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北京市顺义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
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汉字及汉字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下列汉字载体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
A
B
C
D
汉字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载体
兽骨
青铜器
石器
纸张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Mg B. 稀H2SO4 C. NaOH D. K2SO4溶液
3.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H2SO4属于酸 B. Na2CO3属于碱 C. KCl属于盐 D. CO2属于氧化物
4. 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NaCl溶液 B. 蒸馏水 C. 稀HNO3 D. Fe(OH)3胶体
5.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 KCl B. H2O C. CH4 D. Cl2
6.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B. 很软,能用刀切割
C. 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 可保存在煤油中
7. 下列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Na B. Mg C. S D. Cl
8. 已知H2+Cl2−点燃2HC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氢气前应检验氢气已达纯净
B. HCl分子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C. 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燃烧生成的HCl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呈雾状
9.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10. 下列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C
B. O
C. Si
D. S
11. 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符号是K
B. 属于金属元素
C.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D. 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ⅡA族
12. 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A. NaOH
B. Mg(OH)2
C. KOH
D. Ca(OH)2
13. 614C常用于考古时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下列关于 614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6
B. 质量数为14
C. 核外电子数为8
D. 中子数为8
1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氧化钠-呼吸面具中用作氧气的来源
B. 漂白液(有效成分NaClO)−用作漂白剂
C. 碳酸钠-用作食用碱
D. 氧化铁-用作红色颜料
15. 下列实验操作不规范的是( )
A.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B. 制备有毒气体时,在通风橱内进行
C. 实验结束后,将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D. 闻气体时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
16. 在含有大量H+、Fe2+和Cl−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 Ag+
B. OH−
C. SO42−
D. MnO4−
17.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金属性强弱;Mg>Al
B.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 酸性强弱:HClO4>H2SO4
D. 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
18. 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B
C
D
实验
Na在坩埚中加热燃烧
将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
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现象
有淡黄色固体生成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红色布条褪色
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A. A
B. B
C. C
D. D
19. 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a、b、c中分别加入(或通入)HCl气体、Ba(OH)2固体、H2O三种物质,加入物质(X)的质量与溶液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中加入的物质是H2O
B. b中加入的物质是HCl气体
C. c中加入的物质是Ba(OH)2
D. c中硫酸与加入物质反应的产物均不是电解质
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B. 0.1mol/LNaCl溶液中含有0.1molNa+
C. 1molN2约含有6.02×1023个氮原子
D. 常温常压下,1molH2的体积约为22.4L
21. 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Zn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Zn+2H+=Zn2++H2↑
B. 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气体:3Fe+6H2O(g)−高温Fe3O4+O2
C. 加热NaHCO3固体,产生无色气体:2NaHCO3−△Na2CO3+H2O+CO2↑
D. 向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Cl−+Ag+=AgCl↓
22.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Y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2Y中含有的一定是共价键
B. 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C. W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
D. Y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强于Z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
23. 下列关于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数NH3:CH4=4:5 B. 质量NH3:CH4=16:17
C. 原子数NH3:CH4=1:1 D. 核外电子数NH3:CH4=1:1
24. 工业上将电石渣浆中的S2−转化为SO42−,工艺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Ⅰ中,Mn(OH)2被还原
B. 过程Ⅱ中,S2O32−做氧化剂
C. 该流程中发生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 将10L480mg/LS2−转化为SO42−,理论上需要O20.3mol
25.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H2O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无色气体
H2O2具有氧化性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C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还原性:Zn>Fe
D
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一定为钠盐溶液
A. A B. B C. C D. D
26. 已知反应:
i.Cl2+2KI=2KCl+I2
ii.SO2+Cl2+2H2O=H2SO4+2HCl
