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各地区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LCO2气体所含的质子数为5,0 L1,00 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2-选择题② (2021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在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起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XYZ起始浓度/()0.10.20平衡浓度/()0.050.10.1 A.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平衡常数为200C.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右移动D.若升温后Z的平衡浓度减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021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二氯异丁酸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水稻增产,其化学式可表示为:,其中Y元素的一种单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B.X分别与W、Y形成的最简单物质的沸点: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D.电解饱和MZ的水溶液,可得到M的单质(2021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一种基于无机-有机杂化四钠盐分子(用P表示)的对称钠离子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实线箭头和虚线箭头表示的是放电或充电过程中物质转化和离子移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虚线箭头表示的是充电过程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补充金属钠C.放电时,移向正极,与N结合生成PD.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2021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为二元酸,其电离过程,。常温时,向水溶液中逐滴滴加溶液,混合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Ⅱ代表的微粒是B.常温下的C.混合液时,溶液中D.当溶液中时,溶液的(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各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及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A. 醛类 B. 酚类 -OHC. 醛类 D.CH3COOH 羧酸类 (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某化合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红外光谱图表明有C-H键、O-H键、C-O键的红外吸收峰,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其核磁共振氢谱只有3组峰,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A.CH3CH2OCH3 B.CH3CH(OH)CH3C.CH3CH2CH2OH D.CH3CH2CHO(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不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A.甲苯 B.氯化亚铁 C.乙烷 D.乙烯(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氨基酸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B.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C.医疗上利用紫外线灯、蒸煮法进行灭菌处理,其消毒原理相同D.葡萄糖在人体内的氧化是放热反应(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能证明 与过量NaOH乙醇溶液共热时发生了消去反应的是A.混合体系Br2的颜色褪去B.混合体系产生白色沉淀C.混合体系有机物紫色褪去D.混合体系有机物Br2的颜色褪去(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下列有关醛的判断错误的是A.乙醛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C.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D.用溴水能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实现转变为的方法是A.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CO2B.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HClC.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D.与稀硫酸共热后,加入足量Na2CO3溶液(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淀粉与纤维素均可表示为(C6H10O5)n,互为同分异构体B.实验室常用银氨溶液来检验M的生成C.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D.④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可用淀粉生产酒精,可用黏土和石头制水泥B.小苏打能作糕点的膨松剂是由于NaHCO3能与碱反应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D.大量燃烧煤、天然气、石油等排放的CO2增多导致雾霾的产生(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aOH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所含的质子数为5.5NAC.常温下,1.0 L1.0 mol/LCH3CH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D.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1molCH3COOH和1molCH3CH2OH充分反应,所得CH3COOC2H5分子的数目为NA(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A检验某溶液中有无K+用洁净铂丝继取待测液进行焰色反应,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B制备少量NH3加热氯化铵固体并将气体通入碱石灰,收集气体C除去CO2中少量SO2将气体通过足量酸性KMnO4溶液,干燥并收集气体D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用分液漏斗分液,从下口分离乙酸,从上口倒出乙酸乙酸 A.A B.B C.C D.D(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三氟甲磺酸用途十分广泛,是已知超强酸之一.其化学式为:CF3SO3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H<C<O<F<S B.稳定性:H2S<HF<H2OC.熔沸点:CH4<H2S<H2O D.上述元素中F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我国对可呼吸的“钠一二氧化碳电池”研究有新突破,其原理为:4Na+3CO2=2Na2C03+C,用NaClO4/TEGDME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注明:TEGDME为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Na+向负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Na-e-=Na+C.