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
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到分析错误的是,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反应的应用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
1.(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某试剂瓶标签上安全标志如图,该试剂可能是
A.乙醇 B.烧碱 C.硝酸钾 D.明矾
2.(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aClO溶液可用来杀灭新冠病毒
B.可用淀粉溶液来检验是否为加碘盐
C.制造医用口罩的材料聚丙烯来自于石油化工
D.葡萄酒可用二氧化硫作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3.(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到分析错误的是
A.酸性:HClO4>H3PO4 B.离子半径:F- >Mg2+
C.阴离子还原性:Cl->S2- D.H、N、O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4.(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a2+、Cl-、CO B.HCO、K+、NH、OH-
C.Fe2+、H+、SO、NO D.Na+、K+、CO、SiO
5.(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天然橡胶的单体是异戊二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乙烯是同系物 B.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常温下能与水互溶 D.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6.(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反应的应用错误的是
A.可用氧化铁与铝在高温下反应炼铁 B.硫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硫化氢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可制得无水三氯化铁 D.氧化钙与水反应可用作自热米饭加热
7.(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准确表达其变化的是
A.钠在空气中变暗:2Na+O2 =Na2O2
B.蔗糖加浓硫酸变黑:C12H22O1112C+11H2O
C.漂白粉久置失效:Ca(ClO)2+CO2+H2O=CaCO3+ 2HClO 2HClO=2HCl+O2
D.SO2形成酸雨:2SO2+O2+2H2O=2H2SO4
8.(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检验错误的是
A.用激光笔照射区别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
B.向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2+
C.将红色石蕊试纸伸到集气瓶口可检验瓶里是不是氨气
D.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
9.(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配制0.4 mol/LNaOH溶液:将4.0 g NaOH固体放入250 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线
B.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NaOH溶液洗涤、分液
C.测定氯水的pH:将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验证Mg(OH)2的溶解度比Fe(OH)3大:向Mg(OH)2悬浊液中滴入FeCl3溶液
10.(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H2SO4稀溶液温度,溶液中c(OH-)增大
B.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CH3COONa固体,溶液的pH减小
C.NaClO稀溶液中加入NaClO固体,溶液中增大
D.向AgCl、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溶液中不变
11.(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将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碎瓷片后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气体中不含烷烃
B.将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的铝不滴落,说明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
C.将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钠浮在液面上且有气泡冒出,说明钠密度比乙醇小
D.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水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红色,说明反应生成了碱
12.(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实验室探究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过程为:
,
下列装置或操作在实验中未涉及到的是
A. B.
C. D.
13.(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L 0.1 mol/L NH4 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总数为0.2 NA
B.7.8 g Na2 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A
C.2.8 g 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质子数为1.4 NA
D.标准状况下,2. 24 L环丙烷中化学键数目为0.9 NA
14.(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为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向盛有 5 mL 0. 1 mol/ L K2Cr2O7溶液的试管中滴入 5~15滴浓硫酸,振荡
B
观察 Fe(OH)2颜色
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氨水,立即振荡
C
