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原卷版).docx
    • 解析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docx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原卷版)第1页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原卷版)第2页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原卷版)第3页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第1页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第2页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文件包含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解析版docx、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4文学与文化常识考点总结1.纵横结合法。古今作家生活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是一种快速而牢固的记忆方法。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如对考查频率较高的鲁迅作品,就可以按作品发表先后为序纵向列表,然后对每篇再做横向的了解。这种记忆方法适合记忆单个作家及作品。2、特征记忆法。即抓住文学常识在外部的共同特征进行快速记忆。例如,关于有些作品是“最”或"第一”的,诸如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最早的散文集《尚书》, 最早的诗人屈原……。3.归纳记忆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例如:(1)按标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桃花记》、《小石潭记》 、《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2)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 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3)按流派归纳。例如,中学课本中涉及的诗歌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中国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 豪放派”……。(4)按作家字号、别称、官职归纳。如香山居士、柳河东、杜拾遗、诗仙、太史公等。4.轶事记忆法。不少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或留下有趣的轶事。如程门立雪、屈原投江、曹植七步诗、王安石变法,……如记住这些颇有趣味的材料,其作家的生平也就容易掌握了。5.穿针引线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种类。如诗歌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散文类:先秦散文——六朝散文——唐宋八大家散文——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魁)等。6.口诀记忆法。我们平时背诵诗文时有这样的体会:文章背起来较慢,诗词因其节奏分明、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就容易背诵得多。我们可以把要识记的文学常识编成“口诀”,这些口诀要讲究押韵,也应该是浓缩的文学常识,记上两句,就应该记忆了许多知识。另外,在口诀中把容易弄混的作家作品编成“固定搭配”。如:(1)先秦诸子,孔孟荀卿。《论语》《孟子》,四书列名;老庄无为,《道德》《逍遥》;屈子楚辞,《九歌》《九章》《离骚》《天问》。(2)汉代文赋,首推贾谊。刘向司马,《战》《楚》《史记》。班固《汉书》,断代开启。(3)魏晋建安,三曹领先。父有乐府,《神龟》《蒿》《观》。曹丕燕歌,典论批评;子建七步,五言奠基。(4)初唐四杰,卢骆王杨。山水田园,王维浩然。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之涣昌龄,高适岑参。李白浪漫,蜀道进酒;杜甫写实,三吏三别。唐宋八家,韩柳三苏,欧王曾巩,古文复兴。(5)元曲四家,郑关白马;悲剧四部,赵汉窦梧。明清小说,三水西红。(6)《鲁迅全集》,著作颇丰。小说有三,《彷徨》《呐喊》,旧事新说,《故事新编》。中学课本,除了《祝福》,皆入《呐喊》。散文一部,《朝花夕拾》,另加《野草》,略带诗体。杂文十六,《热风》与《坟》,《华盖》二集,《而已》《三闲》,再多《二心》,《南腔北调》,《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三《且》二《集》,《文学花边》……。真题演练一、选择题1.(2021·辽宁顺城·一模)选出下列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B.南宋名臣范仲淹,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岳阳楼记》。C.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D.《桃花记》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2.(2021·四川·宜宾市叙州区黄冈学校模拟预测)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似的”是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面,相当于“像……一样”用来做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B.京剧的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群英会》《西厢记》《窦娥冤》等。C.“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中“宣父”指孔子。D.“外国朋友”“热爱祖国”“漂亮极了”“千秋万代”依次是偏正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3.(2021·西藏·中考真题)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征蓬”指远行之人,“大雁”指信使。B.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如“陛下”“君”等;谦称,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寡人”“愚”等。C.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赠序即临别赠言。《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生马生的临别赠言。D.李清照是宋代豪放派女词人,其《渔家傲》充满浪漫幻想的气息,带有气魄雄壮的豪放词风。4.(2021·四川旌阳·二模)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是供自称或长辈称,“字”是供他人称,对平辈或长辈称“字”是表示尊敬,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在《三顾茅庐》中被尊称为“孔明”,自称为“亮”。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相等,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二、三两联的上下句须对仗。刘桢的《赠从弟》(其二)即为五律。C.“一箪食,一豆羹”中的“箪”“豆”是古代盛饭的器物,“觥筹交错”中“觥”“筹”是指酒杯。D.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柳宗元的《马说》都是借物说理。5.(2021·浙江·模拟预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示谦称的一项是(   A.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B.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C.虞山王毅叔远刻。 D.