湿度大,喜欢吃麻辣食品以去除体内湿气,两地饮食习惯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因素,C正确;植被、土壤、地形等均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故选C。
4.山西饮用水中钙含量较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所以山西人爱吃醋,C正确;山西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偏强,但这与山西人爱吃醋关系不大,A错;交通以及制醋历史等不属于自然地理背景,排除BD。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抓住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和生活常识分析作答即可。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快。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等基础设施必须先行,主要是因为铁路建设( )
A.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周期长 B.可以拉大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
C.可以加快商品流通,促进共同发展 D.投资回报较高,可实现持续发展
6.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非由于( )
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
C.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 D.具沿边优势,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答案】5.C 6.D
【解析】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作为我国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能够加快商品流通,促进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从而减小东西部的经济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故需要先建设铁路等基础设施,C对、B错;建设周期长和投资大不是先建设基础设施的主要原因,A错;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交通,更重要的是需要发展支柱产业,D错,综上,本题选C。
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且多以平原为主,有利于发展农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A、B说法正确;我国东部地区紧临海洋,利于发展航运业,促进经济发展,C说法正确;沿边优势是我国西部地区的典型优势,D说法错误。结合题意选说法错误的,本题选D。
【点睛】交通运输线对区域的影响:(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①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②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2)对农业的影响:①交通线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②乳畜业、园艺业等的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也要沿交通线分布;③自给农业对交通线分布要求较低。(3)对工业的影响交通线对工业的影响最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的一项重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要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读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①②③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8.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的阶段是( )
A.农业社会阶段 B.工业社会阶段 C.后工业化阶段 D.采集和狩猎阶段
【答案】7.C 8.D
【解析】7.三大产业的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由图示三角坐标分析可知,①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小,第二产业比重最大;②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二产业较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③点第一产业最大超过80%,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最小。据此确定该地产业结构的演变顺序应该是③-①-②。故选C。
8.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说明此阶段人类生产力水平低,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低,对自然环境只能被动的适应,因此此阶段是人类社会早期的采集和狩猎阶段。故选D。
【点睛】三角形坐标图的判读技巧:
沿三角形的各边数值增大的方向画三个箭头。其次,在A点作外围三个箭头的平行线,且方向相同,即画三个箭头,且这三个箭头所在线之间夹角为120°。那么这三个箭头所指的数字就是其对应的产业所占的比例构成。因此,A点的产业构成是第一产业占20%,第二产业占40%,第三产业占40%。
古希腊多山环海,缺少开阔平原,河流短急,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如下图)。与其他古文明发祥地相比,自然条件较差,但古希腊人却凭着超凡的智慧,发展海上贸易,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海洋文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古希腊与其他古文明发祥地相比,“自然条件较差”是指( )
A.地势较低 B.耕地不足 C.气候寒冷 D.降水稀少
10.古希腊人创造了海洋文明,关键得益于当时( )
A.海上风浪较小 B.海洋资源丰富 C.海外扩张频繁 D.航海技术先进
【答案】9.B 10.D
【解析】9.据材料可知,古希腊多山环海,缺少开阔平原,河流短急,说明地形起伏大,耕地不足,而其他古文明发祥地都是在大河冲积平原,为农耕文明,B正确,A错误;古希腊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气候温和,C错误;冬季受来自大西洋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10.古希腊位于地中海沿岸,冬季受西风影响,风浪大,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创造海洋文明需要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资源丰富的地区很多,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关键是要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古希腊最初主要是利用海洋进行贸易,而不是扩张,B、C错误,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影响城市选址的主要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等;人文因素则包括交通、历史、经济、政治和军事防御等方面。
