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0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20 小壁虎借尾巴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中国语言文字,体会汉语之美。
语言运用: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思维能力: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审美创造:体会童话的乐趣。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结构:《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知识性童话,全文以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动物尾巴的不同作用,以及壁虎尾巴的再生功能。本课的结构清晰,其中第3、4、5自然段情节反复,可作为学生仿说仿写的范例。本文配有六幅插图,可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对应的特点,让学生带着课后问题看图读文,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关注字词学习: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8个,其中有5个带口字旁,教学中主要关注口字旁在左和在右的区别。“呀、呢、吗、吧”,左边小口写在左上格,封口压在横中线;“加”字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呢”重点指导书写,注意穿插笔的书法“直”的书写关键是摆好“横”的位置。“直”字不能写得太宽,中间的三个短横间隔均匀,且不能碰到横折,末笔长横要长而稳。
关注课文理解:本课可以按照“为什么借——向谁借——结果如何”的教学思路展开。首先,引导学生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然后,利用课本插图,结合故事情节,根据童话结构反复的特点,举一反三,仿编故事;最后回归整体,以课件填空处内容为脚手架,串讲故事,搭建语言实践运用的平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升。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借”等13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会写“捉、条”等8个字。
2.通过多种方法猜生字的字音、字义,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借助连环画课文的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4.了解壁虎、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猜字和了解字义;借助连环画课文特点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通过图画、形声字等方法猜读生字的读音和意思,认识“壁、借”等13个生字和户字头、车字旁2个偏旁,会写“向、爬、房、捉、姐”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3)播放歌曲《小壁虎》,教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小壁虎借尾巴
齐读课文题目。
教师指生领读,相机指导。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能够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生动的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初读课文。
(出示课件4)教师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读。
教师提出朗读要求:借助连环画独立读课文;遇到有注音的生字多读几遍。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猜猜它们的读音和意思,再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标出段落序号。
(出示课件5)教师出示课文,标注自然段。
2.学习字词。
(出示课件6)出示生字:壁 借 墙 蚊 咬 断 您
拨 甩 赶 房 傻 转
学生自由拼读,识记生字。
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出示课件7)出示词语:
壁虎 借用 墙角 蚊子 咬住 挣断 您好
拨水 甩开 赶走 房子 傻孩子 转身
教师引导读准词语:先自己读词语,读准字音。再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
去掉拼音,学生接龙读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3.识字方法。
教师组织“识字交流会”,说说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些字的,教师相机点拨重点生字的识记:
(出示课件8)识记生字“墙”。
教师引导:看一看图,你能猜出小壁虎最喜欢待在哪里吗?
学生交流,出示“墙壁”一词,引导看图猜“墙”字的读音。
读准后鼻音“qiánɡ”。
教师解说:最早的时候,墙是用泥土垒起来的,所以“墙”这个字有一个“土”。
(出示课件9)形声字识字:
(出示课件10)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认识“拨”“甩”。
(出示课件11)课件出示图片识字:拨钟表,拨琴弦,甩头发。
(出示课件12)学偏旁:“房”,户字头,可以组词房子、房屋。
“转”,车字旁,可以组词转身、转头。
(出示课件13)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识字:“断”“傻”。
(出示课件14)教师引导完成‘小壁虎捉蚊子’的识字游戏。
(设计意图:“识字交流会”让学生积极地分享他们的识字经验。学生不仅可以各抒己见,加深识字印象,还可以从其他同学口中得知更多的识字方法。)
三、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15)教师引导:借助第一幅插图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小壁虎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课件16)预设: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它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他想去借一条尾巴。
板书:挣断尾巴
(出示课件17)教师引导:借助第二、三、四幅插图读课文第3-5自然段,说一说:小壁虎爬到了哪里?都找过谁借尾巴?结果怎么样?
(出示课件18)教师出示课件:
小壁虎爬到小河边,找小鱼借尾巴。结果没借到。
小壁虎爬到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结果没借到。
小壁虎爬到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结果没借到。
(出示课件19)教师引导:最后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借助第五、六幅插图,读课文第6、7自然段,找出答案吧!
预设: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它长出了新的尾巴。
(出示课件20)请同学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壁虎爬到( ),找( )借尾巴,但他要用尾巴( );爬到( ),找( )借尾巴,但他要用尾巴( );爬到( ),找( )借尾巴,但他要用尾巴( );最后小壁虎的尾巴( )。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在这里,教师布置的问题也是循序渐进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学写字
(出示课件26-28)教师逐一示范,讲解书写要领:
“爬”半包围结构,“爪”的捺要舒展,“巴”字形体小巧,紧靠“爪”的捺,在捺的中间偏上位置。
“房”:半包围结构,第一笔点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笔横折位置在上半格居中,内部饱满,第六笔横伸出户字头,收笔在横中线上。
“捉”: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第九笔撇的收笔穿插到提的下方,最后一笔捺写得较舒展。
“姐”: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女字旁靠近竖中线,第四笔位于竖中线右边,最后一横起笔穿插在左边点的下方。
学生描红,教师适时点评。
四、课堂演练(出示课件2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条、您、草”3个字。
2.指导读好对话,体会情感;发现文章反复结构,借助图片复述故事。
3.了解鱼、牛、燕子的尾巴的不同作用;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挣掉了,它想借条尾巴,你能看图回忆一下课文的内容吗?