iii.SO2+I2+2H2O=H2SO4+2HI
(1)反应i中,做氧化剂的是 ______,氯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molCl2,生成I2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mol。
(2)依据i、ii、iii判断,物质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
27. 元素周期表在学习、研究和生产实践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下表显示了A∼G7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A
3
B
C
D
E
4
F
G
(1)A的元素符号是 ______。
(2)B、C的单质与水反应时,较难进行的是 ______。
(3)非金属性E强于G,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______,得电子能力E大于G。
(4)下列对G及其化合物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
a.G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
b.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F>G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G
(1)配制溶液
①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______。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最后所配溶液实际浓度比要求小的是 ______(填字母)
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酒到容量瓶外
b.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把液体倒出一些
c.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2)进行实验
实验
现象
开始时红色没有明显变化,也没有明显气泡产生;
继续滴加盐酸,当溶液红色明显变浅时,气泡也逐渐增多;
当溶液颜色变为浅红色,继续滴加盐酸,溶液浅红色褪去,有大量气泡产生。
①实现碳酸钠向碳酸氢钠转化的现象是 ______,大量气泡产生时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②利用CO2可以实现碳酸钠向碳酸氢钠的转化,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9. 某小组制取次氯酸钠并探究氯水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部分装置略去)。
(1)①中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2)②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试管中的溶液可选择 ______(填字母)。
a.碱石灰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③中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4)实验中可观察到④的试管里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如下变化,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现象
原因
溶液最初从紫色变为色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使石蕊变色
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______
继续通入,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______
(5)次氯酸钠与双氧水均可用于消毒,但二者混合会产生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且消毒能力大大降低。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30. 从硒鼓废料中回收硒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i.硒(34Se)、碲(52Te)与氧同主族;
ii.硒鼓废料中主要成分为硒(含少量碲、碳、铜等)。煅烧过程中,回收料中的硒、碲被氧化成SeO2和TeO2;
iii.部分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SeO2
340℃(315℃升华)
684℃
易溶于水
TeO2
733℃(450℃升华)
1260℃
易溶于水
(1)T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______,稳定性:H2Se______H2S(填“>”、“<”或“=”)。
(2)过程①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3)根据表中数据,过程②最适宜的分离方法是 ______。
(4)过程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31. 某小组探究CO还原Fe2O3时,温度对产物的影响。设计实验如图(部分装置略去)。
分别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对装置A加热,得到产物甲和乙。甲、乙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分别对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
产物甲现象
产物乙现象
Ⅰ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
溶解,无气泡
溶解,有气泡
Ⅱ
取步骤Ⅰ中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Ⅲ
取步骤Ⅱ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
变红
无现象
Ⅳ
向步骤Ⅲ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褪去
先变红,后褪色
已知:
Ⅰ.酒精灯燃烧温度约为400∼500℃,酒精喷灯燃烧温度约为1000℃;
Ⅱ.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Ⅲ.S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1)①产物乙在步骤Ⅰ中发生反应,产生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②产物甲,乙在步骤Ⅱ中均产生蓝色沉淀,说明 ______。
③依据步骤Ⅱ、Ⅲ,推测产物甲中铁元素的价态为 ______。
④产物乙在步骤Ⅳ滴加氯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褪色可能的原因及验证方法为 ______。
(2)依据实验判断,温度对CO还原Fe2O3时产物的影响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兽骨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是合金,故A错误;
B.青铜为铜、锡的合金,故B正确;
C.石器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硅酸盐等,不是合金,故C错误;
D.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不属于合金,故D错误;
故选:B。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据此判断。
本题考查了材料的分类,把握合金的概念及物质的结构组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A.Mg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稀H2SO4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NaOH为电解质,故C正确;
D.K2SO4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物质导电的条件:存在自由电子或者自由移动的离子,据此判断。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把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物质导电的条件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A.H2SO4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A正确;
B.Na2CO3属于盐,不是碱,故B错误;
C.KCl是钾离子和氯离子过程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正确;
