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01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02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03
    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共131页。

     变式题
    【原卷 1 题】 知识点 蛋白质的结构及多样性,组成细胞的元素,细胞的分子组成综合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多到少分别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在种类上基本相同,但在含量上差异比较大,A错误;
    B、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不具有多样性,B错误;
    C、细胞膜上运输氨基酸的物质是载体蛋白,细胞质中运输氨基酸的物质是tRNA,C正确;
    D、蛋白质中的硫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中,一般以二硫键的形式存在,连接两个氨基酸的R基,使得R基稳定不再游离,D错误。
    故选C。

    1-1(基础)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
    B.血红蛋白、性激素的合成都与核糖体有关
    C.RNA 分子是绝大多数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D.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
    【正确答案】 D

    1-2(基础)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胆固醇、脱氧核糖、脂肪三者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③脂肪和蛋白质都具有识别作用
    ④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数不变
    ⑤真核细胞中的DNA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分布在细胞质中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正确答案】 A

    1-3(巩固)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 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B.淀粉、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
    C.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真核生物3种RNA 均只在细胞核中合成,均参与翻译过程
    【正确答案】 D

    1-4(巩固)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m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多肽,其中z条是环状多肽,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需m-n-z个水分子
    B.细胞膜上、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均为蛋白质
    C.mRNA、tRNA、rRNA都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D.组成蔗糖、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正确答案】 C

    1-5(提升) 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甲图中的②在人体血液中参与脂质的运输,则②是胆固醇
    B.若甲图中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可用无水乙醇分离
    C.乙图中若单体是4种氨基酸,则该化合物水解后的产物中N原子数与原来相等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6种
    【正确答案】 B

    1-6(提升)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细胞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 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
    ②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储存的能量多,但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③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 C、H、O、N、P
    ④酶、激素、ATP 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⑤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数不变
    A.1 项 B.2 项 C.3 项 D.4 项
    【正确答案】 D

    【原卷 2 题】 知识点 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DNA分子上碱基对的改变对后代性状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1、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2、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详解】A、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内的DNA也可以转录形成mRNA,A错误;
    B、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会导致基因中碱基序列的改变,转录形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可能提前,B正确;
    C、SURF复合蛋白能特异性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异常mRNA,说明SURF复合蛋白可以发挥类似于RNA水解酶的作用,可使RNA水解,C正确;
    D、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异常mRNA会翻译形成小分子蛋白质,而SURF复合蛋白能特异性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异常mRNA,因此能防止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异常蛋白质的产生,D正确。
    故选A。

    2-1(基础) 下图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代表DNA聚合酶,其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到右
    B.②表示的是核糖体,其移动的方向是从图中的下方向上方移动
    C.③表示的是mRNA,此时图中存在T-A、A-U、G-C、C-G的碱基配对方式
    D.该图表示原核细胞中④控制⑤的合成过程,核糖体可与DNA直接接触
    【正确答案】 A

    2-2(基础)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B.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后,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一定变长
    C.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的不同位置,同时合成一条多肽链
    D.细胞内的mRNA均需要通过核孔后才能进行翻译
    【正确答案】 A

    2-3(巩固) 图甲、乙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某生理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都代表翻译过程,甲图中的Ⅰ有64种
    B.甲图中的Ⅳ和乙图中的3所代表的物质相同
    C.甲图中有三种RNA,乙图中有两种
    D.图乙模式可以由少量mRNA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
    【正确答案】 A

    2-4(巩固) RNase P是一种核酸内切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无活性的RNase P通过与前体tRNA特异性结合被激活,激活的RNase P剪切前体tRNA,所得的成熟tRNA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以下关于RNase P分析正确的是( )
    A.RNase P可能存在于细胞核中
    B.RNase P能够催化tRNA基因的转录
    C.通过破坏磷酸二酯键和氢键剪切前体tRNA
    D.阻止无活性的RNase P与前体tRNA的结合利于翻译的进行
    【正确答案】 A

    2-5(提升) 某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如下图,①~⑤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用某药物抑制②过程,该细胞的有氧呼吸可能受影响
    B.物质Ⅱ上也具有基因,此处基因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
    C.图中③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由左向右移动
    D.③⑤为同一生理过程,所用密码子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正确答案】 A

    2-6(提升)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哈维·阿尔特、迈克尔·霍顿和查尔斯·赖斯这三位伟大的科学家,奖励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上作出的贡献。如图为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毒和HIV的增殖过程都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B.该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③过程通常发生在④过程之后
    C.③④⑤⑥过程都发生了碱基配对且配对方式完全相同
    D.④⑤过程需要消耗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数目相同
    【正确答案】 C

    【原卷 3 题】 知识点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综合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归纳为三种主要方式:
    1、相邻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过与细胞膜结合的信号分子影响其他细胞,即细胞←→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2、相邻细胞间形成通道使细胞相互沟通,通过携带信息的物质来交流信息,即细胞←通道→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通过体液的作用来完成的间接交流,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进入体液→体液运输→靶细胞受体信息→靶细胞,即激素→靶细胞。
    【详解】A、胞间连丝是物质运输的通道,同时也是信息交流的通道,A正确;
    B、筛管细胞所需的ATP来自于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B错误;
    C、单糖转运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蔗糖是二糖,不能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蔗糖需水解成单糖才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故破坏蔗糖水解酶对蔗糖的运输有影响,C错误;
    D、筛管中的蔗糖被水解为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导致筛管中单糖浓度大于薄壁细胞,顺浓度梯度由筛管转运进入薄壁细胞,D错误。
    故选A。

    3-1(基础) 与细胞质基质相比,内质网中的Ca2+浓度较高,被称为细胞中的“钙池”。当“钙池”中Ca2+浓度过高时,Ca2+诱导内质网膜上的Orai蛋白二聚体聚合为四聚体,四聚体的中央孔成为Ca2+通道。当“钙池”中的Ca2+浓度恢复正常时,Orai蛋白四聚体解聚为二聚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从细胞质基质中吸收Ca2+时需要载体和能量
    B.Ca2+通过Orai蛋白四聚体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Orai蛋白二聚体和四聚体的动态变化调节“钙池”稳态
    D.通过Orai蛋白调节“钙池”相对稳定的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正确答案】 B

