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银针曾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 )
A. Al B. Ag C. Mg D. Hg
2.以下是中国利用竹子造纸的过程,其中肯定有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
A. 砍下竹子于水塘浸泡 B. 加碱液煮料成纸浆
C. 将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 D. 压紧晾干纸膜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C. 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D. 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
4.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观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B.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C.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变
5.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4NH3+3O2 6H2O+2N2 B. 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C. 2FeCl2+Cl2═2FeCl3 D. 2HgO 2Hg+O2↑
6.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X
Y
Z
A
Fe
FeCl2
Fe2O3
B
Ca(OH)2
NaOH
NaCl
C
AgNO3
Ba(NO3)2
BaSO4
D
H2O
O2
CO2
A. A B. B C. C D. D
7.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 B. 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
C. 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 D. 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
8.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A. B. C. D.
9.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B.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 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10.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11.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 , 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NaOH B. BaCl2 C. KNO3 D. AgNO3
12.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循环体系。
分析图示,得出下列结论:
①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②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③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 ④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⑤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其中符合题意结论的个数有( )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
二、填空题
13.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器盛装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生锈的原因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盛澄清石灰水瓶壁有一层薄膜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酒精作燃料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生锈,其原理是________.
14.图a 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 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 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 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
(2)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________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________;
(3)有关图C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原子序数:Z>Y B. 核外电子数:X=Y C. Y 和Z 同处于第二周期
15.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②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16.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表:
组别
物质质量
A
B
C
D
E
NaCl晶体质量/g
5
15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115
X
130
13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组X的值为________.
(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________.Ca(OH)2的溶解度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____(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7.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②________。
(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出一种物质的类别)________。
18.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三、实验题
19.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________。
20.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________;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________,一定不是________。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A、 Al 是铝的元素符号,A不符合题意;
B、Ag是银的元素符号,,一个元素符号中如果有两个字母,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B符合题意;
C、Mg是镁的元素符号,C不符合题意;
D、Hg是汞的元素符号,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解答
2.【答案】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解答】A 砍下竹子于水塘浸泡,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加碱液煮料成纸浆,物质的成分发生改变为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
C将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压紧晾干纸膜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
3.【答案】B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A不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有的反应放热,有的反应吸热,B符合题意;
C、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C不符合题意;
D、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硬度大,抗腐蚀性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分子的特性解答
B根据化学反应中有吸热和放热两种
C根据燃烧的条件解答
D根据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熔点低,抗腐蚀性强解答
4.【答案】A
【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A.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如:一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构成一个一氧化碳分子,而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A符合题意;
B. 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B不符合题意;
C. 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如:氢分子质量小于铁原子质量,C不符合题意;
D.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增多、可能减少、可能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氧气和臭氧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分子解答
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C根据金属原子的质量一般很大解答
D根据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不一定改变
5.【答案】B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A、4NH3+3O2 6H2O+2N2 ,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A不符合题意。
B、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 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符合题意。
C、2FeCl2+Cl2═2FeCl3 ,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C不符合题意。
D、2HgO 2Hg+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6.【答案】D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但氯化亚铁溶液无法一步反应生成氧化铁,无法一步实现图示的转化,故选项错误. B、Ca(OH)2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氯化钠无法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无法一步实现图示的转化,故选项错误.
C、AgNO3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硝酸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硫酸钡沉淀难溶于水、难溶于酸,无法一步反应硝酸银,无法一步实现图示的转化,故选项错误.
D、H2O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碳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各组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变化规律,分析各组物质间能按转化关系图完全物质间转化的一组;通过列出具体的反应,可以使分析和判断变得直观、简单.
