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课堂检测
展开古诗词诵读《念奴娇•过洞庭》 测试卷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词必须有跳跃,这是它与散文、小说很大的区别之一。诗人是最能飞翔的,享有最大的自由。诗的腾空跳跃远远超出逻辑思维的轨道,更多是无意识的侵入。这种跳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比当代中国新诗出现得要频繁。
如苏轼的《永遇乐》,写词人留宿于已故好友张建封的别墅燕子楼,梦见张建封的爱妓盼盼。张建封去世后盼盼因怀念故情仍留住在燕子楼十余年。苏轼在词中将这段真挚的爱情的终结与人生命运飘忽联系起来。词的开头写景不带很多感情色彩: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但紧接突然转入一种深夜的神秘,在无人见中自然地运动: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从平直的写实陡然跌入自然的神秘中。既然“无人见”又如何看见“圆荷”,听见“滴露”,看见“曲港”中鱼在“跳跃”?这些自然又是在写词人的不眠,和夜在寂静中的神秘搏动。这个跳跃是从平常外在的夜跳入神秘的夜的内心深处。接着又写道:
“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这是由夜的神秘跳入词人恍惚的梦境迷离中。“铿然”两字的奇妙在于它传达了夜的极端静寂,一叶落地才会铿然有声,但也写词人入睡不熟,落叶声竟大得如夜间三鼓声那么响,惊断了词人本来就黯然神伤的梦魂,因为他正梦见“盼盼”。“盼盼”作为高唐赋中的爱神“神女”出现在词人梦中。这又从沉寂无人的自然夜景突然跌入人间难以长留的爱恋真情的悲伤中。词人醒来后激动不已,出户在月下的燕子楼前园中徘徊。但又突然设想他年别人看见今夜的自己。自己的漂泊的一生又与爱情的无常、生命的短暂、死亡与流浪重叠在一起,思路又转而考虑生命和爱情的短暂: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这时词人开始了时间的跳跃,设想他日他人看见自己站在空了的燕子楼前将如何想呢?于是写道: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这是用历史的第三双眼睛观看人、物、己,得出时空外的超前的景观。“跳跃”至此达到极峰,人类渺小,宇宙无穷,旧欢新怨只是梦境,自身的漂泊经营,也不过是令后人浩叹而已。这种跳跃从个人的爱情、生死,突然跌入宇宙的黑洞,顿时为诗增加了多少时空的深度。超越渺渺的旧欢新怨的情网,与“营营”的狭窄天地,这种感叹绝非消极,反是突破狭小天地的智慧,又充满血肉的真情。全词在104字内经历了7次大的意境的跳跃;以词人的眼睛,历史的眼睛进行了穿透时空的观察,表述了超越的感情,说明苏轼在古典诗词方面登峰造极的创造是新诗未曾达到的。
跳跃于古今、生死、今昔之间是诗人在小小的百来字的狭小空间中所以能超出时空达到思想感觉的自由天地的重要原因,没有跳跃就不能有精练深邃的诗,诗忌冗长松散、迟缓、平板、浮华,而这些都因为跳跃得到医治,可以说诗的精灵要求跳跃,没有跳跃就没有诗,但没有卓越的天才,就像鸟没有翅膀,如何能跳跃飞越。有跳跃不一定就是好诗,但没有跳跃也就没有了诗的精灵,诗也就不过是尸存而已。
(摘编自郑敏《谈“时空的跳跃”》)
材料二:
清代赵执信在《谈龙录》中记有司寇王士祯这样一段话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者耳。”王士祯,在这里所强调的是从龙之部分表现龙的神韵,从而体现龙的存在。这说明作为抒情性的诗歌语言,必须具有跳跃性,从而写出“见首不见尾”“一爪一鳞”的“龙”的神韵,否则,就只能是“雕塑绘画”的造型艺术。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是建立在诗人与读者之间某种默契上的,就像两个恋人之间,哪怕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能彼此心领神会。是所谓“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梅尧臣语)。唐代释皎然在《诗式》中说:“壶公瓢中自有天地日月。时时抛针掷线,似断而复续,此为诗中之仙。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当诗人抛出有形的连线把相距较远的事物放在一起的时候,知音的读者照样能正确领悟,而且恰恰由于诗人不是直接说出的。因此当读者领悟了这一诗境的时候必然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愉悦感,“此为诗中之仙”,而“拘忌之徒,非可企及矣”。
看诗人如何以跳跃的语言抒情的。如唐代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题,有的作《夜雨寄内》,这为我们理解诗意增加了透明度。内,指妻子。“君问归期未有期”,是说,妻子来信问他何时能回,他自言自语地说我哪有个准确的时间呢!此句写两人思念之情的深厚。按常理,诗的下句应回答“未有期”的原因。但本诗却一下子跳到了写景,“巴山夜雨涨秋池”。字面上看似写景,实际上是借景抒情,是对思念之情的深化。何也?诗人现处在“巴山”茫荒凄凉之地,更何况诗人正处“巴山”凄凉之地、潇潇“夜雨”之时、“秋”风瑟瑟之日,其离愁之深、思念之切可见。这种跳跃,不动声色地回答了“未有期”的无奈。“巴山夜雨涨秋池”,似乎是纯客观的写景。但诗歌作为一种抒情文学,不可能不表现情感。它只是在句式的衔接上不像散文那样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而在跳跃中显示出诗歌内在意脉和感情的逻辑性。这就使得诗篇和句式,都出现了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跳跃性语言。诗的后一联中的“巴山夜雨”是诗人悬想日后与妻子相聚后诉说当时的情景,其浓郁的情思,需细味、补充想象才能深刻领会。
(摘编自刘礼君《漫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超出逻辑思维的限制,呈现出语言跳跃性的特点,这是诗歌不同于散文、小说文体的一个特征。
B.苏轼《永遇乐》的第二次跳跃是,从词人主观色彩的神秘夜景跳入未来人们看见自己站在燕子楼前的情景。
C.苏轼在古典诗词中的创造在于,他能超越人类渺小个体的感情,以穿透时空的观察思考整个宇宙的无穷话题。
D.诗歌的精练深邃离不开跳跃性,没有跳跃的诗一定不是好诗,但具有了跳跃性也不一定是好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跳跃是诗歌的灵魂,对读者来说,要想把握一首诗的深层内涵,必须通过想象补充诗歌语言之外的空白。
B.诗人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语言的跳跃来创设一种诗境,读者能够正确领悟后,必然会产生审美的愉悦感。