11.晋、陕、内蒙古三个省级行政区接壤的地区,由于蕴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而被称为“乌金三角”,目前已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能源生产基地。下图为“乌金三角”地区位置示意图。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资源时,可能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交通运输压力减轻 B.草场资源遭到破坏 C.空气质量改善 D.酸雨问题严重
【答案】B
【解析】内蒙古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内蒙古在开采煤炭资源时,会破坏地表植被,内蒙古草原广布,开采煤炭资源将严重破坏草场资源,B选项正确;交通运输压力减轻不属于环境问题,A选项错误;开采煤矿会出现扬尘,降低空气质量,C选项错误;开采煤炭不会造成酸雨问题,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煤中含有硫,燃烧过程中生成大量二氧化硫,此外煤燃烧过程中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为一氧化氮,继而转化为二氧化氮,造成酸雨。我国酸雨主要是硫酸型,三大酸雨区:1、西南酸雨区:仅次于华中酸雨区的降水污染严重区域。2、华中酸雨区:已成为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3、华东沿海酸雨区: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北京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建立了庞杂的供水渠道。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截至2018年底,丹江口水库已为北京累计供水40亿m3。下图示意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与东线工程相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
A.可调水量大,水质好 B.可调水量大,水质差
C.可调水量小,水质好 D.可调水量小,水质差
13.接受调水后,北京受水地区( )
A.地表径流减少 B.地面沉降加剧 C.用水更加紧张 D.地下水得到回补
【答案】12.C 13.D
【解析】12.由图可知,东线工程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自南向北至华北地区。东部地区人口、城市密集,水污染较为严重,故东线工程水质较差,B、D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线工程的可调水量小于东线工程,故A错C对。综上,本题选C。
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水北调调的是地表水资源。故接受调水后,北京受水地区地表径流增加,用水紧张的状况得到缓解,下渗增加,从而地下水得到回补,进一步减轻地面沉降,改善生态环境,D对,A、B、C错。本题选D。
【点睛】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1.社会意义:解决北方缺水;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2.经济意义:为北方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生态意义: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北方当地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宁夏彭阳阳洼小流域“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小流域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前的“秃山”变成了连绵不绝的青山。如今青山和独具特色的梯田,不仅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态,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阳洼小流域治理模式的核心是( )
A.提高坡地利用率 B.高效蓄水保土 C.提高植被覆盖率 D.发展立体农业
15.阳洼小流域的成功治理,会明显改变当地的( )
A.经济结构 B.植被类型 C.耕作技术 D.天气状况
【答案】14.B 15.A
【解析】14.结合材料可知,通过治理,阳洼由“秃山”变成了青山,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故其核心利用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以达到当地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的目的,B对;对于当地来讲,提高坡地利用率和植被覆盖率、发展立体农业的前提都是当地能够蓄水保土,A、C、D错。综上,本题选B。
15.结合材料可知,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能够改变农业生态,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地能够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比重增加,会导致该地经济结构发生改变,A对;植被类型与气候类型相关,当地气候类型短时间内不会改变,故植被类型也不会改变,B错;耕作技术的改变与流域治理关系较小,而是与生产水平密切相关,C错;天气状况的变化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有关,天气一直是多变的,而不是流域治理导致的,D错。综上,本题选A。
【点睛】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包括:1.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2.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3.修筑河堤,疏浚河道,有利于防洪和航运;4.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及河道泥沙淤积;5.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6.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读田纳西河流城示意图(左下图)和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协调系统图(右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
A.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B.便利的航运条件
C.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D.丰富的矿产资源
17.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建了大量水库,为发展渔业打下了基础
B.平原多种植玉米、棉花等作物
C.把发展林业作为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D.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18.我国河流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经验中可得到的启示是( )
A.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应该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
B.我国江河众多,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C.我国的河流完全可以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
D.国情不同,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经验不能借鉴
【答案】16.C 17.D 18.A
【解析】16.由所学知识可得,田纳西河流域将充足、廉价的电力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当地众多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整个流域经济的大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错误
