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按题型汇编
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1.(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从化学看生活,你认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绿色食品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汽油燃烧的产物
C.“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的形成
D.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发电装置,其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2.(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是
A.CO2 B.Ca(OH)2 C.HF D. Na2O
3.(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是绿色制氢示意图,图示中未涉及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化学能→电能 B.风能→电能
C.太阳能→电能 D.电能→化学能
4.(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欲加快铁片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滴入适量的硫酸锌溶液 B.适当地增大硫酸的浓度
C.将铁片改成铁粉 D.升高温度
5.(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门捷列夫创制了元素周期表,并成功预言了11种元素,他利用的是元素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碱性:KOH>NaOH B.元素的金属性:Mg>Al
C.元素的原子半径:S>Cl D.相对原子质量:Ar>K
6.(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的蒸馏 B.石油的分馏
C.煤的干馏 D.丁烷的液化
7.(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机物属于烃的是
A.淀粉[(C6H10O5)n]
B.CH3CH(CH3)CH2CH2Br
C.
D.
8.(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Cl-O
B.MgCl2的电子式:
C.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Cl
D.乙烷的球棍模型:
9.(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历史上曾用羊皮银铜等作货币,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货币有纸质货币、塑料(聚酯塑料)货币以及电子货币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货币是由高纯硅等材料制成的货币
B.羊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C.金属银和铜均可由其氧化物热分解得到
D.纤维素和聚酯塑料均是天然高分子
10.(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分子式为C4H9Cl 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11.(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H2(g)与ICl(g)的反应包含以下两步:
I.H2(g)+ICl(g)=HCl(g)+HI(g),
II.HCl(g)+HI(g)+ICl(g)=I2(g)+2HCl(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I为吸热反应
B.反应II为放热反应
C.反应H2(g)+2ICl(g)=I2(g)+2HCl(g),每生成1molI2放出218kJ热量
D.反应I、I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2.(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相同条件下,下列各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时消耗氧气的量最多的是
A.CH3COOH B.C6H6 C.C2H5OH D.CH4
13.(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由于锂电池的需求急剧增长,全球陷入锂资源“争夺战”。下列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A.Li的原子半径是第二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
B.Li的金属性比钠强
C.Li、Cu及海水构成的电池中,Li为电池正极
D.电解LiCl熔盐可制取金属Li
14.(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C.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基酸
15.(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结晶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溶液析出大量晶体,再用余热蒸干
B.除去还原时在玻璃管内壁产生的铜,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清洗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食盐灼烧并直接观察火焰颜色,判断食盐中是否添加了
D.用分液漏斗分离苯萃取后的混合液体时,先放出水层,再从下口放出有机层
16.(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苯中含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NA
B.5.8g正丁烷中含C-H的数目为NA
C.1molCH4与1molCl2在光照下充分反应,生成CH3Cl的分子数为NA
D.0.1mol乙酸与金属钠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分子数为0.1NA
17.(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S的还原性和热稳定性都比HCl强
B.元素硅、锗都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其单质都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C.若X+和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Y>X
D.同主族元素Ca和Ba分别位于第四周期和第六周期,碱性:Ca(OH)2>Ba(OH)2
18.(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CHClF2(二氟一氯甲烷)常用作制冷剂,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HCl3+2HFCHClF2+2HCl
A.CHClF2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B.该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CHClF2属于共价化合物
D.反应时最好用水浴加热
19.(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超高纯氢氟酸主要用来切割半导体基板芯片,是微电子行业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性基础化工材料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热稳定性比弱 B.氢氟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C.氢氟酸可以贮存在玻璃瓶中 D.与在暗处可化合为
20.(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实验室可用苯(沸点为80.1℃)与浓硝酸、浓硫酸组成的混酸反应制取硝基苯(难溶于水,不与酸或碱溶液反应,密度比水大,无色液体),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混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B.水浴加热时,一般用沸水浴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NO2+H2O
D.反应后纯化硝基苯,需经冷却、水洗、碱液洗、水洗、干燥及蒸馏
21.(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海洋锰结核中含有大量锰、铁、铜、钴等金属元素,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陆地矿产替代资源。已知铝、锰、锌、铁、钴(Co)、铜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下列冶炼方法或反应不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的是
A.3MnO2+4Al3Mn+2Al2O3 B.3CO+Fe2O32Fe+3CO2
C.Cu2S+O22Cu+SO2 D.2Co2O34Co+3O2↑
22.(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2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O2和NO,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表示NO,Y表示O2
B.t1min时,NO2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
C.t3min时,c(NO2)+c(NO)+c(O2)=1.5amol•L-1
D.t2min时,NO2在混合物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25
23.(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2=CH2合成CH3CH2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的其他反应物有
A.CO和CH3OH
B.CH3CH2OH和CO2
C.CO和CH4
D.H2和CO2
24.(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金属燃料电池是一类重要的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上O2被氧化
B.蔗糖可作为电解质
C.电流由金属电极经导线流向空气电极
D.消耗相同质量的Zn、Al、Mg时,通过导线转移的电子数最多的是Al
25.(2020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Y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C.W、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
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
26.(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2021年4月9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试验六号03星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量,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核心材料是
A.二氧化硅 B.硅 C.钛合金 D.铝合金
27.(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中有个画面,冰原上身穿“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的人类,一旦被卸下核电池,人就被冻僵。该核电池装置提供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
A.热能 B.化学能 C.光能 D.动能
28.(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糖类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可用于生产乙醇
29.(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
A.HClO4 B.H2SiO3 C.H3PO4 D.HNO3
30.(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大部分金属的冶炼都是通过高温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的,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二氧化碳、氢气等,一些活泼金属也可以作还原剂,下列金属不能通过铝热反应原理制取的是
A.钠 B.铁 C.铜 D.锌
31.(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分子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4H10 B.C6H6 C.C3H8 D.C4H8O2
32.(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机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
D.
