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展开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1.(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蒸馏法淡化海水 B.用粮食制作米酒 C.氨催化氧化反应 D.铝热法冶炼金属
2.(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B.SO2可用作纸浆的漂白 C.浓硝酸可用作干燥剂 D.单质硅可作半导体材料
3.(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A.麻绳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4.(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乙烯与氢气的反应 B.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C.乙醇与氧气的反应 D.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5.(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H2与Cl2的反应 B.Na与H2O的反应
C.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6.(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原电池原理的发现和各种电池装置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均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甲、乙中铜片上均有气泡产生
C.甲、乙中铜片上均发生氧化反应
D.甲、乙中均能发生的反应是Zn+2H+=Zn2++H2↑
7.(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图是喷泉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是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
B.实验现象是烧瓶中形成喷泉,溶液呈红色
C.实验结论是氨气可电离产生OH-
D.实验原理是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8.(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维生素C( )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C6H10O6 B.具有还原性
C.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9.(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可逆反应2SO2+O22SO3,不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的压强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B.消耗1molSO2的同时消耗1molSO3
C.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D.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10.(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金属钠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大量气体,说明乙醇是一种酸
B.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向某溶液中插入铜丝,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说明该溶液一定是浓硝酸
D.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
11.(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 B.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 | C.收集NO2气体 | D.实验室制NH3 |
A.A B.B C.C D.D
12.(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图是氮元素的转化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是自然界中的氮的固定
B.反应②的现象是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
C.反应③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D.X是一种无需避光保存的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
13.(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含4个碳原子的烃分子结构中,碳原子相互结合的几种方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⑧均为饱和烃 B.③④互为同系物 C.⑥⑦属于炔烃 D.⑤⑨互为同分异构体
14.(2022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某小组同学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向试管①、②中加入等量的98%的浓硫酸,实验如下。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装置 | |||
现象 |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把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 溶液变黄;把湿润的品红试纸靠近试管口,试纸褪色 | 溶液变深紫色(经检验溶液含单质碘) |
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实验1中,白烟是NH4Cl
B.根据实验1和实验2判断还原性:Br->Cl-
C.根据实验3判断还原性:I->Br-
D.上述实验体现了浓H2SO4的强氧化性、难挥发性等性质
15.(2021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A | B | C | D |
飞机外壳-硬铝 | 食品包装袋-聚乙烯 | 汽车轮胎-合成橡胶 | 尼龙绳索-合成纤维 |
A.A B.B C.C D.D
16.(2021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工业上常用电解法治炼的金属是
A.钠 B.铁 C.铜 D.金
17.(2021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液溴 B.纯碱 C.淡水 D.金属镁
18.(2021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硫(俗称硫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 B.与氢气反应生成
C.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D.与铁反应生成
19.(2021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B.金属钠与水的反应
C.灼热的木炭与的反应 D.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
20.(2021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的是
A.食盐 B.碳酸氢钠 C.维生素 D.三聚氰胺
参考答案:
1.A
【详解】A.蒸馏法淡化海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B.用粮食制作米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B;
C.氨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C;
D.铝热法冶炼金属,生成氧化铝和新金属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D;
选A。
2.C
【详解】A.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故不选A;
B.SO2具有漂白性,SO2可用作纸浆的漂白,故不选B;
C.浓硝酸不能吸水,浓硝酸不能作干燥剂,故选C;
D.单质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单质硅可作半导体材料,故不选D;
选C。
3.A
【详解】A.麻绳的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故选A;
B.塑料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不选B;
C.合成纤维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不选C;
D.合成橡胶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不选D;
选A。
4.B
【详解】A.乙烯与氢气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A错误;
B.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中,Cl原子取代甲烷分子中的H原子生成氯代甲烷,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
C.乙醇与氧气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故C错误;
D.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反应为乙醇的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A.H2与Cl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Na与H2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A.甲中Zn、Cu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是原电池装置,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乙是原电池装置,Zn作负极, Cu作正极,H+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H2,甲不是原电池装置,Zn与H+反应生成H2,即乙中铜片上没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