    3-2(基础) 下图是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概念图,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据图可确定②为不耗能、需转运蛋白的被动运输
    B.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①
    C.③和④的共同特点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
    D.水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①
    【正确答案】 C

    3-3(巩固) 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最不合理的是( )
    单位mmol/L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
    5
    11
    5
    13
    5
    Mg2+
    35
    1.4
    1.8
    1.4
    35
    1.4

    A.鱼藤酮对K+和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均有直接抑制作用
    B.鱼藤酮可能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正确答案】 A

    3-4(巩固) 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TMCO1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离子浓度,并形成具有活性的钙离子通道,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一旦内质网中的钙离子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钙离子通道活性随之消失。TMCQ1基因敲除的小鼠能够模拟痴呆、颅面、胸畸形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内质网中的钙离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钙离子通道蛋白的活性
    B.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通过CLAC通道的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C.CLAC通道和载体蛋白进行物质转运时,其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D.内质网钙浓度过低是导致患者痴呆和颅面、胸畸形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D

    3-5(提升) 人体进食后,小肠微绒毛外侧葡萄糖由于二糖的水解而浓度局部高于细胞内,这部分葡萄糖能通过GLUT2转运;大部分葡萄糖利用Na+顺浓度进入细胞所提供的能量,通过SGLT1转运,过程如图1所示。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肠腔中葡萄糖浓度关系如图2所示。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IM代表小肠绒毛细胞膜上的麦芽糖酶
    B.葡萄糖通过SGLT1进入小肠细胞不消耗ATP,属于协助扩散的方式
    C.由图2可知,葡萄糖浓度高时主要以协助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
    D.同一细胞可以不同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其结构基础是载体的种类不同
    【正确答案】 B

    3-6(提升) 如图表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和的过程。在/葡萄糖同向转运蛋白的协助下,的浓度差驱动葡萄糖逆浓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钠-钾泵在ATP供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和的逆浓度转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钠-钾泵和/葡萄糖同向转运蛋白使膜两侧的离子浓度趋向相等
    B.细胞内外葡萄糖的浓度差为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提供动力
    C.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动力不同,但都属于主动运输
    D.葡萄糖进出细胞的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正确答案】 D

    【原卷 4 题】 知识点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详解】A、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研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A错误;
    B、设计对比实验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氧和无氧的两个组相互对照,B正确;
    C、建构的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曲线属于数学模型,C错误;
    D、拍摄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照片是真实实物图片,不属于模型,D错误。
    故选B。

    4-1(基础) 下列所学到的生物学实验用到模型方法的是( )
    ①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 ②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 ③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⑤建构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 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⑤ D.②③④⑥
    【正确答案】 C

    4-2(基础) 下列有关生物学模型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用“糖卡”模拟血糖调节属于模型建构 B.绘制食物网结构简图属于数学模型
    C.建构的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曲线属于概念模型 D.拍摄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正确答案】 A

    4-3(巩固)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研究课题与实验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B.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
    C.细胞器的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差速离心法
    D.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模型建构法
    【正确答案】 C

    4-4(巩固)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研究课题与实验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卡尔文循环的发现、DNA的复制方式——同位素标记法
    B.DNA双螺旋的发现、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建构模型法
    C.探究酶的高效性、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对比实验法
    D.细胞器的分离、利用人成熟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差速离心法
    【正确答案】 D

    4-5(提升)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物理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探究——差速离心法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正确答案】 B

    4-6(提升) 下列关于生物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差速离心法进行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实验和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
    B.利用饲喂法探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生理功能
    C.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及DNA 分子 复制方式的探究实验
    D.利用模型建构法研究DNA 分子 的结构及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正确答案】 D

    【原卷 5 题】 知识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荧光染料对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微管蛋白进行染色”,所以图中白色部分是纺锤丝,图1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加倍的染色体均匀分开,图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成对,排布散乱,图3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粒排在中央赤道面,图4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在中央赤道面。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荧光染料对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微管蛋白进行染色”,所以染色的应该是纺锤丝,A错误;
    B、根据分析中的各个时期,正确的顺序是2→4→3→1,B错误;
    C、图2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染色体数为2n=38,C正确;
    D、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不是图3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错误。
    故选C。

    5-1(基础) 以桃树(2n=16)为材料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选用分生区细胞、花药分别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均可观察到8个四分体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
    D.若细胞中出现9种形态的染色体,则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正确答案】 B

    5-2(基础) 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2N=16)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是图1→图3→图2
    B.图1细胞中存在8个四分体
    C.图2每个细胞中含4对同源染色体
    D.图3细胞中正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正确答案】 C

    5-3(巩固) 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染色体,可用甲紫进行染色处理
    B.如果选用植物材料,用植物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找到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
    C.用橡皮泥进行“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制作的是物理模型
    D.在蝗虫精母细胞固定装片中,可以观察到一个精母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正确答案】 D

    5-4(巩固) 图甲、乙代表马蛔虫(2n=4)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乙所代表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B.图示中的染色体发生了结构变异
    C.图甲所代表的染色体行为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D.马蛔虫体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
    【正确答案】 C

    5-5(提升) ①~⑤是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像排列顺序应为①③②⑤④
    B.图像②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
    C.用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可以观察到上述图像
    D.装片制备需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
    【正确答案】 C

    5-6(提升) 有关显微镜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蚕豆花做实验,选择雄蕊做实验材料比选择雌蕊更恰当
    B.用蝗虫精巢做实验材料,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的细胞分裂图像
    C.可用醋酸洋红染液对实验材料染色
    D.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正确答案】 D

