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单选题
1.对下图所做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实验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③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④实验的结论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甲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B.乙实验:只能验证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C.丙实验:可以验证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D.丁实验:可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一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实验二中高的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到启发:从着火的高层楼房中逃生,身子应成站立姿势跑出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由实验二得到启发: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
4.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B.比较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区分硬水和软水
5.下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说法正确是( )
A.①、②、③、④都变红
B.③不变红,④变红,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C.实验中的CO2可通过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D.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酸
6.如图所示实验中,两朵石蕊纸花均为一半干燥一半湿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朵纸花干湿部分均全部变色
B.两朵纸花湿润部分由下至上依次变蓝
C.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D.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或实验结论分析正确的是( )
A. 所示实验中玻璃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4处,证明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所示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C. 中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
D. 中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
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所得出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
瓶口出现白烟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溶液变成红色
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
C
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活性炭
异味消失
活性炭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
向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CuO粉末
产生大量气泡
CuO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A.A B.B C.C D.D
10.分析如图所示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甲: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既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乙: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变浑浊,在空气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多于空气中CO2的含量
C.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丁: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溶于水
11.图 1 集气瓶中装满 CO2,添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先后利用注射器滴加 NaOH 溶液和稀盐酸。传感器测得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阶段 I 说明所有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B.阶段 II 的压强变小,说明该过程 NaOH 溶液吸收了 CO2
C.阶段 III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D.若将 NaOH 溶液换成 KOH 溶液,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与图 2 相似
12.我们探究CO2性质时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②CO2 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③CO2 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④稀醋酸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填空题
13.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发展之本。
①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该物质中铁元素处于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③水是重要的溶剂。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酒精灯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④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列实验中水起吸收热量作用的是 。
⑤“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 NaClO),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X→NaClO+NaCl+H2O ,则X的化学式 。次氯酸钠(NaClO)的摩尔质量为 ,1.5 mol NaClO中约含氯原子 个,其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g。
14.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如图所示的操作是检查裝置的 ,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嘴吹灭 B.用灯帽盖灭 C.用水浇灭
(3)课堂上,老师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为大家演示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纸花变色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Ⅰ和Ⅱ B.Ⅱ和Ⅲ C.Ⅰ和Ⅳ D.Ⅲ和Ⅳ
15.请在下列图片和意义的描述中找出相对应的关系,在答题卡上用字母填空。
(1)
(2)
(3)
(4)
(5)
(6)
16.分类、类比是化学常用的方法,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都用到了水这种物质,根据“水的作用”可将下列实验中的 (填序号)归为一类,依据是 。
(2)一般情况下,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已知S和Se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类比写出硒酸(H2SeO4)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三、综合题
17.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单质及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
(1)在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2)我国古代的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3)下图是某兴趣小组同学探究CO2性质的实验装置:
①通入CO2,观察到集气瓶A中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中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18.如图所示,进行CO2性质实验。
(1)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由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有 (填序号)
A CO2密度比空气大 B CO2不能燃烧 C CO2不支持燃烧
19.如图进行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灭火原理解释B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
(3)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 。
20.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我们生活中可以 (任写一条)。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探究CO2的性质。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Ⅰ、仪器x的名称是 。
Ⅱ、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应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左到右依次是 (填写编号),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
Ⅲ、要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与水作用,请利用以上装置设计实验 。
Ⅳ、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为了探究它们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图甲)测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成曲线(图乙)。
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时间段为 。mn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 。