充电时,Na2CO3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TEGDME可用醇、羧酸类有机物代替(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有机物X是某种合成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有机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A.X的分子式为C16H16O3B.X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2种C.X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D.X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分子式为C5H12O的醇中,能被氧化为酮的有A.2种 B.3种 C.4种 D.5种(2020春·陕西安康·高二统考期末)298K时,向20.00 mL.0.1 mol/LHR中滴加0.1 mol/L NaOH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入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点对应的溶液pH一定等于1B.F点对应的V(NaOH)一定为20. 00 mLC.F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R-)>c(H+)=c(OH- )D.在EF段内某点(不包含E、F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OH-)=c(H+ )+c(HR)
参考答案:B【详解】A.反应达到平衡时,物质Y转化了0.1mol/L,转化率为,A项正确;B.反应达到平衡时X物质转化了0.05mol/L,Y物质转化了0.1mol/L,Z物质生成了0.1mol/L,根据物质转化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得到,平衡常数,B项错误;C.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根据反应可知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向右移动,C项正确;D.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升温后Z的平衡浓度减小,证明平衡向左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正确;故答案为B。D【详解】二氯异丁酸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用于水稻增产,其化学式可表示为:,其中Y元素的一种单质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为氧气,则W为碳,X为氢,Z为氯,M为钠。A.氧离子和钠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根据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分析,氧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半径,A正确;B.甲烷和水比较,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B正确;C.氯的非金属性比碳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即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C正确;D.电解饱和氯化钠得到氯气和氢气和氢氧化钠,不能得到钠,D错误;故选D。C【详解】A.由图可得,右边是正极,充电的时候右侧是阳极,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箭头表示的是阳离子,A错误;B.放电时钠离子向右移动,充电时钠离子向左移动,保护会被消耗,所以不会被消耗,不用补充,B错误;C.放电时,向正极移动右侧是正极,再结合图示可知是N生成P,C正确;D.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阴极反应式为,D错误;故选C。A【详解】中加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HA,然后再反应生成Na2A,所以Ⅰ为H2A,Ⅱ为HA-,Ⅲ为A2-。A.曲线Ⅱ代表的微粒是,A正确;B.根据电离方程式分析,利用点(1.2,0.5)数据,常温下的 ,B错误; C.从图分析,混合液时,溶液中,C错误;D.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有,当溶液中时,则,即溶液的,D错误;故选A。D【详解】A、为甲醛,官能团为醛基,即,选项A错误;B、当-OH直接连在苯环上时为酚类,当-OH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时为醇,故为醇类,官能团为-OH,选项B错误;C、当连在O上时为酯基,即的官能团为酯基-COO-,不是醛基,选项C错误;D、官能团-COOH为羧基,CH3COOH属于羧酸类,选项D正确。答案选D。B【分析】结合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该有机物分子中有分子中含有C-H键、O-H键、C-O键,分子式可能为C2H4O2或C3H8O,核磁共振氢谱中有3组峰,分子中就有3种H原子,据此分析。【详解】A.CH3CH2OCH3结构中不含O-H键,A错误;B.CH3CH(OH)CH3相对分子质量为60,分子中含有C-H键、O-H键、C-O键,有3种H原子,满足条件,B正确;C.CH3CH2CH2OH有4种H原子,C错误;D.CH3CH2CHO相对分子质量为58,有C-H键、C=O键,不含O-H键、C-O键,D错误;答案选B。【点睛】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是此题的易错点,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组峰就有几种氢原子,在结构简式中的判断方法是取代等效氢法:同碳原子上的氢等效,同碳原子上的甲基氢等效 ,处在对称位置的相同原子团上的氢等效。以此区分B、C选项。A【详解】A.甲苯是苯的同系物,不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符合题意;B.氯化亚铁具有还原性,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B不符合题意;C.乙烷属于烷烃,不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不符合题意;D.乙烯属于烯烃,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D【详解】A. 蛋白质是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的产物,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故A正确;B.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B错误;C. 医疗上利用紫外线灯、蒸煮法进行灭菌处理,其消毒原理都是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故C正确;D. 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生理氧化,提供能量,该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D【分析】能证明 与过量NaOH乙醇溶液共热时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苯乙烯。【详解】A.混合体系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也能和溴反应使溴水褪色,无法证明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B.混合体系加入硝酸和硝酸银后出现白色沉淀是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但水解或消去都可以生成氯离子,故B错误;C.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错误;D.混合体系中提取有机物,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说明有苯乙烯生成,即发生消去反应,故D正确。故选D。D【详解】A.