    【原卷 6 题】 知识点 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定及应用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病是伴性遗传病,且结合遗传系谱图可进一步推知,该病不符合伴X隐性遗传和伴Y遗传病的特点,故该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图中Ⅰ1的基因型为XaY,Ⅰ2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Ⅱ3的基因型为XAY,Ⅱ4的基因型为XAXa。
    【详解】A、该病为伴性遗传病,因患者中有女性,故不是伴Y遗传;又因I1正常而II4患病,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故该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
    B、Ⅰ1的基因型为XaY,Ⅰ2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两者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或者1/4,B错误;
    C、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对Ⅲ6进行产前基因检测可以判断其是否患病,C正确;
    D、由题意“由LAMP2基因突变导致溶酶体相关膜蛋白缺失所致”可知,LAMP2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D正确。
    故选B。

    6-1(基础) 下图为某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该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B.控制该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C.若Ⅱ1不含该病致病基因,Ⅲ2与正常男性结婚,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4
    D.Ⅰ2与Ⅱ2的基因型相同
    【正确答案】 C

    6-2(基础) 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假定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不考虑突变和染色体互换。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既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但3一定为纯合子
    B.若1和2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C.若5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6是一个男孩,则6一定患病
    D.若4和5所生女儿患病概率为,该病为显性遗传病
    【正确答案】 B

    6-3(巩固) 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病最可能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B.该病为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C.Ⅱ3,Ⅱ4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
    D.Ⅱ6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正确答案】 D

    6-4(巩固) 图是一个家族的某种遗传病系谱图(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N、n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根据题意可知Ⅱ4的基因型是XNXn
    C.Ⅲ2和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育女孩患病的概率是1/3
    D.Ⅱ4与Ⅱ5结婚后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4
    【正确答案】 D

    6-5(提升) 肝豆状核变性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疾病。临床上以肝损害、锥体外系症状与角膜色素环等为主要表现。下图表示某患者家系的遗传图谱及用DNA凝胶电泳的方法得到的该患者家系的基因带谱,据图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病一旦产生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B.该疾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2号为该病携带者,5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2/3
    D.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正确答案】 D

    6-6(提升) 下图1表示某家族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2表示该家族部分成员跟遗传病相关的基因通过凝胶电泳形成的条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是隐性基因
    B.若对5号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则它只有条带1
    C.若对4号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可能显示两条带
    D.若一正常男性与9号结婚,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8
    【正确答案】 C

    【原卷 7 题】 知识点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基因突变,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1、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判断是否是种群需紧扣“同一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进行判断。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而该草地金针虫包括土壤中和地上部分,故该草地土壤中的所有金针虫不能构成一个种群,A错误;
    B、基因a1、a2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错误;
    C、变异是不定向的,且在环境选择之前就已经出现,故并非是杀虫剂导致抗药性变异的出现,C错误;
    D、基因a1、a2是由a基因突变产生的复等位基因,三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D。

    7-1(基础) 某豌豆种群内个体基因型均为Aa,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连续繁殖4代,获得的子代中,Aa的频率为1/16,AA和aa的频率均为15/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可以肯定该种群在这些年中发生的变化为( )
    A.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没有发生进化
    B.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基因库越来越大
    C.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但没有发生生物进化
    D.隐性性状适应环境而越来越多,显性性状不适应环境而越来越少
    【正确答案】 C

    7-2(基础) 近日科研人员在喜马拉雅山和高黎贡山发现并命名两个羊绒鼯鼠新物种——西藏羊绒鼯鼠和雪山羊绒鼯鼠。它们的种群被河流分隔开,彼此间有显著的牙齿结构和毛色差异,食物大多是含有丹宁等有毒物质的针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羊绒鼯鼠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其进化方向
    B.西藏羊绒鼯鼠和雪山羊绒鼯鼠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C.两种羊绒鼯鼠和含有丹宁的有毒植物彼此不影响对方的基因库
    D.两种羊绒鼯鼠对含有丹宁的有毒植物的适应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正确答案】 D

    7-3(巩固) 现代栽培莴苣有结球型、奶油型、散叶型、罗马型和莴笋型五个品种,均由野生莴苣进化而来。研究发现,这五个品种在代谢水平上无明显差异,但与野生莴苣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野生莴苣相比,现代栽培莴苣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B.野生莴苣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C.野生莴苣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性状改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
    D.现代栽培莴苣与野生莴苣代谢水平的差异说明形成了新的物种
    【正确答案】 D

    7-4(巩固) 野外生长的烟草容易被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出现感病症状。某一大棚种植的抗病烟草品种的液泡膜蛋白(TOM2A)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形成的TOM2A能抑制TMV核酸复制酶的活性,使其被TMV侵染后无感病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变异使烟草细胞中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B.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会逐渐增加
    C.野生烟草和抗病烟草属于同一物种但基因库存在差异
    D.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正确答案】 D

    7-5(提升) 某地草地贪夜蛾(二倍体)幼虫大量啃食植物的茎和叶,严重危害农作物。使用有机磷杀虫剂对其防治一段时间后,其抗药性快速增强。研究发现其常染色体上抗性相关基因a可突变为al、a2。对该地草地贪夜蛾的基因型及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表1草地贪夜蛾的基因型及比例
    项目
    基因型/%
    aa
    aa1
    aa2
    a1a1
    a1 a2
    a2a2
    比例
    20
    18
    24
    1
    15
    22
    A.a、al、a2的区别在于碱基对的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B.al、a2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C.该种群中al、a2基因频率分别为21.9%和51.9%
    D.a、al、a2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正确答案】 C

    7-6(提升) 很多抵抗力低下者极易感染绿脓杆菌。下表为某医院2018~2020年绿脓杆菌3年的耐药率比较表。
    抗生素名称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环丙沙星
    13.8%
    19.9%
    20.2%
    头孢他啶
    14.8%
    12.5%
    10.8%
    氯霉素
    94.1%
    94.2%
    97.5%
    调查发现,三种抗生素使用量逐年增加。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A.环丙沙星耐药率上升是该菌环丙沙星抗性基因频率上升的结果
    B.绿脓杆菌耐药率与三种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
    C.氯霉素的使用与绿脓杆菌对其耐药性增强体现了共同进化
    D.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敏感性趋向恢复,临床上可正常应用
    【正确答案】 B