D.CO2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B。
A.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B.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C.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
D.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物质组成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概念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D
【解析】解:A.NaCl溶液属于溶液,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A错误;
B.蒸馏水属于分散剂,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B错误;
C.稀硝酸属于溶液,不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D.氢氧化铁胶体属于胶体,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是指当光束通过胶体分散系时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和溶液最常用的简单方法;丁达尔效应的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所以只要判断下列分散系是否为胶体即可。
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明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是解答关键,题目较简单。
5.【答案】A
【解析】解:A.KCl中钾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A正确;
B.H2O中只存在H−O共价键,故B错误;
C.CH4中只存在C−H共价键,故C错误;
D.Cl2中只存在Cl−Cl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A。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物质的构成微粒及微粒之间作用力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A
【解析】解:A.钠性质活泼,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有很强的还原性,故A错误;
B.实验室可用小刀切割金属钠,说明钠质软,故B正确;
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故C正确;
D.钠能够与空气中水、氧气反应,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以隔绝空气,故D正确;
故选:A。
A.钠性质活泼,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质软;
C.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D.钠能够与空气中水、氧气反应。
本题考查钠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还需注意钠在常温下与在加热下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为高频考点。
7.【答案】D
【解析】解:Na、Mg、S、Cl均位于第三周期,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Cl元素原子的原子半径最小,故D正确,
故选:D。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微粒半径的比较,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半径比较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解:A.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防止发生爆炸,即点燃氢气前要验纯,故A正确;
B.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HCl分子中含有H−Cl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H2在Cl2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故C错误;
D.HCl遇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所以形成白雾,故D正确;
故选:C。
A.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都要验纯;
B.不同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C.H2在Cl2中燃烧时发出苍白色火焰;
D.HCl遇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性质,明确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及现象即可解答,题目简单。
9.【答案】D
【解析】解:A.氮气中存在氮氮三键,氮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氮气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氯化氢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为共价键,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为离子键,氯化钠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水为共价化合物,存在两对H−O键,则水的电子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A.N原子的最外层有5个电子,氮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
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为共价键;
C.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
D.水为共价化合物,存在两对H−O键。
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电子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表示方法及区别。
10.【答案】B
【解析】解:同一周主族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非金属性:C
故选:B。
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变化规律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解: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9,为K元素,故A正确;
B.钾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正确;
C.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个,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形成K+,故C正确;
D.K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ⅠA族,故D错误;
故选:D。
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为K元素,是碱金属元素,最外层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金属阳离子,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周期表的应用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C
【解析】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金属性:K>Ca>Na>Mg,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最强的为KOH,
故选:C。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周期律的内容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13.【答案】C
【解析】解:A.614C的质子数是6,故A正确;
B. 614C的质量数是14,故B正确;
C.核外电子数=质子数=6,故C错误;
