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学案,共14页。
7-1《短歌行》学案(附习题+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曹操一学习目标1.了解曹操的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3.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二知识拓展1.走近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迁为济南相。后起兵讨伐董卓,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掌握了朝廷的大权,官至丞相及大将军,封魏王。他削平群雄,击灭袁术、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了与吴、蜀鼎立的局面。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以魏代汉,追封曹操为“武帝”。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被称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2.题解“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乐府诗一类。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在形式上并无严格的区别。“长歌”“短歌”是就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长歌是热烈奔放的,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微吟低回,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3.创作背景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一统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击破“孙刘联盟”,统一天下。曹操深感以后的敌人更强更难对付,必须广招贤才,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方有取胜的把握。南征的战事迫在眉睫,曹操的这种忧虑也日益加深。在赤壁大战前夕,他酒宴文武大臣,忽闻鸦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有感于此景,横槊赋诗,作此《短歌行》。 4.文化常识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人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汉献帝最后的年号为“建安”(196—220),所以这一时期的诗文风格就被称为“建安风骨”。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三曹”“七子”为代表,逐步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作品,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建安文学的辉煌成就,对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北朝刘勰和钟嵘反复推崇建安时期的文风;唐陈子昂盛赞“汉魏风骨”,李白有“蓬莱文章建安骨”的诗句。 三整体感知1.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譬如( ) 子衿( ) 呦呦( ) 契阔( ) 掇( ) 阡( ) 匝( ) 哺( ) (2)结合课下注释,解释文中的字词。【答案】(1)pì jīn yōu qì duō qiān zā bǔ(2)当:听,也是“对”的意思。去:逝去的。杜康:这里代指酒。 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掇: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南:向南。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 三匝:三周。 2.图文导航 3. 主旨点睛诗人通过宴会的歌唱,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抒写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感情以及统一天下的宏愿。 四课堂任务1.第一段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是什么?分析这两个字在行文中的作用。【答案】“忧思”。作用:它是全诗之脉,全诗抒写的正是时光流逝而未能建功立业、统一中国的忧思;这“忧思”既解释了前面痛苦感叹的原因,又为后面求贤若渴埋下了伏笔。 2.下面的句子各有什么比喻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乌鹊南飞。(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3)山不厌高。【答案】(1)“乌鹊南飞”比喻贤才尚在徘徊选择之意,流露出诗人唯恐贤才不来归附的焦急心情;(2)“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3)“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3.如何理解《短歌行》中的“忧”?【答案】①人生苦短之忧。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个“苦”字,其忧惧心态毕现。②贤才难求之忧。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原句,恰当地表现出诗人思慕贤才,因求之不得而日夜沉吟的情态,感情真挚。而“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则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表达对贤才的礼遇。③功业未成之忧。曹操此时已五十多岁而一统天下的大功未成,他之所以如此渴慕人才,也是因为要成就一番大业须有更多的贤才相助。所以诗人最后还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礼待贤才,以求完成自己的统一大业。 4.《短歌行》一诗中,诗人是如何曲折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的?【答案】①由人生短暂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而产生渴求贤才的忧思。全诗本是由眼前的歌舞酒宴生发开来,却又抛开对空间和场面的具体描绘,转为对时间的悠长思索,发出“人生几何”的感慨,由此而引出对贤才的渴慕之情。凌空落墨,非如椽大笔不能如此。作者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抒写心忧天下之情。②引用《诗经》成句:先引《子衿》,写求贤不得,故反复沉吟;后引《鹿鸣》,写求贤既得,故尽礼娱宾。③比喻:用明月“何时可掇”,写求贤不得的忧虑;“越陌度阡”四句又写出得贤才的欢乐;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者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唯恐贤者不来归附的深深焦虑。④用典:以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贤士归心。 5.“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句诗的表达好在哪里?【答案】(1)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2)以“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3)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令人印象深刻。 6.作为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在自己的诗作中处处透露着他的英雄气概。