17.A 、 B 、 C 三项都是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渔业的措施。温室蔬菜的生产更多的是考虑市场因素,蔬菜不便长途运输,应分布于人口集中、城镇化发达的地区,此地人口少,市场需求量少,并且该地区山地较多,不适宜在坡地发展温室蔬菜种植,选择D选项。
18.学习外国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过于机械,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水电,C、D选项错误;现在我国水电的开发程度低,B选项错误;我国黄河等大江大河都已经开始了全流域的综合治理,A选项正确。
【点睛】田纳西河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水量丰富但季节变化大;根据以上自然背景分析,要想利用水能发电需要建坝修库,且能调节水量减缓落差利于航运,又能解决夏秋季因降水少而导致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还可发展养殖。所以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梯级开发为重点。俄罗斯鲟鱼属于洄游性鱼类,适宜在温度为18~25℃的半咸水中生活,每年春、秋两季从里海沿伏尔加河上溯产卵,但不同季节洄游距离差异较大。下图为里海部分水域及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伏尔加河梯级开发的限制性因素有( )
①凌汛多发②封冻期较长③冬季流量较大④河流落差较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近年来,里海的俄罗斯鲟鱼数量急剧减少。与此现象无关的是( )
A.伏尔加河上游修建水利枢纽 B.河口三角洲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C.伏尔加河流域生产排放污水 D.里海水位下降,盐度显著升高
【答案】19.D 20.B
【解析】19.结合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伏尔加河位于北半球较高纬地区,冬季气温低,结冰期长,流量较小,不利于其开发,②对③错;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故无凌汛现象,①错;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为平原,河流的落差小,不利于进行梯级开发,④对。综上,本题选②④,即D。
20.结合材料可知,俄罗斯鲟鱼需要洄游产卵,上游修建水利枢纽会阻碍鱼类洄游通道,从而导致鲟鱼数量减少,A说法正确;伏尔加河沿岸人口密集,污水排放量大,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鱼类生存,C说法正确;鲟鱼适合在半咸水中生活,里海盐度升高可能导致其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死亡,D说法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河口三角洲的水位变化与鱼类数量变化无关,B说法错误。结合题目本题选说法错误的,即B。
【点睛】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拦河大坝可以拦水发电;水库可以养殖;发展旅游业;防洪和灌溉;加深航道,利于航运梯级开发的。梯级开发的不利影响:不利于鱼儿回溯产卵(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 ); 回水淹没农田,有时需要移民;施工会破坏地表和水体的生态环境;水流减缓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水的自净能力下降);下游淤积来源减少,三角洲面积减少。
黑土腐殖质层深厚、土壤肥沃,是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但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气候的影响,黑土退化严重。下图为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东北地区黑土退化的表现不包括( )
A.黑土数量减少 B.黑土土层变薄 C.黑土肥力下降 D.黑土酸化严重
2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黑土退化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全球变暖,微生物活性减弱 B.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
C.冬春多大风,风力侵蚀严重 D.长期连续耕作
23.在黑土的利用中,利于黑土肥力恢复的最佳方法是( )
A.开发沼泽 B.秸秆还田 C.退林还牧 D.翻耕松土
【答案】21.D 22.A 23.B
【解析】2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人类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活动导致黑土的数量减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呈现出明显的退化趋势,A、B、C对;黑土分布区位于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气温较低,未出现酸化,D错。结合题意选不正确的选项,本题选D。
2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微生物活性弱有利于有机质积累,从而提高土壤肥力,A说法错误;人们过量使用化肥、农业会导致土壤污染,从而导致黑土退化,B说法正确;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离冬季风源地近,冬春季节土壤容易遭受风力侵蚀,肥力降低,C说法正确;长期连续的耕作会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进一步退化,D说法正确。综上,本题选择说法错误的,故选A。
23.开发沼泽会破坏生态环境,A错;黑土用于种植业,退林还牧用于畜牧业,C错;不合理的翻耕松土可能导致耕作层变浅,无法回复土壤肥力,D错;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肥力,B对。综上,本题选B。
【点睛】黑土退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1)我国东北黑土区属于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的风力较大,而且土壤上的覆盖物较少,因此容易出现风蚀现象;同时夏季的降水量较为集中,且降水的强度较大,因此容易造成水土流失;(2)黑土的成土母质为砂砾和黏土层,因此其质地较为黏细且颗粒均一,当地表的植被遭到破坏之后就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2.人为原因:(1)小型农机具使用过多,导致耕作层变浅,从而使得土壤的理化性能出现恶化;(2)黑土区的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由于常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土壤中严重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从而使得营养元素的比例失调;(3)农户追求高产而不断地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对土壤造成了污染。
“畜—沼果”农业生产模式是沼气池与养殖业、林果业等紧密联系的开放式系统,是一种循环农业模式。下图为“畜—沼—果”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位于我国( )
A.甘肃省 B.山西省 C.浙江省 D.黑龙江省
25.发展该农业生产模式有利于( )
①把握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②节省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实现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④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4.C 25.C
