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单元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课件+教案 课件 34 次下载
- 第7单元 语文园地七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课件 38 次下载
- 第8单元 18 棉花姑娘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课件 41 次下载
- 第8单元 20 小壁虎借尾巴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课件 39 次下载
- 第8单元 语文园地八 课件+教案+练习+素材 课件 34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9 咕咚完美版课件ppt
展开19 咕咚
【课前解析】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兔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看了才明白:原来“咕咚”是成熟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的道理。第八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这也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关注课题:全文以课题“咕咚”为线索展开有趣的故事情节,开头“咕咚”创设声音氛围,引发思考,中间以“咕咚”串联小动物的行为,结尾以“咕咚”声音结束,揭示咕咚声的来源。
关注插图:全文共7个自然段,4个插图。四幅图对应故事的四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说图意,找出相对应段落。朗读课文过程中,学生在借助插图猜字、认字、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能够逐步自主地梳理文本信息,较快地读懂故事内容。
关注课后习题2:本文课后第2题是继第七单元学习“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之后,进一步实践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的这项阅读能力。在课后习题1识字基础上,学生先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动物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再通过理解关键词、朗读、模仿动物动作等方式思考野牛与其他动物面对问题时的区别,从而找出信息来推断“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跑”。
关注生活常识:熟透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关注生活常识,使学生明白遇到事情要动脑筋或实地去看看,才不会发生故事里这种可笑的事情。
关注词语学习:“野牛、大象、小鹿”可以借助插图的方式帮助学生猜读识记; “咕咚、吓、拦、领”借助形声字结构规律猜读;“熟了、掉进、湖里、可怕极了、逃命、领着”借助拼音学习读词语。
关注识字写字:本文是继一上《小蜗牛》后出现的第二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连环画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借助图画识字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猜字、识字,继续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共8个,其中4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结构书写规律。“家”“象”两个字撇画较多,教师示范时重点指导注意观察起笔位置和行笔的方向。学生书空练习生字书写,低年级书写时注意握笔姿势和坐姿。
【教学目标】
1.认识“咕、咚”等13个生字,会写“吓、怕”等8个字。
2.通过图画、形声字或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猜字、认字,把故事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认字;能根据课文内容作简单推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字、认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插图学习1至4自然段,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一、声音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音频,猜测声音。
教师导入:同学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看看谁猜得最正确?
预设:下雨声、鼓掌声、敲击声、咕咚声
教师追问:最后出现的是什么声音?
预设:咕咚
教师顺势引导: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19课《咕咚》,看看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2.出示课题,发现规律。
(板书:19咕咚)
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引导:请你认真观察“咕咚”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了“咕咚”这两个字都是描写声音的词语。
预设2:我发现了“咕咚”这两个字都是口字旁。
预设3:我还发现“咕”去掉“口”读“古”,它俩读音很接近,“咚”字去掉“口”后读音一样。
教师引导:同学们火眼金睛都发现了这两个字的特点,我们可以用形声结合的方法来识字。请再次齐读课题:咕咚。“咕咚”是谁发出的声音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看吧。
(设计意图:由各种音频入手,与学生的生活产生联系的同时与学习的内容也产生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看拼音随文识字。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遇到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会的生字圈出来,试着用其他方法猜猜它们的读音。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都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认识的呢?现在请同学们来读一读吧,其他同学来当小听众,看看谁读得最正确,听得最认真。
预设1:我通过看课文中的图认识了野牛、拦住、羊、鹿这些词语。
预设2:我通过读课文知道了木瓜熟(shú)了的“熟”、掉这些字。
老师提示:同学们,木瓜熟(shú)了,“熟”这个字注意与口语“熟”(shóu)要注意区分,我们再来读一遍。
预设3:我认识“下”,我猜“吓”和“下”的读音一样。
预设4:我想象着小动物的动作猜出了“逃命、领着”这些词。
老师提示:同学们,“命、领”都是后鼻音,我们要读正确,咱们再来读一遍。
教师评价:同学们真是太了不起了,能用这么多的方法来识字!其他同学也赶快试试吧。
2.归类认读生字。
(1)看图识字。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些图片上都有谁呢?
预设:大象、小鹿、野牛、小羊
教师引导:同学们自己认识了这么多字,太棒了。课文里还有很多小动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是谁吧。
预设:兔子、小猴子、狐狸、小鹿......
(2)借助形声字记形、猜义。
教师引导:下面这些字也很有意思,请大家观察这些字有什么规律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补充小结:咕、咚、吓、拦都是形声字,它的读音与右边字相近或同音。
(3)对比识记,与熟字比较。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得可真快!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字你还认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们的?
