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按题型汇编
四川眉山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眉山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眉山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1.(2020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少CO2的排放,能缓解酸雨造成的环境问题
B.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故可用来漂白纸浆、加工食品等
C.常温下可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2.(2020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过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纸变黑
B
验证淀粉遇碘变蓝的特征反应
将碘酒滴到一片土豆或面包上,出现蓝色
C
验证固体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相同温度下,将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末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中,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
D
比较Cl2和Br2氧化性强弱
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层橙红色
A.A B.B C.C D.D
3.(2020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B.O2和O3互为同位素
C.苯乙烯()所有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H2O和D2O化学性质相同
4.(2020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实验室里制取氨气的是( )
A.加热试管中的氯化铵固体
B.将烧瓶中的浓氨水加热
C.将分液漏斗中的浓氨水滴入装有生石灰的烧瓶中
D.在烧瓶中将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
5.(2020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B.b极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e-=2H+
C.电解质溶液中K+离子向a极移动
D.当生成1molH2O时,电路中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6.(2020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酸性HCl﹥H2CO3,所以非金属Cl﹥C
B.3.0g14CO与15N2的混合气体所含中子数为1.6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周期表中第17列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均为强酸
D.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加
7.(2020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有以下三种制备硫酸铜的途径,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途径①:CuCuSO4
途径②:CuCuSO4
途径③:CuCuSO4
A.途径①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
B.途径①中,100g98%的浓H2SO4与足量铜反应,可得到80gCuSO4
C.途径②所用混酸中硝酸与硫酸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3
D.相对于途径①和途径②,途径③更好的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
8.(2021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 B.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C.HCl的电子式: D.NH3的结构式:
9.(2021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OOH和HOCH2CHO互为同系物
B.丙烯所有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
C.CH3CH2CH2OH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消去反应
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份
10.(2021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8gC2H4和C4H8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B.18g水和18g重水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C.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D.1L1mol/LNaCl溶液含有28NA个电子
11.(2021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6H+=I2+3H2O
B.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2H+=CO2↑+H2O
C.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与NaHSO4溶液反应:Ba2++OH-+H++=BaSO4↓+H2O
D.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稀硝酸中:3Fe+8H++2=3Fe2++2NO↑+4H2O
12.(2021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C.原子半径:r(Y)>r(Z)>r(W)
D.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只含离子键
13.(2021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D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 B.B C.C D.D
14.(2021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4.0gNaOH固体置于100mL甲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mol·L−1NaOH溶液
B.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C.实验室用丙装置制备氯气
D.丁装置用于混合浓硫酸和乙醇
15.(2022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均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B.冬奥会短道速滑“战衣”含有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材料,是一种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是大气主要污染物,所以它们的含量是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项目
D.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16.(2022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g H218O与2.0 gD2O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NA
B.100 mL 18. 4 mol/L的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SO2的数目为0.9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D.17 g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17.(2022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稀硝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粉:Zn+2H+=Zn2++ H2↑
B.NH4HSO4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NH+H++SO+ Ba2+ + 2OH-=BaSO4↓+ H2O+NH3·H2O
C.将过量Cl2通入到含FeBr2溶液中:2Fe2+ +2Br- +2Cl2=2Fe3+ +4Cl- + Br2
D.实验室用硫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制H2S:S2-+2H+=H2S↑
18.(2022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X与W以原子个数比为1:2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作火箭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A.原子半径:Y>X>W
B.最高正价按Z、X、Y顺序依次增大
C.Z的最高价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
D.热稳定性:W2Y>XW3