【解析】24.注意图中关键信息“柑橘”,应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所以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位于我国浙江省,C正确;甘肃省、山西省、黑龙江省均不适宜柑橘的生长。故选C。
25.材料中没有体现,把握市场信息,降低交易成本和节省运输成本,①②错;对畜禽废弃物进行干湿分离,固体粪便和尿液为山区牧草和柑橘、蔬菜等提供肥料,提高了土壤肥力;种植废弃物提供给周边农户,畜禽废弃物分离后用作肥料,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③正确。开展多种农业生产经营,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就业机会,加大了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④正确。综上所述C选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践,因其以资源减量化、再生化为原则,以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的,所以对于此类循环经济模式图的意义分析,可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内涵进行:①生态上,节约资源,减轻生态环境问题;②经济上,减少成本,增加产出,提高收入;③社会上,安排就业,提高生活质量。
二、综合题
26.加尔各答地区的海拔范围为1.5~9 m,广州地区的平均海拔为11 m。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印度加尔各答(22°34′N,88°22′E)气候资料统计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20.1
23.0
27.6
30.2
30.7
30.3
29.2
29.1
29.1
28.2
24.9
20.8
平均降水量(mm)
11.0
30.0
35.0
60.0
142.0
288.0
411.0
349.0
288.0
143.0
26.0
17.0
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广州(23.1°N,113.2°E)气候资料统计表。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气温(℃)
13.3
14.3
17.7
21.9
25.6
27.3
28.5
28.3
27.1
24.0
19.4
15.0
平均降水量(mm)
43.2
64.8
85.3
181.9
283.6
257.7
227.6
220.6
172.4
79.3
42.1
23.5
(1)根据材料分析加尔各答与广州两地气候的异同。
(2)分析加尔各答冬季气温高于广州的原因。
(3)分析加尔各答的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异:加尔各答各月均温均高于广州;加尔各答年降水总量大于广州,降水季节变化较广州明显。同:降水集中在北半球夏季,均有明显季节变化;雨热同期。
(2)冬季,印度北部的高大山脉对冬季风阻挡作用明显,而广州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寒冷的西北季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尔各答冬季气温高于广州。
(3)有利影响:夏季雨热同期,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不利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旱涝灾害多发,不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本题通过加尔各答与广州两地为背景,考查了气候分析比较和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
【解析】(1)分析加尔各答与广州两地气候的异同,结合所给的气候资料表,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即可。从材料可知,加尔各答加尔各答各月均温均高于广州;加尔各答降水最少月份为11mm,最大月400mm以上,广州最少月23mm,最大月280mm,可知加尔各答降水季节变化较广州明显,计算降水量可知,年降水总量大于广州。由数据可知,两地降水较多时间均为北半球夏季,均有明显季节变化,表现出雨热同期特点。
(2)影响气温的因素一般有纬度、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加尔各答与广州纬度相当,均位于沿海地区,海拔基本相当,因此两地冬季气温的差异主要从地形入手。南亚北部为高大山脉,冬季,印度北部的高大山脉对冬季风阻挡作用明显,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气温保持较高状态;而广州北部地形阻挡作用较弱,冬季受来自西伯利亚寒冷的西北季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加尔各答冬季气温高于广州。
(3)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这对农业生产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其不利影响的分析要关注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两个方面。大部分植物,在生长期需求较多的热量和水分,季风气候表现出明显的雨热同期,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对热量和水分的需求。不利影响:季风气候往往具备不稳定性,加尔各答为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的强弱以及出现时间早晚,都会引起降水差异,降水季节变化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旱涝灾害多发,不利于农业生产。
【点睛】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1)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2)气温的日较差和光照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3)水分条件制约着农作物的生长,不同的农作物需水量不同;(4)光热、水分在时间、空间上结合得越好,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形成规模化的食品产业集群,有“中国厨房”的美誉。2020年9月商丘市政府与上海市光明食品公司达成共识,在商丘市建设食品加工产业园。下图为河南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商丘市承接光明食品公司食品加工产业的主要区位优势。
(2)简述商丘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当地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商丘市地处华北平原,农产品丰富,原料充足;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劳动力价格低;政府政策支持;相较于东部地区,地价便宜;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完善;铁路交通便利;面向全国,市场广阔。
(2)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促进区域资源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河南商丘的位置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等知识点,以培养学生读图看图能力和答题语言组织能力。