检验K+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现象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 2 支盛有 2 mL 0. 01 mol/ L H2C2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4mL 0.01mol/ L 和0. 02 mol/ L KMnO4溶液,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15.(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之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③、④中依次盛装无水CaCl2、碱石灰、碱石灰
B.需测定实验前后装置②和装置③的质量差
C.结束反应时,应先移走酒精灯,待装置②的玻璃管冷至室温,再关闭活塞K
D.实验后装置②的玻璃管中CuO未全部变红,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6.(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选项物质
a
b
c
A
Na2 CO3
NaHCO3
CO2
B
NO
NO2
HNO3
C
FeCl3
FeCl2
Fe
D
Al2O3
Al(OH)3
AlCl3
A.A B.B C.C D.D
17.(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锂可用于氮的固定,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N2是氧化剂
B.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C.转化过程中涉及的H2O、LiOH都属于电解质
D.反应③中Li在阳极生成
18.(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液体锌二次电池具有电压高、成本低、安全性强和可循环使用等特点。已知:①Zn(OH)2+2OH-=Zn(OH);②KOH凝胶中允许离子存在、生成或迁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子由电极B经导线流向电极A
B.电池反应为MnO2+ Zn + 4H++4OH-=Mn2+ + Zn(OH)+2 H2 O
C.电池充电时,H+向电极A移动
D.电池充电时,电极B的质量增大
19.(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用活性炭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空气污染。向1L密闭容器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某温度下发生反应:
已知:①C(s)+2NO(g)N2(g)+CO2 (g) ΔH
②C(s)+O2(g)CO2 (g) ΔH1= -393.5 kJ/mol
③N2(g)+O2(g)2NO(g) ΔH2= +180.5 kJ/mol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ΔH= -574.0 kJ/mol
B.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
C.反应③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80.5 kJ/mol
D.反应①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2020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室温下,用0.10mol/L CH3 COOH溶液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 mol/L NaOH和NH3·H2O的混合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随乙酸滴入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Ka(CH3COOH)=1. 8×10-5,Kb( NH3·H2O) =1. 8× l0-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段为CH3COOH与NaOH的中和过程
B.b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c点3c(Na+)=2c(CH3 COOH)+2c(CH3 COO-)
D.d点c(Na+)>c(NH)>c(OH-)>c(H+)
21.(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运输危险化学品时,下列为浓硫酸、NaOH溶液的标识的是
A
B
C
D
爆炸品
三级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剧毒品
A.A B.B C.C D.D
22.(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碱性:NaOH>KOH B.原子半径:r(C)>r(O)
C.稳定性:HF>PH3 D.氧化性:Al3+>Ca2+
23.(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新发现金面具、玉琮、象牙雕、铜尊等重要文物500余件.下列对文物成分的性质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文物成分
文物成分的性质
A
金面具中含金
金是一种不活泼金属,金面具埋在地底下几千年不锈蚀
B
玉琮(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矿物)
不溶于水,抗氧化
C
象牙含羟基磷灰石[Ca5(PO4)3(OH)]
羟基磷灰石可溶于浓硝酸
D
铜尊
是一种合金,表面的铜绿是铜的氧化物
A.A B.B C.C D.D
24.(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某地酸雨的形成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SO2是空气质量报告的指标之一
B.图中涉及的NO、NO2都属于电解质
C.在过程②中参与反应的O2是氧化剂
D.将刚收集的酸雨放置后pH会降低
25.(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操作
A
测量氯水的pH
用玻璃棒蘸氯水点在pH试纸中部,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B
制取Fe(OH)3胶体
将FeCl3饱和溶液煮沸
C
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
将海水蒸馏
D
实验室制备氨气
NH4Cl稀溶液与消石灰共热
A.A B.B C.C D.D
26.(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B.M.Trost等研究了一种烯炔化合物(如图)用于α-羟基维生素D3的衍生物的合成,下列有关该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该烯炔化合物分子式为C7H12