预设1:“逃跑”的“逃”和“桃花”的“逃”都念二声táo,并且都有“兆”。
预设2:“熟”和“热”它们都有四点水,右上角都是“丸”。
预设3:“命”和“伞”上方都是“人”,“伞”字下面仿佛有个人在撑伞。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十分仔细,我们在识字过程中遇到类似的字就可以比一比它们的结构特点,然后进行记忆。
教师引导:快来给他们组词吧。
预设:熟了、热闹、逃命、雨伞、逃跑、桃花
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生字宝宝吧。
3.再读课文。
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生字吧,我们把字词读得又快又准了,现在把这些字词送到课文里,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你大声朗读肯定读得更好听,快开始吧。
(设计意图:本文是本册第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生字比较多,识记难度大,从初读课文时看拼音随文识字、自由朗读猜字音到归类认读生字,最后又回归课文巩固生字,设置多样、有趣的识字方式,让学生在一遍遍朗读中,认识并理解生字新词。)
三、借助插图,了解内容
1.图文对应,发现规律。
教师启发: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这四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了这四幅连环画对应的是课文内容。
预设2:我发现了第一幅图对应课文1、2自然段,第二幅对应课文3、4自然段,第三幅图对应课文第5自然段,第四幅图对应课文6、7自然段。
2.图文对应,朗读课文。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观察插图一,请你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预设1:图片上有一棵高高的木瓜树,并且有个木瓜掉进了湖里。
预设2:在河边,有一只兔子在跑。
教师提示: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一起来大声朗读1、2自然段,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第一幅图的。
教师提示:我们读长句子读正确的同时要注意停顿,谁来试试下面的句子。
教师范读: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
学生练读。
(2)教师引导:观察第二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来朗读3、4自然段。
预设1:我发现其他小动物们都跟着兔子跑起来了。
预设2:我发现小动物们一听小兔子说就跑了起来,连想都没想。
(3)教师引导: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在奔跑呢,观察第三幅插图,朗读第5自然段,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1:我发现野牛没有跑。
预设2:我发现野牛不但没有跑,他还拦住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4)教师引导:结果怎么样了?观察第四幅图,请你来朗读第6、7自然段。
预设1:兔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发现了真相。
预设2:原来“咕咚”声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预设3:大家都笑了。
3.图文对照,梳理脉络。
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完课文我们发现下面的四句话和课文插图很匹配,我们边读边来选一选吧。
(1)出示课文四幅图和四个句子:
预设:第一幅图选D,第二幅图选C,第三幅图选B,最后一幅图选A。
(2)根据图文对应,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同学们的选择都正确,现在哪位同学可以看着插图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预设:《咕咚》这篇课文讲的是木瓜掉进湖里,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其他动物们也跟着兔子边跑边喊,只有野牛拦住大家问逃命的原因,最后动物们一起来到湖边寻找“咕咚”声响的原因。
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些小动物们发生的故事可真好玩啊,那为什么会发出“咕咚”一声响啊,现在咱们一起走进这有趣的故事探究原因吧!
(设计意图:借用图文对应的形式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梳理故事情节,最后在“看图匹配文字”中,学生通过边朗读重点句子边匹配插图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借助插图,探究课文
(一)学习1、2自然段
1.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跟着兔子来到湖边,这时候一个成熟的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听到这个“咕咚”声,兔子怎么做的?
预设1: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预设2:兔子一边跑一边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2.教师提示:什么是 “拔腿就跑”?谁来演演这个动作。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我从书上的第一幅图观察到兔子迈着大步逃跑。
教师边做动作边说:是啊,兔子甩开胳膊,迈着大步,这是“拔腿就跑”。
(板书:兔子 跑)
3.教师设置情境:咱们现在就在湖边,同学们就是兔子。我问问你:“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要拔腿就跑呀?”
预设:学生边演边说:“咕咚”来了,可怕极了!快跑呀!
教师追问:兔子兔子,你为什么跑那么快呀?
预设1:“咕咚”是不是一个大怪物呀,我得快点逃跑!
预设2:我好害怕呀!
4.师生共读第2自然段:现在全班一起来扮演兔子,“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兔子听见了,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合作。
预设:学生角色扮演兔子齐读第2自然段。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兔子紧张、害怕的心情。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启发:小猴子、狐理、山羊、小鹿、大象听见了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请大家看第二幅插图,在文中用圆圈将动物画出来,用横线画出小动物们的行为。
2.师生交流。
预设1:小猴子一听,就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过渡:谁来试着模仿小猴子说话,边说边演出小猴子一边跑一边大叫的动作。
学生模仿。
过渡:是啊,小猴子也害怕得很,赶紧跟着兔子一起跑,那其他小动物们呢?
