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下册期末化学专项提升模拟题(AB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下册期末化学专项提升模拟题(AB卷)含解析,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有机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高一下册期末化学专项提升模拟题
(A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搭载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平安凯旋。神舟飞船使用了各种新材料,新技术与化学密切相关,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中使用到的铝合金熔、沸点比铝高
B.飞船中使用的碳纤维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硅
D.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化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95%的酒精比75%的酒精消毒能力强
B.用于消毒的“84”消毒液属于混合物
C.修建“火神山”医院时所用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膜是一种高分子材料
D.科研人员积极研发抗击新冠病毒的疫苗,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
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式: B.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双氧水的电子式: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碳原子数为0.1NA
B.32gCu与足量浓硝酸反应,产物为NO2和NO,则反应中浓硝酸得到的电子数为NA
C.一定条件下,将1molN2和3molH2混合后充分反应,生成NH3的分子数为2NA
D.0.1molCH4与0.1molCl2混合充分光照,生成CH3Cl分子数为0.1NA
5.对于反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能使生成的反应速率变小的是
A.压缩容器体积 B.增加的浓度
C.恒容下充入Ne D.恒压下充入Ne
6.有机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 ②氧化 ③燃烧 ④加聚 ⑤取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乙醇和乙酸 B.制取乙酸乙酯 C.石油的蒸馏 D.甲烷与氯气反应
8.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作肥料时不适合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B.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
C.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D.D→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
9.下列关于①乙烷、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Cu(OH)2鉴别③与④ B.只有③能与金属钠反应
C.一定条件下,①②③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亚硫酸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O+2H+=H2O+SO2↑
B.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l3++4NH3·H2O=AlO+4NH+2H2O
C.用浓氯化铁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Fe3++Cu=Fe+Cu2+
D.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a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Ba2++2OH-+2H++SO=BaSO4↓+2H2O
11.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
D.a和b用导线连接后,Fe片上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Cu2+向负极移动
12.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及现象
结论
A
检验乙醇中是否有水
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
乙醇中含有水
B
检验淀粉溶液是否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
向待测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无明显现象
淀粉溶液完全没水解
C
比较Al、Cu的活泼性
将未经打磨的Al条放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Al的活性低于Cu
D
检验久置的Na2SO3粉末是否变质
取样配成溶液,先加入盐酸酸化、后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
Na2SO3粉末已变质
A.A B.B C.C D.D
13.苹果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OOC-CH2-CH(OH) -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B.1mol苹果酸可与3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
C.1mol该有机物分别与足量Na或NaHCO3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等
D.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
14.向10mL浓度均为2mol/L的硝酸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充分反应后,设溶液体积仍为10mL,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0.448L B.0.224L C.0.336L D.0.672L
15.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因其呈浅黄铜色,且具有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在酸性条件和催化剂的作用下FeS2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反应I、II、II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中只有Fe3+作催化剂
C.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4Fe(NO)2+ +O2 +2H2O=4Fe3+ +4NO+4OH-
D.反应II中,每消耗1 mol FeS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4 mol
评卷人
得分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6.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图的反应关系:
(1)若A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反应②、⑤均用到同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反应④用到A,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
(2)若A是一种非金属单质,B常用于制作高档光学器材、光导纤维,C、D为钠盐,其中C可用作黏合剂,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
(3)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B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的A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若D是有两性氢氧化物,反应②、③均要用强酸溶液,反应④需加入氨水。反应④离子方程式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原理综合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1)氨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工业合成氨反应非常重要。结合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
