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按题型汇编
江苏淮安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淮安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淮安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1.(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
B.农村推广建造沼气池,是对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D.氢能是绿色能源,在光分解催化剂下可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2.(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
B.Mg2+的结构示意图:
C.硫化钠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3.(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A.HCl B.CO2 C.K2O D.N2
4.(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每组中的两种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金刚石与石墨 B.CH4与CH3CH3
C.葡萄糖与蔗糖 D.12C与13C
5.(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B.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6.(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为95%
B.淀粉遇碘元素显蓝色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7.(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N2+3H22NH3是工业上制造氮肥的重要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N2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降低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速率
D.N2和H2能100%转化为NH3
8.(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各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NH4HCO3NH3NO
B.石油CH3CH3CH2BrCH2Br
C.稀HNO3NO2NO
D.油脂葡萄糖银镜
9.(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K+、NH、CO、OH- B.Cu2+、Na+、NO、Cl-
C.Na+、Ba2+、SO、I- D.H+、Fe2+、NO、ClO-
10.(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乙烯与溴水反应:CH2=CH2+Br2→CH3CHBr2
B.苯的硝化反应:+HNO3 +H2O
C.乙醇的催化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
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
11.(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每组两种物质中,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
A.SiO2和CO2 B.NaOH和CH4 C.Na2O2和NH4Cl D.NaCl和HCl
12.(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列而成的
B.元素周期表共有9个周期和18个族
C.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D.第IA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弱
13.(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
A.微粒半径:Na+<S2-<Cl-
B.酸性:H3PO4>H2SO4>HClO4
C.稳定性:HF>HCl>HBr
D.碱性:Mg(OH)2>KOH>Al(OH)3
14.(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5Cl2+12KOH + I2=2KIO3+10KCl +6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I2发生还原反应 B.KOH是氧化剂
C.Cl2反应时得到电子 D.每消耗1molI2时,转移5mol电子
15.(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利用甲装置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利用乙装置实验室制氨气
C.利用丙装置除去Cl2中的HCl
D.利用丁装置排水法收集NO
16.(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最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Z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IVA族
B.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ZO4
C.X与Y可以形成X2Y、X2Y2两种离子化合物
D.Z、W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17.(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
集气瓶内的气体为NH3
B
常温时向盛有浓硝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投入铜片与铁片后,铜片逐渐溶解而铁片不溶解
金属性:Cu>Fe
C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出现浑浊,分离沉淀后加足量水,沉淀不溶解
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D
向某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
该乙醇中一定含有水
A.A B.B C.C D.D
18.(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A.氯化钾 B.二氧化碳 C.碳酸钠 D.乙烷
19.(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国庆70周年大典上,放飞的气球由可降解材料制作,内充的气体是比氢气安全的氦气。下列关于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氦气比氢气活泼 B.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氦气的分子式为He2 D.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
20.(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
A.食盐 B.浓盐酸 C.苯 D.浓硝酸21.(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碘的升华 B.粮食酿酒 C.氧气液化 D.积雪融化
22.(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K2FeO4是一种高效水处理剂。它属于( )
A.酸 B.碱 C.盐 D.单质
23.(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
A. B.Fe3+ C. D.Mg2+
24.(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下列分散系中,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铁胶体 C.溴水 D.稀硫酸
25.(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26.(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结构具有对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 B.苯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D.苯能使KMnO4溶液褪色
27.(2020春·江苏淮安·高一淮阴中学校考期末)下列行为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节日期间,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
B.实验时,将水倒入浓硫酸配置稀硫酸
C.煤矿矿井,必须通风,严禁烟火
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故A正确;
B. 生物质发酵可生成甲烷,则在农村推广建造沼气池,是对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故B正确;
C.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正确;
D. 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氢能是绿色能源,在光分解催化剂下可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故D正确;
故选:C。
2.B
【详解】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O,A错误;
B. Mg2+的结构示意图:,B正确;
C. 硫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C错误;
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D错误;
