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03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藏拉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A.1/2 B.1/4 C.1/8 D.1/16
    【答案】C
    【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点,儿子的基因一定来自母亲,据此答题。
    【详解】表现型正常的夫妻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由于儿子患色盲,所以母亲是携带者,说明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所以所生女儿携带色盲基因是XBXb的概率为1/2,与正常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即XBXb的概率为1/2×1/4=1/8。
    故选C。
    【点睛】
    2.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涉及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B.S型菌因菌体有荚膜,在显微镜下观察其表面光滑
    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均含有32P
    D.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搅拌不充分会影响放射性的分布
    【答案】D
    【分析】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中,搅拌不充分,少量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沉淀物中出现放射性。
    【详解】A、S型菌的DNA不具有致病能力,因此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A错误;
    B、S型菌因菌体有荚膜,肉眼可观察到菌落是光滑的,B错误;
    C、由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来自大肠杆菌,且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有少数含有32P,C错误;
    D、35S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蛋白质外壳应该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经过离心后分布在沉淀物中,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即影响放射性的分布,D正确。
    故选D。
    3.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 7.1% B.17.1% 32.9% C.18.7% 1.3% D.31.3% 18.7%
    【答案】D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则C=G=17.9%,A=T=50%-17.9%=32.1%。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l%,即T1=32.9%、C1=17.l%,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计算可得T2=31.3%,同理,C2=18.7%。ABC错误;
    故选D。
    4.在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长链中,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
    A.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核糖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相连
    B.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
    C.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
    D.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相连
    【答案】B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在DNA分子长链中,相邻脱氧核苷酸分子之间靠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五碳糖的羟基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中的磷酸相连形成磷酸二酯键,B符合题意。
    故选B。
    5.下列有关下图所示DNA分子片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可作用于图中部位③处,解旋酶可作用于图中部位①处
    B.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将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C.若将图所示DNA片段放在含有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次,则子代DNA中含有15N的DNA占3/4
    D.图所示DNA片段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①和②是磷酸二酯键,③是氢键,图示DNA分子一条链被15N标记,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①,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③,A错误;
    B、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若发生在某基因内部,则会导致基因突变,B正确;
    C、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将右图所示DNA片段放在含有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次,得到的4个DNA分子均含有15N,其中1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是14N、一条是15N,其余3个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5N,即子代DNA中含有15N的DNA占100%,C错误;
    D、所有DNA分子都具有相同的碱基种类A、T、C、G,不同的DNA分子中(A+T)/(G+C)的比例不同,D错误。
    故选B。
    6.下面甲、乙、丙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的3个生理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过程DNA的两条链都作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乙过程主要发生在核糖体上,且伴随着水的产生
    C.丙过程中有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一条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D.乙过程中新合成的子链与模板链方向相同
    【答案】A
    【分析】据图分析:甲过程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复制形成DNA的过程,即DNA的复制;乙过程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即转录;丙过程表示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的翻译过程。
    【详解】A、甲过程为DNA复制,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同时进行两个子代DNA的合成,A正确;
    B、乙过程为转录,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由核糖核苷酸形成RNA的过程生成水,B错误;
    C、丙过程为翻译,其中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在一条mRNA分子上,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提高了蛋白质的合成效率,C错误;
    D、乙转录过程中,新合成的子链的方向是5'→3',与模板链3'→5'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A。
    7.某染色体片段上分布着三个相邻的基因b、d、f,而a、c、e、g是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
    B.b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基因结构和性状不一定改变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f所在的染色体片段,此过程属于基因重组
    D.b、d、f均有可能发生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答案】A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详解】A、b属于基因片段,b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可导致基因突变,A正确;
    B、b为基因,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基因结构将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性状不一定改变,B错误;
    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了f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是指基因突变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中,b、d、f均有可能发生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D错误。
    故选A。
    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B.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二倍体
    D.由花粉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是单倍体
    【答案】A
    【分析】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1)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2)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详解】A、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为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个体不一定是二倍体,A错误;
    B、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又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
    C、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作二倍体,C正确;
    D、由花粉(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是单倍体,D正确。
    故选A。
    9.对于低温诱导洋葱(2N=16) 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正确的描述是(    )
    A.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 只能观察到 32 条染色体
    B.为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应选用卡诺氏液处理洋葱组织切片
    C.制片的基本流程: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都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
    【答案】D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漂洗→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
    【详解】A、洋葱染色体数目是16,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染色体数目变为32,故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见16或32条染色体,A错误;