    【原卷 8 题】 知识点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生物的进化综合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基本单位,种群内不同个体可能含有不同的基因,因此种群数量大小会影响基因库的丰富度,A正确;
    B、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原因是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和自然选择,基因重组不会改变种群基因频率,B错误;
    C、自然选择是适应性进化的唯一因素,为了适应环境,源于不同祖先的生物,在相似环境中可进化出相似的形态结构,C正确;
    D、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而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的,故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D正确。
    故选B。

    8-1(基础)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变和基因重组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D.迁入、迁出不会造成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正确答案】 C

    8-2(基础) 下列有关种群及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并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
    B.只有突变和基因重组才能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被捕食者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D.一个物种的灭绝或形成,不会影响到其他物种的进化
    【正确答案】 C

    8-3(巩固)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原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B.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数量大小不影响基因库的丰富度
    C.基因库有差异的两个种群一定存在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D.隔离的实质是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常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正确答案】 D

    8-4(巩固) 中国境内生存着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两个亚种,前者更像熊,后者更像猫。两者虽然是近亲,但它们近30万年来一直处于地理隔离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地区大熊猫在形态方面的适应性特征是环境选择下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的
    B.两地区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C.两地区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长期种群内个体间、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加快同一区域内大熊猫碎片化小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有助于减少遗传衰退的问题
    【正确答案】 C

    8-5(提升) 甲海岛上的某种鸟一部分迁徙到乙、丙两个海岛(三个岛屿相互隔绝),下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一黑色、b灰色、B1一黄色)。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

    A.若干年后,三个岛屿上的这种鸟分别属于不同的物种
    B.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1的基因频率一定会继续升高
    C.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
    D.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
    【正确答案】 C

    8-6(提升) 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自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将苜蓿种子带回中国,我国紫花苜蓿品种在漫长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独立亚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紫花苜蓿在不同地域可以形成不同的基因库
    B.遗传漂变是导致我国紫花苜蓿种群与原产地种群基因频率差异的原因之一
    C.人工选择在我国紫花苜蓿品种的驯化和改良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D.我国紫花苜蓿与原产地紫花苜蓿依旧可以相互交配,但后代可能不育
    【正确答案】 D

    【原卷 9 题】 知识点 免疫学的应用及实例分析,新冠肺炎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疫苗通常起到抗原的作用,通过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免疫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孩子会因为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较少,而不能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
    【详解】A、中和抗体与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以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分解,A正确;
    B、根据题意,中和抗体能直接阻断病毒感染细胞,起效更快,更适用于老人和小孩,B正确;
    CD、注射中和抗体属于被动免疫,不能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注射灭活疫苗属于主动免疫,能刺激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以产生更多中和抗体和记忆细胞,C正确,D错误。
    故选D。

    9-1(基础) 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医生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诊断试剂盒需要根据新型冠状病毒内部的核酸研制
    B.核酸检测法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
    C.肺炎患者的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都会导致肺水肿
    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
    【正确答案】 A

    9-2(基础) 聚焦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病患的救治,科研人员正积极致力于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和中和抗体等药物的研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疫苗为保证其特异性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新冠病毒
    B.给新冠肺炎患者注射该疫苗可阻断其被新冠病毒感染
    C.中和抗体能与胞内的新冠病毒特异性结合并阻止其繁殖
    D.中和抗体的合成离不开抗原、淋巴因子和免疫细胞的分工合作
    【正确答案】 D

    9-3(巩固) 某地疾控部门对新冠疫苗接种做了如下说明:①本次使用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②免疫程序为2针,至少间隔14天,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病毒灭活疫苗失去了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能力
    B.在上臂三角肌接种后,疫苗直接进入内环境引起免疫应答
    C.第2次接种会刺激第1次接种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
    D.疫苗的防治作用原理与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相同
    【正确答案】 D

    9-4(巩固) 为了预防新冠病毒,科学家们不仅研发了新冠疫苗(灭活病毒疫苗),还在努力研发“中和抗体”,中和抗体是一种有抗病毒活性的单克隆抗体,凭借特异性强和亲和力高的特点,中和抗体能抢先与新冠病毒表面的棘突蛋白(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使病毒无法感染细胞,继而被免疫系统清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灭活病毒疫苗相比,中和抗体的优势是起效快、安全性高,更适用于老人和小孩
    B.中和抗体既能预防、又能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但预防原理和灭活病毒疫苗不同
    C.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后,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分解
    D.注射中和抗体后,机体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起到预防病毒的作用
    【正确答案】 D

    9-5(提升) 目前,检测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有三种,包括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已经报道的两种新冠病毒快速检测试纸,利用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一种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抗原-双抗体夹心法,另一种是检测患者血液里特异性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捕捉法。胶体金试纸表面有2条线,如图一条为检测线T,另一条为质控线C,如果两条线均显色,代表阳性;只有质控线显色,则代表阴性;除此之外均无效。将咽拭子所取样本溶解稀释后,滴加样品垫,结合垫中含有用胶体金(红色)标记的新冠病毒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样本中的抗原与胶体金标记的新冠病毒抗体结合并移动
    B.T线处可包埋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若有抗原显示红色,C线处可不显示红色
    C.C线处的抗体为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D.若捕捉血液的抗体,胶体金应标记新冠病毒抗原
    【正确答案】 C

    9-6(提升) 研究人员以小白鼠的致病菌甲、致病菌乙(致死性很强)和小白鼠为实验材料,进行的实验操作以及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
    实验1
    用久置的致病菌甲对小白鼠进行第一次注射
    小白鼠全部存活
    实验2
    给实验1中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新鲜的致病菌甲
    大部分小白鼠存活
    实验3
    给实验2中存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新鲜的致病菌乙

    A.实验1中,久置的致病菌不能使小白鼠产生特异性免疫
    B.实验2中,存活的小白鼠经第一次注射后已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C.实验2中,死亡的小白鼠体内可能缺乏产生相应抗体的记忆细胞
    D.实验3的实验结果可能是大部分小白鼠存活
    【正确答案】 B

