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模拟生物试题 (解析版)
展开四川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度(上期)调考模拟试题
高2021级生物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的是( )
A.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B. 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 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突触小体能够通过胞吐完成神经递质的释放,出现突触小泡和细胞膜的融合,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呼吸供应,因此可以发生丙酮酸的分解,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
【详解】A、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A错误;
B、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
C、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C错误;
D、兴奋在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错误。
故选B。
2.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最早发现的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B. 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 人在发烧时食欲差的主要原因是消化酶活性受影响
D. 吃糖1小时后胰高血糖素会明显增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消化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37℃时消化酶的消化作用最强。
【详解】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A错误;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B错误;
C、发烧时内环境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受到影响会下降,食欲差主要是消化酶活性受到影响,C正确;
D、吃糖1小时后,通过消化吸收使血糖含量增加,所以血糖中胰岛素含量升高,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D错误。
故选C。
3.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
B. HIV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C. 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最终使人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D. HIV主要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血液及血制品传播等。
【详解】A、已经证实的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条,其核心是通过性传播和血传播,一般的接触并不能传染艾滋病,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拥抱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A错误;
B、HIV是病毒,病毒依赖于活细胞才能生存,在离开人体后能存活时间很短,B错误;
C、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T细胞是重要的免疫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T细胞被破坏死亡,最终使人丧失大部分免疫功能,C正确;
D、病毒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HIV是RNA病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D错误。
答案是C。
4.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 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 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可以被3的某种物质特异性识别
D. 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1为突触小泡,2为突触间隙,3为突触后膜,a为突触小体,b为下一个神经元。
【详解】A、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该过程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神经递质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胞吐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C、1处的神经递质经胞吐进入2(突触间隙),然后与3(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正确;
D、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外负内正,D正确。
故选B。
5.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 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B. 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C.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D. 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进行,A错误;
B、动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B错误;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C正确;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发生在消化道内,D错误。
故选C。
6.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 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D.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答案】A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详解】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都是由兴奋区向未兴奋区传导,外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A正确;
B、突触小体内只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
C、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外正内负电位,C错误;
D、神经递质有兴奋型神经递质和抑制型神经递质,故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A。
7. 下列中哪一项是垂体在生命活动调节中所起作用?
A. 调节胰岛素的分泌,降低血糖浓度
B. 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C. 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D. 使上肢骨骼肌收缩,缩手以避开有害刺激
【答案】B
【解析】
【详解】A、垂体不能调节胰岛素的分泌,A项错误;
B、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B项正确;
C、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为神经调节过程,其中枢位于下丘脑,C项错误;
D、使上肢骨骼肌收缩,缩手以避开有害刺激为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D项错误。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8. 下列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则其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B. 若某人摄入了较多的碱性食品后会使血浆的pH明显上升
C. 只要是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全部属于细胞免疫
D. 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正常机体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作用下,能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处在寒冷环境中,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维持体温恒定;处在炎热环境中,主要依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
【详解】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若某人的下丘脑严重受损,则其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A正确;
B、由于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上升或降低,B错误;
C、 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C错误;
D、胰岛素能降血糖,肾上腺素能升高血糖,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减少,D错误。
故选A。
9. 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 )
A. 肝脏适时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 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 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 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调节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中渗透压、pH、温度以及各种化学成分相对稳定状态叫做内环境稳态。
【详解】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维持内环境血糖的平衡,A不符合题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维持内环境O2与CO2的相对稳定,B不符合题意;
C、肾脏不断把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C不符合题意;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是补充人体内血细胞,与内环境稳态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主要为养料和氧气
C. 人的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血红蛋白等