B.该烯炔化合物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该烯炔化合物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该烯炔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可能为芳香化合物
27.(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a2+、、Cl-、OH- B.Na+、K+、ClO-、
C.H+、Cu2+、Fe2+、 D.I-、、Mg2+、Fe3+
28.(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或检验错误的是
A.鉴别相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可分别滴入足量石灰水
B.向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3+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存在Cl-,所用试剂为稀硝酸和AgNO3溶液
D.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纤维素)织物
29.(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表达其变化的是
A.氢氟酸刻蚀玻璃:
B.Fe(OH)2的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久置:
C.Na2O2用于呼吸面具:
D.将SO2通入漂白粉溶液:
30.(2021春·四川成都·高二统考期末)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能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化为易吸收的Fe2+,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Fe3+转化为Fe2+发生了还原反应
C.K3[Fe(CN)6]溶液可用于检验Fe3+
D.向Fe3+的溶液中加入Fe或Cu,也能将Fe3+转化为Fe2+
参考答案:
1.C
【分析】该标志表示试剂为氧化剂。
【详解】A. 乙醇为易燃液体,通常不用作氧化剂,A不符合题意;
B. 烧碱为强碱,属于有腐蚀性试剂,通常不用作氧化剂,B不符合题意;
C. 硝酸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可以用作氧化剂,C符合题意;
D. 明矾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用作混凝剂,通常不用作氧化剂,D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C。
2.B
【详解】A.NaClO具有强氧化性,是84消毒液的主要有效成分,NaClO溶液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可用来杀灭新冠病毒,故A正确;
B.淀粉遇到单质碘变蓝,而加碘盐加的是碘酸钾,所以不能用淀粉溶液可检验食用盐是否为加碘盐,故B错误;
C.制造医用口罩的材料聚丙烯的单体为丙烯,丙烯是石油化工的主要产品之一,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常在葡萄酒中添加微量二氧化硫作抗氧化剂和防腐剂,使酒保持良好品质,故D正确;
故选B。
3.C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P,因此酸性:HClO4>H3PO4,故A正确;
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离子半径:F- >Mg2+,故B正确;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Cl>S,还原性:Cl-<S2-,故C错误;
D.H、N、O三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NO3,故D正确;
故选C。
4.D
【详解】A.Ca2+与CO能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CO、NH都能够与OH-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Fe2+与H+、NO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Na+、K+、CO、SiO离子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 异戊二烯分子中有2个碳碳双键,而乙烯分子只有1个碳碳双键,两者结构不相似,在分子组成上也不是相差若干个CH2,故其与乙烯不是同系物,A说法不正确;
B. 异戊二烯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生成聚异戊二烯,B说法正确;
C. 所有的烃均不溶于水,因此,异戊二烯常温下不溶于水,C说法不正确;
D. 异戊二烯分子中有1个甲基,根据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甲基上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因此,异戊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D说法不正确。
本题选B。
6.B
【详解】A.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高温下能够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置换出铁,可以用氧化铁与铝在高温下反应炼铁,故A正确;
B.硫化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二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生成硫化氢,故B错误;
C.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三氯化铁,故C正确;
D.氧化钙与水的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作自热米饭加热,故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A. 钠在空气中变暗是因为其被氧化为氧化钠,而不是过氧化钠,A符合题意;
B. 浓硫酸有脱水性,蔗糖加浓硫酸变黑,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12H22O1112C+11H2O,B不符合题意;
C. 漂白粉久置失效是因为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 2HClO、2HClO=2HCl+O2,C不符合题意;
D. SO2形成酸雨是因为其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形成酸雨的途径通常有两种,但是其总反应均可表示为2SO2+O2+2H2O=2H2SO4,D不符合题意;
本题选A。
8.C
【详解】A. 食盐水属于溶液,而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可用激光笔照射区别食盐水和蛋白质溶液,A正确;