    【原卷 10 题】 知识点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及实验分析,无氧呼吸过程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酿酒就是微生物发酵原理,首先传统的黄酒酿造通常以谷物做原料,其次需要酒曲,一般酒曲中主要是富含酵母菌.这种微生物是兼性厌氧型的,在有氧条件下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而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无氧呼吸将谷物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水。将酒曲与底物混合并密封后窖藏,一段时间后就会产出酒,这种酒还要接受一些如过滤消毒等的处理。
    【详解】A、制酒要用到酵母菌,酒曲中含有丰富的酵母菌,添加酒曲相当于接种,A正确;
    B、高温具有消灭杂菌的作用,糖化的最终结果是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有利于酵母菌对糖类的利用,B正确;
    C、发酵过程中,酒精的量先增加后趋于稳定,但发酵早期,酵母菌和底物充足,发酵速率较快,酒精的产生速率呈上升趋势,后来随着底物的消耗,发酵速度下降,酒精的产生速度下降,最后底物消耗完,不再产生酒精,酒精的产生速率为0,C错误;
    D、发酵后期,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的繁殖,酵母菌中相关酶活性的降低,发酵不再进行,因此酒精不再产生,酒精度数不再升高,D正确。
    故选C。

    10-1(基础) 中国是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在酿酒技术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就是用酒曲造酒。酒曲里含有使淀粉糖化的曲霉菌及促成酒化的酵母菌等微生物。利用酒曲造酒,使淀粉质原料的糖化和酒化两个步骤结合起来,这对酿酒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推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传统的酒精发酵中,发酵液中只含有酵母菌的菌种
    B.酿酒的整个过程应保持完全无氧条件,温度应控制在28℃左右
    C.酿酒后期如果发酵液密封不严,酵母菌会将酒精继续发酵并产生醋酸
    D.用传统技术酿酒时,不需要加入太多酒曲的原因是材料表面附着了大量的酵母菌
    【正确答案】 D

    10-2(基础) 酿造陈醋主要采用糯米为主料,精选优良菌种,经过淀粉糖化、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三个主要过程酿造而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糖化的过程主要利用酵母菌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胞外淀粉酶来完成
    B.醋酸发酵前进行酒精发酵是因为无氧条件下醋酸菌只能利用酒精生产醋酸
    C.可以通过检测醋酸发酵前后发酵液pH的变化来鉴定陈醋制作是否成功
    D.改变原料的种类和浓度以及菌种的种类和接种量不影响陈醋的风味和品质
    【正确答案】 C

    10-3(巩固) 黄酒是中国特产,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关于黄酒的酿造方法,古遗六法中描述道: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注:曲蘖主要指酒曲,湛炽是指浸泡和蒸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酒中的酒精是酵母菌利用“林稻”在无氧条件下的代谢产物
    B.曲蘖必时,可能是受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等的影响
    C.湛炽必洁,起到消毒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杂菌对发酵的影响
    D.黄酒酿造过程中发酵液出现的气体都是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
    【正确答案】 D

    10-4(巩固) “中华老字号”即墨老黄酒具有活血驱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即墨老黄酒常用谷物做原料,经高温糖化(将淀粉分解)后添加酒曲发酵而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黄酒酿造时,前期进行一段有氧呼吸,后期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B.高温糖化过程,即可以杀灭杂菌又有利于酵母菌对糖类的利用
    C.酒曲中含有大量的酵母菌,加酒曲过程相当于接种菌种的过程
    D.酿酒过程中,随发酵时间推进,酒精的产生速率逐步上升
    【正确答案】 D

    10-5(提升) 《书经》中的“若作酒醴,尔惟曲蘖”提到酿酒必须要用酒曲。酒曲是以谷物为原料,破碎加水压制而成。富含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经水浸泡后投入蒸熟的米即可用于酿酒。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酒曲中含有微生物分泌的多种酶
    B.浸泡酒曲的过程中微生物代谢加快
    C.酒曲中的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将谷物中的糖转化为酒精
    D.夏季气温升高,需使用煮沸的水浸泡酒曲以防杂菌污染
    【正确答案】 D

    10-6(提升) 《诗经》中“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记录了古人用新鲜稻米酿酒,以求延年益寿的习俗。米酒酿造主要包括蒸米,拌酒曲、发酵三步,酒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霉菌主要把米中的淀粉转化成葡萄糖(称糖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米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蒸米既可以将米粒上的微生物杀死,又有利于淀粉的快速糖化
    C.蒸米后需要进行冷却,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
    D.发酵时应将拌有酒曲的凉饭装满密闭的容器,发酵过程中适时排气
    【正确答案】 D

    【原卷 11 题】 知识点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无菌技术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分离某种微生物的原理:选择适合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种抑制造成只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本题要分离能利用工业废甲醇的酵母,要以甲醇作为唯一的碳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详解】A、土样中含有要分离的酵母,如果对其灭菌会杀死酵母,无法得到该类酵母,因此不能对其灭菌,A错误;
    B、扩大培养时也需要以甲醇作为唯一的碳源,不是只有③过程,B错误;
    C、酵母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大量繁殖,酵母扩大培养时,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氧气等条件,C错误;
    D、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能筛选出其中的耐受菌,获得甲醇高耐受菌株,D正确。
    故选D。

    11-1(基础) 某种物质S(一种含有C、H、N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S。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盛有培养基的摇瓶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B.甲培养基均属于鉴别培养基,乙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③过程需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后乙需立即倒置培养
    D.甲乙培养基都能为目的菌的生长提供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正确答案】 C

    11-2(基础) 为了更好地解决油废水的污染问题,实验小组同学从油脂厂附近采集样品,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产量高的脂肪酶生产菌株。如图为有关技术流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固体培养基中应添加食用油作为唯一碳源
    B.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
    C.接种环灼烧灭菌后。立即蘸取土壤稀释液进行接种
    D.应利用固体培养基进一步扩大培养高产脂肪酶菌株
    【正确答案】 A