D. 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系统来完成;④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⑤表示代谢废物排出细胞。
【详解】A、③内环境中废物的排出不需要消化系统,A错误;
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组织细胞需要的养料和氧气直接从内环境中获得,B正确,
C、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
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需通过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错误。
故选B。
11. 医生建议:老年人每天早晨起床后,应饮一杯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脑溢血的发生;平常生活中,应注意定时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因为口渴表明内环境已经缺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起床饮水后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
B. 渴觉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
C. 人体感觉口渴时表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 若喝水多,尿就多;若喝水少,尿就少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缺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一方面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另一方面大脑皮层产生渴感,调节人主动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详解】A、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下降,A正确;
B、感觉发生于大脑皮层,渴觉的产生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不是反射活动,B错误;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会将这一信息传至大脑皮层,人会感觉口渴,C正确;
D、喝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少,尿液多,喝水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多,尿液减少,D正确。
故选B。
12. 人体的呼吸中枢、身体平衡中枢、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分别是( )
A. 脑干、小脑、脊髓 B. 下丘脑、小脑、大脑
C. 小脑、脑干、脊髓 D. 大脑、脑干、下丘脑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身体平衡的中枢位于小脑,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13. 跳楼机下落时人非常紧张,人体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中的某些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B. 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心脏,作用于靶细胞
C. 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所以需要不断合成
D. 人紧张时的各种反应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肾上腺素是激素,不是酶,其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但不会对心肌细胞中的某些反应具有催化作用,A错误;
B、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心脏,作用于靶细胞,这一过程是激素调节,B正确;
C、肾上腺素作为激素,发挥作用后会立刻被灭活,所以需要不断合成,C正确;
D、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的过程是神经调节,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是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A。
【点睛】人在恐惧、紧张时,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这一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本题是对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考查,分析题干中给出的实例,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14. 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 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 免疫细胞指T细胞和B细胞,它们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 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由T细胞分泌)、溶菌酶等。
【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
B、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
C、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
故选B。
15. 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I和细胞Ⅱ均能识别抗原,但细胞Ⅲ不能
B. 在①、⑤、⑨所在的阶段中,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 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其中Ⅰ表示B细胞;Ⅱ表示记忆细胞;Ⅲ表示浆细胞,其分泌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①②③表示感应阶段;⑤⑥表示反应阶段;⑧表示效应阶段;④⑦表示二次免疫应答。
【详解】A、细胞Ⅰ是B细胞,细胞Ⅱ是记忆细胞,两者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Ⅲ为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正确;
B、①过程有吞噬细胞参与,⑨是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但⑤表示反应阶段,没有吞噬细胞的参与,B错误;
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C错误;
D、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由特定抗原引起并由浆细胞产生,应为抗体,D错误。
故选A。
16. 生长素浓度变化后对植物器官产生了相同影响效果的一组是( )
A. 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 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
C. 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 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扦插生根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的向地性主要体现生长素浓度过高对根的抑制生长作用,茎的背地性主要体现生长素浓度较高对茎的促进生长作用,植物的向光性主要体现生长素浓度较高对茎的促进生长作用,顶端优势主要体现生长素浓度过高对侧芽的抑制生长作用,带芽扦插生根主要体现生长素促进生根作用。
【详解】A、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过高对根的抑制生长作用,茎的背地性只体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A错误;
B、顶端优势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两重性,植物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较高对茎的促进生长作用较强,B错误;
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都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较高时对茎的促进作用较大,C正确;
D、带芽扦插生根体现生长素促进生根作用,根的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浓度过高对根的抑制生长作用,D错误。
故选C。
17. 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 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 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 乙烯可诱导产生无子果实
【答案】C
【解析】
【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详解】A、乙烯用于果实催熟,生长素可促进果实发育,A错误;
B、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萌发,B错误;
C、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伸长,引起茎的伸长,C正确;
D、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不是促进果实发育,因此不能用其诱导产生无籽果实,D错误。
故选C。
18.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往往具有两重性,如图为生长素促进生长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顶芽的生长浓度在a~b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小于b
B. 如果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a~b之间,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b
C. a~b与c~a浓度不相同,促进生长速度不同
D. a~d之间的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两重性的实例如顶端优势,即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2.分析图解可知:表示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的示意图,a、b、c均能促进植物生长,d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其中a点对应的浓度对植物生长最适宜,d点以后的浓度抑制植物生长。
【详解】AB、若顶芽的生长素浓度在a~b之间,受抑制的侧芽的浓度一定大于d,A错误;B正确;
C、识图分析可知,a~b与c~a浓度不同,促进生长的速度相同,C错误;
D、识图分析可知,a~d之间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D错误。
故选B。
