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第1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第2页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共25题) 一、选择题(共23题)2020·北京西城区·期末)2019 7 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B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十几米、总面积达 30 万平方米的高台 C古城内外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制作精美的玉器 D考古证实,距今 5000 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 2021·北京西城区·期中)2019 7 月,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B古城中部有一个高十几米、总面积达 30 万平方的高台 C古城内外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制作精美的玉器 D考古证实,距今 5000 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 2021·北京西城区·期中)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19 世纪前期 B20 世纪后期 C21 世纪前期 D21 世纪后期 2018·天津南开区·模拟)学界一般认为,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人工育茧和丝织技术。下列史料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甲骨文中出现了祭祀蚕神的内容 B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C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发现绢片和丝线 D《周礼》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作妇功 2018·上海浦东新区·模拟)2017 4 月,中华创世神话研究推进会在沪举行。下列最可能被列为研讨主题的是 A炎黄的传说 B姜寨聚落 C二里头宫殿 D殷墟甲骨 2018·北京丰台区·模拟)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雄安新区南阳遗址先后出土春秋战国时期的陶罐、陶纺轮、铜戈、铜壸及刀币等大量文物。一些文物上刻有燕侯载”“燕王职”“左征(燕国内府官署名)等文字。上述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当时    地方管理体制本地农业生产社会生活状况工、商业状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2·上海闵行区·单元测试)2017 4 月,中华创世神话研究推进会在沪举行。下列最可能被列为研讨主题的是     A炎黄的传说 B姜寨聚落 C二里头宫殿 D殷墟甲骨 2022·上海闵行区·单元测试)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     A姜寨遗址 B崧泽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2022·上海闵行区·单元测试)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位于如图的     A B C D 2021·同步练习)商代的诸侯控制区属于     A内服 B外服 C王畿 D京兆 2021·同步练习)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此社会治理理念始于     A西周 B西汉 C隋朝 D宋朝 2020·上海浦东新区·模拟)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炎黄概念形成并载入文献始于     A夏朝 B西周 C东周 D秦汉 2017·天津和平区·期中)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 2016·天津红桥区·期中)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2016·天津红桥区·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这种渴望亲人相聚的情结由来已久,与之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016·天津南开区·期末)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这主要源于古代的(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2017·天津和平区·期末)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其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 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间接演变而来 D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 2018·天津蓟州区·期中)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这一局面被改变始于     A B C D 2019·天津南开区·模拟)我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距今约 1 万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有 1 万多处,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文化区。这些文化遗存反映了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生活。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特点是     A时间早 B一元化 C独特性 D多元化 2019·天津河北区·模拟)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指宗庙、墓地或神主的辈次排列)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 C宗法制只存在于贵族阶层中 D关于宗法制的起源考证存在着争议 2021·北京大兴区·期末)我国新石器时代,以玉器来讲,东北的兴隆洼文化到长江下游的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里都有玉玦出土,后来出现的玉璜使用范围更广。良渚文化的玉琮,从最北面的陕北榆林到最南面的广东也都有出土。上述现象体现了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存在交流与互动中华早期文明全面辉煌多元邦国进入到一体王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21·北京海淀区·期末)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 1 万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打制石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动物遗骸包括 28 种哺乳动物、27 种鸟禽类、5 种鱼类、33 种螺蚌、龟鳖类及昆虫,出土了 117 种植物的种子。这些证据说明当时居民生活状况是     A稻谷是唯一的粮食作物 B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 C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D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 2021·北京东城区·期末)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了卜骨,大汶口文化遗址发现了用于祭祀、带有符号的陶尊,良渚文化遗址发现了带有墓葬的祭坛,墓葬大小及随葬品数量有别,随葬品却都以玉器为主。这些考古发现共同说明了    原始宗教礼仪出现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社会分化比较明显早期国家完全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解答题(共2题)2019·天津南开区·单元测试)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历史意义? 2019·天津南开区·单元测试)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
