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天津市南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装置工作时,涉及的能量转化主要是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的是
A.新型太阳能路灯
B.“长征五号”遥四运火箭发射
C.铅酸蓄电池
D.煤气灶载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太阳能路灯涉及的能量转化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项不符合题意;
B.火箭发射涉及的能量转化主要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项不符合题意;
C.铅酸蓄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使用电池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项符合题意;
D.煤气灶使用时,涉及的能量转化主要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2.在刚刚过去的炎热的夏天,湖泊水位大幅下降,这其中有水分蒸发的原因。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其焓变和熵变的大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在水蒸发形成水蒸气的过程,是吸热且混乱度增加的过程,则其焓变和熵变均大于0,B正确;
答案选B。
3.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
B.明矾常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它能够消毒杀菌
C.钢铁制品和纯铜制品均既能发生吸氧腐蚀又能发生析氢腐蚀
D.使用做沉淀剂去除工业废水中
【答案】D
【详解】A.碳酸钡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化钡,所以碳酸钡不能用于胃肠X射线造影检查,故A错误;
B.明矾是常用净水剂,其原理是:明矾内的铝离子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形成沉淀而使水澄清,但是它没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杀菌消毒,B错误;
C.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氢之后,不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即不能发生析氢腐蚀,C错误;
D.硫离子是常见的沉淀剂可以和铜离子生成硫化铜沉淀,有利于环境的保护,D正确。
综上所述,D正确。
4.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白糖腌制果脯可防止果脯变质,原因是白糖能使蛋白质变性
B.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钢管被腐蚀,镀层破损后,钢管反而会加速腐蚀
C.打印机黑色的墨粉中含有铁的氧化物,这种氧化物是氧化铁
D.水垢中的,可先用溶液处理,而后用酸除去
【答案】D
【详解】A.白糖作为溶质在水里有很高的溶解度,浸泡水果的时候,由于渗透压的作用,可以将细胞中的水分“吸出”,也就是脱水,使得细胞中的溶质浓度增高,细菌和微生物就难以进行繁殖,从而间接达到了防腐的作用,A错误;
B.镀层破损后,锌仍作负极,不会加速钢管腐蚀,B错误;
C.打印机里黑色的铁的氧化物为四氧化三铁,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C错误;
D.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转化为碳酸钙后用酸除去碳酸钙,最后水洗即可,D正确;
故选D。
5.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有
①②冰醋酸③④溶液⑤⑥⑦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B
【详解】①属于弱碱,为弱电解质;
②冰醋酸为弱酸,属于弱电解质;
③是非电解质;
④溶液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
⑤属于弱碱,为弱电解质;
⑥属于盐,为强电解质;
⑦为弱电解质,
综上所述,上述物质中共有4种为弱电解质,B项符合题意。
故选B。
6.下列氧原子轨道表达式中,能量最低的是
A. B.
C. D.
【答案】A
【详解】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原子的能量最低,故O原子能量最低排布是 ,A正确。
故答案选A。
7.已知有如下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①
②
③
④
A. B.
C. D.
【答案】C
【详解】A.①②均为放热反应,,,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比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多,对应小,所以,A正确;
B.根据盖斯定律,方程式关系 ,进行对应计算,则,B正确;
C.方程式,则,C错误;
D.由C选项分析,整理得,D正确;
故答案选C。
8.下列说法或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能级能量大小关系:
B.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C.处于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
D.的电子排布图:
【答案】B
【详解】A.根据构造原理,电子填充的先后顺序为,故能级能量大小关系为,A错误;
B.元素是29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其价层电子排布式:,B正确;
C.根据造原理处于基态,电子排布式为,C错误;
D.根据泡利原理,的电子排布图:,D错误;
故选B。
9.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气,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压强无此作用
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增的放热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D.高温、高压都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只有高温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产率
【答案】A
【详解】A.减少生产物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氨气,有利于合成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正确;
B.缩小体积 、增大压强,能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B错误;
C.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减的放热反应,在较低温度下使ΔH-TΔS<0而自发进行,C错误;
D.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左移、不利于提高合成氨的产率,D错误;
答案选A。
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B.在水中的水解方程式:
C.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D.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答案】A
【详解】A.在水中发生电离会生成亚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A项正确;
B.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要分步进行,B项错误;
C.燃烧热生成的水应为液态,C项错误;
D.平衡常数中,液态水浓度不写在平衡表达式中,D项错误;
答案选A。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的溶液中:、、、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
C.透明溶液中:、、、
D.常温下,水电离出的溶液中:、、、
【答案】C
【详解】A.在的溶液中,会与发生剧烈的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溶液呈酸性,、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C正确;
D.常温下,水电离出的溶液中,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C。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1LpH=3的H2SO3溶液中,H+的数目为0.001NA
B.0.1mo1•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NH、NH3、NH3•H2O的总数目为0.1NA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OH-的数目为10-11NA
D.99°C时,1LpH=7的NaOH溶液中,OH-的数目为10-7NA
【答案】A
【详解】A.25℃时,1LpH=3的H2SO3溶液中c(H+)=10-3mol/L,H+的物质的量n=1L×10-3mol/L=0.001mol,个数为0.001NA,故A正确;
B.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故B错误;
C.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故C错误;
D.99°C时的Kw未知,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A。
13.向含的废水中加入铁粉和可制备,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依据反应可知:;还原性:
B.基态碳原子和基态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之比为2∶3
C.位于周期表中第VIII族;反应中失去电子
D.离子半径大小:
【答案】A
【详解】A.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有化合价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无法判断和的酸性强弱,即无法比较酸的电离常数的大小,故A项错误;
B.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基态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因此基态碳原子、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2、3,故B项正确;
C.Fe是26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第Ⅷ族,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在该反应中元素升两价,失两个电子,因此失去了电子,故C项正确;
D.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故D项正确。
14.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来源丰富,易于制取和储存
用液态作火箭发动机燃料
B
NaCl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用“84”消毒液给日常用品消毒
C
比更难溶于水
用除去水垢中的
D
活性炭具有强氧化性
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A.A B.B C.C D.D
【答案】C
【详解】A.氢气作为火箭发动机燃料,主要利用了氢气的热值高,A项不符合题意;
B.NaClO用于消毒,利用的是NaClO的强氧化性,B项不符合题意;
C.微溶于水,难溶于水,可利用除去水垢中的,实现沉淀的转化,C项符合题意;
D.活性炭疏松多孔,可用于冰箱除异味,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M、N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核外电子只有 1 种运动状态,Y、W 的 2p 轨道均含有 2 个未成对电子,M 是与X 不同主族的金属元素,N 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负性:Z<Y<W
B.Y 的氢化物沸点不一定低于W 的氢化物
C.第一电离能:M<N
D.N 的单质可以在高温下还原 M 的氧化物
【答案】B
【分析】依题意,X只有一个原子轨道,是氢元素;Y、W的2p轨道均含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Y的2p轨道只有2个电子,是碳元素,W的2p轨道有4个电子,是氧元素;Z位于Y、W中间,是氮元素;N的氢氧化物具有两性,则N是铝元素;M位于氧之后,与X不同主族,又在N之前,则M是镁元素。
【详解】A.Y、Z、W分别是碳、氮、氧,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增大,电负性大小顺序是Y
C.N是铝元素,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3p能级的,M是镁元素,第一电离能失去的电子是3s能级的,3p能级的能量比3s能级的高,失去的电子能量高,更易失去,需要的第一电离能低,因此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是M>N,C错误;
D.镁的金属性比铝的强,因此N的单质铝不能还原M的氧化物MgO,D错误;
故选B。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
B.水电离的的溶液:
C.与反应能放出的溶液:
D.的溶液:
【答案】D
【详解】A.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与钙离子、镁离子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10−13mol/L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铜离子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与铝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碱溶液中氢氧根离子与铵根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酸溶液中氢离子与亚硫酸氢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则四种离子在与铝反应能放出氢气的溶液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四种离子在酸性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一定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17.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电解熔融制备Al B.图乙:测量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反应热