19. 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 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 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D. 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S”型曲线: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 K 值。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会上升。
【详解】A、种群“J”型曲线发生在生存资源、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的环境中,则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A正确;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型,B错误;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C正确;
D、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的因素就是由于环境条件的有限性,所以当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D正确。
故选B。
20. 下列生物不能组成一个种群的是( )
A. 某个鱼塘内的不同年龄的鲫鱼
B. 寄生在某个T细胞内的所有HIV
C. 一段腐木上的微生物
D. 生活在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大熊猫
【答案】C
【解析】
【分析】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详解】A、某个鱼塘内的不同年龄的鲫鱼是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A不符合题意;
B、寄生在某个T细胞内的所有HIV,也可以成为一个种群,B不符合题意;
C、腐木上的微生物有许多种,不能成为一个种群,C符合题意;
D、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所有大熊猫是一个种群,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 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
B. 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C. b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D. 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已知图中a、b、c、d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则a表示个体,b表示种群,c表示群落,d表示生态系统,据此答题。
【详解】A、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是“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所以图中a表示个体,b表示种群,c表示群落,d表示生态系统,A错误;
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形成一个群落,可用c表示,B错误;
C、b表示种群,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C正确;
D、d表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故选C。
22. 下列对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 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分层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
D.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答案】D
【解析】
【分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详解】A、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是群落垂直结构的表现,是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受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A正确;
B、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植物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B正确;
C、农业生产上可以根据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合理套种,搭配种植适当的品种,C正确;
D、一块地中的玉米属于种群,无群落的分层现象,D错误。
故选D。
23.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 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 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 由于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详解】A、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A正确;
B、每一级都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B正确;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增加,C错误;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保护了环境,D正确。
故选C。
24.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动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生态功能。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湿地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 常见的湿地主要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C. 到湿地保护区去旅游观光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破坏湿地会造成当地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
【答案】D
【解析】
【分析】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动植物种类繁多,说明其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
【详解】A、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动植物种类繁多,说明其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所以恢复力稳定性相对较弱,A错误;
B、常见的湿地主要属于自然生态系统,B错误;
C、到湿地保护区去旅游观光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
D、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能蓄水,调节气候和降水,利于水循环等功能,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以破坏湿地会造成当地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D正确。
故选D。
25. 下列几项中可以分别代表图中细胞甲和细胞乙的是
A. 垂体和甲状腺
B. 下丘脑和垂体
C. 甲状腺和下丘脑
D. T细胞和B细胞
【答案】A
【解析】
【详解】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A正确;
B、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而垂体分泌的激素不能作用于下丘脑,B错误;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的分泌活动,而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直接调控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错误;
D、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而B细胞不能分泌物质作用于T细胞,D错误。
【点睛】甲状腺激素的分级反馈调节: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26. 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B. 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
C. 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D.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答案】A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1表示轴突,2表示突触小体,3表示轴突,4表示轴突。图中共有4个突触结构。突触的类型有: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是单向传递。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详解】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A正确;
B、刺激图中1、2、3处,均符合兴奋产生与传递的调节,能引起肌肉收缩,相反,刺激4处不能,B错误;
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负内正,C错误;
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方式单向传递,D错误。
故选A。
【点睛】
27. 如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种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病人在第28天时抗体浓度高,说明这时比第7天时病情严重
B. 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抗体产生的快而且数量多,可以快速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
C. 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于遗传物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机体对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
D. 浆细胞都是由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据图分析,患者在第28天时抗体浓度高于第7天,这是由于二次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数量多,并非是病情严重,A错误;
B、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快而且数量多,可以快速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B正确;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但遗传物质不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抗体的分泌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错误;
D、浆细胞是由B细胞和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的,D错误.
故选:B.
