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三校高一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三校高一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三校高一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三校高一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三校高一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三校高一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四与材料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三校高一9月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

    1.考古研究发现,在比良渚文化更晚的二里头、殷墟等许多夏商时代的遗址中,也都发现了源自于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玉器。良渚式的玉琮和玉锥形器等还发现在四川广汉三星堆以及成都金沙等商周时代的遗址中。这主要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A.星罗棋布 B.源远流长 C.多元一体 D.生生不息

    【答案】C

    【解析】根据考古研究发现,在比良渚文化更晚的二里头、殷墟等许多夏商时代的遗址中,也都发现了源自于良渚文化的玉琮等玉器。……”可得出,不同地区出现的文明成果有相似之处,反映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多元一体,C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其分布的特点,也没有体现其历史悠久,排除AB项;材料主旨与生生不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二重证据法是指文献和考古相结合的方法,是综合利用纸上之材料地下之新材料的历史研究方法。以下相关史料的比较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远古女娲造人的传说与汉代画像砖上的女娲像

    B.《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

    C.二里头宫殿复原图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史记·殷本纪》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重证据法指的是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其中《史记·殷本纪》与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卜辞呈现相互印证的特征,符合二重证据法D项正确;神话传说、二里头宫殿复原图不属于文献资料,排除AC项;《回忆姜寨遗址的发掘》是建立在潼姜寨遗址挖掘的基础之上,不符合二重证据法,排除B项。故选D项。

    3.楚庄王时,不断向中原用兵,与晋国争夺霸主地位。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阅兵周疆,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军。楚庄王趁机向王孙满问九鼎之轻重。这反映了

    A.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B.血缘纽带得到加强

    C.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D.宗法制度受到冲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阅兵周疆,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军。楚庄王趁机向王孙满问九鼎之轻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阅兵周疆有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之意,并且鼎是权力的象征,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显示了楚庄王觊觎周王室之意,这些都反映出当时诸侯崛起,分封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当时地方封国力量壮大,冲击周王室的中央统治,而不是体现中央集权得以加强,并且这时期还未出现中央集权,排除A项;血缘纽带强调的是宗法制,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宗法制内容,而是主要体现了分封制的破坏,排除B项;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血缘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

    4.春秋时期,鲁国已是积弱之国。然而,诸如滕、薛、曹、邾、杞等国皆勤贽(持礼物以求见),修朝礼;即使远在方域之外的谷、邓等国也不惮(怕)仆仆,至鲁来朝。下列可用于解读"至鲁来朝"这一现象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C"仲尼厄而作春秋" D"周礼尽在鲁矣"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即使在春秋时期鲁国实力逐渐减弱,但是众多诸侯国都按着相应的要求来到鲁国拜见,在当时各诸侯国相对比较遵守礼乐制度,西周封国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D项正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体现出周天子权威下降,诸侯实力增强,排除A项;"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体现出周公为西周做出的贡献,但不能体现出其他诸侯国进来拜见的原因,排除B项;"仲尼厄而作春秋"体现出孔子的作用,这只是一方面,鲁国周礼保存和实施的比较好的原因有很多,排除C项。故选D项。

    5.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体现了商鞅

    A.勇于变革的精神    B.遵循礼治的精神 

    C.取信于民的精神    D.执法如山的精神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可知,商鞅不畏强权、勇于改革,A项正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体现了反对遵循礼治,排除B项;材料与取信于民、执法如山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6.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重农抑商 B.奖励耕织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过程中实行奖励军功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原来的贵族和平民一起竞争,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与贵族无关,排除A项;奖励耕织不会触及贵族的利益,排除B项;推行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7.两汉时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这反映了汉代

    A.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B.以武力安天下的情怀

    C.震烁古今的文人理想 D.中外交流的世界视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许多杰出人物的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斗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A项正确;司马迁是史学家,以武力安天下的情怀与司马迁无关,排除B项;霍去病是汉代名将,震烁古今的文人理想与霍去病无关,排除C项;中外交流的世界视野与司马迁、霍去病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柳宗元认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分封制的进步作用

    B.柳宗元极力反对郡县制的实施

    C.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意义

    D.柳宗元认为秦成功之处在于家天下的实行

    【答案】C

    【解析】材料裂都会而为之郡邑”“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体现的是柳宗元认为秦朝通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肯定郡县制的意义,非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柳宗元对郡县制的认可,排除B项;郡县制是公天下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C项。

