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真题汇编--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真题汇编--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第1页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真题汇编--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第2页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真题汇编--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真题汇编--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真题汇编--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南宋画家李唐感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高考题汇总1.(2022·全国乙,26,4分,难度★★★)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2.(2020·山东,4,3分,难度★★★)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3. .(2016·北京,14,4分,难度★★★)“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分散宰相权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4 .(2021·湖南,5,3分,难度★★★★)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5 .(2020·全国Ⅰ,26,4分,难度★★★★)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6.(2019·海南,3,2分,难度★★)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7.(2016·全国Ⅱ,26,4分,难度★★★★)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8. .(2014·山东,15,4分,难度★★)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9. .(2021·福建,4,3分,难度★★★)北宋中期以后乡村出现了受雇于富豪之家的代役人,顶替雇主到地方官府当差。募役法实行后,这一类代役人大部分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代役人现象的普及(        )A.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  B.加剧了乡村阶层对立C.削弱了基层治理能力  D.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10. .(2017·海南,4,2分,难度★★★)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人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11. .(2022·广东,3,3分,难度★★★)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12. .(2019·全国Ⅱ,26,4分,难度★★★★)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13. .(2018.11·浙江,6,2分,难度★★★)古代理学家所提倡的“慎思明辨,格物致知”,旨在强调(          )A.知行合一B.本心即天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14. .(2013·全国Ⅰ,25,4分,难度★★★★★)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5.(2022·湖南,4,3分,难度★★★★)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答案:ACDDA   ABCAA   CBDCD1.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通判与知州(府)共议政务,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规范地方官员的行为,进而规范地方行政,故A项正确;仅仅靠通判不能防止武人干政,宋朝为防止武人干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而设置通判主要是为了制约知州(府)的权力,排除B项;通判的主要职责是与知州(府)共议政务,而不是处理军务,不能提升地方军事能力,且宋朝收地方精兵于中央,导致地方军事实力较弱,排除C项;通判可以制约知州(府),但不会导致整个地方机构的权力削弱,排除D项。2解析 题干材料对比了王安石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传统赈灾方式,前者不仅解决灾民当前问题,而且从长远上有利于农业发展,解决灾民生计问题,故C项正确;“募饥民修水利”只是改变了赈灾的方式,不一定能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故A项错误;灾区的社会秩序稳定与否,取决于救灾力度的大小,与救灾方式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所列的三种救灾方式都属于救灾措施,据此不能反映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故D项错误。3. 解析 从材料“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可知改革重点在财政方面,并不是分散宰相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王安石认为改革应从财政入手,没有与加强皇权有关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从经济方面论述,没有涉及加强军事力量,故C项错误;材料“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以通天下之利”表明王安石认为改革重点应在财政收入方面,故D项正确。4解析 材料只反映了朱熹的调查,不能说明绍兴府的行政效率高低,排除A项;朱熹作为官员受命调查不能说明理学强调实事求是,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反映赈灾方式不合理,排除C项;稻麦轮作及播种麦子前去掉稻根,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D项。5解析 宋代随着占城稻和小麦的推广,逐渐形成了间作、轮作的生产模式,这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故A项正确;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宋代区域经济发展,地区之间差异性增强,故C项错误;粮食只是民众饮食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D项错误。6解析 中国瓷器从唐朝时期开始大量外销,远达欧洲、非洲,主要渠道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陆上交通则因为政权分立受阻,因此大量瓷器开始通过海上丝路运出,故选A项;18世纪以后茶叶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主导地位,输出量迅速增加,宋元时期茶叶并未大量外销,排除B项;棉布在宋元时期成为百姓衣料,主要内销,排除C项;白银在宋元时期流向中国,排除D项。7解析 宋代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结果加速了土地兼并,导致土地大量集中到地主(即“主户”)手中,而失去土地的广大自耕农沦为佃农(即“客户”),故B项正确;租佃经营的发展有利于释放土地的活力,推动农耕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坊市制度崩溃是宋代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而题干说的是农业现象,故C项错误;题干涉及的社会现象是宋代土地政策调整的产物,因此政府管理并未失控,故D项错误。8解析 题干中户籍新称谓的出现说明出现了大量专门的手工业者,这些手工业者需要把手工业产品作为商品卖到市场上去,以维持自己的生计,这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故C项正确;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于鸦片战争后,不是唐宋时期,故A项错误;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的发展,户籍称谓的变化反映了手工业的发展,这正是传统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故B项错误;题干中户籍新称谓的出现表明农民有了自主经营的权力,这反映出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故D项错误。9. 解析 据材料“受雇……代役人……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代役人的出现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故选A项;雇人代役不一定带来阶层对立,排除B项;代役人受国家认可,且地方官府人员没有减少,没有削弱地方基层治理能力,排除C项;据材料“代役人……到地方官府当差”可知人口流动局限于本地区,排除D项。10解析 材料“或兼酒税之事”说明宋代镇可以征收商业税,这客观上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镇的功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商业区与居民区的关系,不能推断坊市制度逐渐被打破,故B项错误;材料表明唐宋时期镇的主要功能是“防戍守御”,以军事职能为主,而非地方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由镇的功能的变化不能推断出它“防戍守御”的效果,因此没有反映出边患问题得到解决,故D项错误。11解析 本题考查北宋儒学的复兴。材料中宋人李觏认为儒学教化功能缺位导致佛道广泛传播,张载认为佛道的追求与儒学截然不同,这说明面对佛道挑战,儒学家主张复兴儒学,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家学说,排除A项;立足考据是明清时期出现的学风,排除B项;张载明确反对佛道思想,不主张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排除D项。12解析 题干以程颢的诗为材料,其中“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反映了理学“格物致知”的思想,即对万事万物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获得“理”,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从自然界获得理的过程,即认识论,而不是与自然界和谐共存的目的论,故A项错误;材料“富贵不淫贫贱乐”体现的是理学自我约束的思想,故C项错误;程朱理学是积极入世的思想,故D项错误。13解析 “格物致知”为程朱理学的范畴,“知行合一”为王阳明的主张,故A项错误;“本心即天理”属陆王心学的主张,故B项错误;“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是明末李贽的主张,故C项错误;“日积月累与循序渐进”,属于程朱理学求理的过程,故D项正确。14解析 解题时,一要从“变化”的角度切入分析,从“周(公)孔之道”到“孔孟之道”不变的是“孔子”,变化的是从“周公”到“孟子”;二要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使孟子地位提升,由此选择C项;宗法血缘制度瓦解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时期就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15解析 根据材料“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可知李唐认为他的绘画不被时人欣赏,时人更欣赏通俗画作,由此可知当时世俗文化兴盛,D项正确;时人更欣赏通俗画作,并不能说明当时艺术水准下降和绘画题材集中,排除A、B两项;李唐是在感慨绘画题材的问题,不是画家的地位问题,排除C项.
     

    相关试卷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元检测--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检测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检测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检测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检测题--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康熙在位时期,皇储之位几度反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