33.(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①铁与硫酸;②AlCl3与氨水;③NaOH与CO2;④SO2与O2。因反应物用量、浓度不同而能生成不同产物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4.(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的反应是放热过程
B.在该过程中,没有断裂非极性共价键
C.CO2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历程
35.(2021春·湖北十堰·高一统考期末)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W的单质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后能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X
Y
Z
W
A.原子半径:W>Z
B.这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中,Z的单质的熔、沸点最低
C.X、Y两种元素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绿色食品并非指颜色是绿色的食品,而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类: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则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故A错误;
B.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生成的,汽油燃烧的主要产物是碳氧化物,故B错误;
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燃料改造工程减少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故有利于减少雾霆天气,故C正确;
D.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发电装置,但是燃料电池工作时除转化为电能,还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能量利用率小于100%,故D错误;
答案选C。
2.D
【详解】A.C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A不符合题意;
B.Ca(OH)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HF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C不符合题意;
D.Na2O只含有离子键,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3.A
【详解】在阳光照射下,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大风车将风能转化为电能;在电流作用下水分解产生H2、O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可见没有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电能,故答案选A。
4.A
【详解】A.滴入适量的硫酸锌溶液不能加快铁片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A符合题意;
B.适当的增大硫酸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不符合题意;
C.将铁片改成铁粉,增大了接触面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不符合题意;
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5.D
【详解】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Na,则碱性KOH>NaOH,可用元素周期律解释,A不符合题意;
B.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金属性依次减弱,因此金属性Mg>Al,可用元素周期律解释,B不符合题意;
C.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因此原子半径S>Cl,可用元素周期律解释,C不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Ar>K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6.C
【详解】A.海水的蒸馏是将水的沸点较低,通过加热使水变化水蒸气然后冷凝得到蒸馏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石油的分馏是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丁烷的液化是将气态丁烷加压降温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7.C
【详解】A.淀粉中含有C、H、O三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 A不符合题意;
B.CH3CH(CH3)CH2CH2Br中含有碳、氢、溴三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 B不符合题意;
C.苯乙烯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属于烃,C符合题意;
D.硝基苯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 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8.A
【详解】A.HClO中氧原子分别与氢原子和氯原子各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则结构式:H-O-Cl,故A错误;
B.MgCl2是离子化合物,则电子式:,故B正确;
C.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17+20=37,则该原子可表示为:37Cl,故C正确;
D.乙烷的的结构简式为CH3CH3,碳原子与氢原子形成共价单键,碳原子与碳原子间为碳碳单键,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则球棍模型:,故D正确;
答案选A。
9.B
【详解】A.电子货币是通过媒介(二维码或硬件设备),以电子形式使消费者进行交易的货币,为一种数据,不是由高纯硅等材料制成,A错误;
B.羊皮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B正确;
C.金属铜用热还原的方法制得,不是热分解法,C错误;
D.聚酯塑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D错误;
答案选B。
10.C
【详解】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C4H9Cl从饱和度看只能是饱和氯代烷烃,同分异构只是氯在碳上面连接位置不同而已。因为丁烷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即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含有的等效氢原子分别都是2种,则它们一氯代物的种数即为C4H9Cl的种数,正丁烷两种一氯代物,异丁烷两种一氯代物,共4种,答案选C。
【点睛】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同分异构体含义以及判断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进行思维转换,然后依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灵活运用即可。
11.A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在反应I、II中,反应物的能量都比相应的生成物的高,因此反应I、II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反应I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反应II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根据图示:反应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高,反应为放热反应,则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g)+2ICl(g)=I2(g)+2HCl(g),则每生成1molI2放出218kJ热量,故C正确;
D.在反应I、II中都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因此这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A。