C.“巴山夜雨涨秋池”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关于归期的问题,但是通过写景暗含抒情的方式,委婉回答了对方——归途无期。
D.诗歌不像散文在句式的衔接上讲究语法和表述的连贯性、逻辑性,因此诗歌的感情逻辑比散文差一些。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能体现诗歌语言时间跳跃性的一项是( )
A.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C.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D.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的相同的论证方法。
5.诗词具有跳跃性,请从这个特点分析鉴赏诗词要注意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宋孝宗乾道二年,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径洞庭湖时作此词。
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罢官北归,时近中秋,途经洞庭,写了这首词来描摹洞庭月色,抒发自己的怀抱。
B.万顷湖面上,荡一叶扁舟,扣舷独啸,看起来极为渺小,实则与浩渺无垠的自然融合。
C.回想在岭外的官场生活,自己像冰雪一样明洁,却不为人所知,怅然以致头发稀疏。
D.上阕描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景色,下阕抒发肝肺皆冰雪的情怀,想象丰富,境界空阔。
7.词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②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由桂林北归,途径此地作此词。②挹:舀(水)。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万顷”与“一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洞庭湖的浩渺辽阔与人的渺小,与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所营造的意境迥然有别。
B.“表里俱澄澈”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秋月秋水上下通明的澄澈之美,二是湖上泛舟之人光明磊落的品格之美。
C.孤光,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
D.最后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直抒胸臆,说明词人已忘情于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自然之境,余味无穷。
9.张孝祥词风豪迈,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请结合“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三句谈谈其豪放之特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三万顷”与“一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洞庭湖的浩渺辽阔与人的渺小,与苏轼的“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所营造的意境迥然有别。
B.全词的主旨句为“表里俱澄澈”,此句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秋月秋水上下通明的澄澈之美,二是湖上泛舟之人光明磊落的品格之美。
C.孤光,指月光。“孤光自照”,是说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表现了既不为人所了解,也无须别人了解的孤高心情。
D.最后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作结,从秋月秋水回归自我,直抒胸臆,说明词人已忘情这月白无风之夜,忘情于自然之境,余味无穷。
11.张孝祥词风豪迈,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请结合本词谈谈其豪放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2.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1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句,描写已经临近中秋,浩瀚的湖面水波不兴,皓月当空、玉宇澄澈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B.“肝胆皆冰雪”一句中,作者以“冰雪”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达了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C.“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中,“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细斟北斗”,是说对着北斗星慢慢斟酒来喝。
D.这是一首豪放词,笔势雄奇,大气磅礴,同时也是浪漫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15.“表里俱澄澈”既是上阕写景的总结,也与下阕的抒情遥相呼应,请结合全词说说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①
[南宋]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前三句借助“洞庭”“青草”水面平静之状暗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
B.“玉鉴琼田三万顷”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湖边广阔、明净的良田美景。
C.“应念岭海经年”三句由上片景物联想到岭海为官的生涯,景与情过渡自然。
D.以“不知今夕何夕”作结,又回应开头“近中秋”所点出的时间,首尾呼应。