    B、用解离液处理根尖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卡诺氏液用于固定细胞形态,B错误;
    C、制片的基本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错误;
    D、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都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
    故选D。
    10.如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对③做进一步处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花药离体培养采用技术是组织培养
    B.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是染色体变异
    C.⑤至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D.③至⑤的过程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④⑥⑧⑨获得植株的过程分别是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植株的获得。
    【详解】A、图中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
    B、③至④的过程为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
    C、⑤至⑥是杂交育种,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C正确;
    D、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互换(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型,③至⑤的过程中无生殖细胞的形成,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B。
    11.豌豆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下图为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需要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
    B.该图解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淀粉分支酶基因(R)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会导致该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D.某圆粒豌豆植株发生该变异后,所结种子可能为皱粒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翻译过程,产生淀粉分支酶(蛋白质),催化蔗糖转化为淀粉。
    【详解】A、a表示转录过程,以DNA为模板合成RNA,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
    B、分析题图,可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淀粉分支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B正确;
    C、由于豌豆种子的圆粒和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可知淀粉分支酶基因(R)中插入一小段DNA序列会导致该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的是等位基因,发生的是基因突变,C正确;
    D、由于圆粒是显性,若某圆粒豌豆植株是纯合子RR,发生该变异后,若只有一个基因的改变,即该植株变为Rr,则所结种子只有部分为皱粒rr,D正确。
    故选A。
    12.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以下关于遗传病病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猫叫综合征患者体内一定有致病基因
    B.先天性疾病一定是遗传病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答案】C
    【分析】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详解】A、猫叫综合征患者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猫叫综合征患者体内没有该病的致病基因,A错误;
    B、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先天性心脏病不是遗传病,B错误;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C正确;
    D、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错误。
    故选C。
    13.某科研人员将2021年收获的某植物种子播种后,2022年调查发现该植物种群中高茎(HH)占40%、中等高度(Hh)占40%、矮茎(hh)占20%,2022年该植物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
    A.40% B.60% C.75% D.80%
    【答案】B
    【分析】种群中某基因频率=该基因控制的性状纯合体频率+1/2×杂合体频率。
    【详解】PH=40%+1/2×40%=60%,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B.农药在害虫抗药性增强的过程中起选择作用
    C.自然选择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始材料
    D.没有地理隔离就一定不会有新物种的形成
    【答案】B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从而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错误;
    B、农药在害虫抗药性增强的过程中起选择作用,选择并保存耐药性强的个体,B正确;
    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
    D、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但一定要经过生殖隔离,D错误。
    故选B。
    15.下列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一组是(    )
    ①抗体 ②激素 ③糖原 ④呼吸氧化酶 ⑤血红蛋白 ⑥胃蛋白酶 ⑦无机盐
    A.①②③⑥ B.①②⑦ C.②④⑥⑦ D.①②⑤⑦
    【答案】B
    【分析】内环境的成分: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
    【详解】①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属于内环境成分,①正确;
    ②激素属于调节类物质,主要分布在内环境中,②正确;
    ③糖原分布在细胞中,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③错误;
    ④呼吸氧化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④错误;
    ⑤血红蛋白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⑤错误;
    ⑥胃蛋白酶分布在消化道中,而消化道是与外界直接相同的,不属于内环境,⑥错误;
    ⑦无机盐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⑦正确。
    故选B。
    16.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A.图中兴奋部位是A和C B.图中所示弧线均可表示兴奋传导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A→B D.膜内局部电流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答案】D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A、兴奋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所以图中兴奋部位是A,A错误;
    B、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因此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B错误;
    CD、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因此兴奋传导的方向为A→C,A→B,且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小脑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所以脑干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
    D.成年人能够有意识地“憋尿”,这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
    【答案】C
    【分析】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是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血糖调节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详解】A、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A错误;
    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但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下丘脑,B错误;
    C、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C正确;
    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排尿活动也受到高级中枢的调控,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控,D错误。
    故选C。
    18.在人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的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200kJ。以上实例所体现的激素特点是(    )
    A.催化生化反应 B.微量和高效
    C.具有特异性 D.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答案】B
    【分析】激素作用特点: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详解】根据题意,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说明甲状腺激素在体中含量很少,由1mg的甲状腺激素却使人体产热量增加4200kJ,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效率高。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9.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损伤
    D.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答案】A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详解】A、过敏反应是一种二次免疫,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的时候发生的反应,A错误;
    BC、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不会引起组织损伤,BC正确;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D正确。
    故选A。
    20.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病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人体免疫力降低甚至丧失。HIV主要入侵并破坏的细胞是(    )
    A.吞噬细胞 B.B淋巴细胞 C.T淋巴细胞 D.造血干细胞
    【答案】C
    【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HIV主要入侵并破坏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最终导致免疫系统的破坏,免疫功能过弱。
    故选C。