答案为B。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D,注意结构简式书写时,特殊结构,如碳碳双键等不能省略。
3.C
【详解】A.HCl分子中Cl原子和H原子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A不符合题意;
B.CO2分子中C原子和O原子只形成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B不符合题意;
C.K2O中K+和O2-形成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C符合题意;
D.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且N2为单质,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4.A
【分析】同种元素组成的结构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详解】A.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A项正确;
B.CH4和CH3CH3互为同系物,B项错误;
C.葡萄糖与蔗糖属于化合物,同素异形体属于单质,C项错误;
D.12C与13C是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D项错误;
答案选A。
5.D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A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产生Ca(OH)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该反应是吸热反应,D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6.D
【详解】A.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为75%,故A错误;
B. 淀粉遇含有碘单质的溶液显蓝色,故B错误;
C.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是小分子化合物,多糖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 蛋白质在人体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经过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
B.降低体系温度,活化分子数减少,有效碰撞几率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B错误;
C.一般情况下,使用催化剂会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有一定的化学反应限度,所以N2和H2不能100%转化为NH3,D错误;
答案选A。
8.A
【详解】A.NH4HCO3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NH3、CO2、H2O,NH3与O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NO、H2O,故A所给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
B.CH3CH3为饱和烷烃,在CCl4作用下不能与Br2发生反应生成CH2BrCH2Br,故B所给物质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转化;
C.稀HNO3与Cu反应生成NO,而非NO2,故C所给物质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转化;
D.油脂在NaOH溶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醇、高级脂肪酸钠盐,并不能生成葡萄糖,故C所给物质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转化;
综上所述,各物质间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A,故答案为:A。
9.B
【详解】A.与OH-能够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H2O,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离子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
C.与Ba2+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物BaSO3,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ClO-以及酸性条件下的均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而且H+与ClO-之间能够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HClO,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能够大量共存的为B项,故答案为:B。
【点睛】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3)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如 Fe3+和SCN-等);(4)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10.B
【详解】A.乙烯与溴水之间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反应中溴原子分别结合碳原子,其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A错误;
B.苯的硝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NO3+H2O,故B正确;
C.乙醇与氧气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醛、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C错误;
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B,故答案为:B。
11.C
【详解】A.Si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CO2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为离子化合物,其中Na+与OH-之间通过离子键连接,OH-中O原子与H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NaOH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CH4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Na2O2为离子化合物,其中Na+与之间通过离子键连接,中O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Na2O2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NH4Cl为离子化合物,其中与Cl-通过离子键连接,中N原子与H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连接,NH4Cl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C符合题意;
D.NaCl为离子化合物,其中只含有离子键,HCl为共价化合物,其中只含有共价键,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两种物质中,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C,故答案为:C。
12.C
【详解】A.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即核电荷数大小排列而成的,A错误;
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和16个族,B错误;
C.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单质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可以用来做半导体材料,C正确;
D.同一主族元素至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因此第IA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D错误;
答案选C。
13.C
【详解】A.Na+的核外电子层数为2层,S2-、Cl-的核外电子层数均为3层,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微粒半径:Na+<Cl-<S2-,A错误;
B.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为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P,则酸性:H3PO4<H2SO4<HClO4,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Cl>Br,则稳定性:HF>HCl>HBr,C正确;
D.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为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K>Mg>Al,则碱性:KOH>Mg(OH)2>Al(OH)3,D错误;
答案选C。
14.C
【分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做反应的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I2做反应的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
【详解】A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碘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I2做反应的还原剂,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做反应的氧化剂,K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B错误;