结合《短歌行》全诗,谈谈你对曹操英雄主义的认识。【答案】全诗开头不俗,从人生短暂、时不我待的角度巧妙入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为全篇奠定了一种昂扬的基调。“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的忧患,是对前途未卜的担忧,是对人才的渴求,所以借杜康酒消愁,但借酒消愁愁更愁。因为这种愁,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闲愁,它是在一种渴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基础上而产生的愁。紧接着诗人引用并活用了《诗经》中的几个句子。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借以表明自己的一片真情:自己是一个对人生、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人,可自己的这片忠心何人能知晓呢?“呦呦鹿鸣”几句,摆脱一般意义上的儿女情长,表达出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情怀,表达出曹操对人才的渴求,期盼人才投奔自己。最后四句借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诗人以周公自比,再次交代了自己渴望得到人才的迫切心情,以及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透露了曹操的英雄气概。 五艺术特色用 典用典意思是用事,是一种修辞手法,多见于诗歌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为用典。典故的种类有三种:明典、暗典、翻典。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诗歌中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具体说来有如下作用。 1.品评历史,借古论今(1)古代诗人在一些以慨叹历史为主题的诗歌中,往往通过引用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2)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表达效果。 2.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诗歌的本质特征就在于抒情,但诗人的情感有时往往并不直接流露,而是借助典故作委婉含蓄的表达。从抒发情感类型的角度,我们通常可以分为这样几种情况:(1)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2)表达对积极乐观人生态度的追求。(3)表达对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慨叹。 3.引发联想,创新意境诗词中,在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联系,能创设新的画面,加深诗的意境,促使人产生联想,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赏析下列典故在诗中的作用。(1)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出处: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含义:指作者借酒浇愁。(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处:《诗经• 郑风• 子衿》含义:表达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处:《诗经• 小雅• 鹿鸣》含义:(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出处:《管子• 形势解》含义:(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处:《史记• 鲁周公世家》含义:【答案】(3)表达对贤才的礼遇 (4)表达了作者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的心情 (5)以周公自比,表示要虚心待贤,使天下的人才心悦诚服地归顺 六课后练习1.下列句子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何时可掇 掇: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B.枉用相存 存:存在,保存C.契阔谈䜩 䜩:同“宴”,宴饮D.去日苦多 去:逝去的 2.《短歌行》中,引用《诗经》的句子,用来比喻诗人渴望得到贤才的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3.下列关于《短歌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诗经》,运用了“青衿”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思贤若渴的心情。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一句中暗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为天下贤士不愿归顺自己而感到遗憾。C.诗歌起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总领整首诗悲伤哀婉的消极情调。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一句从全文看,虽蕴含作者感慨人生苦短之意,但又有渴望一统天下,招揽贤才的自得。 4.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5.下列对《短歌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盛大的筵席上,作者“对酒当歌”,生发出“人生几何”的咏叹。B.作者将时光比喻为“朝露”,表达了人生苦短、韶华易失的感慨。C.诗人借酒浇愁,让读者体会到低落的、不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D.“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注】①麻姑:神话中仙女名。②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③扶桑:神话中的树,在东海中,日出于其上。④“北斗”句:化用《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酒浆”句意。(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白日”句“短短”两字,强调时光稍纵即逝,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自然流露出感伤失落。B.“苍穹”句,上句从“时间”角度极言天宇浩瀚无垠;下句则从“空间”角度感叹光阴的永恒漫长。C.“麻姑”“天公”句巧妙融入神话故事,创设奇伟神仙世界,有力地渲染了“苍穹浩茫茫”的情境。D.“吾欲”四句,诗人欲揽“神龙”,挂日“扶桑”,用“北斗”劝饮六龙,表达渴望时光停歇之愿。(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为乐府旧题,以人生易老对比时光永恒,流露诗人及时行乐、纵情豪饮之意。B.诗歌多处用典,从思想到艺术都富有创造性,在借鉴继承前人的同时又有所突破。C.诗人在驰骋丰富的想象时,将写实熔入其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D.诗歌文辞如行云流水,极富表现力,体现了作品雄奇奔放、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3)简要分析下列诗句抒情手法的异同。①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李白《短歌行》)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在句中含义的能力。B项,“枉用相存 ”的意思是“(宾客)屈驾前来探望我”,“存”的意思是:问候、探望。2.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诗歌中用典作用的能力。