D.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8,故D正确;
故选:C。
原子的构成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为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构成,明确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4.【答案】A
【解析】解;A.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应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故A错误;
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用作漂白剂,故B正确;
C.碳酸钠的碱性不大,可中和发酵生成的酸,则碳酸钠可用作食用碱,故C正确;
D.氧化铁性质稳定,颜色为红色,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故D正确
故选:A。
A.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B.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
C.碳酸钠的碱性不大,可中和发酵生成的酸;
D.铁红为氧化铁,性质稳定,颜色为红色。
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
15.【答案】A
【解析】解:A.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用嘴吹可能会引起火灾,故A错误;
B.制备有毒气体时,在通风橱内进行,故B正确;
C.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将剩余的钠放回原试剂瓶,故C正确;
D.不能直接闻气体的气味,闻气体时用手在集气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故D正确;
故选:A。
A.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
B.制备有毒气体时,在通风橱内进行;
C.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要回收;
D.不能直接闻气体的气味。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实验安全、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评价能力,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C
【解析】解:A.Ag+、Cl−之间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H+、Fe2+都与OH−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H+、Fe2+、Cl−、SO42−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存在较多H+的溶液呈酸性,MnO4−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Fe2+、Cl−,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等反应时能大量共存,以此进行判断。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题干暗含信息、常见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B
【解析】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Mg、Al位于第三周期,原子序数Mg
B.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B错误;
C.非金属性Cl>S,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lO4>H2S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Cl,则稳定性:HF>HCl,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D正确;
故选:B。
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
B.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
C.中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8.【答案】B
【解析】解:A.钠和氧气点燃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将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生成,发生复分解反应,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
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红色布条褪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2FeCl3+Fe=3FeCl2,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A.Na在坩埚中加热燃烧,钠和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B.将NaOH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有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生成;
C.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Cl2的集气瓶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红色布条褪色;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属于基本知识得到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9.【答案】C
【解析】解:A.通入 H2O,稀硫酸被稀释,则溶液中自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曲线a不正确,故A错误;
B.通入 HCl 气体,溶液中有HCl=H++Cl−,则溶液中自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溶液导电能力增强,曲线b不正确,故B错误;
C.加入Ba(OH)2固体,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H−+Ba2++SO42−=BaSO4↓+2H2O,所以随着Ba(OH)2固体的加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先逐渐减小到接近于0后增大,所以导电能力也先逐渐减小到接近于0后增大,故曲线c正确,故C正确;
D.由C可知硫酸与加入物质反应的产物BaSO4为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A.稀硫酸中存在:H2SO4=2H++SO42−,加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小;
B.通入 HCl 气体,溶液中有HCl=H++Cl−,则溶液中自移动的离子浓度增大;
C.加入Ba(OH)2固体,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H−+Ba2++SO42−=BaSO4↓+2H2O,所以随着Ba(OH)2固体的加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先逐渐减小到接近于0后增大;
D.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图象和化学知识相结合,要求学生有将图象信息转换为化学信息的能力,注意把握混合溶液中物质之间的反应以及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
20.【答案】A
【解析】解:A.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故摩尔质量是44g/mol,故A正确;
B.题目未给溶液体积,无法计算离子的物质的量,故B错误;
C.1molN2约含有1mol×2×6.02×1023/mol=1.204×1024个氮原子,故C错误;
D.题目未给标准状况,无法使用22.4L/mol计算气体体积,故D错误;
故选:A。
A.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量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B.题目未给溶液体积;
C.原子数等于分子数乘以原子个数;
