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九年级下册15* 无言之美教案
展开——《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建构、运用文艺类论述文的解读策略
2、 落实审美体验,增加审美知识,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 把握核心概念“无言之美”以及重要概念“言”与“意”的内涵
2、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拓展迁移,体验审美
读出自己,思辩质疑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图片欣赏
我们刚刚学习了《山水画的意境》一文,知道了所谓意境就是情与景的结合,所谓的体会意境的过程就是审美。请你欣赏其中一幅,根据画面、结合题目,说说你感受到的美。
二、 理解概念:
1、这是一篇文艺性议论文,这类文章我们阅读时往往需要达成理解概念、理清关系、
迁移运用、批判质疑这四个目标。首先我们来完成第一个目标——理清概念。课文我们已经预习了,接下来请大家抓住核心概念,找出表明观点的词语、句子,概括段意。
学生交流,找出关键句或概括段意。
2、连读划线句子,把一大片读成一条线,把一整篇读成一小段!
示例:从美术的角度研究,我们能明了无言之美。言可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达意的,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语言和意象都要尽善尽美,和自然逼真,但言并不需要把所有的意思表达尽了。照相虽然比绘画和自然逼真,但图画更能引起我们的美感,所以图画里的无言之美就是选择之美,文学作品中的无言之美就是不尽之意;音乐的无言之美就是无声之美;雕塑的无言之美是含蓄不露。所以,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深越真切!
方法指津:抓住关键词,连缀关键句,把一大片读成一条线,把一整篇读成一小段。概括要有整体观念!
三、理清思路
1、 虽说屏幕上的文字可谓言之有理,但表明观点还有言之有据,接下来我们就来做个练习,来研究一下作者严密的论证。这是文章阐述古诗中的无言之美的内容,请大家把7句诗还原到课文中去。
在诗词中,这样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 A B ,本来没有表现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 C ,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语言之中。此外像 D, E ,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大手笔只要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在眼前,栩栩如生,如 F 就把乡村风景写得多么真切!再如 G ,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写得多么有声有色!
①、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怨情》)
②、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③、曲终人不见,江山数峰青。(《省试湘灵鼓瑟》)
④、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⑥、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陶渊明)
⑦、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2、学生不看课本,尝试完成任务;
3、讨论交流,形成答案:
A处填④,B处填⑥。④⑥两处均借景抒情,且有闲情雅致之感,但④句写风从南边吹来,一片新绿随风起伏,仿佛张开了翅膀,是写春季田园的生机;而⑥句写细雨从东边而来,夹杂着凉爽的风,这是初夏之景,故而④前⑥后。
C处填③。“凄凉惜别”之情这和③句中所写娥皇女英鼓瑟的感受悲情故事相契合。
D处填②,E处填①。这两句都说明了诗人的情感,一悲一喜,相互映衬,但陈子昂早于李白,故而②前①后。。
F处填⑤。鸡犬之声相闻 ,照应乡村之景。
G处⑦。填落日时分,大旗招展,风声呼啸,战马嘶鸣,明月高悬,军纪严明:这本就是月夜沙场的景色。
方法指津: 如此看来,文章有理有据,不得不令人折服,而我们只需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找到材料和观点的连接点,精准分析,就能顺利完成任务,也提升了我们的辨别分析的能力。
三、迁移运用:
1、那作者所说的这些理论是否合理,还有待各位同学来验证。请你依据无言之美的内涵,说说你所了解的无言之美,可以是文学、诗歌、音乐、喜剧、摄影、电影等任何一种文艺样式,或者来自生活、宗教等领域均可。
2、仿句练习:请依据你对“无言之美”的理解,仿写句子。
无言之美是中国艺术形式重要的美学特点,诗歌中的无言之美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萧萧班马鸣”的离愁,是 ;
绘画中的无言之美是精心选择的意象,是几只蝌蚪,便画出十里蛙声,便 ;
音乐中的无言之美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里的幽愁暗恨,是
雕塑里的无言之美是断臂的维纳斯启示我们残缺便是完美的哲思;是
戏剧中的无言之美是,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师;是
教育中的无言之美是孟母截断的布匹,是
生活中的无言之美是妈妈在我考试失利时的拥抱,是 。 懂得无言之美,就懂得了文学的言外之意,音乐的弦外之音,绘画的素简之美,生活的真情之美!
方法指津:由此及彼,同类联想。运用是学习的目的!
四、质疑思辨
1、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无言之美》是作者1924年所写的第一篇美学论文,从观点到论述也许有不完善的地方,大家尝试质疑一下:哪些观点你有疑问?哪些论述你认为不严谨?
示例:作者认为,相片因为太和自然逼真了,而缺乏美感。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助读资料《中国摄影发展史》节选内容。
2、作者简介: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现枞阳县)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先后就读于私塾、孔城高小、桐城中学,曾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本文写于1924年冬,是作者的第一篇美学论文。1925到1933年先后留学于英法两国,留学期间,他写了最负盛名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此外,他的《谈文学》、《谈美书简》等理论读物,深入浅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方法指津:历史地看待文艺类论述文的观点,既能看到其合理之处,也能看到其片面甚至不科学之处,同时能结合历史时代特点,明了作者何以如此认为。
五、课堂小结:一个接受了14年传统教育的美学家,尽管他有留学欧洲的经历,但骨子里他还是推崇含蓄内敛的中国式的审美。我们的这位乡贤极力推崇审美教育,是因为正如他所说的:“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许多轰轰烈烈的英雄和美人都过去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成功和失败都过去了,只有艺术作品真正是不朽的。……长城、《短歌行》使我们心领神会这些骸骨不存的精神气魄。……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让我们也努力散布几点星光去照耀那和过去一般漆黑的未来!
六、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宗白华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进一步体会“无言之美”。
2、欣赏一首古诗、一幅画或一支曲,写一写你所体会到的无言之美,200字左右。
初中语文无言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无言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 无言之美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5* 无言之美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主阅读,再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内容,赏析句子,探究写法,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15*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15*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