【点睛】
28. 将如图装置进行下列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幼苗能够直立生长的是( )
A. 台灯围绕装置匀速转动 B. 遮光罩匀速转动
C. 转盘匀速转动 D. 花盆匀速转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植物弯曲生长的机理考查,植物的茎弯曲生长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植物茎生长素含量多的一侧生长快,因此会向生长素含量少的一侧弯曲生长。
【详解】A、台灯围绕装置匀速转动,幼苗只能在小窗处接收到光照,故幼苗弯向小窗生长,A错误;
B、遮光罩匀速转动,只有小窗和光源在一条直线上时,幼苗才能接收到光照,故幼苗弯向光源生长,B错误;
C、转盘匀速转动,幼苗只能在小窗处接收到光照,故幼苗弯向小窗生长,C错误;
D、花盆匀速转动,对于幼苗而言,相当于接受的是均匀光照,幼苗直立生长,D正确。
故选D。
29. 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试管中取培养液时,应该先将试管摇匀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B.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实验结果会因为无法判断死亡个体而偏大
C. 若一个方格中酵母菌数量过多,应从盖玻片边缘滴加清水进行稀释
D. 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的试管中酵母菌数量仍将呈“S”型曲线增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营养物质的量、温度、PH、溶氧量等.酵母菌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抽样检测方法——显微计数。
【详解】A、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A正确;
B、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因为显微镜下观察难以判断酵母菌是否死亡,实验结果会因为无法判断死亡个体而导致统计结果偏大,B正确;
C、到培养后期,由于酵母菌的增多,为了方便对酵母菌计数,应先将培养液按比例稀释处理,然后再在显微镜下计数,而不能从盖玻片边缘滴加清水进行稀释,C错误;
D、培养液中酵母菌呈“S”型增长与营养物质浓度、空间大小、代谢物质积累等因素有关,所以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的试管中酵母菌数量仍将呈“S”型曲线增长,D正确。
故选C。
30. 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E是生态系统中的次级消费者
B. 完成B→A和F→A的生理过程相同
C. D体内能量最多可以有20%传递给C
D. 信息传递只能发生在E、D、C、B之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表示大气中的CO2库,E表示生产者,B、C、D表示消费者,F表示分解者,其中E→D→C→B构成一条食物链。
【详解】A、由图可知,E→D→C→B构成一条食物链,故E是生产者,A错误;
B、B→A是消费者进行呼吸作用,F→A是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呼吸作用)释放CO2,生理过程相同,B正确;
C、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最大为20%,D同化能量最多可以有20%传递给C,而不是D体内能量可以有20%传递给C,D体内的能量=D的同化量-D呼吸消耗的能量,C错误;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物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生物和环境之间,所以也能发生在A和BCDEF之间,D错误。
故选B。
31. 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
B. 组织水肿与①②③中积累过多的液体有关
C. 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不能向③中扩散
D. B结构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乳酸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细胞内液,④是淋巴,A是毛细血管,B是红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毛细淋巴管,①②④构成内环境。
【详解】①②④属于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③细胞内液,它们共同构成体液,均参与了体温的调节,故A正确;组织水肿是②组织液积累过多液体引起,故B错误;③是细胞内液,②是组织液, 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故②中的CO2不能向③中扩散,故C正确;B是红细胞,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故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乳酸,故D正确。故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组成内环境的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物质交换的特点及各种细胞外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的高低。
32. 关于人体内环境中pH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2CO3
C. 血液中的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
D. pH的相对平衡只由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调节,与神经—体液调节无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体血浆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主要是由于缓冲物质.机体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乳酸、碳酸等物质,并且进入血液。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对血液的pH值影响不大。血液中增多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增强呼吸活动,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A、人体血液的pH通常在7.35 ~ 7.45之间,A正确;
B、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当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产乳酸钠和H2CO3,B正确;
C、 H2CO3/NaHCO3等缓冲物质对血液中酸碱度起缓冲作用,血液中Na2CO3过多时,就与H2CO3结合形成NaHCO3,NaHCO3经肾脏排出体外,C正确;
D、pH的相对平衡是血液中的缓冲物质直接调节的,同时也需要神经-体液调节,D错误。
故选D。
33. 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当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突触后膜兴奋
B. 如果信号物质是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则其靶细胞可能是生殖器官上的细胞
C. 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 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神经递质具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模兴奋或抑制,A错误;
B、性激素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故性激素的靶细胞可能是生殖器官上的细胞,B正确;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C正确;
D、甲状腺激素作用范围较为广泛,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D正确。
故选A。
点睛】
34. 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表①不偏转,电表②偏转两次
B. 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 兴奋由c传到e时,发生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D. 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故电流表①指针不偏转;而传递到电流表②两极的时间不同,故可发生两次偏转,A正确;
B、a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而不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是抑制性递质,B错误;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有促进兴奋的,也有抑制兴奋的,兴奋由c传到e时需要经过突触,在突触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正确;
D、在左侧第一个神经元上的a点给予一个刺激,兴奋将从a点传到b点,再传到d点,不能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D正确。
故选B。
【点睛】
35. 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探究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时,应遵循一定的原理,下列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 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 B. 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 瓶口应敞开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 D. 瓶内生态系统应给予适当的光照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考查生态瓶制作的原理及注意问题。明确生态瓶制作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AB、生态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且瓶内各种生物数量搭配应合理,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AB正确;