C.图丙:蒸干氯化铝溶液制备无水氯化铝 D.图丁:验证电解NaCl溶液的阳极产物
【答案】D
【详解】A.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A错误;
B.温度计应测量混合溶液的温度,不是环境的温度,B错误;
C.氯化铝溶液中存在铝离子的水解,加热促进水解,又生成的HCl气体挥发,氯化铝会彻底水解,所以蒸干后无法得到无水氯化铝,C错误;
D.电解饱和食盐水,由电流方向知右侧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l-放电生成Cl2,又Cl2具有氧化性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淀粉遇碘变蓝,D正确;
故选D。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错误,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B.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持这一结论的理论是构造原理
C.的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洪特规则
D.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答案】C
【详解】A.根据洪特规则:基态原子中,填入简并轨道的电子总是先单独分占,且自旋平行,因此违反了洪特规则,故A错误;
B.泡利原理是一个原子轨道中,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它们自旋相反,因此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该能级原子轨道数的二倍,支持这一结论的理论是泡利原理,故B错误;
C.根据洪特规则,6C的电子排布式,题给电子排布式违反了洪特规则,故C正确;
D.电子排布式(22Ti)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故D错误;
答案为C。
19.矩周期元素X、Y、Z、W分属三个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与X、Z均可形成或的二元化合物,X与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Y与W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Y与X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B.Y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C.Z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区、第三周期、第IA族
D.W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
【答案】A
【详解】A.根据结构与性质推断,短周期元素X、Y、Z、W分别为H、O、、。Y与X形成化合物为,电子式为,A正确;
B.O原子的电子排布图,B错误;
C.N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s区、第三周期、第ⅠA族,C错误;
D.Cl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D错误。
综上所述,A正确。
20.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用计分别测定等体积溶液和溶液的,均为7
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B
常温下,向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
C
向溶有的的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
X具有强氧化性
D
向溶液中滴入3滴溶液,再滴入4滴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红褐色沉淀
同温度下的:
A.A B.B C.C D.D
【答案】B
【详解】A.溶液为中性,但浓度不同,对水电离的影响不同,A错误;
B.向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溶液呈碱性,说明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正确;
C.若X为碱性气体,如氨气,通入溶液后二氧化硫与氢氧根会反应生成亚硫酸根,也会生成亚硫酸钡白色沉淀,氨气并不具有强氧化性,C错误;
D.向溶液中滴入3滴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且没有剩余,再滴入4滴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难溶电解质容易转化为溶解度较小的难溶电解质,则同温度下的:,D错误;
故选B。
21.甲烷分子结构具有高对称性且断开1molC-H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无催化剂作用下甲烷在温度达到1200℃以上才可裂解。在催化剂及一定条件下,CH4可在较低温度下发生裂解反应,甲烷在镍基催化剂上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需要吸收1760kJ能量
B.步骤②、③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C.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
D.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焓变不变
【答案】A
【详解】A.断开1molC-H键需要吸收440kJ能量,1mol甲烷分子中有4molC-H键,完全断开需要吸收1760kJ能量,即1mol甲烷中的化学键完全断开需要吸收1760kJ能量,而不是甲烷催化裂解成C和 H2 需要吸收1760kJ能量,故A错误;
B.步骤②、③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均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均为放热反应,故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烷在镍基催化剂上转化是在催化剂表面上发生的,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失活的原因可能是碳在催化剂表面沉积,堵塞了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故C正确;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使用该催化剂,反应的焓变不变,故D正确;
故选A。
22.工业上利用电解精炼锡后的阳极泥(含 Cu、Ag、PbSO4 及少量的 Sn 等)回收金属 Cu 和Ag 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清洗”时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除去 PbSO4
B.“浸液 2”的主要成分是[Ag(NH3)2]Cl,氨水溶解氯化银的离子方程式为:
C.若运用铅蓄电池来电解精炼锡,Pb 电极与粗锡相连
D.若制得 2mol 银,至少需要水合肼(N2H4•H2O)12.5g
【答案】B
