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最新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PPT课件(送教案)全套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完美版复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完美版复习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课时统计课件pptx、第1课时统计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六下 总复习 第1节 统计课题统计课型复习课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统计图众数和中位数统计图,统计图过去是选学内容现在是基本的教学内容,而众数和中位数是根据标准的要求,新增加的教学内容,统计图能直观地分析数据,众数和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在平均数不能有效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基本特点时,往往选用众数或中位数来表达数据的特点,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经验以及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方块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部分内容,能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结果在不同的标准下的多样性,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基础。教学策略注重从生活生产中选取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凸显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使用价值。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10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统计图和统计表,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各种统计表的特点。2认识统计图表和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并会选用合适的统计图。3经历统计图表的复习过程,感受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会填写统计表,会分析统计图难点,会选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教学重点重点会填写统计表,会分析统计图难点。教学难点会选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学案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
师:把你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选择3个问题 开展调查。(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生:(1)①男女生人数;②男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③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④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⑤全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⑥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书籍……生:2)如:①制作男女生人数统计表,需要收集男生的总人数与女生的总人数;②制作男女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需要收集喜欢篮球项目的男女生分别有多少人,喜欢跳绳的男女生分别有多少人,喜欢乒乓球的男女生分别有多少人……(3)如: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 (4)如:①从六(1)班男女生人数统计表中可知:六(1) 班男生有22人,女生有18人,全班有40人,男 生比女生多4人,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5%,女 生占全班人数的45%……②从六(1)班同学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表可 知:六(1)班男生喜欢篮球项目的人数最多, 六(1)班女生喜欢跳绳项目的人数最多……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说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收集数据的方法:①调查记录。如:了解六年级男、女生人数。②查阅资料。如:收集珍稀动物种类。③做实验获取数据。如:研究黄豆发芽率。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一)六(1)班家庭成员人数调查结果如下:(1)怎样整理六(1)班家庭成员人数的调查结果?(1)绘制条形统计图整理六(1)班家庭成员人数的调查结果。 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月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好处?(2)可以清楚的看出2014年全年气温的变化情况(3)笑笑买课外书用了20元,那么笑笑的零花钱共有多少元?(3)20÷50%=40(元) 答:笑笑的零花钱共有40元。举例说明学过的几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4)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直条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 作用:可以清楚的看出各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作用:既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又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 作用:可以清楚的看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二)结合实例,说说自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收集生活中应用平均数的例子。1.平均数的意义:若干个数相加的和,除以这 些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就是这些数的平均数。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2.生活中的平均数:①中国居民身高平均数发布:男167.1cm、女 155.8cm。②2014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7595美元。③武汉八月份白天平均温度是33℃,夜晚平均气 温是25℃……平均数:反映总体平均水平。中位数:反应中等水平。中位数:反应多数集中水平。平均数:一组数据,如果比较接近一般选他作为代表。中位数:一组数据如果相差较大一般选他做代表。众数:一组数据中如果某个数据出现次数相对较多,一般选他作为代表。(三)数据分析 在统计中,用( 平均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对这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的反映也是充分,但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 用( 中位数 )或( 众数 )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它们通常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算法简便。 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合选择( 中位数 )或( 众数 )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三、达标检测 1如图某电台“市民热线”对上周的热线电话进行了分类统计,其中有关房产城建的电话有30个。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多少个? 将统计图补充完整(2)列式解答30÷20%=150(个) 150×10%=15(个)2六年级一班同学体育达标人数统计图 1.男生达标人数比女生达标人数多的有什么项目?有女生达标人数比男生达标人数多的项目吗?2.女生仰卧起坐达标人数比跳绳达标人数少百分之几?(24-7)÷24≈0.708=70.8%3.全班在哪个项目上还要努力训练?为什么?3六(1)班同学身高、体重情况统计表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各是什么?身高平均数: (1.4+1.43×3+1.46×5+1.49×10+1.52×12+1.55×6+1.58×3) ÷40=60.17 ÷40≈1.50(m)中位数:就是第20、21名的身高和平均值。所以中位数是1.52众数:1.52体重平均数:(30×2+33×4+36×5+39×12+42×10+45×4+48×3) ÷40=1584 ÷40=39.6(kg)中位数:就是第20、21名体重的平均值。所以中位数是39。众数:39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五、教学板书统计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提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六、教学反思优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教材,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夯实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统计与现实生活科学领域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将统计的复习与实际问题密切结合,选择典型的、充满趣味性和富有时代气息的现实问题作为例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处理数据的方法,理解统计的概念和原理,培养统计观念。缺点:本节课我依然用以往的复习形式,没有根据内容的特点设计统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旧知,去体会统计的意义与方法。如能在活动中巩固并掌握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改进措施:在以后的复习中,要通过分析具体的问题来使学生加深对统计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统计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这样使他们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真正掌握分析,绘制和选用统计图表的方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本册综合复习课件ppt,文件包含第3课时统计与概率课件pptx、第3课时统计与概率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优秀复习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课时可能性课件pptx、第2课时可能性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本册综合完美版复习课件ppt,文件包含第6课时统计与概率课件ppt、第6课时统计与概率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