C、瓶口应密封,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扰,C错误;
D、瓶内生态系统应给予适当的光照,已提供能量来源,D正确。
故选C。
36.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 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 H 过程
C. 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 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为神经、体液调节过程,AB和AC过程为神经调节,内分泌腺相当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本题需要掌握:1、寒冷时机体为维持体温恒定,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的表现分别有哪些;2、非条件反射的概念;3、体温恒定的原因: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
【详解】A.饭后血糖升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也可以刺激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之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即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A正确;
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即能完成图中H过程,B正确;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从而使代谢加快,即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C正确;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再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效应器,使手缩回,即通过“内外刺激→A→B”使手缩回,属于神经调节,D错误。
故选D。
37.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群落的次生演替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
C. 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
D. 动、植物群落的演替都与光照条件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群落自然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正确;
B、群落的次生演替不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就不能演替成森林阶段,B错误;
C、与次生演替相比,群落初生演替不具有原有的植被和土壤条件,因此初生演替速度比次生演替速度要慢得多,C正确;
D、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是植物在争夺阳光过程中出现优势种而形成的,动物群落的食物直接或间接都来自于植物,所以与光照也有一定的关系,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群落及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特征的理解,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
38. 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然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B. 在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 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D. 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食物链:农作物→昆害虫→蜘蛛,引入捕食蜘蛛后,蜘蛛由于食物充足大量繁殖,导致害虫数量减少;一段时间后由于蜘蛛数量过多,害虫数量减少,蜘蛛由于食物不足,数量下降。
【详解】在A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由于两者是捕食关系,相互制约的原因,A正确;在B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B正确;在A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害虫数量减少,蜘蛛由于食物减少,蜘蛛的数量增加会变慢,甚至减少,C错误;在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期间和B期间发生的两个种群的捕食被捕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D正确;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相关内容,可以从食物链以及生物之间的关系方面来分析解答;明确捕食关系,分析题干的信息,并且会分析图形,正确的解答各个选项。
39.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顶芽
摘除
保留
保留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浸泡浓度)
0ppm
2ppm
0ppm
A.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 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 顶芽的存在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 细胞分裂素与侧芽的生长无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表与图中数据可得,对比甲、丙两组实验,保留顶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对比乙、丙两组实验,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以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
【详解】A、对比乙、丙两组实验,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的乙组侧芽长度比丙组长,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顶芽对侧芽生长的抑制作用,A选项正确;
B、顶芽摘除后,比较甲、丙两组数据,摘除顶芽的植物侧芽生长明显优于未摘除顶芽的植株,侧芽生长得到的促进,B选项错误;
C、比较甲、丙两组数据,顶芽的存在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即顶端优势现象,C选项错误;
D、对比乙、丙两组实验,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的乙组侧芽长度比丙组长,说明细胞分裂素能促进侧芽的生长,D选项错误。
故选A。
40. 下列关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生态功能
B. 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C. 已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的传递途径为:无机环境→生物群落
D. 湿地生态系统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因此被喻为“地球之肾”
【答案】C
【解析】
【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因此抵抗力稳定性强,但是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详解】A、湿地生态系统是天然的蓄水库,具有调节水流量和控制洪水等生态功能,生态功能属于间接功能,A正确;
B、与湖泊生态系统相比,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较低,B正确;
C、已固定在有机物中的碳元素能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传递,还能通过生物的呼吸或是燃烧以CO2的形式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而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是CO2,C错误;
D、湿地生态系统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美化环境,因此被喻为“地球之肾”,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
41. 如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细胞①为甲状腺细胞,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直接受垂体分泌的__________的影响,而下丘脑又可通过分泌激素调控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
(2)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刺激是__________,其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通过抗利尿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属于细胞__________(填图中数字符号)模式,推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__________(增多/减少)。