(2)实验室中模拟合成氨过程,将1molN2和3molH2置于恒温,体积2L的容器中进行反应。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的同时,生成3nmolH2
②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i.可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序号);
ii.若10min时测得氢气浓度为1.2mol/L,则用氨气表示的10min内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
iii.10min时的体系总压强与初始时的总压强之比____。
(3)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污染的新型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通入N2H4(肼)的一极为____(“正极”或“负极”),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18.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H2O;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21℃、NO-152℃;③HNO2易分解生成NO、NO2和H2O。
(1)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____。
(2)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4)该实验装置明显缺陷是_____。
(5)设计实验证明酸性条件下NaNO2具有氧化性,供选用的试剂:NaNO2溶液、KMnO4溶液、FeSO4溶液、稀硫酸、KSCN溶液。
实验方案具体为: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五、有机推断题
19.有机物A~G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已知:A的产量用来衡量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D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2)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随行医生会对准受伤部位喷射物质F(沸点:12.27℃)进行应急处理。写出由A制F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G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G的结构简式为____。
(4)①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E。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油状液体,写出反应B→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②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1mL紫色石蕊试液(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发现石蕊试液层存在于乙酸乙酯层与饱和Na2CO3溶液层之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
A.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饱和Na2CO3溶液
B.石蕊试液层的颜色由上而下分别呈红、紫、蓝
C.石蕊试液层的颜色由上而下分别呈蓝、紫、红
(5)实验中发现装置乙中溶液逐渐变黑,某同学猜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评卷人
得分
六、工业流程题
20.硫酸锌(ZnSO4)是制备各种含锌材料的原料,在防腐、电镀、医学上有诸多应用。硫酸锌可由菱锌矿制备,菱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CO3,杂质为SiO2以及Ca、Mg、Fe、Cu等的化合物。其制备流程如图:
本题中所涉及金属阳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Fe3+
Fe2+
Cu2+
Mg2+
Zn2+
开始沉淀pH
2.10
7.45
5.4
9.60
6.41
完全沉淀pH
3.20
8.95
6.4
11.13
8.41
注意:CaF2和MgF2难溶于水和醇。
回答下列问题:
(1)菱锌矿焙烧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为了提高锌的浸取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3)加入Ca(OH)2调溶液的pH=5,则滤渣①的主要成分是CaSO4、SiO2、____。
(4)向80~90℃的滤液①中分批加入适量KMn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②中有MnO2,请配平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Fe2++___MnO+___H2O=___Fe(OH)3↓+___MnO2↓+___H+____
(5)滤液②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
(6)滤渣④与浓H2SO4反应可以释放HF并循环利用,同时得到的副产物是CaSO4、___。
(7)从“滤液④”中获得浸提的方法是:蒸发浓缩、____、过滤、洗涤。
答案:
1.C
【详解】
A.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所以铝合金的熔、沸点比铝的低,故A错误;
B.碳纤维是碳单质,是无机物,故B错误;
C.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硅,故C正确;
D.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不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A.95%酒精会使病毒蛋白质外壳迅速凝固从而阻止酒精进入病毒内部,消毒效果不如75%的酒精好,A错误;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84消毒液”属于混合物,B正确;
C.高密度聚乙烯为乙烯聚合而来,高密度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C正确;
D.疫苗中含有灭火病毒,病毒的外壳为蛋白质,高温可以影响蛋白质的活性从而导致疫苗活性,因此疫苗需要冷藏存放,D正确;
故答案选A。
3.D
【分析】
【详解】
A. 乙醇分子含有乙基和羟基,乙醇的结构式:,故A正确;
B. 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故B正确;
C. 硫是16号元素,最外层得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C正确;
D. 双氧水是共价化合物,原子间均形成共价键,双氧水的电子式:,故D错误;
故选D。
4.B
【详解】
A.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故A错误;
B.32gCu的物质的量=0.5mol,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5mol×2=1mol;硝酸做氧化剂,产物为NO2和NO,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铜失去的电子数,所以为NA,故B正确;
C.N2和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生成氨气的分子数小于2NA,故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4种氯代烃和氯化氢,所以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0.1NA,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5.D
【分析】
【详解】
A.压缩容器体积,反应物的浓度增大,生成的反应速率加快,故A不选;
B.增加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生成的反应速率加快,故B不选;
C.恒容下充入Ne,反应物的的浓度不变,生成的反应速率不变,故C不选;
D.恒压下充入Ne,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生成的反应速率减慢,故D选;
故选D。
6.B
【详解】
该有机物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羟基、羧基,故可以发生加成、氧化、燃烧、加聚、取代反应。所以答案选B
7.D
【详解】
A、乙酸与乙醇互溶,不能分液,应该是蒸馏,A错误;
B、吸收乙酸乙酯时导管口不能插入溶液中,否则会引起倒吸,B错误;
C、蒸馏时冷却水应该是下口进上口出,C错误;
D、甲烷与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实验装置正确,D正确。