C.甲没有形成原电池,Cu片不发生反应,乙是原电池装置,Cu片上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故C错误;
D.甲、乙中发生的反应实质是Zn与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故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操作是打开弹簧夹,挤压胶头滴管,能够使瓶内外产生负压差,引发喷泉,故A正确;
B.氨气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变红所以实验现象是烧瓶中形成喷泉,溶液呈红色,故B正确;
C.氨气为非电解质,且分子组成中不含O原子,则不能电离产生氢氧根离子,故C错误;
D.实验原理是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叙述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8.B
【详解】A.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C6H8O6,故A错误;
B.维生素C含有羟基,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维生素C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错误;
D.维生素C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故D错误;
选B。
9.C
【详解】A.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缩小的反应,体系的压强为变量,当体系的压强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时,表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不选;
B.消耗1molSO2的同时消耗1molSO3,表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选;
C.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与初始量和转化率有关,则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时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C选;
D.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
故选:C。
10.D
【详解】A.乙醇含-OH,与Na反应生成氢气,而乙醇为中性,故A错误;
B.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B错误;
C.该溶液可能是稀硝酸,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故C错误;
D.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操作和现象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NH,故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①试管中过氧化氢浓度大,①中反应速率快不能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故不选A;
B.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酸乙酯,为防止倒吸,导气管不能伸到液面以下,故不选B;
C.NO2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故不选C;
D.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选D;
选D。
12.D
【详解】A.反应①是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属于自然界中的氮的固定,故A正确;
B.NO是无色气体、NO2是红棕色气体,反应②的现象是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故B正确;
C.反应③的方程式为H2O+3NO2=2HNO3+NO,NO2中N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为+5、由+4降低为+2,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故C正确;
D.H2O+3NO2=2HNO3+NO,X是硝酸,硝酸见光易分解,需避光保存,故D错误;
选D。
13.B
【详解】A.由图知,①②⑧均不含有不饱和键,均为饱和烃,故A正确;
B.③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CH2,④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3,二者的分子式均为C4H8,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⑥⑦中均含有碳碳三键,属于炔烃,故C正确;
D.⑤和⑨的分子式均为C4H8,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B。
14.C
【分析】实验1,浓硫酸与氯化钠固体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实验2,溶液变黄,说明有溴单质生成;②中溶液含有浓硫酸和溴单质,加入碘化钠生成碘单质,可能是浓硫酸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实验1体现浓硫酸的难挥发性、实验2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
【详解】A.实验1,试管口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反应生成白烟氯化铵,故A合理;
B.实验1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浓硫酸不能氧化氯离子,实验2溶液变黄说明浓硫酸能氧化溴离子,所以判断还原性:Br->Cl-,故B合理;
C.②中溶液含有浓硫酸和溴单质,加入碘化钠生成碘单质,可能是浓硫酸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不能得出还原性I->Br-的结论,故C不合理;
D.实验1体现浓硫酸的难挥发性、实验2体现浓硫酸的氧化性,故D合理;
选C。
15.A
【详解】A.飞机外壳硬铝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符合题意;
B.食品包装袋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不合题意;
C.汽车轮胎合成橡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不合题意;
D.尼龙绳索合成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6.A
【详解】A.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态氯化钠的方法治炼金属钠,A正确;
B.工业上采用热还原法治炼金属铁,B错误;
C.工业上采用热还原法治炼金属铜,C错误;
D.工业上用物理富集的方法获得金属金,D错误;
答案为:A。
17.C
【详解】A.海水提溴需要将Br-氧化为单质Br2,发生了化学变化,A错误;
B.获得纯碱需要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发生如下反应:,再经反应得到纯碱,制备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错误;
C.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可以采用蒸馏法,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C正确;
D.海水中获得金属镁,Mg2+先沉淀生成氢氧化镁,再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熔融态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
答案为:C。
18.B
【详解】A.为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难溶于水,A项错误;
B.与氢气反应式:,B项正确;
C.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式:,C项错误;
D.与铁反应式:,D项错误;
故选B。
19.C
【详解】A.所有的燃烧均为放热反应,故甲烷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放热反应,A不合题意;
B.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B不合题意;
C.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灼热的木炭与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C符合题意;
D.大多数化合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故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D
【详解】A.食盐是生活必备的调味品,A不合题意;
B.碳酸氢钠作为膨松剂和中和胃酸过多的调味品,B不合题意;
C.维生素是六大营养素之一,是生活必需的调味品,C不合题意;
D.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不法商法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牛奶中N的含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这是一份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丽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这是一份云南丽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这是一份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侯氏制碱法原理,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