    9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这强调了

    A.小农经济的重要性 B.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C.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D.家庭手工业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因此根据材料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可知强调的是小农经济对维护封建国家统治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与古代农业的落后性、重农抑商的必要性及家庭手工业的重要性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答案】B

    【解析】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1.唐初,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他们常在政事堂共商国家大事。后来,皇帝又时而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式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

    C.集思广益以减少决策失误 D.分散相权以强化君主权力

    【答案】D

    【解析】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是当然的宰相,并且皇帝又指定某些级别略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人事实上已加入宰相集团,宰相数量增多,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权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属于君主专制问题,不属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级别略低的官员是否是知识分子,排除B项;皇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C项不是最主要目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2.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异常活跃,道教与佛教发展、魏晋玄学兴盛、儒学在危机中前行,这一现象反映了该时期

    A.中外思想文化交流较频繁 B.儒学危机不利于国家统一

    C.佛教盛行适应了现实需要 D.思想发展呈现出多元特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思想异常活跃,道教与佛教发展、魏晋玄学兴盛、儒学在危机中前行可知思想发展出现多流派,呈现出多元特征,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中国南北文化的多元特征,并没有涉及中外交流,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中国南北文化的多元特征,无法得出是否不利于国家统一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佛教是否盛行,能否适应现实需要,排除C项。故选D项。

    13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实行

    A.促进了均田制的发展 B.减轻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催生了新的经济因素 D.改变了以田亩为主的赋税制度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的征税标准以财产为主,非以丁身为本,使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项正确;两税法建立的背景便是均田制的破产,排除A项;两税法并没有催生新的经济因素,排除C项;D不符合史实,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夏、秋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排除D项。故选B项。

    14.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对世界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修并颁行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千金方》 C.《唐本草》 D.《本草纲目》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成功的,由唐朝政府颁行,世界上最早由国家编修并颁行的药典,C项正确;《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排除A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排除B项;《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排除D项。故选C项。

    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上述名言反映了他

    A.提倡个性自由 B.致力于阐释经书字句

    C.反对君主专制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知,体现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学术为现实服务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体现提倡个性自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体现阐释经书字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君主专制是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国古代,“家”(家族、宗族)与“国”(国家政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左传·桓公二年》载:“天子立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材料三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在”“关系上有何特点

    2)在”“关系上,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延续性和变化?分析以上变化的原因。

    【答案】(1)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或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政治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或世卿世禄制)获得政治特权。

    2)延续性:皇位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变化: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员任免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分封制不利于统一;郡县制适应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一二信息和所学知识得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周王获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贵族通过嫡长子继承制获得政治特权等。

    2延续性,由材料三信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得出:皇位世袭制延续了家天下的格局。变化,由材料四中的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得出: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员任免制取代了贵族世袭制。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分封制不利于统一,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两个角度回答。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李静、萧洪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的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涉及“如何立国”和“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

    ——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

    (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儒法两家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

    【答案】(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2)分歧:儒家强调德治(礼治),法家强调法治。

    【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可得出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根据材料一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高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可得出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2)分歧:根据材料二儒法之争的实质涉及如何立国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法两家在治国问题上的具体分歧是儒家强调德治(礼治),法家强调法治。

    18.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

    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2)统合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解析】

    1)难度不大,重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紧扣汉晋,即可明确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有两个,一个是汉朝的察举制,一个是晋朝的九品中正制。对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的考查,重在回答科举制的积极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即可。

    2)首先明确回答的角度,政治”“思想整体的功能,然后紧扣材料二,政治方面强调的是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思想方面强调的是儒家正统观念整体方面强调的是稳定性和连续性,进而组织语言展开回答。

    3)根据材料三的关键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机会均等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进而展开具体阐述,难度不大,注意回答的全面性。

    三、论述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抓住的就是主要问题,忽略次要问题,所以把握的主线就是对比两者的主要共同点,得出来就是中国文化与对外交往。可围绕着中国文化的贡献,或者中国与外国的往来。只要符合材料所叙述的基本内容,符合基本含义即可。本题主要中国古代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对外贸易与交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六校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六校高一(下)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汉中市校际联考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汉中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免役法规定,《辽史·百官制》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