答案选D。
8.B
【分析】
由A和强碱(X)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可知,A为铵盐,强碱与铵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所以B为NH3;氨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C为N2;氮气可被氧气氧化为NO,所以D为NO;NO可被氧气氧化为NO2,E为NO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F为HNO3;G为硝酸盐;Y为O2,Z为H2O。
【详解】
A.铵态氮肥和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A正确;
B.B为NH3,NH3的密度小于空气,不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
C.C为N2,N2的密度与空气太接近,用排空气法收集不能得到纯净的气体,而N2不溶于水,所以一般用排水法收集,C正确;
D.NO与O2反应生成NO2,气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可用于检验NO,D正确;
故B。
9.B
【详解】
A.乙酸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溶液变澄清;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鉴别三者,A正确;
B.乙醇、葡萄糖中含有羟基,均能与金属钠反应,B错误;
C.乙烷上的氢原子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如与氯气反应;乙醇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C正确;
D.葡萄糖发生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所以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D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
A.亚硫酸钠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钠,离子方程式为,A错误;
B.硫酸铝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的离子反应为,B错误;
C.用浓氯化铁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2Fe3++Cu=2Fe2++Cu2+,C错误;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aHSO4以体积比1:2混合,此时硫酸根离子过量,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答案选D。
11.D
【详解】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所以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故A正确;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铜作正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故B正确;
C.a和b不连接时,铁片和硫酸铜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a和b用导线连接时,形成了原电池,加快了铁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的速度,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故C正确;
D. a和b用导线连接后,是原电池,Fe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Cu2+向铜电极即正极移动,故D错误;
答案为D。
12.D
【详解】
A.乙醇、水均与Na反应生成氢气,有气体产生,不能证明乙醇中是否含水,A错误;
B.淀粉水解后,没有加NaOH中和硫酸,不能检验葡萄糖,则不能证明淀粉未水解,B错误;
C.Al表面致密的氧化铝与硫酸铜不反应且阻止内部的Al与硫酸铜反应,由实验及现象不能证明Al的活性低于Cu,C错误;
D.先加盐酸,可排除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后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为硫酸钡,由实验及现象可知,亚硫酸钠已变质,D正确;
答案选D。
13.D
【详解】
A.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的结构相同,是同一种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项错误;
B.羧基可与氢氧化钠反应,醇羟基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1mol苹果酸可与2molNaOH发生中和反应,故B项错误;
C.羧基、羟基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因此1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生成1.5molH2,仅羧基和NaHCO3反应,1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反应可生成2molCO2,故C项错误;
D.羧基、羟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苹果酸中含有羧基、羟基,所以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故D项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
n(H+)=2mol/L×0.01L×1+2mol/L×0.01L×2=0.06mol,n(NO)=2mol/L×0.01L=0.02mol,根据反应3Cu+8H++2NO=3Cu2++2NO↑+4H2O,可以知道H+完全反应,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知道:n(NO)=0.06mol×=0.015mol,V(NO)=0.015mol×22.4L/mol=0.336L;
答案选C。
15.D
【分析】
【详解】
A.反应Ⅱ中,Fe2+与NO结合生成Fe(NO)2+,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N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中NO和Fe3+均是催化剂,故B错误;
C.反应Ⅰ中,Fe(NO)2+与O2反应生成Fe3+和NO,酸性条件下,没有OH-,所以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4 Fe(NO)2++O2+4H+═4Fe3++4NO+2H2O,故C错误;
D.反应Ⅱ中,FeS2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6价,则每消耗1mol FeS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4mol,故D正确;
故选:D。
16.(1)2FeCl3+Fe=3FeCl2
(2)SiO2+2NaOH=Na2SiO3+H2O
(3)
(4)Al3++3NH3·H2O=Al(OH)3↓+3NH
(1)如果A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反应②和⑤均用到同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该气体为氯气,反应④用到A,则A为Fe,C为FeCl3,D为FeCl2,B可以为Fe2O3,反应④为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
(2)若A为非金属单质,B常用于制作高档光学器材、光导纤维,则B为SiO2,A为Si,C为Na2SiO3,反应③为二氧化硅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3)若B为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会造成光化学污染,则C为NO,D为NO2,A为N2,B为NH3,NH3和NO在一定条件下生成N2,化学方程式为。
(4)D为两性氢氧化物,D为Al(OH)3,A为Al,反应②、③均用到强酸,反应④需加入氨水,B为氧化铝,C为铝盐。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NH。
17.(1)N2(g)+3H2(g)2NH3(g)△H=-92kJ/mol
(2) ④⑤ 0.02mol/(L·min) 9∶10
(3) 负极 O2+4e-+2H2O=4OH-
(1)△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kJ/mol,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