D.22.4L/mol的使用条件为标况下的气体。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题目难度中等,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转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B
【解析】解:A.Zn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故A正确;
B.红热的Fe与水蒸气反应,产生气体,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高温Fe3O4+4H2,故B错误;
C.加热NaHCO3固体,产生无色气体,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故C正确;
D.向NaCl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故D正确;
故选:B。
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B.铁与水蒸气加热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C.碳酸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D.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性质、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22.【答案】C
【解析】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元素或Li元素、Y为O元素、Z为S元素、W为Cl元素,
A.若为Li2O,只含离子键,故A错误;
B.若X为Li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X>Y,若X为H元素,原子半径为X
D.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Y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弱于Z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故D错误;
故选:C。
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Y与Z同主族,X位于IA族,Y为O元素、Z为S元素;结合原子序数可知,X为H元素或Li元素、W为Cl元素,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序数、元素的位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3.【答案】D
【解析】解:A.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的分子数NH3:CH4=1:1,故A错误;
B.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的质量NH3:CH4=(nmol×17g/mol):(nmol×16g/mol)=17:16,故B错误;
C.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的原子数NH3:CH4=(nmol×4):(nmol×5)=4:5,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NH3和CH4的核外电子数NH3:CH4=1:1,故D正确;
故选:D。
A.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B.结合公式m=nM计算;
C.原子数等于分子数乘以原子个数;
D.NH3和CH4均含有10个电子。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题目难度中等,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转化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D
【解析】解:A.过程Ⅰ中,Mn(OH)2中Mn由+2价升高为+4价,被氧化,故A错误;
B.过程Ⅱ中,S2−转化为S2O32−,化合价升高,S2O32−为氧化产物,故B错误;
C.反应⑤中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石膏,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将10L480mg/LS2−转化为SO42−,理论上需要O20.3mol,物质的量为480mg⋅L−1×10L=4800mg=4.8g,物质的量为4.8g32g/mol=0.15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0.15mol×8=n(O2)×4,n(O2)=0.3mol,故D正确;
故选:D。
由流程可知,CaO与硫酸锰反应生成Mn(OH)2,通入氧气生成MnO32−,涉及反应为2Mn(OH)2+O2+4OH−=2MnO32−+4H2O,MnO32−与S2−反应生成S2O32−,进而与氧气反应生成SO42−,可用于制备CaSO4⋅2H2O,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电子守恒计算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控制变量法及守恒法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25.【答案】C
【解析】解:A.可能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无色气体为氧气,不能证明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
B.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O32−,故B错误;
C.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生成氯化锌和Fe,则还原性:Zn>Fe,故C正确;
D.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知,溶液为NaOH溶液或钠盐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A.可能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
B.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均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生成氯化锌和Fe;
D.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6.【答案】Cl2 降低 2Cl2>I2>SO2
【解析】解:(1)化合价降低的Cl元素所在的反应物Cl2做氧化剂;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为−1价,若消耗了1molCl2,转移电子是2mol,
故答案为:Cl2;降低;2;
(2)物质氧化性顺序是: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i.Cl2+2KI=2KCl+I2氧化性顺序是:Cl2>I2,ii.SO2+Cl2+2H2O=H2SO4+2HCl氧化性顺序是:Cl2>SO2,iii.SO2+I2+2H2O=H2SO4+2HI氧化性顺序是:I2>SO2,得到氧化性顺序是:Cl2>I2>SO2,
故答案为:Cl2>I2>SO2。
(1)化合价降低元素所在的反应物做氧化剂;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为−1价,根据化合价变化计算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2)物质氧化性顺序是: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本题注意把握氧化性的强弱的判断,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给信息,题目难度不大.
27.【答案】N Mg Cl、Br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半径增大 ac
【解析】解:(1)A是第二周期ⅤA族元素,原子序数是7,元素符号是N,
故答案为:N;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金属性Na>Mg,金属性越强越易和水反应,单质与水反应时较难进行的是Mg,
故答案为:Mg;
(3)Cl、Br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Cl大于Br,
故答案为:Cl、Br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半径增大;