12.D
【详解】A.CH3COOH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2O22CO2+2H2O,每生成1molCO2消耗1molO2;
B.C6H6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6H6+15O212CO2+6H2O,每生成1molCO2消耗1.25molO2;
C.C2H5OH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每生成1molCO2消耗1.5molO2;
D.CH4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每生成1molCO2消耗2molO2;
综上,完全燃烧生成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时消耗氧气的量最多的是CH4,答案选D。
13.D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Li的原子半径是第二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故A错误;
B.同主族元素从上至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Li的金属性比钠弱,故B错误;
C.Li比Cu活泼,在Li、Cu及海水构成的电池中,Li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Li为电池负极,故C错误;
D.电解LiCl熔盐的化学方程式为:2LiCl(熔融)2Li+Cl2↑,所以电解LiCl熔融盐可制取金属Li,故D正确;
答案选D。
14.B
【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为单糖,单糖都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
B.油脂在碱性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而不是酸性条件,故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在10000以上且都属于天然的,所以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
D.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D正确;
答案选B。
15.A
【详解】A.蒸发时不能蒸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在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加热,故A正确;
B.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铜与盐酸不反应,应用硝酸溶解除去,故B错误;
C.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不能检验是否含有K元素,故C错误;
D.苯的密度小于水,用苯萃取溴水中的 Br2,分层后苯层在上面,水层在下面,所以分液时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故D错误;
故选A。
16.B
【详解】A.苯分子中碳原子间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键,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
B.一个正丁烷中含有10个C-H,5.8g正丁烷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含C-H的数目为=NA,故B正确;
C.甲烷和氯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后,一氯甲烷能继续和氯气发生取代,故0.1mol甲烷和0.1mol氯气反应后生成的一氯甲烷分子个数小于0.1NA个,故C错误;
D.乙酸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为:2CH3COOH+2Na=2CH3COONa+H2↑,0.1mol乙酸与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则分子数为0.05NA,故D错误;
答案选B。
17.B
【详解】A.非金属性:S<Cl,则H2S的热稳定性都比HCl弱,但还原性比HCl强,A说法错误;
B.半导体的导电性在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则元素硅、锗都位于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其单质都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B说法正确;
C.若X+和Y—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X>Y,C说法错误;
D.同主族元素Ca和Ba分别位于第四周期和第六周期,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Ba(OH)2>Ca(OH)2,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18.A
【详解】A.CHClF2为CH4的取代物,为四面体结构,分子中所有原子一定不处于同一平面,A错误;
B.反应中CHCl3的2个Cl原子被F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B正确;
C.CHClF2分子中各原子均形成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反应的温度为30~80℃,最好使用水浴加热,D正确;
答案选A。
19.D
【详解】A. 非金属性氟比氯溴碘强,则HF的热稳定性比HCl强,A错误;
B. 氢氟酸是弱酸,氢氟酸的酸性比盐酸弱,B错误;
C. 氢氟酸能和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不能贮存在玻璃瓶中,应储存在塑料瓶中,C错误;
D. H2与F2在暗处可爆炸性化合为HF,D正确;
答案选D。
20.B
【详解】A.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热,一般遵循“酸入水”的原则稀释,因此配制混酸时,将浓硫酸慢慢加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故A正确;
B.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的温度一般为60℃左右,不能用沸水浴加热,故B错误;
C.苯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HO-NO2+H2O,故C正确;
D.提纯硝基苯,冷却后应先水洗,溶解混有的酸,再加入碱中和,然后水洗、干燥,则顺序为水洗→碱液洗→水洗→干燥→蒸馏,故D正确;
故选B。
21.D
【详解】A.锰是一种难熔金属,活动性介于Al和Zn之间,可用铝热法治炼,故A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
B.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炼铁,故B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
C.铜活泼性较差,利用火法炼铜,故C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
D.不活泼的金属如汞、银才用热分解法治炼,钴不能用热分解法治炼,故D不能达到制取对应金属单质目的;
故选D。
22.C
【详解】A.NO2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O2和NO,反应方程式为:2NO22NO+O2,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的NO和O2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2:1,则根据图示可知X应该表示NO,Y应该表示O2,故A正确;
B.t1 min时,反应未达到平衡,还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说明NO2的正反应速率比逆反应速率大,故B正确;
C.t3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由于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且容器的容积未知,因此不能确定容器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的大小,故C错误;
D.t2min时,NO2和O2的浓度相等,恒容密闭容器中,则物质的量也相等,设t2min时,生成O2的物质的量为x,列三段式:
根据题意可得:a-2x=x,解得x=,则NO2在混合物中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25,故D正确;
答案选C。
23.A