B. 铁氰化钾溶液可与Fe2+生成蓝色沉淀,这是Fe2+的特征反应,因此, 向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Fe2+,B正确;
C. 实验室通常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变蓝,C错误;
D. 向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盐酸后可以排除可能存在的干扰离子,然后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可检验溶液中是否存在SO,若有则生成白色沉淀,D正确。
本题选C。
9.D
【详解】A.容量瓶不能用来溶解固体,应该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和乙酸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故B错误;
C.氯水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氯水的pH,应该用pH计测量,故C错误;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入FeCl3溶液,会生成红褐色沉淀,说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Fe(OH)3大,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H2SO4稀溶液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变大,由于硫酸是强电离质,其电离程度不受温度影响,故溶液中c(OH-)增大,A说法正确;
B. pH=3的CH3COOH溶液加入CH3COONa固体,由于CH3COONa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其增大了溶液中c(CH3COO-),从而使醋酸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溶液中c(H+)减小,故溶液的pH增大,B说法不正确;
C. NaClO稀溶液中加入NaClO固体,的水解程度变小了,溶液中= 减小,C说法不正确;
D. 向AgCl、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固体,其沉淀溶解平衡均向结晶方向移动,但是温度不变,其溶度积不变,其溶度积的比值也不变,即不变,加入少量AgNO3固体,溶液中变大,故变小,D说法不正确。
本题选A。
11.B
【详解】A.不饱和烃可被高锰酸钾氧化,由得到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可知分解产物含不饱和烃,但不能据此判断是否含有烷烃,故A错误;
B.铝箱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氧化铝的熔点高,氧化铝包裹在Al的外面,因此熔化的铝并不滴落,故B正确;
C.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密度大,但钠浮在乙醇表面的原因是生成H2附着在钠粒表面,使钠上浮,故C错误;
D.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加入水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最终溶液的红色会褪去,因为过氧化钠的水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B。
12.D
【分析】海水浓缩析出粗盐后的母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萃取分液得到含溴的有机溶液,然后蒸馏得到溴,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将母液中的溴离子氧化需要通入氯气,图中装置是制备氯气的装置,故A不选;
B.将海水蒸发浓缩析出粗盐用到蒸发装置,故B不选;
C.用有机溶剂萃取溴水中的溴用到萃取和分液,故C不选;
D.图中装置是灼烧固体的装置,海水提溴过程中用不到该装置,故D选;
故选D。
13.B
【详解】A.1 L 0.1 mol/L NH4NO3溶液中含有0.1mol NH4NO3,含有氮原子总数为0.2NA,故A正确;
B.7.8 g Na2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 2H2O = 4NaOH + O2↑,反应中只有Na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反应中转移2个电子,因此0.1molNa2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B错误;
C.CO和N2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2.8 g CO和N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CO和N2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都是14,则2.8 g 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质子数为1.4NA,故C正确;
D.标准状况下,2. 24 L环丙烷的物质的量==0.1mol,1个环丙烷分子中含有6个C-H和3个C-C,化学键总数为9,因此0.1mol环丙烷中化学键数目为0.9NA,故D正确;
故选B。
14.A
【详解】A.Cr2O72-(橙红色)+H2O2CrO42-(黄色)+2H+,加入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颜色改变,故可以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A正确;
B.Fe(OH)2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红褐色的Fe(OH)3,故向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氨水,立即振荡,生成的Fe(OH)2迅速被氧化,故看不到白色的Fe(OH)2,B错误;
C.观察K+的焰色反应必须通过蓝色的钴玻璃,且不能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否则会受到钠元素的黄色火焰的干扰,C错误;
D.高锰酸钾溶液加入到草酸溶液中观察不到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的消失,应该是将过量的不同浓度的草酸溶液加入到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记录溶液褪色所需要的时间才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
正确答案选A。
15.A
【分析】由题中信息可知,本实验利用氧化铜质量的减少和生成水的质量关系来测定水的组成。
【详解】A. ①是用于干燥氢气和吸收挥发的氯化氢,应选择碱石灰;③用于吸收反应后生成的水,可以选择碱石灰;④是用于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系统干扰实验,可以选择碱石灰,A说法错误;
B. 本实验利用氧化铜质量的减少和生成水的质量关系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为氧化铜所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实验前后装置③的质量差为氧化铜被还原后生成水的质量,因此,需测定实验前后装置②和装置③的质量差,B说法正确;