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6.(2021·江西湘东·一模)下列语气最得体的一项是(   A.王老师,您让我写的作文已写好放您桌面了,希望您能抽空拜读一下,如有不妥之处,请您帮我改正。B.本公司设有服务大厅,老张很荣幸地被我单位聘请为顾问,各位如有问题可向他询问。C.昨天在和朋友游览南昌万寿宫时,我不慎丢失一个黑色背包,如有拾获者,请从速交还。D.新居落成,为答谢亲朋好友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您的光临。7.(2021·辽宁·中考真题)下面是晴晴同学语文复习笔记的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B.《简·爱》——罗切斯特与简·爱在简陋的教堂举行婚礼,他们的好朋友梅森先生也赶来祝贺,婚礼在众人的祝福声中结束。C.《骆驼祥子》——祥子在曹宅拉过包月。因为曹先生一家很和善,对祥子很好,祥子在曹宅过得很愉快。D.《红岩》——刘思扬取得了成岗的信任,当成岗在狱中编写《挺进报》时,刘思扬帮他放风。8.(2021·山东日照·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其《渔家傲》一词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蓬舟吹取三山去”都运用了典故。B.汪曾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其散文多写琐细事物,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C.古代书信又称“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可写景抒情,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D.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是对对方的尊称,《范进中举》中的“在下”是对自己的谦称。9.(2021·山东济南·中考真题)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的“青鸟”是传说中的神鸟,后为信使的代称。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令堂”是谦辞,“高见”是敬辞。C.“征蓬”指飘飞的蓬草,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D.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漏断人初静”中的“漏断”指深夜。10.(2021·辽宁抚顺·一模)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词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她的作品。渔家傲,词牌名B.《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C.《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D.《湖心亭看雪》选自《西湖寻梦》,作者张岱,字陶庵,号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著作还有《陶庵梦忆》二、填空题11.(2021·贵州贵定·模拟预测)名著导读周学道坐在堂上,最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极,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周学道看在心里,封门进去。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周学道看看自己身上,绯袍金带,何等辉煌?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你就是范进?”范进跪下道:“童生就是。”……那时天色尚早,并无童生交卷。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上面的文字选自《___________》,这部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___________艺术的高峰。作者___________,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___________代小说家。12.(2021·山东乐陵·一模)填空。A.“持矛举火破连营,玄德穷奔白帝城。一旦威名惊蜀魂,吴王宁不敬书生”一诗中,称赞的是《三国演义》中人物________________。B.《三国志》是由晋朝西晋时期史学家_____________(人名)所著,史学界把《史记》《汉书》《_____________(书名)》《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C.《简·爱》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与她的两个姐妹安妮·勃朗特和________________均是享誉世界的知名作家,分别创作了《艾格尼丝·格雷》和《呼啸山庄》。13.(2021·广西桂林·中考真题)课外阅读。(1)端午,又称端阳、端五。相传为纪念屈原才有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端午节有 ______、______等习俗。(2)“梅兰竹菊”常常是文人歌咏的对象,元稹说“不是花中偏爱 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李白说“孤 ______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 ______”。14.(2021·山东夏津·二模) 《三国演义》是一场群英会,英雄之间展开智慧的较量:王允妙设连环计,献出貂蝉,利用吕布除掉董卓;___________(人名)巧施反间计,诱骗蒋干盗假信,使曹操错斩蔡瑁、张允;诸葛亮险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以解西城之困;曹操借刀杀人,________(人名)白衣渡江占荆州,令关羽败北;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以解西城之困。15.(2021·甘肃兰州·二模)在黄河流域文明中甘肃段举足轻重。读古诗,领略古诗中的美丽甘肃。请你写出下面古诗词里体现的甘肃城市名。(1)金城关外寺,殿宇枕岩阿。地辟飞沙少,山高怪石多。钟声闻紫塞,塔影浸黄河。最爱谈禅处,何妨载酒过。——李文《白塔寺》(2)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二)(3)绿荫丛外麦毿毵,竟见芦花水一湾。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罗家伦《五云楼远眺》(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  

    相关试卷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9命题作文:

    这是一份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9命题作文,文件包含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9命题作文解析版docx、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9命题作文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7名著阅读:

    这是一份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7名著阅读,文件包含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7名著阅读解析版docx、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7名著阅读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3诗词鉴赏:

    这是一份2022-2023 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 考点13诗词鉴赏,文件包含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3诗词鉴赏解析版docx、2022-2023语文部编版新中考精讲精练考点13诗词鉴赏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