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9207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9207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9207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按题型汇编
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有关下列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1.(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太阳能集热器
B.风力发电机
C.偏二甲肼燃烧
D.锂离子电池
A.A B.B C.C D.D
2.(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丙烷的结构简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醋酸的分子式:CH3COOH D.CO2 的电子式:
3.(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各组微粒或物质的相互关系,属于同位素的是
A. B.正丁烷、异丁烷
C.CH4、C3H8 D.金刚石、石墨
4.(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SO2和氮氧化合物(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B.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C.葡萄糖、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5.(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以下金属都需要通过电解法治炼得到的是
A.K、Na B.Mg、Cu C.Fe、Ag D.Au、Pt
6.(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2020年新春之际,出现了罕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消毒剂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KMnO4)是电解质
B.H2O2分子中所有原子都达到了8电子结构
C.次氯酸钠(NaClO)是离子化合物
D.医用酒精是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
7.(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生石灰和水的反应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D.氯化铵与氢氧化钡晶体混合搅拌
8.(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有关下列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B.CH4为正四面体结构
C.H3C-CH=CH2 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溴水反应
9.(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以N2和H2为反应物,盐酸酸化的NH4Cl溶液为电解质的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电极为负极
B.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H+向a电极移动
C.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
D.放电一段时间之后,溶液的酸性增强
10.(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以下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工业生产环氧乙烷:2CH2=CH2+O2
B.水煤气合成甲醇:CO+ 2H2 CH3OH
C.铝热反应:2Al+ Fe2O32Fe + Al2O3
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11.(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可逆反应2NO2(g)⇌2NO(g)+O2(g).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描述是
A.NO2、NO、O2各物质的浓度之比为2:2:1 B.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C.2v正(NO2)=v逆(O2) D.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12.(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充入到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B(g)⇌2C(g)。经2s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1.2 mo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时,A物质的浓度为2.8 mol·L-1
B.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70%
C.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5.2mol
D.用C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1.2mol·L-1·s-1
13.(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的实验,方法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检验电流的方向 B.图2、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图3、石油的分馏 D.图4、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14.(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
B.3.4g羟基(-OH) 和3.4g氢氧根(OH-)均含有2NA个电子
C.7.8g 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3NA
D.标准状况下,22.4L 由CHCl3和CH2Cl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15.(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环丙基乙烯(VCP)结构为,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丙基乙烯属于烃类
B.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氧化反应
C.环丙基乙烯与环戊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D.环丙基乙烯的一氯代物有4种
16.(2020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以下X、Y、Z、W、R五种元素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
A.简单离子的半径: Y>Z>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R>W
C.单质的还原性: Z>Y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W>X
17.(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煤、石油、天然气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糖类、油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基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可以制取氢气
D.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18.(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简式: B.乙烯的结构简式:
C.次氯酸的结构式: D.分子的电子式:
19.(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品中主要由天然有机高分子制造的是
A.塑料插座 B.羊绒衫 C.合成橡胶 D.尼龙绳
20.(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B. C. D.