C. 结束反应时,为防止氧化铜被还原后生成铜再被氧化,装置②的固体应在氢气的保护下冷却,故应先移走酒精灯,待装置②的玻璃管冷至室温,再关闭活塞K,C说法正确;
D. 本实验利用氧化铜质量的减少和生成水的质量关系来测定水的组成,实验前后装置②的质量差为氧化铜所失去的氧元素的质量,实验后装置②的玻璃管中CuO未全部变红,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说法正确。
本题选A。
16.D
【详解】A.Na2 CO3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HCO3,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 CO3、CO2和水,CO2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 CO3,物质之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A不选;
B.NO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能够与水反应生成HNO3 和NO,稀硝酸与铜能够反应生成NO,物质之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B不选;
C.FeCl3能够与铁反应生成FeCl2,FeCl2能够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FeCl2能够与活泼金属锌反应生成Fe,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物质之间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转化,故C不选;
D.Al2O3不溶于水,不能与水一步反应生成Al(OH)3,故D选;
故选D。
17.D
【分析】根据图示,反应①为Li+N2→X,则X为Li3N,反应①为6Li+N2=2Li3N;反应②为Li3N+3H2O=3LiOH+NH3↑;反应③4LiOH 4Li+O2↑+2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反应①为6Li+N2=2Li3N,其中N2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故A正确;
B.反应②Li3N+3H2O=3LiOH+NH3↑,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正确;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LiOH和水为电解质,故C正确;
D.反应③为4LiOH 4Li+O2↑+2H2O,阴极上Li+放电,阳极上OH-放电,锂中在阴极上生成,故D错误;
故选D。
18.C
【分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电极A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B上发生氧化反应,则A为正极、B为负极。
【详解】A. 电池放电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即由电极B经导线流向电极A,A说法正确;
B. 由图中两电极的物质转化关系可知,电池反应为MnO2+ Zn + 4H++4OH-=Mn2+ + Zn(OH)+2 H2 O,B说法正确;
C. 电池放电时,K+向正极迁移,即向电极A迁移;电池充电时,电极A变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Mn2+ +2 H2 O -2e- = MnO2+ 4H+;电极B变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H)+ 2e+= Zn +4OH-,K+向阴极迁移,即向电极B移动,H+不可能向电极A移动,C说法错误;
D. 电池充电时,电极B变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Zn(OH)+ 2e+= Zn +4OH-,电极B的质量增大,D说法正确。
本题选C。
19.D
【详解】A.②C(s)+O2(g)CO2 (g) ΔH1= -393.5 kJ/mol,③N2(g)+O2(g)2NO(g) ΔH2= +180.5 kJ/mol,根据盖斯定律,将②-③得:C(s)+2NO(g)N2(g)+CO2 (g) ΔH=(-393.5 kJ/mol)-(+180.5 kJ/mol)=-574.0 kJ/mol,故A正确;
B.C(s)+2NO(g)N2(g)+CO2 (g)是气体质量逐渐增大的反应,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时,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
C.反应的焓变=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③N2(g)+O2(g)2NO(g) ΔH2= +180.5 kJ/mol,则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180.5 kJ/mol,故C正确;
D.反应①C(s)+2NO(g)N2(g)+CO2 (g)为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容器中的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选D。
20.B
【分析】由Ka(CH3COOH)=1. 8×10-5、Kb( NH3·H2O) =1. 8× l0-5可知,在室温下,两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相同。
【详解】A. 由图中信息可知,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弱至最低,说明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离子总浓度逐渐减小,只是CH3COOH与NaOH的中和过程,NaOH是强碱,其完全电离,故其先参与中和反应,NH3·H2O是弱碱,其没有参加反应,因为只要NH3·H2O参加反应就会生成可溶性的强电解质醋酸铵,离子总浓度必然增大,A叙述正确;
B. b点为醋酸钠和NH3·H2O的混合液,此时NH3·H2O的电离抑制了水的电离,在d点恰好完成所有的中和反应,溶液中只有醋酸钠和醋酸铵两种溶质,两者的水解均促进水的电离,故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B叙述错误;
C.由于起始状态时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在c点,醋酸的体积是原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1.5倍,根据物料守恒可知,3c(Na+)=2c(CH3 COOH)+2c(CH3 COO-),C叙述正确;