19.(2022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食醋浸泡水垢
产生无色气体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
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
紫色褪去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D
新制的银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
有银镜生成
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20.(2022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且支链为饱和烷烃基的有机物是苯的同系物。某有机物C11H16是苯的同系物,苯环上有两个位于对位的取代基,则它的结构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4种 B.6种 C.8种 D.10种
21.(2022春·四川眉山·高一统考期末)某有机物结构如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7H10O3
B.能发生氧化、取代、加成、聚合、酯化等反应
C.1mol该物质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标况下22.4L气体
D.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参考答案:
1.C
【详解】A. 减少CO2的排放,能缓解温室效应造成的环境问题,A错误;
B. 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食品,二氧化硫有毒,对人的肝、肾等有严重的损伤,B错误;
C. 铁、铝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会钝化,所以常温下可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C正确;
D.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是纤维素,D错误;
故答案为:C。
2.C
【详解】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遇到纸时,将纸中的H和O元素按照2:1的比例脱去,使纸碳化变黑,A正确;
B. 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蓝色,将碘酒滴到一片土豆或面包上,可观察到变蓝,说明土豆中含有淀粉,B正确;
C.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接触面积不同,反应速率不同,能达到目的,C错误;
D. 氯水中含有Cl2,可以置换出Br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Br2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所以发生萃取,其现象是:液体分层,下层为无色,上层橙红色;D正确;
故答案为:C。
3.D
【详解】A. 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有机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而与为同种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A错误;
B.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种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
C. 由于单键可以旋转,苯乙烯分子中的苯环、乙烯基两个平面可以重合,所以苯乙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错误;
D. H2O和D2O中组成元素是相同的,都是氢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正确;
故答案为:D。
4.A
【详解】A. 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和氯化氢一冷却马上又可以化合成氯化铵,这个方案很难制氨气,A错误;
B. 氨水中存在平衡关系:NH3+H2ONH3·H2O+OH-,加热浓氨水,氨气溶解度降低,从溶液中逸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以制取氨气,B正确;
C. 利用CaO与H2O剧烈反应,生成Ca(OH)2,放出大量热,促进NH3·H2O的分解及NH3的挥发逸出,又由于Ca(OH)2是强碱,也促进NH3·H2O的分解及NH3的挥发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C正确;
D. 熟石灰和氯化铵混合,加水调成泥状后加热可以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D正确;故答案为:A。
5.D
【分析】由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中电子的流向可知,电极a为负极,氢气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b为正极,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详解】A. a极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A错误;
B. b极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B错误;
C. 阳离子移向正极,电解质溶液中K+离子向b极移动,C错误;
D. 电池总反应为:2H2+O2=2H2O,当生成1molH2O时,电路中流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D正确;故答案为:D。
6.B
【详解】A. HCl为无氧酸,不能与碳酸通过比较酸性判断Cl、C的非金属性,如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但氢氟酸为弱酸,可以比较高氯酸与碳酸的酸性判断Cl、C的非金属性,A错误;
B.1个14CO分子中含有中子数为16,1个15N2分子中含有中子数为16;3.0g14CO与15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中子数为1.6NA,B正确;
C. 周期表中第17列元素为卤族元素,HF为弱酸,C错误;
D. 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D错误;
故答案为:B。
7.B
【分析】铜与浓硫酸能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能与稀硝酸或其他氧化剂反应。
【详解】A. 途径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A正确;
B. 途径①中,98%的浓H2SO4与足量铜反应,一段时间后硫酸浓度下降,反应会终止,无法计算硫酸铜的产量,B错误;
C. 途径②的实质为3Cu+8H++2NO3-=3Cu2++2NO↑+4H2O,产生2mol的NO消耗2mol硝酸,则同时提供2molH+,所以8mol的H+中硫酸提供6mol,所用硫酸为3mol,即混酸中硝酸与硫酸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2:3,C正确;
D. 相对于途径①和途径②,途径③制取等质量的硫酸铜需要的硫酸少,无有毒气体生成,更好的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想,D正确。
8.D
【详解】A. 氯离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Cl−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
B.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质量数是15:,故B错误;
C. 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HCl的电子式:,故C错误;
D. NH3的结构式:,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HCOOH含有羧基,属于羧酸类,HOCH2CHO含有醛基和羟基,属于醛类,两种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种类不同,属于不同种类有机物,二者不属于同系物关系,故A错误;
B.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甲基的结构为四面体结构,4个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所以丙烯所有原子一定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B错误;
C.CH3CH2CH2OH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氧化反应、消去反应,由于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因此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份,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 C2H4和C4H8的实验式均为CH2 ,常温常压下,28gC2H4和C4H8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NA=2NA,故A正确;
B. 18g水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18g重水含有的质子数为 ×NA=9NA,故B错误;
C. 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C错误;
D. 1L1mol/LNaCl溶液中的水分子中也含有电子,故D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A. 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5I-+6H+=3I2+3H2O,故A错误;