    11-3(巩固) 野生型青霉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其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①②③④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D、E为菌落
    A.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
    B.A操作的目的是导致基因突变,增加突变株的数量
    C.B的正确操作是用接种环把菌液接种到②的表面
    D.经C过程培养后,可从③中挑取D进行纯化培养
    【正确答案】 A

    11-4(巩固) 勤洗手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某公司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推出一款新型免洗洗手凝胶。为衡量该凝胶的清洗效果,研究人员检测了用凝胶洗手前后手部细菌的含量。凝胶洗手前的检测流程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统计洗手前手部细菌的数量,选择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B.除图中操作外,还需要设置一组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进行培养
    C.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只可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D.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可以用肉眼观察菌落的形状
    【正确答案】 C

    11-5(提升) 某学者利用“影印培养法”研究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产生的原因,先将原始菌种涂布在1号培养基上,培养出菌落后,将灭菌绒布在1号上印模,绒布沾上菌落并进行转印,使绒布上的菌落按照原位接种到2号和3号培养基上。待3号上长出菌落后,在2号上找到对应的菌落,然后接种到不含链霉素的4号培养液中,培养后再涂布到5号培养基上,并重复以上步骤。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B.大肠杆菌的抗链霉素突变是由链霉素诱导产生的
    C.4号与8号培养液中,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逐渐增大
    D.在一定时间内4号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逐渐增多
    【正确答案】 B

    11-6(提升) 菌株甲为大肠杆菌的甲硫氨酸(Met)营养缺陷型,菌株乙为苏氨酸(Thr)营养缺陷型,分别受a、b基因控制,在基本培养基(M)上不能生长,但可在添加相应氨基酸的培养基上生长。将上述两菌株的菌液混合一段时间后,从中筛选出4种菌株,4种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培养结果见表。
    菌株
    培养基
    M
    M+Met
    M+Thr
    M+Met+Thr
    菌株Ⅰ




    菌株Ⅱ




    菌株Ⅲ




    菌株Ⅳ





    注:“+”表示能生长,“-”表示不能生长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菌株甲可能缺少合成甲硫氨酸的酶
    B.菌株Ⅰ和菌株Ⅲ分别为菌株甲和菌株乙
    C.菌株Ⅱ和菌株Ⅳ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b、AB
    D.菌株Ⅳ一定来自菌株甲或菌株乙的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D

    【原卷 12 题】 知识点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有丝分裂实验,泡菜的腌制,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1、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
    2、观察有丝分裂时,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分裂期,这会因洋葱品种、室温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剪取根尖2~3mm。
    【详解】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需要在绿叶中加入碳酸钙可保护色素,故若色素滤液为黄绿色,可能是叶片不新鲜或未加碳酸钙,A正确;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如果取材时间不是细胞分裂旺盛的时候或或取材时间不对或观察视野不恰当,有可能出现几乎观察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B正确;
    C、调查人类红绿色盲发病率时,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若调查样本太少或调查人群不合理,可能导致结果明显高于实际发病率,如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会导致发病率明显偏高,C正确;
    D、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小,造成泡菜腐烂发霉,D错误。
    故选D。

    12-1(基础) 生物学习中,经常会有一些实验现象的变化,下列现象与事实不符的是( )
    A.用斐林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水解
    B.用碘液检验淀粉溶液是否水解
    C.用花生子叶检验溶液中是否有苏丹Ⅲ
    D.用酸性K2CrO7溶液检验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
    【正确答案】 A

    12-2(基础)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和采用合适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甘蔗、马铃薯不含还原性糖,因此不能作为检测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发现卡尔文循环所使用的某些操作相同
    C.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无色,甲紫染色后便于统计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
    D.利用麦芽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验证酶的专一性,可用斐林试剂检测
    【正确答案】 B

    12-3(巩固) 颜色的变化常被作为生物实验过程中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列对实验操作和现象或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或原因分析
    A
    向2mL稀蛋清溶液中先后加入2mL0.1g·mL-1的NaOH溶液、2mL0.01g·mL-1的CuSO4溶液,振荡均匀
    CuSO4溶液加入过量,溶液可能呈现一定的蓝色
    B
    向2mL0.3gmL-1的蔗糖溶液中滴加2滴碘液,振荡均匀
    溶液呈浅黄色,呈现的是稀碘液的颜色
    C
    用放射性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
    在融合细胞表面,两种颜色的放射性染料呈均匀分布
    D
    将浸润在混有红色墨水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质壁分离,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液体为红色墨水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12-4(巩固) 生物学实验或实践活动中,经常出现结果与预期不符的现象,下列对相关实验或实践活动结果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或实践活动
    结果
    原因分析
    A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观察不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操作不当,细胞死亡
    B
    以35S标记T2噬菌体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偏大
    搅拌不充分
    C
    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人类红绿色盲发病率
    结果明显高于实际值
    调查方法不当
    D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培养基中同时含有R型菌落和S型菌落
    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使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12-5(提升)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教材实验现象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可能原因
    A
    观察有丝分裂时装片中有很多未分裂的长方形细胞
    分裂间期时间很长
    B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出现了少量放射性
    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
    C
    用一定浓度的 2,4-D处理的插条没有长出不定根
    2,4-D浓度过高
    D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未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12-6(提升) 对下列异常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原因分析
    A
    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加入清水后,质壁分离的细胞末发生复原
    可能是质壁分离时使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过大
    B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发现滤纸上的色素带颜色偏淡
    可能是提取色素时加入的无水乙醇过多
    C
    比较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中,发现FeCl3组和肝脏研磨液组产生气泡的速率相近
    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时滴加的FeCl3溶液太少
    D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试验中,两组实验的澄清石灰水均不变浑浊
    可能是加入酵母菌时未将煮沸的培养液冷却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原卷 13 题】 知识点 新冠肺炎,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核酸的元素组成及基本单位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1、分析题图:CRISPR/Cas13d技术是一项以向导RNA (gRNA)引导Cas13d蛋白定向作用于靶向RNA的新兴技术,该技术可将病毒RNA基因组切割形成RNA片段。
    2、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
    【详解】A、由图可知,gRNA与靶向RNA中特定序列能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RNA-RNA杂合双链,然后将Cas13d蛋白引导至特定位点,A正确;
    B、Cas13d能定向切开相邻两个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
    C、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结合图解可知,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相比,Cas13d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C正确;
    D、向导RNA (gRNA) 可定向作用于靶向RNA,因此该技术有望成为一种能定向、灵活治疗RNA病毒感染的新方法,D正确。
    故选B。