【分析】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在用CH2=CH2合成CH3CH2COOCH3的过程中,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要把一个C2H4分子变成一个C4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详解】A.CO和CH3OH,两种物质如果按照分子个数比1:1组合,则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A正确;
B.CH3CH2OH和CO2,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B错误;
C.CO和CH4,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也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C错误;
D.H2和CO2,两种物质分子里三种原子不论怎样组合都不能使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绿色化学工艺,有机物的合成等知识。由于在“绿色化学”工艺中,原子利用率为100%,生成的产品与原料之间要遵守原子守恒,解题突破口:要把一个C2H4分子变成一个C4H8O2分子,还必须增加2个C原子、4个H原子、2个O原子,即原料中另外的物质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1:2:1。
24.D
【详解】A.正极上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A项错误;
B.蔗糖是非电解质,不可能作为电解质,B项错误;
C.电流由空气电极(正极)经导线流向金属电极(负极),C项错误;
D.消耗相同质量(取1g)的Zn、Al、Mg时,通过导线转移的电子数分别为:Zn:;Al:;Mg:;故消耗相同质量的Zn、Al、Mg时,通过导线转移的电子数最多的是Al,D项正确;
答案选D。
25.B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7,Y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Y为第IA族元素,根据原子序数是关系,W、X为第2周期元素,Y为第3周期元素,则W为O元素、X为F元素、Y为Na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A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故A正确;
B.W为O元素,X为F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F,则水的热稳定性比HF弱,故B错误;
C.W、X、Y、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结构,故C正确;
D.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二者在水溶液中能够发生反应,Al(OH)3 + NaOH=NaAlO2 + 2H2O,故D正确;
故选B。
26.B
【详解】硅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料,故选B。
27.A
【详解】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中有个画面,冰原上身穿“核电池全密封加热服”的人类,一旦被卸下核电池,人就被冻僵,说明该核电池装置提供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故合理选项是A。
28.D
【详解】A.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都有确定的分子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多糖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
B.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而蛋白质则是由C、H、O、N等元素组成,B错误;
C.油脂的烃基中若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则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使溴水褪色,C错误;
D.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反应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故淀粉和纤维素都可用于生产乙醇,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9.B
【详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弱。在上述最高价含氧酸中,酸性:HClO4>HNO3>H3PO4>H2SiO3,故其中酸性最弱的是H2SiO3,合理选项是B。
30.A
【详解】钠的金属性比铝活泼,不能用铝热反应制备,只能用电解法制备,锌、铁、铜的金属性弱于铝,能用铝热反应制备,故选A。
31.C
【详解】A.C4H10表示的物质可能是CH3CH2CH2CH3、,因此C4H10不能只表示一种物质,A不符合题意;
B.C6H6可以表示苯,也可表示HC≡C-CH2CH2-C≡CH或它们的同分异构体,因此表示的物质不是只有一种,B不符合题意;
C.C3H8只能表示丙烷一种物质,C符合题意;
D.C4H8O2符合通式CnH2nO2,表示的物质可能是饱和一元羧酸,也可能是饱和一元酯,因此表示的物质不是只有一种,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32.B
【详解】A.乙烷的一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A不选;
B.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和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B选;
C.氯原子被羟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C不选;
D.酸和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酯,D不选;
故选:B。
33.C
【详解】①铁与稀硫酸反应产生FeSO4和H2;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反应产生Fe2(SO4)3、SO2、H2O,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①符合题意;
②AlCl3与氨水反应产生Al(OH)3、NH4Cl,与二者相对量及浓度大小无关,②不符合题意;
③NaOH与少量CO2反应产生Na2CO3和H2O,与过量CO2反应产生NaHCO3,二者相对量多少不同,反应产物不同,③符合题意;
④SO2与O2反应产生SO3,与反应条件无关,④不符合题意;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①③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34.D
【详解】A.据图可知状态Ⅰ的总能量高于状态Ⅱ,所以CO和O生成CO2的反应是放热过程,A正确;
B.据图可知该过程中CO中断裂一个C-O键,为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的断裂,B正确;
C.CO2分子中C原子和两个O原子分别共用两对电子,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了8电子稳定结构,C正确;
D.据图可知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反应的历程,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35.C
【分析】W的单质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后能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则W是Cl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Z是S,Y是O,X是N元素。然后利用元素周期律及物质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N,Y是O,Z是S,W是Cl元素。
A.Z是S,W是Cl,二者是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Z(S)>W(Cl),A错误;
B.在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S为固体非金属单质,N2、O2、Cl2都是气态非金属单质,固态物质的熔沸点比气态物质的熔沸点高,所以S单质的熔、沸点最高,B错误;
C.X是N,Y是O,二者可以形成N2O、NO、N2O3、NO2、N2O4、N2O5多种化合物,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丽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淮安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