(4)a.G是Br元素,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高化合价为+7价,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越易与氢气反应,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As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BrO4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是N元素、B是Na元素、C是Mg元素、D是P元素、E是Cl元素、F是As元素、G是Br元素。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28.【答案】搅拌,加速溶解、引流 ab 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红色 H++HCO3−=CO2↑+H2ONa2CO3+CO2+H2O=2NaHCO3
【解析】解:(1)①溶解时,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2CO3的溶解,转移时为了防止溶液溅出,要用玻璃棒引流,
故答案为:搅拌,加速溶解、引流;
②a.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则溶质减少,浓度偏低,故a正确;
b.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把液体倒出一些,会造成溶质损失,溶液浓度偏低,故b正确;
c.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不会影响实验结果,故c错误;
故答案为:ab;
(2)①Na2CO3水溶液碱性强,NaHCO3水溶液碱性弱,当溶液中红色变浅时,说明Na2CO3基本转化为NaHCO3,继续滴加盐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HCO3−=CO2↑+H2O,
故答案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浅红色;H++HCO3−=CO2↑+H2O;
②将CO2通入Na2C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O2+H2O=2NaHCO3,
故答案为:Na2CO3+CO2+H2O=2NaHCO3。
(1)①通过玻璃棒的搅拌可以加速溶解;为了防止溶液溅出,要用玻璃棒引流;
②根据c=nV并结合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来进行误差分析;
(2)①Na2CO3水溶液碱性强,NaHCO3水溶液碱性弱,当溶液中红色变浅时,说明Na2CO3基本转化为NaHCO3;继续滴加盐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H2O;
②碳酸钠溶液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方法及Na2CO3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溶液配制步骤为解答关键,误差分析为难点,可根据操作方法对c=nV中n、V的影响判断配制误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29.【答案】MnO2+4HCl(浓)−加热MnCl2+Cl2↑+2H2ObCl2+2OH−=Cl−+ClO−+H2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氯气过量,溶液中含有Cl2分子 ClO−+H2O2=Cl−+O2↑+H2O
【解析】解:(1)①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浓)−加热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4HCl(浓)−加热MnCl2+Cl2↑+2H2O;
(2)a.碱石灰能与氯气反应,故a错误;
b.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用饱和食盐水除氯气中的氯化氢,故b正确;
c.浓硫酸干燥氯气,不能用浓硫酸除氯气中的氯化氢,故c错误;
d.氯气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故d错误;
选故答案为:b;
(3)③中试管内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使石蕊由紫色变为红色;由于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溶液逐渐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氯气过量,溶液中含有Cl2分子,所以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故答案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过量,溶液中含有Cl2分子;
(5)次氯酸钠与双氧水混合会产生一种常见的无色无味气体,双氧水被氧化为氧气,次氯酸钠被还原为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H2O2=Cl−+O2↑+H2O,
故答案为:ClO−+H2O2=Cl−+O2↑+H2O。
装置①制备氯气,装置②除氯气中的氯化氢,装置③中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制备次氯酸钠,装置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氯气验证氯水的性质,装置⑤吸收氯气,防止污染。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物质性质实验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30.【答案】第五周期第ⅥA族
(2)根据分析,过程①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uO,
故答案为:CuO;
(3)SeO2、TeO2升华温度不同,根据表中数据,过程②最适宜的分离方法是升华,
故答案为:升华;
(4)过程③为SeO2与和H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eO2+2H2SO3=Se+2H2SO4,
故答案为:SeO2+2H2SO3=Se+2H2SO4。
硒鼓废料中主要成分为硒(含少量碲、碳、铜等),废料450℃煅烧,然后冷却,碲、碳、铜转化成SeO2、TeO2、CuO,加水溶解,CuO不溶,过滤除去,SeO2、TeO2、转化为H2SeO3、H2TeO3,加热分解得到SeO2、TeO2,加热升华分离,得到SeO2,SeO2与和H2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e。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考常见题型,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习题中的信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31.【答案】Fe 产物甲、乙与盐酸反应后的产物中都含有Fe2+ +2、+32Fe2++Cl2=2Fe3++2Cl− SCN−被氯水氧化,继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猜想正确 温度越高,还原产物中铁的价态越低
【解析】解:(1)①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产物乙在步骤Ⅰ中发生反应,产生气泡的主要成分是Fe,
故答案为:Fe;
②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产物甲、乙在步骤Ⅱ中均产生蓝色沉淀,说明产物甲、乙与盐酸反应后的产物中都含有Fe2+,
故答案为:产物甲、乙与盐酸反应后的产物中都含有Fe2+;
③依据步骤Ⅱ可知甲中含有Fe2+,依据步骤Ⅲ可知甲中含有Fe3+,所以产物甲中铁元素的价态为+2、+3,
故答案为:+2、+3;
④产物乙在步骤Ⅳ滴加氯水时,Fe2+被氧化为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S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褪色的原因可能是SCN−被氯水氧化,继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SCN−被氯水氧化,继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猜想正确;
(2)根据以上分析,甲是Fe3O4、乙是Fe,温度对CO还原Fe2O3时产物的影响是温度越高,还原产物中铁的价态越低,
故答案为:温度越高,还原产物中铁的价态越低。
(1)①铁和盐酸反应放出氢气;
②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
③依据步骤Ⅱ可知甲中含有Fe2+,依据步骤Ⅲ可知甲中含有Fe3+;
④产物乙在步骤Ⅳ滴加氯水时,Fe2+被氧化为Fe3+,SCN−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褪色的原因可能是SCN−被氯水氧化;
(2)根据以上分析,甲是Fe3O4、乙是Fe。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物质性质实验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01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