B. 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Ca+2H+=Ca2++CO2↑+H2O,故B错误;
C.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与NaHSO4溶液反应:Ba2++OH-+H++=BaSO4↓+H2O,故C正确;
D. 少量铁粉加入足量稀硝酸中生成硝酸铁:Fe+4H++=Fe3++NO↑+2H2O,故D错误;
故选C。
12.C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为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Z为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为S元素。
【详解】A. 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亚硫酸是弱酸,故A错误;
B. X的简单氢化物水的热稳定性比W的硫化氢强,故B错误;
C. 周期表中同主族从下到上,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原子半径:r(Y)>r(Z)>r(W),故C正确;
D. 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Na2O2含离子键和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C。
13.B
【详解】A.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即氧化性:Cu2+>Fe2+,故A错误;
B.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碘被萃取到CCl4中,故B正确;
C.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不能得出淀粉未水解的结论也可能是部分水解,故C错误;
D.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Fe3+、或两种离子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A.配制溶液应该在小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故A错误;
B.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而乙烯不能,故B正确;
C. 缺少加热仪器,实验室不能用丙装置制备氯气,故C错误;
D. 混合浓硫酸和乙醇,应将浓硫酸倒入乙醇中,故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A.乙醇能够渗透到病毒的细胞中,破坏细胞的蛋白质结构而杀死病毒,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都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氧化变性而杀死病毒,三种物质均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A正确;
B.聚氨基甲酸酯是由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带有2个以上羟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
C.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C错误;
D.含硫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可生成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导致硫酸型酸雨,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D正确;
答案选C。
16.A
【详解】A. H218O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所以2.0g H218O与2.0 gD2O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 H218O所含中子数:18-8=10,D2O所含中子数:(2-1)×2+8=10,故2.0g H218O与2.0 gD2O中含有的中子数均为NA,A正确;
B.若浓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92NA,但当浓硫酸变成稀硫酸时,反应不再进行,B错误;
C.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C错误;
D.OH-含有10个电子,17 gOH-为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D错误。
故答案选A。
17.B
【详解】A.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向稀硝酸溶液中加入少量锌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Zn+2NO+8H+=3Zn2++2NO↑+4H2O,A错误;
B.NH4HSO4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铵根离子、氢离子均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H++SO+ Ba2+ + 2OH-=BaSO4↓+ H2O+NH3·H2O,B正确;
C.将过量Cl2通入到含FeBr2溶液中,亚铁离子、溴离子均与氯气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4Br- +3Cl2=2Fe3+ +6Cl- +2Br2,C错误;
D.硫化亚铁不溶于水,离子方程式中写化学式,则硫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H+= Fe2++H2S↑,D错误;
答案选B。
18.D
【分析】X与W以原子个数比为1:2形成的化合物常用作火箭燃料,则该物质为N2H4,从而得出W为H元素,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Si元素。
【详解】A.Y>X>W分别为O、N、H元素,H的原子半径最小,N、O同周期,O在N的右边,原子半径:N>O>H,A不正确;
B.Z、X、Y分别为Si、N、O元素,最高正价分别为+4、+5、+2,按N、Si、O顺序依次增大,B不正确;
C.Z为Si元素,Z的最高价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但能与氢氟酸反应,C不正确;
D.W2Y、XW3分别为H2O、NH3,非金属性O>N,则热稳定性:H2O>NH3,D正确;
故选D。
19.C
【详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而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浸泡水垢会产生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是因为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故A正确;
B.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高锰酸钾被还原,紫色褪去,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
C.碘酒中含有碘单质,而土豆中含有淀粉,所以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土豆片变蓝,故C错误;
D.葡萄糖含-CHO,具有还原性,则新制的银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生成银镜,故D正确;
故选C。
20.B
【详解】某有机物C11H16是苯的同系物,苯环上有两个位于对位的取代基,这两个取代基可以是-CH3和-CH2CH2CH2CH3、-CH3和-CH(CH3)CH2CH3、-CH3和-CH2CH(CH3)2、-CH3和-C(CH3)3、-CH2CH3和-CH2CH2CH3、-CH2CH3和-CH(CH3)2,共6种,
答案选B。
21.D
【详解】A.由有机物的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7H10O3,A正确;
B.该有机物分子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有羧基和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酯化反应,B正确;
C.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羟基和碳碳双键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因此1mol该物质与足量碳酸氢钠反应生成1mol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L,C正确;
D.该有机物中有手性碳(*所示为手性碳),此手性碳原子和与其直接相连的3个碳原子和1个氢原子形成四面体,因此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面,D错误;
答案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眉山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化合物描述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雅安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是化石能源的是,下列有机物易溶于水的是,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下列物质通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遂宁市2020-2022三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