17.“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是如何表现豪迈气概的?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南宋)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②,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①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②岭表,指五岭以外的地区。经年是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抚使,在岭南过的一年。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写词人纵目洞庭,临近中秋,浩瀚的湖面水波不兴,皓月当空,展现出一幅玉宇澄澈的景象。
B.“玉鉴”写出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偌大湖面上,扁舟一叶,似入仙境般惬意。
C.遭贬岭南,词人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对着北斗星慢慢斟饮,愈发增添了他客居的孤独及贬谪的伤痛。
D.本词既从现实生活入笔叙事,又以瑰丽的想象来描绘秀丽的洞庭风光,在雄奇豪放中给人以精工之美。
19.后人评价“表里俱澄清”一句,“意格俱佳,提携全篇”。请结合全词说说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
2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注]浦。
注:芙蓉,荷花的别称。
下阕两个问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过洞庭①
宋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③,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②青草:指与洞庭湖相连的青草湖。③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21.词的上片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来营造月下洞庭湖广阔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
2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生查子
(宋)张孝祥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
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注】延:嫌弃。
23.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两句变代了女主人公的外貌特点,从韦庄的“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可知远山眉往往含有愁情。
B.“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阵阵寒气袭入了女主人公的住处,直接写出了女子独处深闺的无聊和内心的寂寞。
C.“明月忽飞来”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月亮忽然出现如天外飞来的情景。月亮似乎对人也有情,在女子深居寂寞之际,忽然拨云而出。
D.“花影和帘卷”一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将帘幕和照在帘幕上的花影一同卷起来的情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来表达出女子想要看月的心理。
E.从词中写景来看,先是写傍晚时的霞明,然后写深夜时的烛暗,最后写忽然之间的月明。词中人物的心悄也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
24.“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③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④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他被谗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③明河:银河。④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域,即岭南地区。
25.上阕“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26.下阕“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复杂的情感,试结合全篇加以分析。
三、情景默写
27.请按要求填写诗句。
(1)杜甫《登岳阳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千古传诵。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远望中长江如一匹白绢在金陵城外缓缓流过,远山苍翠可爱,山峰林立。
(3)《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全词感情的高潮,诗人设想自己是天地的主人,高举北斗星为酒器,尽汲长江之水为酒,请天地间万物做宾客,陪自己纵情豪饮。
(4)《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写出了园中春天的无限美好,也蕴含着挥之不去的感伤。
参考答案
1.B 2.D 3.A
4.①举例论证。如材料一以苏轼的《永遇乐》为例阐发诗词跳跃性,材料二以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为例阐发抒情的跳跃性。②比喻论证。材料一将“卓越的天才”比作鸟的“翅膀”,将“跳跃”比作“诗的精灵”;材料二将“诗歌”比作“神龙”。③对比论证。两则材料都将诗歌与散文进行了对比。
5.①在句式上,诗词的语法和表述连贯性不强﹐充满跳跃性,补充完整才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②诗歌语言的跳跃性是建立在诗人与读者之间某种默契上的,所以要与诗人做知音﹐正确领悟。③诗歌跳跃中有内在意脉和感情逻辑性,需要读者整体把握,细味、补充想象。
6.C
7.①虽然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但人为主,天为宾。
②自然让人忘记荣辱得失,置身于表里澄澈的洞庭夜色中,可以消解人生烦恼。
8.A
9.①注意炼字,“尽”“万”这些副词的使用,要吸尽江水,要让万物作陪,产生了一种以我为主的豪迈之情。②意象宏大,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凸显豪放之气。③想象奇特,使诗歌气魄宏大。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④采用夸张手法,写出自己能一口吸尽西江水,以北斗大勺作酒器,表现了词人豪迈之情。