    二、综合题
    21.下图为血友病(控制血友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患者的家谱图,已知血友病基因(a)的等位基因是(A),据此分析并回答问题:

    (1)血友病是_________遗传病(填显性或隐性)。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I2___________;Ⅱ5____________;Ⅲ12___________。
    (3)若Ⅲ12和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患血友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若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是患血友病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若再生一个女孩,该女孩患血友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
    【答案】(1)隐性
    (2)     XAY     XaY     XAXa
    (3)     1/2     1/4     0

    【分析】分析系谱图: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图中Ⅱ4、Ⅱ5、Ⅳ13的基因型均为XaY,他们的母亲或女儿肯定是携带者,基因型均为XAXa,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据图分析,I1和I2均正常,子代II4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
    (2)已知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属于隐性遗传病,则I2正常,基因型是XAY;II5患病,基因型是XaY;III12正常,但有来自II5的致病基因,故基因型是XAXa。
    (3)III12基因型是XAXa,和正常男性婚配(XAY),生一个男孩,该男孩基因型是XAY或XaY,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2;若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是患血友病男孩(XaY)的可能性是1/4;若再生一个女孩,其基因型是XAXA或XAXa,患血友病的可能性是0。
    22.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清液中,也具有少量的放射性,而下层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叫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清液中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一些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在实验中,若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如果过长,会使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原因:________________,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4)上述实验中,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在_______中含有N元素。
    【答案】(1)     DNA     同位素标记法
    (2)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有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3)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裂解释放出来
    (4)     不能     蛋白质外壳

    【分析】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中,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浸染大肠杆菌,离心后,上清液有放射性;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噬菌体增殖后释放出来,离心后,上清液有放射性。
    【详解】(1)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磷存在于DNA分子中,所以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该方法叫同位素标记法。
    (2)用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在理论上,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有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以上清液中放射性应该为0。
    (3)在实验中,若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的时间如果过长,会使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原因是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噬菌体增殖后裂解释放出来,即离心后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4)蛋白质和DNA都含N元素,所以上述实验中,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在蛋白质外壳中含有N元素。
    23.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传染病,逆行的医生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穿着尿不湿,在三层帽子三层口罩两层眼镜的勒迫下工作,长时间的不进食不喝水,成为新时代可歌可泣的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引起下丘脑血糖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至胰岛_____细胞,使其分泌_____使血糖上升。
    (2)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体内的_____激素分泌增多,促进_____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调节。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_____(至少答两点)
    【答案】(1)     A     胰高血糖素
    (2)     下丘脑     抗利尿     肾小管和集合管     神经-体液
    (3)通过体液运输、作用速度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

    【分析】1、当机体缺水或进食过咸食物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引起主动饮水,同时下丘脑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垂体后叶释放更多的抗利尿激素进入血浆,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使水分重吸收加强,最终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1)作用途径: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
    (2)反应速度:神经调节迅速,体液调节较缓慢;
    (3)作用范围:神经调节准确但比较局限,体液调节较广泛;
    (4)作用时间:神经调节短暂,体液调节比较长。
    【详解】(1)胰岛A细胞产生的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所以不进食而饥饿的医生,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引起下丘脑血糖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导至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

    (2)下丘脑中含有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肾集合管使水分重吸收加强,所以医护人员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通过体液运输、作用速度慢、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等。
    24.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主要是______的结果。其中图中的浆细胞是由_____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2)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是______。
    (3)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_________。
    (4)下列细胞中,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___。(填下列字母)
    A.吞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T细胞
    (5)效应T细胞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生“某物质”,并通过它们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二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_________。
    (6)若⑦表示某物质,则是_____,主要分布于______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是与抗原结合,形成________,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最终将抗原消灭掉。
    【答案】(1)     基因选择性表达     B细胞
    (2)吞噬细胞
    (3)淋巴因子
    (4)BCDF
    (5)靶细胞裂解死亡
    (6)     抗体     血清(或者组织液、或外分泌液)     沉淀(或细胞集团)

    【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吞噬细胞吞噬抗原,②表示吞噬细胞呈递抗原给T细胞,③表示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④表示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⑤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⑥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⑦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⑧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⑨表示T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⑩表示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1)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知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的各种免疫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不同,其主要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由图可知,图中的浆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2)吞噬细胞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
    (3)图中的“某物质”能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指的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
    (4)A吞噬细胞可以处理并呈递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E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细胞是B(T细胞)、C(B细胞)、D(记忆细胞)、F(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
    (5)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而致抗原暴露出来。
    (6)若⑦表示某物质,则是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于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中;在多数情况下,抗体的作用是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西藏拉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细胞中无机物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