(板书:猴子 跟着跑)
预设2: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大伙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预设3: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教师小结:所有的动物都跟着跑起来了,不同的动物相同的表现。你试着选择一种动物,试着读一读吧!
(板书:狐狸 山羊 小鹿 大象 跟着跑)
3.教师引导:从小动物们的表现当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1:我觉得小动物们都特别害怕。
预设2:我觉得他们非常慌张。
追问:你从哪感受到的?
预设1:我从“一边跑一边叫、跟着、跑”这些地方中感受到动物们害怕极了。
预设2:我从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感受到的。
预设3:我从插图中观察到动物们脚下的步子迈得非常大,看出他们都特别害怕!
4.教师指导朗读:是啊,你可真会观察,动物们迈开大步,边跑边叫,很慌张,肯定害怕极了,现在就请大家带着害怕的感受一起读3、4自然段吧。
5.教师提示: 3、4自然段有很多语气词“啦、哇、啊”以及感叹号,你试着读一读。
同学们自由朗读,教师指导语气词的读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三)角色扮演,体会特点
1.教师引导: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动物,根据他的特点说一说,演一演。
预设:朗读表演时要注意学生语气的指导,如“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要读出慌张和害怕。动作要符合小动物的特点,如“小猴子一听,扔下香蕉,就跟着飞奔起来。”再如大象“边跑边喘着粗气说”等。
2.教师引导:同学们,动物们都害怕极了,想象当时的场面,我们可以用一个词形容?
预设:乱糟糟、乱成一团……
教师点拨:文中用的哪一个词?
预设:热闹
教师请几名学生进行表演。
3.教师小结:是啊,所有的动物又跑又叫,这下可热闹了。他们想也不想,看也不看“咕咚”是谁,为什么可怕?只是看到别人逃命就认为“咕咚”很害怕,非常危险,从而慌成一团,看起来真是有些好笑。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教学中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圈圈画画,找到课文中相关的信息,进行感兴趣的朗读;再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模仿等方法理解“拔腿就跑、热闹”等词;最后创设情境开展仿说,在角色扮演中进行有感情朗读,从中再次体会动物们害怕的心理。在层层推进的教学环节中,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板书设计
兔子 跑
猴子 跟着跑
19 咕咚 狐狸 山羊
跟着跑
小鹿 大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吓、怕、跟”等8个字。
2.借助插图学习5至7自然段,了解故事内容。
3.能根据课后问题找出相关信息进行推断。
4.初步懂得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巩固识字。
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很多新的词语,快来读一读吧。
2.自由朗读,回顾课文。
教师导入:同学们读一读1—4自然段,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预设: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小兔子、小猴子、狐狸、大象都害怕极了,想也不想“咕咚”是谁,大家就跟着一起逃命。
教师提示:所有的动物都跟着去逃命了吗?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我们继续学习5—7自然段。
(设计意图:上课开始,通过复习词语、借助插图朗读课文的方式帮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本节课继续学习5-7自然段做铺垫。设置疑问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启新课。)
二、借助插图,探究课文
1.朗读课文第5自然段,进行角色扮演。
教师导入: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5自然段,借助图片想想这一段讲了什么?
预设:野牛拦住大伙问“咕咚”在哪里?谁看见了?
教师提示: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呢?
(板书:野牛)
预设:野牛想知道“咕咚”到底是什么,于是他拦住了大伙询问情况。
(板书: 拦住问)
教师提示:你会做“拦住”的动作吗?野牛是怎么拦的?你来做做动作。
教师引导:野牛拦住了大象和大伙后是怎样问的?
预设:野牛先问大象,再问小猴子、小鹿、狐狸、山羊,最后问兔子。
教师提示:那野牛是怎么问的呢?其他小动物们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预设:野牛很冷静地提出疑问,小动物们很着急、不知所措地回答。
教师引导:同学们,现在咱们进行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野牛的问话和大象、兔子的答话。
预设:朗读中教师重点抓住疑问句,读出野牛冷静的语气。可以采用“野牛先问……再问……”的句式进行不断地追问,学生进入角色,初步感悟野牛很会思考,其他小动物不动脑筋,只是盲目跟从。
2.学习第6、7自然段,了解故事真相。
预设:动物们来到湖边,终于知道了“咕咚”的真相,都笑了。
教师引导:大伙是怎样知道事情的真相的?
