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1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2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3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4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5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6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7页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8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时空观念,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重点知识,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1.货币的发行与使用(1)两大“主题”:中国货币的发展演变历程;近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历程。(2)三个“阶段”:货币经历了从海币到金属、由金属货币到纸币、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2.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1)一个“核心”: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2)两大“内容”:古代中国的赋役制度、近现代以来关税和个人所得税制度。(3)三大“趋势”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一、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1.先秦时期:海贝——铜铸币(1)夏朝: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2)商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特点: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进
    贝币的出现标志着货币由实物向一般等价物转变;铜铸币的出现标志着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变
    (3)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特点:形状各异,大多来源于生产生活工具。说明:诸侯国长期并立造成各诸侯国经济相对独立,发展出不同体系。
    2.秦汉至唐朝:半两钱——五铢钱——通宝(元宝)(1)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原因:战国时期货币混乱;秦朝完成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巩固政权的需要。 特点:由杂乱形状向形状统一演变。 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有利于赋税征收、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有利于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联系。(2)汉代:汉武帝铸五铢钱,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意义:①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对中国货币制度产生深远影响。(3)唐朝:通宝、元宝。 特点:把货币的单位由金属重量的直接标示改为纯粹的货币符号。 意义:开元通宝钱制标志着纪重钱币的终结,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以“通宝”、“元宝”等作为铸币标示的货币系统。
    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废五铢行‘开元通宝’
    3.宋元时期:交子——钞(1)北宋: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①背景:a.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b.铜钱流通量不足,出现“钱荒”;c.铁钱等携带不便;d.民间的首创和官方的推动;e.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②特点:由金属货币向纸币演变。(2)元朝: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称为“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①背景:币制混乱;社会动荡;满足财政需求②特点:纸币通行全国
    4.明清时期:白银——银元(1)明代:①明初:铜钱与纸币并行;②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2)清代:承认白银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大宗交易及国家财政结算用银两,小宗买卖用(制)钱。 背景:①一条鞭法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 ②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③白银本身的特性;④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需求使用量增大。 特点:①由铜钱纸币并行向白银铜钱并行演变;②白银货币化 影响:①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缓解了通货膨胀;②推动明朝由实物财政向货币化财政转型;③对进口白银的依赖影响政局稳定;④推动白银成为世界货币;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进规律1.先秦: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演进 海贝→铜仿制海贝2.秦: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演进 铲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圆形方孔钱(半两钱)3.汉: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收回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4.唐: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进 秦汉以来所铸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重量; 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5.宋元:由金属货币向纸质货币演进 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6.明清:由纸币宝钞币向白银流通的演变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
    二、中国近代货币的演进历程
    1.晚清、民国:银元——法币(1)晚清政府:铸造银元。(2)北洋政府: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特点:由手工铸造向机器制造的演变
    2.南京国民政府——法币改革(1)原因:历史原因:货币制度落后。外部原因:美国白银政策;经济危机;日本侵略扩张。内部原因:废两改银的推动;红军力量的发展壮大。(2)发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3)特点:由传统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转变3.南京国民政府——金圆券、银圆券 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于是,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
    三、中国现代货币的演进历程1.人民币成为法定货币(1)背景:①解放战争顺利进行,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②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③促进经济发展,巩固政权,加强民族认同的需要。(2)产生:①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3)发展: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4)影响:①长期以来人民币地位始终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②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976-现在牙买加体系时期国际货币多元化
    1944-1973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美元主导国际货币
    1870-1914古典金本位时期以英镑主导国际货币
    1.金本位制(1816-20c30s)——以英镑为中心(1)背景: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货币结算日益复杂。②英国当时是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过程:①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②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形成国际金本位制;③1929经济大危机,金本位制崩溃。(3)特点:①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②固定汇率。(4)作用: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1717年,牛顿建议将黄金价格定为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将黄金与作为基本货币的英镑挂钩,英国由此成为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国家。 ——裴毅菲《英国金融霸权问题研究1816-1914》
    (5)崩溃原因:①一战使欧洲及英国实力的下降;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停止兑换黄金。(6)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标准和基础;②英国、法国、美国各自构建以英镑、法郎、美元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
    1931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1933年春……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他国家也纷纷宣布放弃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崩溃后……汇率剧烈波动,使货币金融领域日益陷于动荡和混乱之中。 ——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组《货币战争:真相与未来》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之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入输出,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
    2.布雷顿森林体系(二战后——20c70s)——以美元为中心(1)背景①金本位制崩溃之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混乱。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2)形成: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3)内容(双挂钩一固定)① 确定国际货币制度 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②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4)影响①积极: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使战后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顺应了经济的全球化。②消极:其实质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5)崩溃①背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滞胀危机,美国黄金储备无法维持兑换比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②表现: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美元与黄金脱钩
    经济学家特里芬曾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最后,婆婆怀疑媳妇偷米,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3.多元格局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1976年——至今(1)建立 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达成一个关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决议,这就是《牙买加协议》,奠定了当代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根据这个协议构建的国际货币体系一直运行至今。(2)主要特征 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3)影响: 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委员会于 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备课课件ppt,共28页。

    2021学年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教学演示课件ppt,共1页。

    2021学年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授课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民国币制改革,4人民币的作用,时空坐标,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