D. 在室温下,两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相同。在d点溶液中只有醋酸钠和醋酸铵,且两者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若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铵根离子浓度相同,则溶液呈中性,但是,此时溶液中醋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铵根离子的2倍,因此,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作用大于铵根离子的水解作用,溶液呈碱性,因此,c(Na+)>c(NH)>c(OH-)>c(H+),D叙述正确。
本题选B。
【点睛】D选项为易错点,要注意醋酸根离子浓度和铵根离子的不同,溶液不是中性的。
21.C
【分析】浓硫酸、NaOH溶液的具有腐蚀性,故在运输时,应当贴腐蚀品标签。
【详解】A.常见的爆炸品有: 汽油、煤气、炮竹、硝酸铵、火药等
B.常见的三级放射性物品:金属铀、六氟化铀、金属钍、镭等
C.常见的腐蚀品:浓硫酸、NaOH溶液、浓硝酸、氢氧化钾等
D.常见的剧毒品:苯酚、氰化钾等
【点睛】
22.A
【详解】A.金属性K>N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因此碱性:KOH>NaOH,故A错误;
B.C、O为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故B正确;
C.非金属性F>P,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C正确;
D.金属性Ca>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形成的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故D正确;
故选:A。
23.D
【详解】A.金的活泼性较差,很难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反应,因金面具中含金导致其很难被腐蚀,故A正确;
B.玉琮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大多数硅酸盐矿物,难溶于水,性质稳定,很难被氧化,故B正确;
C.由羟基磷灰石的化学式可知其属于碱式盐结构,能与酸发生反应,故C正确;
D.铜绿是碱式碳酸铜,不是氧化铜,故D错误;
故选:D。
24.B
【详解】A.空气质量报告的指标包括: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等,故A正确;
B.NO、NO2都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在过程②中SO2被O2氧化为SO3,SO3与水反应转化为硫酸,参与反应的O2是氧化剂,故C正确;
D.将刚收集的酸雨中有亚硫酸,放置后亚硫酸会被氧化成强酸硫酸,pH会降低,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25.C
【详解】A.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故A错误;
B.制取Fe(OH)3胶体应该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故B错误;
C.将海水淡化为饮用水可以用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故C正确;
D.实验室制备氨气用NH4Cl固体与消石灰共热,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26.B
【详解】A.根据该烯炔的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7H10,A错误;
B.该烯炔化合物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均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
C.该烯炔化合物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
D.该烯炔化合物含有三个不饱和度,苯环含有四个不饱和度,所以该烯炔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能为芳香化合物,D错误;
答案为:B。
27.B
【详解】A.、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该组离子彼此不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H+、Fe2+、三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I-、Fe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28.A
【详解】A.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可以使石灰水生成沉淀,故A错误;
B. Fe3+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故B正确;
C.Cl-可以使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故C正确;
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可以产生烧焦羽毛的味道,可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纤维素)织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29.D
【详解】A.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氢氟酸可以和二氧化硅发生反应,用于雕刻玻璃,发生反应如下:,A正确;
B.Fe(OH)2白色沉淀不稳定,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如下反应:,B正确;
C.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以做供氧剂,发生的反应为:、,C正确;
D.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硫酸根氧化生成硫酸根,生成物亚硫酸钙和次氯酸不能共存,D错误;
答案为:D。
30.C
【详解】A.维生素C能将食物中摄取的不易吸收的Fe3+转化为易吸收的Fe2+,说明维生素C化合价升高,则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故A正确;
B.Fe3+转化为Fe2+,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故B正确;
C.K3[Fe(CN)6]溶液可用于检验Fe2+,生成Fe3[Fe(CN)6]2沉淀,故C错误;
D.向Fe3+的溶液中加入Fe或Cu,Fe或Cu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而Fe3+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反应生成Fe2+,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有机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29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