A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思是“那穿着青领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符合题意。B项,“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意思是“远方宾客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C项,“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意思是“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的栖身之所。”诗人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意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里来。喻客子无所依托。D项,“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意思是“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语出《诗经•小雅•鹿鸣》。《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招贤纳才的热情。描写的是宾主欢宴的情景,宾主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3.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项,“为天下贤士不愿归顺自己而感到遗憾”错,是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C项,“悲伤哀婉的消极情调”错,这两句体现的“愁”的含义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因此抒情基调是积极的。D项,“自得”错,此刻贤才还没有到来,应是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4.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诗歌中典故的能力。C项,“‘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5.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低落的、不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理解有误,本诗表达了作者感慨人生短暂,渴望建功立业之情。6.(1)D【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A项,“自然流露出感伤失落”说法错误。“短短”两字强调时间的稍纵即逝。诗人由时光的流逝,自然地联想到人生易老,年华难驻,自然而然地转到对光阴的珍惜。格调质补,语势流走,转承自然,并没有流露出“感伤失落”。B项,“上句从‘时间’角度极言天宇浩瀚无垠;下句则从‘空间’角度感叹光阴的永恒漫长”说法错误。“苍穹浩茫茫”是说苍天浩渺,宇宙无垠;“万劫太极长”是说万世光阴,无边无涯。因此,上句是从“空间”的角度极言天宇浩瀚无垠,下句才是从“时间”的角度感叹光阴的永恒漫长。C项,“有力地渲染了‘苍穹浩茫茫’的情境”说法错误。“麻姑”和“天公”的典故是说,在漫长的岁月里,那曾经见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麻姑仙女,如今也已两鬓斑白了。东王公常和玉女用箭作投壶游戏,每次要投一千二百支,若未投中,天便开口大笑,这就是下界所见到的电光。如今这种电闪雷鸣已历成千上亿次了。这两个神话故事都是在极言时间的无边无涯,因此,渲染的是“万劫太极长”的内涵。(2)C【解析】本题考查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C项,“将写实熔入其间”说法错误。本诗中,诗人驰骋想象,要揽住为太阳驾车的六条神龙,把太阳所乘之车挂在东方“日出之所”的扶桑树上,用北斗作酒勺盛满美酒,请六龙各饮一杯。这样便会使时光停歇下来,人生似乎便能得以长久。而融入其间的是美丽的神话传说——那曾经见过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的麻姑仙女,如今也已两鬓斑白了。东王公常和玉女用箭作投壶游戏,每次要投一千二百支,若未投中,天便开口大笑,这就是下界所见到的电光。如今这种电闪雷鸣已历成千上亿次了。诗人巧妙地把这两个故事融入诗篇,将人们带进奇伟的神仙世界。这里有苍茫的穹宇,人世的兴替,麻姑仙女蝉鬓染霜,天公玉女嬉戏作乐,倏忽又是雷鸣电闪,风雨将至。由此可见,诗人并未将写实熔入其间,而是将神话传说熔入其间,以乐观浪漫、昂扬奋发的精神,在喟叹生命短促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3)同:①借物(酒)抒情。②用典抒情。异:句①运用想象(虚写),欲留时光停驻,抒发了乐观奋发的情感。句②对比抒情,“一杯”与“万里”形成对比,抒发了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情绪。【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抒情手法的能力。先看①和②的相同之处:“北斗酌美酒”和“浊酒一杯家万里”,都使用了“酒”的意象。“北斗酌美酒”是说用北斗作酒勺盛满美酒,请六龙各饮一杯,是通过酒来抒发对生命短促的慨叹和对人生的珍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说边塞军人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是通过“酒”来抒发边关军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两句都使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都是通过“酒”来抒发感情的。除此之外,“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化用了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的神话传说和《楚辞•九歌•东君》“援北斗兮酌酒浆”的句意,抒发了对人生的珍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燕然未勒归无计”,化用了东汉将军窦宪打垮匈奴进犯,乘胜追击,“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的典故,抒发了豪迈悲壮、英勇忠烈的爱国之情。因此,它们都使用了用典抒情的手法。再看①和②的不同之处:“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说的是诗人要用北斗作酒勺盛满美酒,请为太阳驾车的六条神龙各饮一杯,这样便会使时光停歇下来,人生似乎便能得以长久。这当然是不可能做到的,“北斗酌美酒”是化用“援北斗兮酌酒浆”的句意,“六龙”是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诗人是运用想象的手法,写出了想要让为太阳驾车的神龙停下脚步,以此来让时光停驻,抒发的是面对短促的生命不仅不为之悲伤,反而乐观昂扬、积极奋进的人生态度。“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说的是将士们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家乡远在“万里”之外,乡愁浓重,无可排遣,戍边将士只好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又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一杯”和“万里”两个词之间的对比,抒发了边关将士们思乡情切却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情绪。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优秀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对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7.1 短歌行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