(3)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用100g含杂质(杂质不和稀盐酸反应) 20%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由实验Ⅱ可知,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色;由实验Ⅲ可知,二氧化碳能使喷水后的石蕊纸花变色。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由以上分析可知,②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二氧化碳本身不会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二氧化碳通到酸碱指示剂中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
2.【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将二氧化碳倒入盛水的塑料瓶中,拧紧瓶盖后瓶子变瘪,只能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或和水反应,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乙实验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有水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符合题意;
C、左边的铁钉处在干燥的空气中,即不和水接触但氧气接触;右边的试管中的铁钉与水接触,而由于油的作用,无法与氧气接触;两者的反应条件有两个都不一致,无法形成对比,不能验证铁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不符合题意;
D、在丙实验测空气的成分中,燃烧匙内放了木炭在燃烧,此试验虽然能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但木炭燃烧也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即使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影响测空气组成的准确性,因此,这个实验图示也不能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及与水反应的性质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对比实验变量的唯一性分析;
D、根据碳燃烧生成物为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实验一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A不符合题意;
B、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上面先缺氧,因此从着火的高层楼房中逃生,身子不应成站立姿势跑出,B符合题意;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火灾,C不符合题意;
D、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隔绝氧气而灭火,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解答
B、根据火灾中逃跑的姿势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范围解答
D、根据灭火的方法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干燥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湿润的纸花变色,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色,A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B、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可分别向空气、呼出气体中滴加等量的石灰水,根据是石灰水浑浊程度,可以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B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C、图中实验,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不同,不能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D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C、根据控制变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D、根据硬软水的区分方法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②、③不会变红,故A错误;
B.③不变红,④变红,不能说明CO2密度较大;④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B错误;
C.稀硫酸与块状大理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故C错误;
D.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②③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与石蕊反应;①④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分析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纸花变红,干的部分没法生成碳酸,不变蓝,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纸花变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两朵纸花湿润部分由下至上依次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C. 两朵纸花湿润部分由下至上依次变红,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不符合题意。
D. 干燥纸花不变色,湿润纸花也不变色,通入二氧化碳之后变色,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
7.【答案】D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图中实验,最终玻璃管内液面最终上升至刻度1处,而不是4处,说法不符合题意。
B、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该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法不符合题意。
D、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分析
B、根据碳酸盐和酸的反应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和氯化铁的反应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的检验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 甲中逸出的气体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 乙中液体变红,不能证明CO2能与水反应,还可以是盐酸使紫色石蕊变红,故B不符合题意
C. 加热后红色不褪去, 是因为变红的原因是盐酸,故C不符合题意
D. 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因为硫酸没有挥发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9.【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A不符合题意;
B、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 F− 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不符合题意;
C、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活性炭,异味消失,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C不符合题意;
D、向 H2O2 溶液中加入少量 CuO 粉末,产生大量气泡, CuO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挥发性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D、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 甲: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既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分析合理,不符合题意;
B. 乙:石灰水在呼出的气体中变浑浊,在空气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多于空气中CO2的含量,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分析合理,不符合题意;
C. 丙: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说明CO2与NaOH溶液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故分析不合理,符合题意;
D. 丁:塑料瓶变瘪,说明CO2能溶于水,会造成瓶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瓶子会变瘪,故分析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成分不同进行分析。
C、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产生。
D、根据CO2能溶于水,瓶内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减少,会造成瓶内气压减小进行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阶段I的压强变化较小,说明阶段I中并不是所有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选项符合题意;
B、阶段 II 的压强变小,且比阶段I压强较小得多,说明该过程 NaOH 溶液吸收了 CO2,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阶段III的压强增大,说明装置中的气体增多,则阶段 III 发生的反应是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都是碱,都具有碱的通性,且都易溶于水,所以将 NaOH 溶液换成 KOH 溶液,所得的压强变化趋势与图 2 相似,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时压强都会变小,且与氢氧化钠反应时压强变化比溶解或与水反应变化大,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压强又会增大,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因都含氢氧根离子化学性质相似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①该对比实验无法得到CO2密度比空气密度的大,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干石蕊花放入二氧化碳中不变色,干石蕊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故②符合题意;
③干石蕊花放入二氧化碳中不变色,说明CO2 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干石蕊纸花直接喷稀醋酸,干石蕊纸花变色,说明稀醋酸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故④符合题意。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②④。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13.【答案】2H2O通电__2H2↑+O2↑;+6;化合态;A;B;Cl2;74.5g/mol;9.03×1023;24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 ①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H2O通电__2H2↑+O2↑ ;