10.A
11.①“三万顷”极言湖面之广,在三万顷的湖面上“着我扁舟一叶”,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一大一小的对比中有力地衬托了词人的豪迈气概。②“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这两句写出词人自己虽遭贬谪,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③“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凸显豪放之气。把西江水当作美酒,把北斗星当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词人包罗万象的想象,与浩渺无限的自然融合,抒发了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
12.D
13.二者的主要不同在于描写的时段有区别,所体现出来的景色也就不一样,一动一静,各有特色。
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淼的壮观景象。
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静态之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
14.C
15.“表里俱澄澈”概括了天上银河璀璨,湖面波光粼粼,月华星辉与波光水色,上下通明,浑然一体的景象,是对上阕写景的总结;此外,“表里俱澄澈”与下阕的“肝胆皆冰雪”呼应,表达了自己因谗言而被贬职到岭南的那段时间里,虽遭困境,但依然保持高洁品德,连肝胆都如冰雪般晶莹,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16.B
17.①注意炼字,“尽”“万”这些副词的使用,要吸尽江水,要让万物作陪,产生了一种以我为主的豪迈之情。②意象宏大,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凸显豪放之气。③想象奇特,使诗歌气魄宏大。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把西江水作美酒,把北斗星作酒器,以天下万物为宾客,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④采用夸张手法,写出自己能一口吸尽西江水,以北斗大勺作酒器,表现了词人豪迈之情。
18.C
19.①“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描绘出了一幅明净澄澈、柔和秀美的洞庭秋景图。
②写景之中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
③“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既是全词的主旨所在,也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联结作用,可谓“意格俱佳”。
20.这首词以写雨后风荷为中心,由此引入故乡归梦。一个家住吴门、久客京师的人,面对着象征江南陂塘风色的荷花,很自然地会勾起思乡之情。
21. 比喻 夸张
22.①“孤光自照”,写出了词人不被人理解的孤独。②“肝胆皆冰雪”,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身的清白,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坚守。③“短发萧疏襟袖冷”,抒发了词人年华逝去的感叹和仕途失意的落寞、苍凉。④词的后五句,运用想象,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抒发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豁达和豪迈。
23.BC
24.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杯延玉漏迟”表面上是写酒杯嫌漏壶漏的慢,实则是将女主人的情感转移到了酒杯上,写女主人嫌时间过得慢,长夜难耐的心情。“烛怕金刀剪”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蜡烛害怕再被剪刀剪的心境,展现了女子一晚上独对孤灯,把烧焦的烛芯剪了又剪,坐待天明的孤独与愁苦。
25.皎洁的月亮洒下明丽的光辉,璀璨的银河在湖水中投下影像,空中和水中都澄清明净。描绘了一幅空旷洁净的图画。和下文的“肝胆俱冰雪”照应,暗示自己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的情怀。
26.作者置身水天相连、表里澄澈的洞庭湖上,怡然自得,宠辱偕忘,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超然物外的愉悦之情;“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更显得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在总揽天地、驱遣万物中抒发了作者的豪迈进取的情志;但现实的严酷毕竟回避不了,“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表现了作者的失意,但失意不失志,因而仍显沉稳,方寸不乱,“扣舷独啸”抒发了作者的愤激不平之意。(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27.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 万象为宾客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语文念奴娇·过洞庭精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语文念奴娇·过洞庭精品达标测试,共10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念奴娇·过洞庭精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念奴娇·过洞庭精品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念奴娇·过洞庭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念奴娇·过洞庭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念奴娇·过洞庭》分层作业解析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念奴娇·过洞庭》分层作业原卷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