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中外历史纲要》新高考学考复习导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优秀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优秀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外历史纲要(上)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案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普及,部分地区出现一年三熟。(2)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3)棉花种植:在内地始于宋,推广于元,南方植棉逐渐普遍,带动南方棉纺织业发展。2.手工业的发展部门表现制瓷业①宋朝出现了以五大名窑为代表、风格各异的众多特色瓷器②元朝烧出了新型彩绘瓷器青花瓷和釉里红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矿冶业①煤的开采量很大,首都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印刷业宋元时期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二、商业和城市的繁荣1.商品经济繁荣(1)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2)宋与辽夏金各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相当活跃。2.货币需求量剧增(1)北宋:钱币年铸造量最多时高出唐朝十多倍,并开始出现纸币。(2)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3.海外贸易发展(1)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2)主要外贸港口:广州、泉州、明州等。4.城市兴盛(1)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多时均超过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2)杭州被外国旅行家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3)元大都是当时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三、经济重心南移1.南移过程时间表现唐中叶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北宋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形成南多北少的格局南宋人口大量南迁,进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重开大运河;开辟长途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2.影响:推动南方文化发展,南北文化差距扩大,科举考试中朝廷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四、社会的变化门第观念淡化(1)科举制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2)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活力(3)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不再关心祖先名望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1)贱民阶层数量减少(2)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3)农民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1)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普遍现象(2)官府对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和日常生活标准的限制更加松弛1.陆游在《稽山行》中写道:“村村作蟹椴(亦可作簖),处处起鱼梁。陂放万头鸭,园履千畦姜。”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农村经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 D.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2.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这种现象说明( )A.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B.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C.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3.今天,我们已在使用第五套人民币,使用更加方便。我国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四川地方政府发行的纸币——交子,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由此我们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①第五套人民币是纸币 ②交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③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四川地区 ④交子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昼市”“夜市”,许多交易可用“交子”,“动即千万”。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5.宋代的海外贸易在唐代的基础上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与海外各国的贸易范围进一步扩大,沿海地区对外贸易港口陆续增多,进出口商品数量和品种大为增加,而且对社会经济和国家财政的影响也远远超过前代。其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积极的贸易政策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商人地位的提高6.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 )A.秦汉 B.隋唐 C.两宋 D.明清7.由于参加科举考试需要巨大的投入,一些家族常常聚资支持子弟读书,以求光宗耀祖。到北宋时南方人在科举考试中已占有优势。造成这种南北不平衡的原因是( )A.朝廷有意打压北方读书人B.北方人重视务农,对科举考试热情不高C.经济重心南移D.南方人更聪明,更容易考中8.以下是小华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的图片资料。他研究的主题是( )A.农业和手工业 B.宋代的都市生活 C.宋代经济的发展 D.宋代的对外贸易9.宋代的农业亩产量比唐代提高了1.5倍,租佃关系盛行。宋代佃户拥有人身自由,与地主地位平等。地租形式分为成租和定额租。成租随产量而波动,定额租则佃农在交够地租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主经营。这反映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是( )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C.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推动10.“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A.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11.唐代人口迁移受法律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作有条件的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 )A.反映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表明政府鼓励民众迁移C.推动传统社会结构变迁 D.有益于封建统治的维系12.宋朝宰相富弼的女婿虽是状元,但出身在商人家庭。吕蒙正、范仲淹、韩琦、王安石也是声名卓著的宋朝宰辅,他们四位共有女婿十人,其中五人门第不足称道,以至家世难于考索。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崇文抑武政策 ②门阀士族的衰落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门第观念淡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宋代,农产品粮食和原先主要是作为家庭手工业产品的绢帛大量走向市场,转化为商品,并且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商品。家庭手工业继续发展,而与农业脱离的手工业也有了显著发展。因而为纺织手工业提供原料的棉花、麻和蚕桑等,亦相应地发展起来。为供应市场的需要和城市发展的需要,甘蔗、果树、蔬菜等也跟着发展起来。——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宋代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的新现象。(2)据材料二,概述宋代社会观念变动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D 2.D 3.B 4. C 5.D 6.C 7.C 8.C 9.B 10.B 11.C 12. D 13. (1)新现象:农业生产商品化;手工业产品商品化,与农业脱离并发展。(2)表现:“贱商”观念改变;婚姻论财;门第观念淡化。主要原因:农业经济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商人地位上升;官府放宽商业限制等。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优质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北平谈判,渡江战役,胜利原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优秀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优秀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康乾盛世,君主专制的加强,统治危机的初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