【分析】阳极泥(含 Cu、Ag、PbSO4 及少量的 Sn 等)中加入浓盐酸清洗,Sn溶解生成SnCl2;阳极泥中加入浓盐酸、KClO3,Cu溶解生成CuCl2溶液,Ag转化为AgCl,过滤后,滤液中加入Fe等还原剂,将Cu2+还原为Cu;浸渣中加入氨水,AgCl溶解并转化为[Ag(NH3)2]Cl,PbSO4不溶而成为滤渣2;浸液2中加入水合肼发生还原,生成Ag、N2等。
【详解】A.由分析可知,“清洗”时加入浓盐酸的作用是除去Sn,将Sn转化为SnCl2进入溶液,A不正确;
B.浸渣1中加入氨水,AgCl溶解并生成[Ag(NH3)2]Cl,则“浸液 2”的主要成分是[Ag(NH3)2]Cl,氨水溶解氯化银的离子方程式为:,B正确;
C.若运用铅蓄电池来电解精炼锡,则Pb电极作负极,而粗锡作阳极,所以粗锡应与铅蓄电池的正极相连,C不正确;
D.水合肼还原银氨溶液时,可建立关系式:4Ag——N2H4•H2O,若制得 2mol 银,至少需要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为0.5mol×50g/mol=25g,D不正确;
故选B。
23.实验室使用 pH 传感器来测定某 Na2A 和 NaHA 混合溶液中 NaHA 的含量,用 0.1mol/L 盐酸滴定该混合溶液,得到如图曲线。滴定过程中,当滴入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时,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简称计量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未滴定时该混合溶液中:2c(Na+)=3c(A2‒)+3c(HA‒)+3c(H2A)
B.滴定过程中始终有 c(Na+)+c(H+)=c(HA-)+2c(A2-)+c(Cl-)+c(OH-)成立
C.滴加 10mL 盐酸时,溶液中:c(Na+)>c(A2‒)>c(HA‒)>c(H2A)>c(H+)
D.滴加 30mL 盐酸时,溶液中:c(Na+)=c(Cl‒)>c(H2A>c(H+)>c(OH‒)
【答案】C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滴加盐酸10mL时,达到第一个计量点,此时Na2A与HCl刚好完全反应生成NaHA和NaCl,从而得出n(Na2A)=n(HCl)=0.001mol;当滴加盐酸30mL时,达到第二个计量点,此时NaHA与HCl刚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H2A,从而得出原溶液中,n(Na2A)=n(NaHA)=0.001mol。
【详解】A.由分析可知,未滴定时,n(Na2A)=n(NaHA)=0.001mol,依据物料守恒,该混合溶液中:2c(Na+)=3c(A2‒)+3c(HA‒)+3c(H2A),A正确;
B.滴定过程中,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始终满足电荷守恒,则有 c(Na+)+c(H+)=c(HA-)+2c(A2-)+c(Cl-)+c(OH-)成立,B正确;
C.滴加 10mL 盐酸时,溶液中溶质为NaHA和NaCl,此时混合溶液的pH=8,溶液呈碱性,HA-以水解为主,则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a+)>c(HA‒)>c(H2A)>c(A2‒)>c(H+),C错误;
D.滴加 30mL 盐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2A,且2c(Na+)=3c(H2A),此时H2A发生部分电离,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为:c(Na+)=c(Cl‒)>c(H2A>c(H+)>c(OH‒),D正确;
故选C。
24.下列叙述及对应图示错误的是
A.图甲是某温度下的醋酸与醋酸钠混合溶液中、与pH的关系曲线,的溶液中:
B.图乙是恒温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时,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的体积
C.图丙是铁条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
D.图丁是在的溶液中加水稀释,随着加入水的体积的增大,溶液中的变化曲线,的水解程度:A点小于B点
【答案】C
【详解】A.根据图像中交点的坐标可知,的电离常数,时电离常数不变,故A正确;
B.由图可知,时刻突然变大,一段时间后,浓度与改变前相同,则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的体积,故B正确;
C.铁条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越来越高,故C错误;
D.Na2CO3溶液中加水稀释,越稀越水解,随着加水量的增加,Na2CO3的水解程度越来越大,A点小于B点,故D正确;
答案选C。
25.电化学降解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为电源的正极
B.电池工作时,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左侧移向右侧
C.Pt电极上的反应式为
D.每生成,左右两侧溶液质量变化差为18g
【答案】B
【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装置,右侧Ag-Pt电极上硝酸根转化为氮气,故为阴极,N为负极,M为正极,左侧Pt电极为阳极。
【详解】A.根据分析,N为负极,A错误;
B.电解池工作时,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阴极,即从左侧移向右侧,B正确;
C.Pt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时为:,C错误;
D.5.6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每生成0.2mol氮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阳极生成0.5mol氧气和2molH+,故阳极减少质量为1mol水的质量:18g;阴极生成0.2mol氮气同时有2mol H+转移过来,阴极减少的质量为:5.6g-2g=3.6g,左右两侧溶液质量变化差为18g -3.6g=14.4g,D错误;
故选B。
26.温度为了时,将H2(g)和I2(g)各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I2(g)2HI(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min
2
4
7
9
n(H2)/mol
1.2
1.1
1.0
1.0
A.0~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HI)=0.25mol•L-1•min-1
B.时,反应的平衡常数=1.2
C.其他条件不变,若降温到T0,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0=4,则此反应的ΔH<0
D.其他条件不变,9min后,向容器中再充入6molH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达到平衡时,H2的浓度减小,I2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C
【详解】A.(HI)=0.025mol•L-1•min-1,故A错误;
B.由题可列三段式
密闭容器体积为10L,计算可得K==1.44,故B错误;
C.其他条件不变,若降温到T0,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增大,与时状态相比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因此ΔH<0,故C正确;