②高铁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该物质中属于化合物,因此铁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
③ 配制溶液时不需要用酒精灯,故选A
④ A中水的作用是溶解,B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部,C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五氧化二磷,D中水的作用是做反应物,故选B
⑤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以得出X的化学式为 Cl2 ,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则次氯酸钠的摩尔质量为 74.5g/mol,1.5 mol NaClO中约含氯原子 为1.5NA= 9.03×1023 ,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5molX16=24g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进行分析
14.【答案】(1)气密性;试管
(2)B
(3)C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的操作是检查裝置的气密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2)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吹灭酒精灯易导致灯内酒精着火,甚至引起酒精灯爆炸;
故答案为:B;(3)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Ⅰ醋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Ⅳ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2)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可生成碳酸分析。
15.【答案】(1)B
(2)C
(3)D
(4)A
(5)F
(6)E
【知识点】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解析】【解答】(1)第一幅图片是禁止吸烟标志,故填B;(2)第二幅图是氧气的验满实验,故填C;(3)第三幅图是C60分子的结构模型,故填D;(4)第四幅图是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故填A;(5)第五幅图是铁锅,说明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故填F;(6)第六幅图是风能发电装置,故填E。
【分析】根据已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结合图标分析
16.【答案】(1)CD;水在实验中均作为反应物
(2)BD;H2SeO4+ 2NaOH = Na2SeO4+ 2H2O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A实验中水的作用是用来吸热、降温减压;B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隔绝氧气;C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与生石灰发生反应,则C、D归为一类,依据是水在实验中均作为反应物。
(2) A. C和Ne不在同一族;
B. Be和Mg在同一族;
C. Al和Si不在同一族;
D. F和Cl在同一族;故填:BD。
已知S和Se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硒酸(H2SeO4)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eO4+ 2NaOH = Na2SeO4+ 2H2O 。
【分析】(1)根据四个实验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关。
根据硒酸(H2SeO4)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硒酸钠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17.【答案】(1)吸附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H2CO3;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具有吸附性,可以将有毒气体吸附在其表面。在防毒面具中装活性炭,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2)我国古代的水墨书画作品是用墨书写或绘制而成,墨是用炭黑制成的,因此我国古代的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① 通入CO2,观察到集气瓶A中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为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故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的物质是:H2CO3。
②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中的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进入烧杯,将烧杯中的空气排出,蜡烛处于二氧化碳气体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分析】(1)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2)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8.【答案】(1)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2)ABC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2)由该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有 CO2密度比空气大 、CO2不能燃烧、CO2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①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②AB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19.【答案】(1)H2O+CO2=H2CO3
(2)二氧化碳隔绝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3)A中的③比①先变红
【知识点】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A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2O+CO2=H2CO3 。(2)B中蜡烛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隔绝了蜡烛周围的空气,故填二氧化碳隔绝了蜡烛周围的空气。(3)喷水的石蕊试纸变红,且③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矮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填A中的③比①先变红。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2)根据隔绝氧气可灭火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变红分析。
20.【答案】(1)天然气;少用一次性筷子(合理即可)
(2)长颈漏斗;ACBF;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证明已经收集满了;ABHJ.将干燥的二氧化碳分别通过H、J,H中没有现象,J中紫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可以和水作用;t2~t3;CO2已在水中达到饱和
(3)CO2+3H2催化剂__CH3OH+H2O
(4)解:100g含杂质20%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100g×﹙1-20%﹚=80g,
设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
CaCO310080g+2HCl=CaCl2+H2O+CO2↑44x
10044=80gx
x=35.2g
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35.2g。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我们生活中可以少用一次性筷子、开新能源汽车等;
(2)Ⅰ、仪器x的名称①是长颈漏斗;
Ⅱ、实验室中制取CO2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反应装置选A,由于盐酸中氯化氢气体易挥发,使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要通过C装置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气体,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想除去水蒸气可以通过B装置,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F装置,故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应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左到右依次②是ACBF;因为二氧化碳有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故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可用③: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证明已经收集满了;
Ⅲ、因为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二氧化碳没有酸性不能使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故要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与水作用,可以④:将干燥的二氧化碳分别通过H、J,H中没有现象,J中紫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可以和水作用;故填:A、B、H、J。
Ⅳ、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分析可知,在t2到t3时间段,二氧化碳浓度急剧减小为零,说明此时间段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⑤填t2~t3;mn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⑥:CO2已在水中达到饱和;
(3)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催化剂__CH3OH+H2O ;
(4)先求出碳酸钙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二氧化碳的质量,详解见答案。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进行分析
(2)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验满二氧化碳在瓶口及二氧化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进行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溶液,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空气,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高频考点突破--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