C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l2做反应的氧化剂,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正确;
D项、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消耗1molI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5-0)e-=10mole-,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熟悉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D
【详解】A. 碘易溶于酒精,不能用分液方式分离,可选用蒸馏的方法,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B. 实验室制备氨气选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混合加热,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C. 氢氧化钠与氯气和氯化氢都能反应,应选用饱和食盐水,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D. 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利用丁装置排水法收集NO,D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答案为D。
16.B
【分析】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次外层电子数只能为2,则最外层电子数为6,因此原子序数为2+6=8,Y为O;Y、Z同主族,因Y为短周期元素,则Z为S;因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大于S,则W为Cl;X的原子半径最小,且原子序数XS,因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H2S,故D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B。故答案为:B。
17.A
【详解】A.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集气瓶口,试纸变蓝,说明该气体的水溶液呈碱性,则该气体为NH3,故A结论正确;
B.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反应会在铁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导致反应不能进一步进行,并不能以此比较Cu与Fe的金属性,故B结论错误;
C.Cu2+属于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该过程并非是盐析,故C结论错误;
D.乙醇、水均能与金属钠反应,因此向某乙醇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有气泡生成,不能证明乙醇中含有水,故D结论错误;
综上所述,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故答案为:A。
【点睛】蛋白质变性作用是蛋白质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改变其分子内部结构和性质的作用,一般认为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有了改变或遭到破坏,都是变性的结果,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如乙醇、苯酚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18.D
【分析】根据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
【详解】A. 氯化钾不含碳元素;
B. 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将其规定为无机物;
C. 碳酸钠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将其规定为无机物;
D. 乙烷含有碳元素,其属于有机物。
故选D。
【点睛】有机物是指一大类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虽含有碳元素,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符合无机反应规律,将它们归属于无机物。
19.D
【详解】A.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又称惰性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A错误;
B.氦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密度比空气小,B错误;
C.氦分子是单原子构成的分子,分子式为He,C错误;
D.氦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核外电子数为2,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也可称为最外层,该层上有2个电子,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20.A
【详解】A.食盐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为无毒物质,不挥发,不会污染空气,故A符合题意;
B.浓盐酸易挥发,使空气中的酸度增大,污染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
C.苯有毒,为常见的溶剂,易挥发,能污染空气,故C不符合题意;
D.浓硝酸易挥发,使空气中的酸度增大,污染空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21.B
【详解】A. 碘的升华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B. 粮食酿酒中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B正确;
C. 氧气液化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 积雪融化是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因此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是解答的关键。另外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变化中既有化学键的断裂,也有化学键的生成。
22.C
【详解】K2FeO4是由金属阳离子(K+)和酸根离子(FeO42-)组成的,属于盐,答案选C。
23.B
【详解】Fe3+与SCNˉ反应生成络合物会使溶液显红色,所以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变红,说明溶液中存在Fe3+,故答案为B。
24.B
【详解】A. 硫酸铜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项错误;
B. 氢氧化铁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
C. 溴水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项错误;
D. 稀硫酸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独有的性质,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应是胶体。生活中常见的胶体有牛奶、豆浆、淀粉、鸡蛋清、云、雾、氢氧化铁胶体、墨水等。
25.B
【详解】A.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不生成氢气;
B. 稀硫酸在常温下可以与铁反应生成氢气;
C. 浓硝酸在常温下可以使铁钝化,不生成氢气;
D. 稀硝酸在常温下可以与铁反应,但是不生成氢气;
正确答案:B
26.C
【详解】A.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化学键,既不是碳碳单键也不是碳碳双键,A错误;
B.苯能与溴水发生萃取,属于物理变化,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苯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与纯液溴发生取代反应,B错误;
C.苯分子是平面型分子,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正确;
D.苯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D错误。
答案选C。
27.C
【详解】分析:A.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品,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易发生火灾;B.稀释浓硫酸,应防止酸液飞溅;C.煤矿矿井含有甲烷,应防止爆炸;D.液化气属于易燃气体,易发生火灾或爆炸。
详解:A.在任意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易发生火灾,应避免在建筑物、易燃物的地方燃放,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应防止酸液飞溅,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C.煤矿矿井含有甲烷,应防止爆炸,应注意通风,以降低浓度,故C正确;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易发生火灾或爆炸,故D错误;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扬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侯氏制碱法原理,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乙烯直接氧化法可以合成乙醛,对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应的总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