(出示课件26)根据图片回忆课文,检测学生第一课时学习效果。
预设学生看图回忆课文。
教师小结: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小壁虎借尾巴》。
教师板书:小壁虎借尾巴
二、互动课堂,学习生字
1.学习3-5自然段。
(出示课件27)教师引导:读第3-5自然段,一起来了解动物尾巴的作用吧!
(出示课件28)教师引导:小壁虎来到小河边,向小鱼借尾巴,借到了吗?
预设:没有借到,因为小鱼还要用尾巴拨水。
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说一说:小壁虎来到( ),向( )借尾巴,小鱼要用尾巴来( )。
板书:小鱼 不能借 拨水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贯穿以读为主的思想,感受清新活泼的文字,通过图片想象当时的场景,语言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会在潜移默化中生成。)
(出示课件29)教师出示课件,指导把加点词重读。
教师引导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小壁虎与小鱼的对话。
(出示课件30)教师引导:小壁虎又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预设:爬到了大树上,找老牛借尾巴。
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说一说:小壁虎爬到( ),向( )借尾巴,老牛要用尾巴( )。
板书:老牛 不能借 赶蚊子
(出示课件31)教师引导学生同桌之间读一读对话。
(出示课件32)出示第四幅插图,齐读第5自然段。
教师引导:小壁虎最后爬到了哪里?找谁借尾巴?
预设:最后爬到了房檐下,找燕子借尾巴。
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说一说:小壁虎爬到( ),向( )借尾巴,燕子要用尾巴( )。
板书:燕子 不能借 掌握方向
(出示课件33)教师引导男女生对读,体现出小壁虎的恳求,有礼貌。
(出示课件34)教师引导: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小壁虎的话时,读出他的天真活泼;读老牛的话时,老牛的声音要比小鱼、小壁虎等的声音低沉一些。
2.学习6、7自然段。
(出示课件35)教师引导:自由读课文6自然段,想一想: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他去了哪里?
预设:他爬呀爬,爬回家里找妈妈。
(出示课件36)教师引导:“爬呀爬”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快找出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找到4次。
(出示课件37)朗读指导:语速放慢,表现出小壁虎借尾巴的艰辛。
(出示课件38)教师引导: 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小壁虎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
预设:小壁虎发现自己长出新尾巴了。
板书:长出新尾巴
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小壁虎这时候是什么心情?
预设:开心 。
(出示课件39)教师引导学生两两对读,读出小壁虎的高兴。
(出示课件40)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吧!
(出示课件41)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可以长出新的尾巴?
预设:壁虎的尾巴有再生功能。
教师追问:你还知道哪些事物有再生功能。
预设:蚯蚓、头发……
(出示课件4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松鼠和猴子尾巴的特点。
教师提问:如果小壁虎找他们借尾巴,我们可以怎样写呢?
预设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43)练习说话:
小壁虎爬呀爬,爬到( ),他看见( ),小壁虎说:“( )?”( )说:“( )。”
板书:小小尾巴作用大
3.学写字。
(出示课件44)教师引导观察“条、您、草”三个字的结构特点,逐字讲解书写要领:
“条”:上放下收。第二笔横短撇长,与捺对称,收笔在横中线,上下穿插。
“您”:上长下短。上部左右靠近,“心”呈扁势。
“草”:“艹”位于上半格中间,“日”较扁,最后一横紧贴横中线下方,第八笔横为主笔,要舒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字形掌握汉字的结构,养成认真书写汉字的好习惯。)
三、课文小结,拓展延伸
1.课文小结(出示课件49)
本文通过讲述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告诉我们不同动物尾巴的特点和作用,揭示了“动物尾巴都有用”的道理。
2.拓展延伸 (出示课件50、51)
拓展“动物尾巴的妙用”的相关资料。
四、课堂演练(出示课件52)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用处。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3~5自然段。而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并且以小壁虎和小鱼、老牛、燕子的对话展开。在教学设计时,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演读相结合,让学生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在自学的时候,也让学生学着画一画,圈一圈,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边读边画中逐步掌握了读书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分小组针对课文第3~5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演示排练。在这一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表演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去积累语句,内化语言,再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演反馈。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也起到了积累语言的作用,为说话、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朗读方面,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读出祈使句的语气,读好多个角色之间的对话”,要使所有学生参与到朗读训练中来,小组合作是较好的方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学习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学习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知识拓展,归纳总结,布置任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解析,目标预设,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0 小壁虎借尾巴一等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0 小壁虎借尾巴一等奖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启发谈话,揭示课题,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第6,总结归纳,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