21.(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22.(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的质子数为 B.乙醇中含有碳氢键的数目为
C.甲基所含的电子总数为 D.标准状况下,己烷所含分子数为
23.(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如图装置是酒精检测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其工作原理与酸性燃料电池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电极表面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B.装置中从右侧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左侧移动
C.电流由所在的铂电极经外电路流向另一电极
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24.(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盆栽鲜花施用诱抗素剂(结构如图)以保持鲜花盛开,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B.该有机物能与溶液反应放出
C.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
D.该有机物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25.(2021春·江西赣州·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破坏了共价键
B.分子很稳定是由于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C.由于非金属性,所以酸性
D.、、、熔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偏二甲肼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不符合题意;
D.锂离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A.是丙烷的结构式,丙烷的结构简式应为CH3CH2CH3,A选项错误;
B.S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S2-,则S2-的结构示意图为,B选项正确;
C.CH3COOH是醋酸的结构简式,醋酸的分子式应为C2H4O2,C选项错误;
D.CO2中C原子和O原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则正确的电子式为,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3.A
【分析】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的互称,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的质子数均为8,中子数分别为8和10,两者互为同位素,A符合题意;
B.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不符合题意;
C.CH4、C3H8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互为同系物,C不符合题意;
D.金刚石、石墨是C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4.C
【详解】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SO2和氮氧化合物(NOx),硫的氧化物SO2引起硫酸型酸雨,氮氧化合物(NOx)引起硝酸型酸雨,A选项正确;
B.煤的干馏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B选项正确;
C.葡萄糖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选项错误;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作燃料,对其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D选项正确;
答案选C。
5.A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金属的活动性不同,冶炼时采用的方法不同;K和Al之间的金属,用电解法治炼,Zn和Cu之间的金属用热还原法,Hg和Ag可用热分解法治炼,而Pt、Au可用物理方法富集。
【详解】A.K、Na冶炼时均采用电解法,A符合题意;
B.Mg冶炼时,采用电解法;Cu冶炼时采用热还原法,B不符合题意;
C.Fe冶炼时采用热还原法,Ag冶炼时可采用热分解法,C不符合题意;
D.Au和Pt在自然界有单质存在,可采用物理方法富集,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6.B
【详解】A.高锰酸钾溶于水可发生电离,属于电解质,故A正确;
B.H2O2分子中H原子为2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次氯酸钠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酒精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进行杀菌消毒,故D正确;
故选:B。
7.D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燃烧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工业制水煤气、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将生石灰倒入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为放热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的混合搅拌,为吸热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注意归纳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易错点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需要点燃引发反应,与反应的吸放热无必然联系。
8.B
【详解】A.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1种,如图:,故A错误;
B.CH4中心原子碳是sp3杂化,为正四面体结构,故B正确;
C.H3C-CH=CH2 中甲基上的碳是sp3杂化,是四面体结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C错误;
D.在FeBr3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液溴反应,与溴水产生萃取现象,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9.D
【分析】以N2和H2为反应物,盐酸酸化的NH4Cl溶液为电解质的原电池,N2在正极得到电子,H2在负极失去电子,即a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b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H+,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电池的负极,A选项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反应过程中,溶液中的H+向a电极(正极)移动,B选项正确;
C.a为正极,N2在正极得到电子与H+结合生成NH,电极反应式为N2+6e-+8H+=2NH,C选项正确;
D.根据正、负极电极反应式可知,每转移6mol电子,负极生成6molH+,正极消耗8molH+,则放电一段时间之后,溶液中H+浓度减小,酸性减弱,D选项错误;
答案选D。
10.C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绿色化学”的理想状态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工业生产环氧乙烷,反应物原子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A不符合题意;
B.水煤气合成甲醇,反应物原子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B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的原子没有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因此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C符合题意;
D.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时,反应物原子完全转化为目标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绿色化学要求,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1.B
【详解】A.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但是不一定成计量数之比,A错误;
B.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即消耗和生成NO2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B正确;
C.达到平衡时,用NO2表示的正反应速率以及和用O2表示的逆反应速率应为v正(NO2)=2v逆(O2),C错误;
D.容器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则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则密度不变,不能判断是否已经达到平衡,D错误;
答案选B。
12.A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充入到I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B(g)⇌2C(g)。经2s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1.2 mol,则C转化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列三段式有:
据此分析结合选项解答。
【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2.8mol,则A的浓度为,A选项正确;
B.平衡时B转化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B的转化率为,B选项错误;
C.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8+1.4+1.2=5.4mol,C选项错误;
D.2s达到平衡时,C消耗的物质的量为1.2mol,则用C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D选项错误;
答案选A。
13.D
【详解】A.装置未连通不能形成原电池,导线中没有电流通过,故A错误;
B.氯化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不能采用蒸发结晶制备氯化铵,应用降温结晶法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铵,故B错误;
C.石油分馏时,冷凝水应下进上出,且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C错误;
D.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密度比水大,因此可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分层后有机层在下方,故D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A.正丁烷的结构式为,1个正丁烷分子中,含有13个共价键;异丁烷的结构式为,1个异丁烷分子中,含有13个共价键。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相对分子式量相同,均为58,则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均为13个,则1mol的混合物含有的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13mol,数目为13NA,A正确;
B.1个-OH中含有9个电子,则3.4g-OH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其数目为1.8NA,B错误;
C.苯中不含碳碳双键,因此7.8g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NA,C错误;
D.在标况下,CHCl3和CH2Cl2均为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D错误;
答案选A。
15.C
【详解】A.该物质只由C、H两种元素组成,属于烃类,A正确,不选;
B.该物质中C原子上的H原子可以被卤素原子替代,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聚合反应和氧化反应,B正确,不选;
C.环丙基乙烯的分子式为C5H8,环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5H6,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符合题意;
D.环丙基乙烯分子中有4种H原子,如图中数字所示,其中数字相同的位置上的H原子为等效的,,则其一氯代物有4种,D正确,不选;
答案选C。
16.B
【分析】根据原子序数与最高正价、最低负价,X无最高正价,只有最低负价-2,则X为O;Y的最高正价为+1,且原子序数比O大,可知Y为Na;同样的方法,可知Z为Al,W为S、R为Cl。
【详解】根据分析,X为O,Y为Na,Z为Al,W为S,R为Cl。
A.X、Y、Z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Al3+,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当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的半径X(O2-)>Y(Na+) >Z(Al3+),A错误;
B.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其非金属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则最高级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R(HClO4)>W(H2SO4),B正确;
C.金属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同周期元素的金属元素,从左到右依次减弱,则单质的还原性:Y(Na)>Z(Al),C错误;
D.X形成的简单氢化物H2O,能够形成氢键,使得沸点升高,则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H2O)>W(H2S),D错误;
答案选B。
17.A
【详解】A.煤的气化是用煤来生产水煤气等,煤的液化是用煤来生产甲醇等,煤的干馏可得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变化,A错误;
B.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正确;
C. 元素质量守恒,则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取氢气,C正确;
D. 聚乙烯等高聚物因只含碳碳单键、碳氢键而性质稳定、难以降解,会引起白色污染,而使用一些新型的塑料、例如聚碳酸酯类物质,因可降解能减少“白色污染” ,D正确;
答案选A。
18.D
【详解】A.乙醇的官能团为羟基,结构简式:,A正确;
B. 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B正确;
C. 次氯酸分子中氧原子分别与氢原子、氯原子共用1对电子对,结构式:,C正确;
D. 分子内除了氮原子之间的三对共用电子对外,每个氮原子还有1对孤电子对,电子式:,D不正确;
答案选D。
19.B
【详解】A.塑料插座为脲醛塑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A错误;
B.羊绒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材料,B正确;
C.合成橡胶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C错误;
D.尼龙绳是聚酰胺纤维,是合成纤维,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答案为:B。
20.A
【详解】A.CO2中C的化合价为+4,故最外层电子数为4+4=8;氧元素化合价为-2,最外层电子数为6+2=8;故均满足8电子结构,A正确;
B.NH3中H的化合价为+1,最外层电子数是1+1=2,不满足8电子结构,B错误;
C.BF3中B元素为+3价,最外层电子数=3+3=6,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C错误;
D.H2O2中,H为+1价,最外层满足2电子结构,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A。
21.C
【详解】C4H8Cl2的同分异构体可以采取“定一移二”法, ,由图可知C4H8Cl2共有9种同分异构体,答案选C。
22.A
【详解】A.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D2O分子中含有10个质子,所以1mol该物质含有的质子数为,A正确;
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5个碳氢键,所以1mol乙醇中含有5mol碳氢键,B错误;
C.一个甲基含有9个电子,所以1mol甲基有9mol电子,C错误;
D.己烷在标况下不是气体,所以33.6L己烷的物质的量大于1.5mol,D错误;
故选A。
23.B
【分析】该装置的左侧,呼出气体中的酒精进入后发生氧化反应,故左侧为负极;右侧进入的O2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质子带正电荷,应由负极移向正极,即由左侧移向右侧。
【详解】A.右侧电极表面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从左侧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侧移动,B错误;
C.电流由O2所在的正极经由外电路移向负极,C正确;
D.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D正确。
故本题选B。
24.D
【详解】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A正确;
B.该物质含有羧基,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正确;
C.该物质含有羟基和羧基,都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1mol该物质与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C正确;
D.该物质含有三个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3mol溴单质,D错误;
故选D。
25.D
【详解】A.干冰升华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二氧化碳分子内部共价键没有变化,A错误;
B.氟元素的非金属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分子间氢键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不能影响物质的稳定性,B错误;
C.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C错误;
D.、、、的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D正确;
答案为: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丽江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原理综合题,有机推断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