    13-1(基础)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Cas9蛋白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对特定的DNA序列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Cas9蛋白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s9蛋白具有限制酶的特性
    B.Cas9蛋白借助向导RNA对目标分子进行定位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
    C.对不同目标基因进行编辑时可能使用相同的Cas9蛋白和向导RNA
    D.Cas9蛋白切割的位点是氢键
    【正确答案】 D

    13-2(基础)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开发基因组编辑方法的两位女科学家,CRISPA/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对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内切酶Cas9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
    B.向导RNA可识别、切割DNA上的目标位点
    C.引入供体DNA分子的插入以实现替换,可以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
    D.生物体存在的修复系统能将断裂的序列连接起来,实现目标基因的敲除
    【正确答案】 B

    13-3(巩固) 像BclⅠ(-T↓GATCA-)、BglⅡ(-A↓GATCT-)、MboⅠ(-↓GATC-)这样,识别序列不同、,但能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的一类限制酶被称为同尾酶。如图表示目的基因及质粒上的酶切位点。选用不同的限制酶对质粒和目的基因进行切割,并用DNA连接酶进行连接。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选项
    切割质粒
    切割目的基因
    结果分析
    A
    BclI和BglⅡ
    BclI和BglⅡ
    形成的重组质粒的碱基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
    B
    BclI和BglⅡ
    MboI
    切割后的质粒不可自我环化,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可以自我环化
    C
    MboI
    BclI和BglⅡ
    形成的重组质粒可被MboI再次切开,但可能无法被BclI和BglⅡ再次切开
    D
    MboI
    MboI
    切割后的质粒可以自我环化,切割后的目的基因也可以自我环化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13-4(巩固) 为了获得抗蚜虫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和尾穗苋凝集素基因(ACA)与载体(pBI121)结合,然后导入棉花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限制酶BsaBI和DNA连接酶处理两种基因可获得GNA-ACA融合基因
    B.与只用KpnI相比,KpnI和XhoI处理融合基因和载体可保证基因转录方向正确
    C.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的植物细胞即为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
    D.用PCR技术可检测GNA和ACA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中
    【正确答案】 C

    13-5(提升) 下图1表示限制酶SpeI、XbaI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图2表示基因P(960 bp)、基因Q(840 bp)的限制酶SpeI或XbaI的酶切图谱和融合基因,图3表示几种基因经限制酶SpeI或XbaI处理后进行电泳(电泳条带表示特定长度的DNA片段)得到的带谱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P经限制酶SpeI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I相同
    B.基因Q经限制酶XbaI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II相同
    C.融合基因经限制酶SpeI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III相同
    D.融合基因经限制酶XbaI处理后进行电泳的结果与图3中的IV相同
    【正确答案】 C

    13-6(提升)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只有用同种限制酶切割DNA产生的黏性末端才能互补
    C.用图中质粒和外源基因DNA构建重组质粒,可使用SmaⅠ切割
    D.使用EcoRⅠ同时处理质粒和外源DNA,可能会发生质粒或者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
    【正确答案】 D

    【原卷 14 题】 知识点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胚胎的体外培养,胚胎移植技术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编辑基因的细胞核导入1号猪的去核卵母细胞内,然后将重组细胞培养到囊胚并移植到3号猪的子宫中去,最后分娩产生了4号转基因克隆猪。
    【详解】A、收集卵母细胞之前,通常要对1号猪用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A正确;
    B、用于基因编辑的细胞应为体细胞,并保证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B错误;
    C、4号猪的细胞核基因来自2号,细胞质基因来自1号,因此4号猪的DNA绝大多数来自2号猪,少数来自1号猪,C正确;
    D、由题意“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与克隆技术培育了十余种基因编辑猪,用于异种器官移植研发”,因此该项试验的成功给缓解临床移植器官短缺问题带来希望,D正确。
    故选B。

    14-1(基础) 我国科学家成功将小鼠的颗粒细胞(卵泡中卵母细胞周围的细胞)转化为GV卵母细胞,进而恢复减数分裂并顺利培育出健康后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类似于脱分化过程
    B.X细胞应与当初卵泡中的卵母细胞遗传物质相同
    C.过程③,受精后的X细胞会再释放出一个极体
    D.上述过程中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
    【正确答案】 B

    14-2(基础) 下图表示牛胚胎移植的流程,其中①~④表示相应的操作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注射相关激素,使供、受体同期发情
    B.过程②注射促性腺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
    C.过程③主要涉及体内受精和从卵巢中冲取胚胎
    D.过程④的主要目的是选择适合移植的胚胎
    【正确答案】 C

    14-3(巩固) Leigh氏综合征患者中20%~25%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一位母亲约有1/4的线粒体携带有这种线粒体突变基因,她的前两个孩子因患该病而亡。她的第三个孩子因为接受了另一名女性捐赠的健康基因而成为全球首个拥有“三个父母”的男婴。下图为该男婴的孕育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过程中代表该母亲卵母细胞的是卵母细胞B
    B.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给该男婴
    C.精子可直接和MⅡ期卵母细胞在适当的培养液中完成受精
    D.该技术涉及核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操作
    【正确答案】 C

    14-4(巩固) 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采集的精子可以直接和卵母细胞受精
    B.乙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在子宫内进行
    C.丁过程应将早期胚胎移植到与供体表现型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D.可取早期胚胎(如桑葚胚、囊胚)进行均等分割以增加胚胎的数量
    【正确答案】 D