    答案一、选择题(共23题)1.  【答案】D【知识点】中华考古文化遗址 2.  【答案】D【知识点】中华考古文化遗址 3.  【答案】C【知识点】夏朝的建立 4.  【答案】C【解析】甲骨文属于商代,与新石器时代不符。 B 项是西汉的丝织业成就,与新石器时代不符。 C 项是第一手资料,与与新石器时代吻合,故 C 正确。 D 项《周礼》是周朝的书籍,与新石器时代不符。 故选:C【知识点】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 5.  【答案】A【解析】炎黄的传说也属于神话,所以可能成为中华创世神话的研讨主题;二里头宫殿,不属于神话的范畴,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知识点】神话传说 6.  【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燕侯载”“燕王职可以得出当时的地方管理体制如何,故正确。由材料信息陶罐、陶纺轮、铜壸及刀币能够得岀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工商业状况。材料体现不出本地的农业生产状况,故错误。故选:C【知识点】中华考古文化遗址 7.  【答案】A【知识点】神话传说 8.  【答案】C【知识点】中华考古文化遗址 9.  【答案】C【知识点】多元一体的特征 10.  【答案】B【知识点】商朝内外服制 11.  【答案】A【知识点】宗法制 12.  【答案】C【知识点】礼乐制度 13.  【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西周的宗法制。 【解析】中国古代体现国家一体的是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和国家统治,利用”“结合起来,强化王权。故选:A【点评】注意宗法制的理解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知识点】宗法制 14.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资产阶级代议制相关内容。【解答】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资产阶级代议制关于议会的知识可知,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议会机构,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大都拥有立法权。就拿美国来说,立法权属于国会(议会)的。拿欧洲议会制国家来说也差不多,议会同样拥有立法权。故B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资产阶级代议制权力的分属机构的识记。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知识点】宗法制 15.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关键信息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解析】每逢佳节倍思亲明显与血缘有关,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正确。A是王位传递的一种制度,排除ABD是对地方管理的行政制度,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偏低。【知识点】宗法制 16.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家谱源于宗法制,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评】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宗法制 17.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相关知识。关键词是:说法正确。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故排除B随着分封制的出现,宗法制在限制盛行,C项说法片面。故排除。诸侯割据纷争与分封制关系密切。故排除D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知识点】宗法制 18.  【答案】B【知识点】世袭制 19.  【答案】D【知识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20.  【答案】D【知识点】宗法制 21.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均有玉器出土的情况可知,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既多元又一体的特征;根据材料中从东北到长江流域都有玉玦、玉璜的使用,从陕北到广东都有玉琮的出土,这说明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之间存在交流与互动;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 A 正确;材料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各地文化中的玉器情况,不能说明文明全面辉煌,所以错误;故排除 BC;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这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所以错误,故排除 D【知识点】中华考古文化遗址、多元一体的特征 22.  【答案】D【解析】遗址发现了稻作遗存以及多种哺乳动物、鸟禽类,说明当时居民生活以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A 项错在唯一,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科技的发展,排除 B材料没有体现手工业的信息,排除 C故选:D【知识点】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活 23.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卜骨”“用于祭祀、带有符号的陶尊”“带有墓葬的祭坛等信息可知,当时原始宗教祭祀仪式已经出现;根据材料中墓葬大小及随葬品数量有别可知,当时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而且分化明显;由此可见,①③符合题意,故选 B;夏启继承大禹的王位,标志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错误,故排除 AC;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完全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所以错误,故排除 D【知识点】中华考古文化遗址 二、解答题(共2题)24.  【答案】这两则材料反映了西周统治者从重神观念向重人观念的转变,统治者逐渐认识到民的重要性,这一转变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产生有重大影响。孔子、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历代以民为本、民为邦本的呼声,在治国理政上发挥出积极作用。中国历史上国家治理比较好的时期,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视的时期。解析:问题探究: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观念?有什么历史意义?解题关键:通过阅读和查阅更多的商和西周初年史料,展开分析,对西周民本思想的产生背景有所认识。思路引领:商朝政权与神权相统一,宗教色彩十分浓厚,商王遇事必卜就反映了这种状况。但夏、商覆亡的历史教训使西周统治者认识到,依靠天命进行统治是不牢靠的,统治者还应当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保护小民。《尚书》中的这两句话就是周人这一思想的反映。【知识点】宗法制 25.  【答案】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这反映了从公天下的禅让制到家天下的世袭制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根据《史记·夏本纪》的记载,禹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说明禅让制在禹的时代仍有很大影响,他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战国策》以及《史记》中关于启和益、有扈氏的冲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说明这一转变并非理想化的风平浪静。解析:解题关键:读懂史料,了解关于启的继位有不同说法,增加对历史记载复杂性、多样性的理解,培养辩证分析史料的能力。思路引领:教科书中写了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但启是如何继位的,课文中并没有明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两则材料,总结出两种不同说法的性质。【知识点】禅让制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后作业题,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牧野之战想象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