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275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PT课件(送教案)全册
- 总复习 数的运算 第2课时 课件2(送教案) 课件 11 次下载
- 总复习常见的量 第3课时 课件(送教案) 课件 11 次下载
- 总复习图形与测量 第5课时 课件(送教案) 课件 11 次下载
- 总复习图形的运动 第6课时 课件(送教案) 课件 11 次下载
- 总复习 图形与位置 第7课时 课件(送教案) 课件 11 次下载
总复习 图形的认识 第4课时 课件(送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本册综合优秀复习ppt课件,文件包含第4课时图形的认识课件ppt、第4课时图形的认识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三下 《总复习》 第4课时 图形的认识 | |||
课题 | 图形的认识 | 课型 | 复习课 |
教材分析 | 图形的认识主要复习所学过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角以及观察物体的相关知识,通过对相关图形的回顾,对之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最后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这节内容包括三部分:角、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立体图形。教材这样安排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结构特点。 | ||
学情分析 | 学生在一、二年级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体,长方体对他们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学生在经历认识图形的过程中,积累了描画、摆拼、观察等感性体验,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 | ||
教学策略 | 将学过的图形知识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三年级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92页、93页。 | ||
教学目标 | 1、能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等简单图形。 2、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3、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4、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 ||
教学重点 | 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 ||
教学难点 |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 这节课我们回顾与交流图形的认识。 | ||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 1.我们学习过哪些图形?与同伴说一说。 生1:我认识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生2:我们还学过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生3:我们认识了各种角:锐角、直角、钝角。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们先来看“图形的认识思维导图”我们将学过的图形知识串联成完整的知识网络,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先来看角的初步认识,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直角、锐角、钝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直角、锐角、钝角长方形和正方形用工具三角尺和量角器来度量并作出准确判断,角和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平面图形,我们还学习了用七巧板进行拼图,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立体图形通过观察物体,可以发现物体的某一个面是平面图形。 下面一道题,我们回顾一下角 2.分别折出一个直角、钝角和锐角,并用三角尺验证。 我们先折出第一个角,用三角尺的直角去验证,第一个角比直角大,是钝角,我们再折第二个角,再用三角尺的直角去验证第二个角和三角尺的直角同样大,是直角,我们再折出第三个角,用三角尺的直角去验证,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我们再把这个三个角进行大小比较 钝角>直角>锐角 3.我们复习了角,再来回归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哪个图形是长方形?哪个是正方形?你是怎样判断的? 生:第一个是长方形,它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 生:第二个是正方形,它的特征是:四边相等,四个角相等,都是直角。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它有可以拉动,不稳定的特性。 4.我们再来观察立体图形。 选择一个物体,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你在不同角度可以看见什么?发现侧面,正面和上面都是长方形。 2.你最多可以看见几个面?3个面。 我们对图形进行对比和总结,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师竖着讲解图标里的文字。 | ||
三、达标检测 | 下面我们做巩固与应用。 1.在下面每个图形中找出一组相等的边用彩色笔描一描。 同学们用彩笔在数学书的93页第1题的图中描一描。 课件演示,我们可以描画横着的一组相等的边,也可以描画竖着的一组相等的边。 2.在右面的星座中用红笔描出五个角,在其中找一找锐角和钝角。 请同学们在数学书的第2题中用红笔描出5个角并标上钝角和锐角。 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3.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坐在哪把椅子上看到的?连一连。 描述正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物体的特征。 4.猜一猜。 淘气和笑笑在信封里装了一张彩色纸,你能根据下面的对话判断这张纸的形状吗? 有4条边4个角可以判断出是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有两条边的长是10厘米,另两条边的长是6厘米,对边相等,四条边不相等,所以一定是长方形。 | ||
四、课堂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们认识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认识了角,更进一步了解锐角、直角和钝角。 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习了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或者物体 | ||
五、教学板书 | 图形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认识了角,更进一步了解锐角、直角和钝角。 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学习了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或者物体 | ||
六、教学反思 | 优点: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比较归纳复习学过的图形,我利用用多媒体展示启发,引导直观演示,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对图形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图形的美。 通过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给学生创设亲身体验的空间,使学生获得对图形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和自信心。 缺点:三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有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的空间思维过渡的时期,学生认识事物,只能停留在表面对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容易发生混淆空间观念,处于初始阶段。 改进措施:通过思维导图和对图形总结的表格让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形成知识网络。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精品复习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课时图形与测量2课件pptx、第4课时图形与测量2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公开课复习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课时图形的认识2课件pptx、第2课时图形的认识2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优秀复习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1课件pptx、第1课时图形的认识1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