【解析】(1)结合材料“河南省商丘市加快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可知,该地有政府政策的支持;由“有“中国厨房”的美誉”则可以得出,其产业面向全国市场,市场广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丘地处华北平原,农业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食品加工的原粮充足;河南为我国人口大省,劳动力数量多且价格较低;图中显示多条铁路经过,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此外,由材料可得,商丘的食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产业集群,加工产业的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较好,利于工业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直接的影响是增加了商丘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进一步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此外,还能够优化本地的产业结构,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和陕西两省是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通过植被自然恢复、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措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下图示意黄土高原主体部分的位置。
(1)分析山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不利影响。
【答案】(1)黄土覆盖面积大,土质疏松;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多山区,地形坡度大;自然植被覆盖率低。
(2)使黄河含沙量增大,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大量泥沙淤积,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洪水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河道淤塞,通航能力下降;河床抬高,使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升高,易发生土壤盐碱化等。
【解析】本大题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材料,涉及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并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结合题干内容分析解答的能力。
【解析】(1)注意题干限定回答域“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土质、植被等角度分析作答。山西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境内山区较多,地形坡度较大;黄土广布,土质疏松,易被侵蚀;自然植被覆盖率较低,疏松的黄土易被暴雨侵蚀。所以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重在说明一个区域的变化对另一个区域的影响。首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会导致黄河含沙量变大,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量增加,河床大量泥沙淤积,泄洪能力减弱,洪水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加,且黄河下游地区泥沙淤积量增加,还会导致下游河道淤塞,出现地上悬河,导致河流的通航能力减弱;地上悬河的出现,使得下游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河流水始终补给地下水,导致黄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深层盐分易向表层累积,土壤盐碱化加剧。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主岭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所产玉米品质优,被誉为“中国玉米之乡”。该市的鲜食玉米生长周期短,农家肥培育,绿色健康口感好,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目前,该市面临着普通玉米产能的供给大于需求;鲜食、高油等特用玉米供不应求;玉米深加工企业大而不强;管理粗放等问题。下图是吉林省黄金玉米带核心区域图。
(1)分析公主岭市玉米品质优的自然原因。
(2)与普通玉米相比,发展鲜食玉米的优势有哪些。
(3)为公主岭市玉米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黑土,土壤肥沃;生长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累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2)生长周期短,降低成本;产品价格较高,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节省后期存储管理费用经济效益高;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3)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玉米须及玉米芯等进行深加工;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新产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管理体系。
【解析】本题以公主岭市玉米生产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对策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解析】(1)公主岭市玉米品质优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土壤方面,公主岭市地处吉林省中西部,地处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气候方面,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夏秋季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累积,利于提高玉米品质;冬季气温低,病虫害难以越冬,玉米生长期病虫害少;生态环境方面,地广人稀,污染少,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2)由材料可知,与普通玉米相比,该市的鲜食玉米生长周期短,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后期存储管理费用,经济效益高;农家肥培育,绿色健康口感好,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产品价格较高,利于提高农民收入,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3)由材料可知,该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大而不强、管理粗放等问题,因此应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完善管理体系;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玉米须及玉米芯等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新产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陕西省汉中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所谓“宜居区”主要是指天体,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耀斑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陕西省汉中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B卷)含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