(2)i.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N2的同时,生成3nmolH2,均为逆反应速率,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①不选;②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②不选;③反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均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③不选;④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不等,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④选;⑤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不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⑤选;故④⑤;ii.将1molN2和3molH2置于恒温,体积2L的容器中进行反应,若10min时测得氢气浓度为1.2mol/L,氨气的浓度为(3mol-1.2mol/L×2L)/2L=0.2mol/L,则用氨气表示的10min内化学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故0.02mol/(L·min);iii.反应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3mol=4mol,10min时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2mol/L×2L=2.4mol,消耗的氮气为(3mol-2.4mol)×=0.2mol,则氮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0.2mol=0.8mol,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2mol×2=0.4mol,10min时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2.4mol+0.8mol+0.4mol=3.6mol,10min时体系总压强与初始时的总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10,故9∶10;
(3)N2H4-空气燃料电池反应生成氮气和水,通入N2H4(肼)的一极为负极,其正极由极后应式为O2+4e-+2H2O=4OH-,故负极;O2+4e-+2H2O=4OH-。
18.(1)防止可能生成的NO被氧化为NO2,造成对中气体产物检验不完全
(2) C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冷凝使NO2完全液化
(3)2NaNO2+H2SO4=Na2SO4+NO↑+NO2↑+H2O
(4)无尾气吸收装置
(5)取硫酸亚铁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仍为浅绿色,滴加少许NaNO2溶液,此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
【分析】
装置A中发生亚硝酸钠与硫酸的反应,通过B和C探究反应的产物,据此解析。
(1)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干扰NO的检验,造成对反应气体产物检验不准确,故防止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干扰NO的检验,造成对反应气体产物检验不准确;
(2)①C中通入氧气后,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NO气体,故C中通入氧气后,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②NO2沸点为21℃,易液化,则冰水浴的作用是冷凝使NO2液化,便于与NO分离,故冷凝使NO2液化,便于与NO分离;
(3)通过以上分析知,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同时还有硫酸钠、水生成,则反应方程式为2NaNO2+H2SO4=Na2SO4+NO↑+NO2↑+H2O,故2NaNO2+H2SO4=Na2SO4+NO↑+NO2↑+H2O;
(4)该实验装置明显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故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5)利用亚硝酸钠氧化碘化钾生成单质碘,碘遇淀粉显蓝色,则实验方案是:取硫酸亚铁溶液并滴加稀硫酸酸化,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仍为浅绿色,滴加少许NaNO2溶液,此时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血红色,证明NaNO2具有氧化性。
19.(1) 羟基 羧基
(2)CH2=CH2+HClCH3CH2Cl
(3)
(4)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AB
(5)浓硫酸有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碳化
【分析】
A的产量用来衡量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则A为乙烯,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为乙醛,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D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乙酸乙酯,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为氯乙烷,G为高分子化合物,则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G为聚乙烯。
(1)B为CH3CH2OH,官能团名称为羟基,D为CH3COOH,官能团名称为羧基。
(2)乙烯和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化学方程式为。
(3)G为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G为聚乙烯,结构简式为。
(4)①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A.乙酸乙酯在上层,乙酸乙酯的密度小于饱和碳酸钠溶液,A正确;B.石蕊试液分三层,乙酸乙酯在上层,其中混有乙酸,使石蕊试液显红色,中间层为紫色,下层与碳酸钠溶液接触,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使石蕊试液显蓝色,故从上到下分别为红、紫、蓝,B正确;C.根据B中分析可知,石蕊试液从上到下分别为红、紫、蓝,C错误;答案选AB。
(5)乙装置中有浓硫酸做催化剂,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碳化,故乙中溶液逐渐变黑。
20.(1)ZnCO3ZnO+CO2↑
(2) 将焙烧后的产物碾碎;加热 增大硫酸的浓度;搅拌
(3)Fe(OH)3
(4)3Fe2++MnO+7H2O=3Fe(OH)3↓+MnO2↓+5H+
(5)置换Cu2+为Cu,从而除去
(6)MgSO4
(7)冷却结晶
【分析】
将菱锌矿高温煅烧反应产生ZnO、CO2,Ca、Mg、Fe、Cu等的化合物煅烧产生CaO、MgO、Fe2O3、CuO,SiO2不发生反应。然后用H2SO4酸浸,ZnO、CaO、MgO、Fe2O3、CuO变为ZnSO4、CaSO4、MgSO4、FeSO4、Fe2(SO4)3,然后加入Ca(OH)2调整溶液pH=5,形成CaSO4、Fe(OH)3沉淀,SiO2与酸不反应,进入滤渣①中,滤液①中含有Zn2+、Fe2+、Cu2+、Mg2+及少量Ca2+;向滤液①中加入KMnO4溶液,可以将Fe2+氧化为Fe(OH)3,KMnO4被还原为MnO2;滤渣②中含有Fe(OH)3、MnO2;向液②中加入Zn粉,可以与溶液中的Cu2+发生置换反应产生Cu单质,过滤除去Cu及过量的Zn粉,向滤液③中加入HF,反应产生CaF2、MgF沉淀,通过过滤除去,滤液中含有ZnSO4,然后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ZnSO4·7H2O。
(1)由分析,焙烧时,生成ZnO的反应为:ZnCO3ZnO+CO2↑。
(2)可采用将焙烧后的产物碾碎、增大接触面积、增大硫酸的浓度、搅拌等方式提高锌的浸取率。
(3)当沉淀完全时(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结合表格Ksp计算各离子完全沉淀时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一下册期末化学专项提升模拟题(AB卷)含解析,共5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分子中,含羟基的是,下列物质通常用电解法冶炼的是,下列没有属于化石燃料的是,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高一下册期末化学专项提升模拟题(AB卷)含解析,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关于中和热测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下册期末化学专项提升模拟题(AB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