(3)通过细胞③模式作用于靶细胞的信息物质叫做__________。
【答案】(1) ①. 促甲状腺激素 ②. 分级调节
(2) ①.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②. 下丘脑 ③. ② ④. 增多
(3)神经递质
【解析】
【分析】细胞间信息传递有三种方式:直接传递,间接传递,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
【小问1详解】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机制称为分级调节。
【小问2详解】
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进而使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因为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所以此过程属于图中②模式,这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故推测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增多。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细胞③模式表示神经调节过程,作用于靶细胞的信息物质是神经递质。
42. 下图是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有关问题。
(1)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需要经历细胞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过程。图中b指的是成熟的___________细胞。
(2)图中a是___________细胞。在①过程中,a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
(3)图中③④⑤⑥过程属于___________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反应特点是__________。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为检测某新冠疫苗是否有效,请帮助研究人员完善下面的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同种且生长状态相同的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接种新冠病毒;实验组接种完成后,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___________,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图中的数字符号)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答案】(1) ①. 分裂 ②. 分化 ③. T##T淋巴
(2) ①. 吞噬 ②. 摄取和处理(处理、吞噬、消化)
(3) ①. 体液 ②. 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4) ①. 不含疫苗的接种物 ②. 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③. 低 ④. ④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e可分泌抗体,e是浆细胞,c可以产生e(浆细胞)和d,所以c是B细胞,d是记忆细胞,b在胸腺中成熟,b是T细胞,造血干细胞能产生吞噬细胞,吞噬细胞能处理抗原,所以a是吞噬细胞。
【小问1详解】
造血干细胞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图中b指迁移到胸腺成熟的T细胞。
【小问2详解】
图中a能处理抗原,是吞噬细胞,在①过程中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呈递给b细胞。
【小问3详解】
图中③④⑤⑥过程是用抗体进行免疫,属于体液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是二次免疫,抗原被记忆细胞识别,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进行免疫,比③过程更快、更强。
【小问4详解】
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该实验目的是检测某新冠疫苗是否有效,自变量是是否接种疫苗,因变量是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故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新冠病毒;实验组接种完成后,间隔相同时间后再接种病毒。第三步,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接种了疫苗)的动物发病率更低,则可判断该疫苗有效。疫苗是减毒或灭毒的抗原,接种时相当于初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接种新冠病毒属于二次免疫,对应的是④过程,免疫速度更快,免疫效果更强。
43. 某科研人员为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长势一致的萝卜幼苗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1株。
②配制四组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A=2.500mg/L、B="3.125" mg/L、C="4.165" mg/L、D="6.250" mg/L。
③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分别处理四组萝卜幼苗,并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 对幼苗叶绿素含量测量数据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______。
(2)有人指出本实验的操作步骤①、②均存在缺陷,不仅无法证明萘乙酸的作用,也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请你提出修改意见: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本实验还获取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对样品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
注:E用等量蒸馏水处理
由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的组别是_______。表中数据_______(是/否)支持萘乙酸能够增高萝卜幼苗单位重量中蛋白质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欲确定使用萘乙酸的最适浓度,应该在________浓度范围内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其精确值。
【答案】 ①. 增加 ②. 将1株改为10株 ③. 增加空白对照组,即蒸馏水处理 ④. A ⑤. 是 ⑥. 萘乙酸处理的组别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⑦. 0-3.125mg/L
【解析】
【分析】分析柱形图:萘乙酸浓度在2.500~6.250mg/L范围内,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
分析表格:E用等量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样品鲜重均比对照组小,但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高。
【详解】(1)据图可知,随着萘乙酸浓度的升高,萝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
(2)步骤①中,每组2株幼苗,存在偶然性,应将2株改为20株;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该实验还缺少对照组,因此应该增加空白对照组,即蒸馏水处理。
(3)由表中数据可知,A组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A~D组单位质量样品鲜重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高,由此可见,表中数据能支持萘乙酸能够增高萝卜幼苗单位重量中蛋白质含量。欲确定使用萘乙酸的最适浓度,应该在0--3.125mg/L浓度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及探究实验,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则,能对实验步骤进行修善;能分析图表提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44. 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A、B、C、D为调节物质):
(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稳态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物质A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能有效抵御寒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图中物质B和C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图中_____________结构或细胞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
(3)在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图中可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当血液中激素A的含量过高时,会对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起_____________作用,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或“神经一体液调节”) ②. 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的产热量
(2) ①. 胰岛素 ②. 胰高血糖素 ③. 丙