7.【答案】D
【考点】氧气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解析】【解答】解: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施用过多对污染土壤,组成土壤板结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肥的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8.【答案】C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A错误;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此实验室制取CO2和O2的发生装置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错误;
C、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
D、应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都大,所以都不会用到向下排空气法,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氧气的原理结合发生装置的特点、收集方法进行对比选择: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装置的特点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实验室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固液常温型;也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是固体加热型;因为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9.【答案】B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解:A、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久施NH4NO3的土壤被酸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分析】A、根据题意,某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B、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选项是不符合题意的叙述,该图不能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强弱;A不符合题意
B选项是不符合题意的叙述,a点盛金属锌的烧杯中酸有剩余;B不符合题意
C选项是不符合题意的叙述,b点时金属锌产生的氢气少;C不符合题意
D选项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是符合题意的叙述;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镁、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均能与稀硫酸反应,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分别与铜浓度的硫酸反应,有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加入稀硫酸的关系图,最终镁产生的氢气量最多分析解答
11.【答案】C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A选项氢氧化钠能与二者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
B选项氯化钡能与硫酸铜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选项硝酸钾,因为硝酸盐和钾盐全溶解,故能大量共存;C符合题意
D选项硝酸银能与氯化铵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氯化铵和硫酸铜和选项中的物质反应能产生沉淀、气体和水就不能共存,据此分析解答
12.【答案】B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①该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①符合题意;
②二氧化锰不是专门作催化剂的,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不是二氧化锰,②不符合题意;
③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③不符合题意;
④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④符合题意;
⑤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中有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属于混合物,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认真观察循环体系,理清图示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分析其中的变化过程,上图的关键是水通电得到的氢气和二氧化碳味原料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等能源。
二、填空题
13.【答案】(1)Fe+CuSO4=FeSO4+Cu
(2)4Al+3O2=2Al2O3
(3)CO2+Ca(OH)2=CaCO3↓+H2O
(4)C2H5OH+3O2 2CO2+3H2O
(5)与氧气、水隔绝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答】(1)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能与铁制容器反应。(2)铝制品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耐腐蚀。(3)盛澄清石灰水瓶壁沾有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固体碳酸钙。(4)酒精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5)铁制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同时作用的结果,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使铁制品与氧气、水隔绝。
故答案为:(1)Fe+CuSO4=FeSO4+Cu(2)4Al+3O2=2Al2O3(3)CO2+Ca(OH)2=CaCO3↓+H2O(4)C2H5OH+3O2 2CO2+3H2O(5)与氧气、水隔绝【分析】(1)根据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解答
(2)铝在常温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保护膜,据此解答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4)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确定防锈的方法
14.【答案】(1)132.9
(2)3;Al3+
(3)A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图a 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2.9。(2)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13-2-8=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3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Al3+;
(3)A.同一周期,由左至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故原子序数:Z>Y ,A符合题意;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属于第二周期,Y属于第三周期,故核外电子数:X
故答案为:(1)132.9(2)3;Al3+(3)A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所表示的含义解答
(2)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失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数字在前,符号在后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周期数越大,原子序数越大
15.【答案】(1)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2)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1)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即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由图可知只有C属纯净物。
故答案为:(1)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了水分子(2)C【分析】依据反应图中各物质的分子结构情况,并利用图示中微粒的变化情况分析化学反应的有关规律,据此解答
16.【答案】(1)不饱和
(2)120
(3)36;<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解答】(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A点时,在100g水中还可以继续溶解物质,因此A组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2)C组数据加入的NaCl的质量在15~30g之间,可以是20g,则溶液为120g;(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20℃时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36gNaCl,所以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36g;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会发生反应:CaO+H2O=Ca(OH)2 , 并恢复到室温,由于溶剂减少,所以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故答案为:(1)不饱和(2)120(3)36;<【分析】(1)由B组溶液可知,100克水中加入15克氯化钠形成115可溶液可知A组为不饱和溶液
(2)D组加30继续全部溶解,因此C组为120克
(3)由E组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因此a点的纵坐标为36,根据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在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溶液质量减少
17.【答案】(1)CO2
(2)C+ 2CuO 2Cu + CO2↑;CuO+H2SO4=CuSO4+H2O
(3)碱(单质、氧化物)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物质为碳单质、B为氧化铜、C物质为二氧化碳、D为含铜离子的溶液、E为碱类物质;(1)物质C的化学式是CO2;(2)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 2CuO 2Cu + CO2↑;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碱类物质。
故答案为:(1)CO2(2)C+ 2CuO2Cu + CO2↑;CuO+H2SO4=CuSO4+H2O(3)碱(单质、氧化物)【分析】由题意可知,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C是二氧化碳,D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D是硫酸铜,B是黑色固体,能得到硫酸铜,因此B是氧化铜,A是黑色固体,能得到二氧化碳,A是碳,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知E可以为碱(单质、氧化物)
18.【答案】(1)1.6
(2)5%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68g+2g﹣68.4g=1.6g;(2)设产生1.6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g
x=3.4g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5%
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可得氧气的质量为68g+2g﹣68.4g=1.6g,利用氧气的质量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可得到过氧化氢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题
19.【答案】(1)集气瓶
(2)AC或AD;2KMnO4 K2MnO4+MnO2+O2↑
(3)BD;干冰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答】(1)b是集气瓶。(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AC或A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为:2KMnO4△ K2MnO4 + MnO2 + O2↑。(3)固体与液体常温反应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BD。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叫做干冰。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及用途解答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以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收集装置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以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
20.【答案】(1)溶液由红变为无色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加入适量稀盐酸,使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再排放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加入盐酸的过程中的现象为溶液由红变为无色;(2)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提出问题】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碳酸钠,一定不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符合题意的做法是加入适量稀盐酸,使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再排放。
【分析】(1)根据碱与酚酞变红色,中和完全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解答
(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3)根据碳酸钠溶液也是碱性的,因此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因为 有气体生成因此废液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所以一定不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应该加入适量稀盐酸,使溶液恰好变为无色时再排放。
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8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中学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