预设:动物们来到湖边,发现木瓜熟了,掉进湖里。
教师追问:“咕咚”究竟是什么?
预设:木瓜熟透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板书:木瓜掉到湖里)
教师点拨:第7自然段的“大伙”指谁?为什么都笑了?
预设1:“大伙”指:兔子、小猴、小鹿、狐狸、山羊、大象。
预设2:他们终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开心地笑了。
预设3:他们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教师引导:小动物们笑过之后,心里会怎么想呢?
预设1:小兔想:我以后遇到事情一定不盲目害怕、瞎跑,要多动脑筋,认真思考,弄清楚事情真相。
预设2: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学习,不再瞎跟着别人跑,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教师小结:是啊,我们不能像小兔子他们一样盲目瞎跑,要向遇事冷静、会思考、有主见的野牛学习。
(板书:遇事要思考 不盲目跟从)
(设计意图:先借助图片说说课文内容后初步朗读课文,再通过重点词语“拦住”以及疑问句进行重点朗读句子,最后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喜欢的分角色朗读进入角色,体会野牛很会思考,其他动物却盲目跟从的行为。通过连续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最终学生在思考中找寻答案,弄清事实真相。学生在朗读课文、追问问题中由疑惑到清晰,一步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自豪感。)
三、回顾课文,明白道理
1.出示连环画,回顾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预设: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讲了兔子听到“咕咚”的声音,没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来小猴子、小鹿、山羊、狐狸、大象也跟着跑,只有野牛没有跟着跑,帮助大伙儿弄清了真相的事。
2.交流讨论,你最喜欢谁?
预设1:在这个故事中,我喜欢野牛,因为他遇到事情不慌张,能先问个为什么,不盲目地跟着别人跑。
预设2:我也喜欢野牛,不喜欢兔子、小猴子、山羊、狐狸、小鹿、大象,因为他们遇事不先问为什么,别人怎么做,也跟着别人怎么做。
3.引发思考,明白道理。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感受?
预设1: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后再决定怎么做。
预设2:不要盲目听信别人的话,要学会动脑筋思考。
教师小结:同学们,希望大家以后要多注意观察生活,了解一些生活常识,遇事先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而不是盲目跟风。
(设计意图:借助图画通过填空梳理、总结课文内容,在交流讨论中辨析人物,辨别是非,这样的方式一方面降低了难度,另一方面训练了学生根据信息作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家、象”。
教师引导:我们来观察“家”在田字格的笔画位置。
预设:“家”宝盖头位于上半格中。第四笔短横紧跟宝盖头,位于上半格。左边三个撇有长短,间距匀称。最后两笔撇收捺放。
教师引导:“象”字的书写应该注意些什么?
预设:“象”重心要对正,形体偏长。下部同“家”,第六笔撇是从扁扁的“口”中斜出。
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描一遍写两遍,注意坐姿。
教师引导:你可以给“象、家”组词吗?
预设:家里、大家、家长、大象、象牙、气象。
2.指导书写“吓、怕、跟、都、起、羊”。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吓、怕、跟、都”这四个字,同学们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1:它们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宽窄。
预设2:我们要注意观察笔画的位置。
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得十分认真,现在让我们一起书空这些字。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自己书写,每个字描一遍写两遍。书写时注意握笔姿势、坐姿。
教师引导:请给它们和熟字组词。
预设:吓人、可怕、跟着、都是、起来、牛羊
五、板书设计
兔子 跑
猴子 跟着跑
19 咕 咚 狐狸 山羊
跟着跑
小鹿 大象
野牛 拦住问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画阅读课文。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有借助图画猜字、认字、读懂课文的基础了,这节课继续发展学生的独立识字和阅读能力。所以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或大胆猜测字义。本篇课文充满童趣性,在教学时我着力让学生参与有感情朗读、看图想像、即兴表演、动作模仿、分角色扮演等活动,让他们能从各自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领学生深入课文,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关系,使他们由读文、看图,进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阅读境界,在快乐的氛围中明白道理:遇事要学会思考,不盲目跟从。
小学人教部编版咕咚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2837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咕咚课前预习ppt课件</a>,文件包含19咕咚pptx、19咕咚精读课文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19 咕咚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9 咕咚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教学课件19咕咚pptx、生字课件20咕咚pptx、导学案19咕咚doc、听写课件19咕咚pptx、教案与教学反思19咕咚docx、课堂实录19咕咚doc、说课稿19咕咚doc、课文朗读19咕咚mp3等8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9 咕咚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9 咕咚图文ppt课件,文件包含19咕咚课件ppt、咕咚wma、三人成虎wmv、道听途说wmv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