(3)C和D (4) ①. 抑制 ②. 反馈调节(或“负反馈调节”)
【解析】
【分析】分析图解可知:图中甲为垂体,乙为垂体作用的相关腺体,丙为胰岛B细胞,B为胰岛素,丁为胰岛A细胞,C为胰高血糖素,D为肾上腺素。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下丘脑→有关神经→相关组织器官)和体液调节(下丘脑→甲→乙→A→相关组织器官);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A甲状腺激素和D肾上腺素的含量增多,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的产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小问2详解】
丙分泌的激素B能使血糖浓度降低,因此丙为胰岛B细胞,激素B为胰岛素;丁分泌的激素C能使血糖浓度升高,因此丁为胰岛A细胞,激素C为胰高血糖素;如果图中丙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小问3详解】
据图分析,激素C为胰高血糖素,激素D为肾上腺素,两种激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均可使血糖浓度升高,具有协同作用。
【小问4详解】
当A含量(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该过程称为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
45. 如图甲表示某岛屿上几类主要生物的食物关系,图乙表示兔进入该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析回答:
(1)从生态系统成分看,该岛的生物除了图甲中出现的以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__,各营养级生物不能利用在代谢中产生的热能,因而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
(3)鸟的粪便仍含有一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属于_____________同化的能量。若鼬通过捕食鼠和捕食鸟获得的能量相同,则鼬每增加1kg体重,至少需要草_____________kg。
(4)图乙中,若在a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并全部标记后释放回环境中。第二次捕获了80只,其中有20只带有标记,则该岛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_____________只。若标记的兔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躲避猎捕,这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信息。由此可见,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功能。
【答案】(1)分解者 (2) ①. 草 ②. 太阳能 ③.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 ①. 昆虫##上一营养级 ②. 75
(4) ①. 800 ②. 偏大
(5) ①. 化学 ②.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草属于生产者,昆虫、鸟、鼠、鼬属于消费者。图中存在两条食物链,即草→鼠→鼬、草→昆虫→鸟→鼬。
分析图乙:a点时种群数量为K/2,此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b点表示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小问1详解】
图甲中草属于生产者,昆虫、鸟、鼠、鼬属于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小问2详解】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所以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草的能量最多,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各营养级生物不能利用在代谢中产生的热能,因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时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小问3详解】
粪便属于未同化的能量,其能量来源于上一营养级,所以鸟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昆虫的同化量。鼬每增加1kg体重,鼬从鼠和鸟类获得能量相同,即均为0.5kg,因此最少需要草的数量为:0.5÷20%÷20%+0.5÷20%÷20%÷20%=75kg。
【小问4详解】
在a点时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100×80)÷20=400只,此时是K/2,故该岛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400×2=800只。若标记的兔有部分被鼬捕食,则重新捕获时带标记的个体数减少,这种情况下根据“(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估算的K值偏大。
【小问5详解】
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躲避猎捕,气味属于化学信息,这个实例说明了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46. 太湖流域水质因生活污水排放等原因造成富营养化严重,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请回答:
(1)河流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疯长及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引起的。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蓝藻属于______________。绿藻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法,该种调查方法的取样思想为_______________;蓝藻、绿藻相互争夺_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看,还应该在河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你认为这样做的生态学意义是可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对河流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2/年)。则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A
B
C
D
E
Pg
15.9
870.7
0.9
141.0
211.5
Pn
2.8
369.4
0.3
61.9
20.1
R
13.1
501.3
0.6
79.1
191.4
(4)沿岸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还排放了一些环境激素类化学物质到河中,这些物质可沿着______________传递进入人体,被靶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接受后干扰细胞正常代谢,进而破坏人体稳态。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生产者 ②. 样方 ③. 随机取样 ④. 阳光等共同的资源和空间 ⑤. (种间)竞争
(2)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3)11.3% (4) ①. 食物链 ②. 特异性受体(或糖蛋白) ③.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物种的丰富度有关,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递减,相邻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因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小问1详解】
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绿藻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保证调查结论可靠。蓝藻、绿藻均属于光合自养型生物,二者相互争夺阳光等共同的资源和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
【小问2详解】
在河中放养其他有经济价值的水生生物(如虾、蟹等),其目的是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或自我调节能力)。
【小问3详解】
E分解者不进入食物链,根据其它营养级同化能量值的大小可知,B为第一营养级,D为第二营养级,A为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则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效率是15.9÷141.0×100%≈11.3%。
【小问4详解】
沿岸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还排放了一些环境激素类化学物质到河中,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被分解,可沿着食物链传递进入人体,被靶细胞膜上受体接受后干扰细胞正常代谢,进而破坏人体稳态。人体内环境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生物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6页。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零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零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零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精品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零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