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全套
小学5.制作塔台模型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5.制作塔台模型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 制作塔台模型 同步练习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填空题1.动手制作时要控制好____________,尺量等高,可以防止塔台的____________。2.制作塔台时,使用____________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3.在制作塔台模型时,若发现非常容易侧翻,可能是由于倾斜角度____________(填“大”或“小”),塔台站立不够____________。甲小组找到倾斜的原因是立柱长度不一致,他们可以____________,乙小组的倾斜原因是中间吸管之间连接处容易松动,他们可以____________。4.制作塔台模型的一般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5.建造高大的铁塔,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铁塔中大部分结构是镂空的三角形,稳固且风阻小B.将铁塔的下部造得大一些,可以起到更加稳固的作用C.如果要进一步加固铁塔,可将塔的表面用铁皮密封加固D.铁塔下部分比较重,这样不容易倾倒6.户外太阳伞一般情况下不容易被风吹倒,其原因是( )。A.上面体积小,下面体积大 B.上面轻,下面重C.上面体积大,下面体积小 D.上面重,下面轻7.在搭建塔台模型的过程中,某小组发现该小组原来设计的方案中有一个环节不是很科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修改原来的设计方案,根据修改后的方案搭建B.将错就错,继续按原来的设计方案搭建C.重新设计方案,放弃原来的想法D.既然设计方案出现了问题,就停止搭建工作8.对于不小心折弯的吸管,下列处理方法不合适的是( )。A.用胶带在折弯处缠绕一圈,用来制作塔台的立柱B.用胶带在折弯处缠绕一圈,用来制作塔台的底座C.将这个吸管剪成多段,用来制作塔台的护栏(丢弃折弯处那一小段)9.小明组在制作塔台模型过程中,发现吸管数量不足,向小亮组借用了3根吸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根吸管可以忽略,不用计算材料的成本B.需要在小明组的设计图上,增加3根吸管的材料成本C.需要在小亮组的设计图上,增加3根吸管的材料成本10.在制作塔台模型时,如果有新改进,应该( )。A.立即在模型上改进 B.在模型上改进后修改设计图C.修改设计图后,按照设计图改进模型 D.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11.某小组塔台模型倾斜,你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底座是三角形 B.立柱没有等高 C.塔台模型太高12.设计塔台模型时,将塔台底座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样式,其主要目的是( )。A.抗震 B.抗风 C.节省材料13.制作火箭发射架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固定连接处,可以不考虑成本 B.发射架底部尽量等高,防止倾斜C.制作开始后就不能改了,以免浪费时间14.制作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我们应该( )。A.按照原设计方案操作,不能修改 B.直接修改C.先暂停,小组讨论后,再决定是否修改 D.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都要修改三、判断题15.组员之间只需要分工合作,不需要沟通,把塔台搭建完就可以了。( )16.在建造塔台时,尽可能用三角形框架,是为了节省材料。( )17.评价制作的塔台模型是否好,只要看它的抗风能力就可以了。( )18.搭建塔台模型时,使用的吸管和胶带不宜过多,因为需要控制成本。( )19.制作塔台模型过程中,被小组成员不小心折弯的吸管只要折回来就可以直接使用。( )20.利用滚珠、弹簧、钩码可以提高塔台模型的抗风、抗震能力。( )21.我们在使用材料时要轻拿轻放,用完后要放回原处。( )四、简答题22.用吸管和胶带制作塔台模型时,哪些办法能让模型抗风能力强? 五、实验题设计建造塔台。某校准备在操场上建一座塔台供足球教练站在台上指挥队员训练,现向全体学生征集塔台设计方案,收到其中的一份标书如下图,请帮忙分析。23.我们制订标书时,首先要考虑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24.该设计方案中,设计科学的地方有哪些,请至少写出三条。(可参考例1)例(1):底部凹槽,模仿革面底,增大摩擦力。(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25.接下去应该做的工作是( )。A.制作模型—测试模型—改进B.改进—测试模型—制作模型C.测试模型—制作模型—改进26.下面是3个小组的塔台模型(要求高60厘米)测试结果。请你仔细阅读并分析:第一小组:材料用完,塔高60厘米,抗风3级,抗震3级,结构较美观第二小组:材料用完,塔高50厘米,抗风1级,抗震2级,左右倾斜严重第三小组:材料未用完,塔高60厘米,抗风2级,抗震2级,结构略倾斜三个小组中:成本最少的是________,抗风能力最好的是________。在测试过程中,第二小组的塔台模型左右倾斜严重,他们应该怎样改进模型?______。27.在塔台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对工程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下列关于工程建设和科学技术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科学技术与对工程建设有重大的影响B.工程建设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C.科学技术与工程建设之间没有必然关系六、综合题28.某一小组在用吸管搭建塔台模型,如图所示,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他们在搭建时主要采用了_________结构使塔台更稳固,而且在搭建塔台模型时要与______相一致,为了防止塔台倾斜,应控制好____________。制作塔台模型29.制作塔台的立柱高度要( )。A.越高越好 B.越低越好 C.尽量等高30.制作模型时发现设计图纸有问题,此时应该( )。A.修改设计后再建造 B.放弃建造 C.直接建造31.制作塔台模型时,经常使用( )结构可以使塔台更稳固。A.四边形 B.六边形 C.三角形32.观察图中甲、乙两个塔台模型,可以发现甲模型的明显优势是( )。A.稳定性 B.安全性 C.塔高33.测试中发现,甲模型的抗风能力明显优于乙模型,下列特点中不能提升模型抗风能力的是( )。A.塔台设置了安全护栏 B.塔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C.塔台使用框架结构较为透风34.乙模型很可能在( )存在问题。A.稳定性 B.塔高 C.工程成本35.某同学推测乙模型可能有倾倒的风险,那可以通过( )来解决问题。A.增加顶部重量 B.制作时进行准确测量避免误差C.增加护栏,在塔台倾倒时保护使用者
参考答案1.立柱的高度 倾斜2.框架3.小 稳定 换成等长的立柱 加固吸管的连接处4.底座搭建 侧面搭建 整体搭建5.C6.B7.A8.A9.B10.C11.B12.A13.B14.C15.×16.×17.×18.√19.×20.√21.√22.滚珠和钩码可以用来增加塔台底部重量,以增强抗风能力。23.安全性 成本 24.底部加滚珠,抗震能力强, 三角形框架结构, 风阻小,更稳定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稳定性好等 25.A 26.第3小组 第1小组 调整立柱高度,制作过程中随时进行准确测量,尽量使立柱等高 27.C28.框架 设计方案 立柱尽量等高29.C 30.A 31.C 32.A 33.A 34.C 35.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5.制作塔台模型课堂检测,共3页。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5.制作塔台模型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制作塔台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5.制作塔台模型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