D.通入氢气后,再次达到平衡时,氢气的浓度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7.下图为相互串联的三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写出甲池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若利用乙池在铁片上镀银,则C是铁片
C.往丙池中滴加酚酞试剂,石墨极附近溶液先变红
D.若甲池消耗标况下气体,则丙池中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甲池为甲烷燃料电池,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乙池和丙池均为电解池,C极和石墨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均为阳极,D极和铁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均为阴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通入甲烷的一极为负极,碱性条件下甲烷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故A错误;
B.若利用乙池在铁片上镀银,铁做电镀池的阴极,由分析可知,D极和铁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则D是铁片,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丙池为电解池,铁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水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则往丙池中滴加酚酞试剂,铁电极附近溶液先变红,故C错误;
D.若甲池消耗标况下1.4L甲烷气体,则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根据串联电路中得失电子守恒,丙池阳极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也为0.5mol,丙池中阳极反应开始为,溶液中,所以氯离子消耗电子,产生,氯离子完全反应后阳极反应为,该阶段转移电子,产生,所以阳极共生成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28.化学中常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室温下,向20.00mL0.10mol·L-1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溶液,混合溶液的温度与酸度 AG 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硫酸浓度为 0.10mol·L-1
B.室温下MOH 的电离常数 Kb=10-5
C.b、c、d 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小为 c>b=d
D.稀释 MOH 溶液,MOH 的电离程度增大,c(OH-)增大
【答案】B
【分析】依题意,AG<0,,溶液呈碱性;AG=0,,溶液呈中性;AG>0,,溶液呈酸性。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溶液温度最高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c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的AG>0,溶液呈酸性,则中和反应生成了强酸弱碱盐,MOH是一元弱碱。
【详解】A.根据分析知,稀硫酸加入20mL时恰好完全中和,设稀硫酸浓度为,则:
,
稀硫酸浓度为,A错误;
B.未加稀硫酸时,AG=-8,则,常温下,根据两式可求得该溶液中,根据得MOH的电离常数,B正确;
C.c点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了强酸弱碱盐,M+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MOH有一半被中和,混合溶液含有MOH与M2SO4,MOH是弱碱,对水的电离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大;从c点以后,硫酸过量,硫酸属于强酸,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较大。因此水的电离程度:c>b>d,C错误;
D.稀释 MOH 溶液,MOH 的电离程度增大,但小于被稀释的程度,故c(OH-)减小,D错误;
故选B。
29.常温时,、、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代表曲线,z代表曲线
B.常温时,的平衡常数
C.常温时,若增大p点的阴离子浓度,则y上的点沿曲线向上移动
D.相同温度下,在和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的溶液中,滴入少量溶液,先产生沉淀
【答案】D
【详解】A.、均为型,且,当相等时,<,而为型,则曲线x为,曲线y为,曲线z为,故A项错误;
B.常温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故B项错误;
C.常温时,若增大p点的阴离子浓度,减小,由图可知,沿曲线y向下移动,故C项错误;
D.和均为,由图可知,,,从而沉淀所需约为,沉淀所需约为,因此先产生沉淀,故D项正确;
故选D。
30.一定条件下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2NO(g)+O2(g)2NO2(g)。其它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增大
B.400°C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10/9
C.400°C、pl条件下,O2的平衡转化率为40%
D.p2
【详解】A.由图象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NO的转化率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减小,故A错误;
B.该反应为气体的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根据平衡常数K=,而c=,因此K=与气体的物质的量和容器的体积有关,题中均未提供,因此无法计算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故B错误;
C.根据图象,400℃、p1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为40%,将NO(g)和O2(g)按物质的量之比2∶1充入反应容器,则O2的平衡转化率也为40%,故C正确;
D.升高温度,N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即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ΔH<0;2NO(g)+O2(g)⇌2NO2(g)是正方向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移,则NO的转化率会增大,由图可知,相同温度下,p2时NO的转化率大,则p2时压强大,即p1<p2,故D错误;
答案选C。
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天津市南开区南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南开区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已知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天津市南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化学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