乙醛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之褪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醛基,但不一定是醛类,例如甲酸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醛可以看成含有两个醛基,故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 mol Ag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都可以使溴水褪色,不能用溴水进行检验,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A【分析】将转变为,-COONa没有变化,-COO-水解可生成-OH,以此来解答。【详解】将转变为,-COONa没有变化,-COO-水解可生成-OH,则先发生在NaOH水溶液中的水解生成,再通入CO2,生成即可,注意强酸(HCl)与-COONa反应,NaOH、Na2CO3、均能与苯酚反应,所以B、C、D不能实现。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明确官能团的变化及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强酸(HCl)与-COONa反应,NaOH、Na2CO3、均能与苯酚反应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A【分析】淀粉或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乙醇,乙醇氧化转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转化生成乙酸乙酯,据此解答。【详解】A. 淀粉与纤维素均可表示为(C6H10O5)n,均是高分子化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B. M是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实验室常用银氨溶液来检验M的生成,B正确;C. ②是葡萄糖的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2C2H5OH+2CO2↑,C正确;D. ④是酯化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D正确;答案选A。A【详解】A.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工业上可用淀粉生产酒精,以黏土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生成水泥,A正确;B.小苏打能作糕点的膨松剂是由于NaHCO3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品受潮,加入还原性铁粉可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C错误;D.PM2.5以及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主要导致雾霾,大量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D错误;答案选A。B【详解】A. 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1molNaOH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2NA,A错误;B. 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的物质的量是5.6L÷22.4L/mol=0.25mol,1个CO2含有22个质子,则所含的质子数为5.5NA,B正确;C. 常温下,1.0 L1.0 mol/LCH3CH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NA,因为溶剂水分子还含有氧原子,C错误;D. 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1molCH3COOH和1molCH3CH2OH充分反应,所得CH3COOC2H5分子的数目小于NA,因为是可逆反应,D错误;答案选B。C【详解】A.检验某溶液中有无K+,用洁净铂丝继取待测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故A错误;B.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少量氨气,故B错误;C.S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SO42-,CO2和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所以可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CO2中少量SO2,故C正确;D.乙酸乙酯和乙酸互溶,不能直接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酸,故D错误;选C。C【详解】A. H原子电子层最少,其原子半径最小;S原子电子层最多,其原子半径增最大;原子半径:H<F<O<C<S,故A错误;B. 非金属性F>O>S,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2O<HF,故B错误;C. 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最高,则熔沸点:CH4<H2S<H2O,故C正确;D. F元素非金属性最强,不存在最高价含氧酸,故D错误;故选C。B【详解】依题“钠一二氧化碳电池”可知是原电池,则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故A错误;Na做负极,其失去电子、被氧化,故B正确;要求电解质不能与钠反应,而醇、羧酸类有机物能与钠反应,故D错误;CO2做正极反应物,得电子生成C,故充电时逆向反应,C氧化生成CO2,故C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电化学类习题,必须熟悉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型,明确两个电极和电解质溶液,还有离子的移动方向,最后再结合具体情形准确作出判断。C【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6H14O3,故A错误;B.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两个苯环上共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H,则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B错误;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故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故C正确;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该分子结构不对称,两个苯环上连接的侧链基团不同。B【分析】能被氧化铜氧化成酮为醇,与-OH相连的C上只有1个H,据此分析。【详解】能被氧化铜氧化成酮为醇,与-OH相连的C上只有1个H,分子式为C5H12O的醇与-OH相连的C上只有1个H的有CH3CH2CH2CH(OH)CH3、CH3CH(OH)CH2(CH3)2、CH3CH2CH(OH)CH2CH3共3种,故符合条件的3种。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醇性质的考查,注意催化氧化反应结构上的特点,题目难度不大。C【详解】A.若HR为强酸,E点pH=1,若HR为弱酸,E点pH>1,A错误;B.若HR为强酸,NaR显中性,F点对应的V(NaOH)=20.00mL,若HR为弱酸,NaR显碱性,F点对应的V(NaOH)<20.00mL,B错误;C.F点电荷守恒有c(Na+)+c(H+)=c(R-)+c(OH- ),F点pH=7,则c(H+)=c(OH- )、c(Na+)=c(R-),所以F点一定有c(Na+)=c(R-)>c(H+)=c(OH- ),C正确;D.EF段内某点(不包含E、F点)显酸性,一定存在c(OH-)<c(H+ )+c(HR),D错误。答案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3-非选择题,共24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1-选择题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CO和NO能发生反应,室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2020-2022三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汇编-选择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