    14-5(提升) 体细胞克隆猴培育过程中,组蛋白甲基化不利于胚胎的发育率和妊娠率。为提高胚胎发育率,科研人员将Kdm4d的mRNA注入了重构胚。具体培育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母猴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以直接作为核移植的受体
    B.使用免疫抑制剂处理代孕母猴才能保证移入的胚胎能在子宫中发育
    C.胚胎分割需均等分割桑葚胚的内细胞团,以免影响胚胎发育
    D.KDm4d的mRNA翻译产生的蛋白质可能会催化组蛋白的去甲基化
    【正确答案】 D

    14-6(提升) 胚胎工程中各种胚胎操作技术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良种公牛体内获得的精子可以直接与获能的卵细胞结合受精
    B.早期囊胚a、b、c基因型相同,但发育得到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d可直接移植给受体,得到小牛的途径属于有性生殖
    D.胚胎移植时因代孕牛几乎对胚胎无免疫排斥,因此无需使用免疫抑制剂
    【正确答案】 D

    【原卷 15 题】 知识点 蛋白质的结构及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正确答案】
    A C D
    【试题解析】
    【分析】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少量蛋白质还含有S等元素。
    2、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囊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详解】A、Piezo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一定含有元素C、H、O、N,A正确;
    B、由题意可知,Piezo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触觉受体,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至细胞膜,B错误;
    C、由图可知,机械力刺激导致Piezo蛋白构象改变、中央孔打开,离子内流,C正确;
    D、结合题意和图示可知,抑制Piezo功能,机体不能感受到机械力刺激,因此开发能抑制Piezo功能的药物有望用来治疗机械超敏痛(触摸痛),D正确。
    故选ACD。

    15-1(基础) 下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R基中的—SH脱氢形成一个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
    B.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4824
    C.该分子至少含有三个游离的氨基
    D.该物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发生紫色反应
    【正确答案】 B

    15-2(基础) 乙酰六胜肽为人体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具有穿透细胞膜能力的小分子链状六肽,由于能够阻断神经肌肉间的信息传导,避免肌肉过度收缩,减少了动态纹的发生,还能有效重组胶原蛋白,增加弹力蛋白活性,多用于化妆品内作为抗皱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六胜肽可与甲、乙液等量配制的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
    B.乙酰六胜肽进入细胞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C.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就决定了该小分子多肽的功能
    D.该多肽由6个氨基酸通过5个肽键相连
    【正确答案】 BD

    15-3(巩固) 下图表示胰岛素原分子加工形成胰岛素分子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该过程至少需要消耗两分子水
    C.胰岛素分子比胰岛素原分子多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胰岛素分子和胰岛素原分子都含有C、H、O、N、S元素
    【正确答案】 BD

    15-4(巩固) 甲状腺细胞可以将氨基酸和碘离子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并且将甲状腺球蛋白分泌到细胞外,其过程如图所示。图中a、b、c是生理过程,①~⑦是结构名称。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中b是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氧仅来自氨基酸的—COOH,完成的场所是乙图中的①
    B.细胞内的碘离子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的碘离子浓度,这表明a过程只需要消耗能量
    C.与甲图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乙图中③②⑤
    D.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分泌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有②和④,但膜的成分均发生更新
    【正确答案】 BD

    15-5(提升) 牛胰核糖核酸酶由一条多肽链构成,包含8个带巯基(-SH)的半胱氨酸,脱氢后形成4对二硫键(-S-S-)。形成下图所示结构时,该酶具有生物活性。图中圆圈表示氨基酸,序号表示氨基酸残基的个数,半胱氨酸缩写为“半胱”,其它氨基酸的标注略。科学家发现β-巯基乙醇可破坏该酶的二硫键,尿素可破坏该酶的氢键。若用β-巯基乙醇和尿素同时处理该酶,会使其失去活性。若去除尿素只保留β-巯基乙醇时,可以重新形成氢键,该酶活性能恢复到90%左右。根据以上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牛胰核糖核酸酶的过程中,相对分子量分子量减少了2222
    B.上述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
    C.在维持该酶空间结构的因素中二硫键键比氢键的作用强
    D.牛胰核糖核酸酶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
    【正确答案】 ABD

    15-6(提升)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研究蛋白质的折叠时发现,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去折叠(或变性),成为失去自然构象的松散肽链,当去掉尿素时,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重新折叠(或复性)成原来的构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结构与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B.去除尿素后,变性的蛋白质恢复它们原来的构象,功能也可能随之恢复
    C.暴露在高浓度尿素溶液中的变性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D.当蛋白质和细胞内的其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其构象不会发生变化
    【正确答案】 CD

    【原卷 16 题】 知识点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正确答案】
    A C D
    【试题解析】
    【分析】1、J型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
    2、S型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型曲线无限增长。
    【详解】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缺乏天敌且生存压力小,其种群数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是一个理论值,种群实际最大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a点是实际最大数量,大于环境容纳量,B错误;
    C、食草动物和植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当植被遭受食草动物的采食后,植被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以此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
    D、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图示两个种群为捕食关系,在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了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ACD。

    16-1(基础) 下图表示草原上某草原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表示种群在无天敌时的环境容纳量)。草原兔天敌在某时间点迁入该草原,请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空间、气候、天敌等因素会引起K值的改变
    B.据图判定,天敌迁入的时间点可能是在d点之前
    C.天敌使草原兔生存阻力加大,不利于它的进化
    D.有天敌时,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将在K1~K3之间
    【正确答案】 AB

    16-2(基础)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 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正确答案】 BCD

    16-3(巩固) 研究者跟踪调查某地草原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之比,记为λ,结果如下表。根据表中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年份
    1999
    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
    2017
    2019
    λ
    1.00
    1.00
    1.00
    0.75
    0.60
    1.00
    1.25
    1.75
    2.00
    2.00
    2.00

    A.2009年的布氏田鼠种群数量与2003年的相同
    B.2009~2019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C.根据标记重捕法调查获得的布氏田鼠种群数量可估算其种群密度
    D.根据λ值,可以预测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 ABD

    16-4(巩固) 菌根是由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联合体,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亦化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种群密度的数据应采用各样方调查结果的平均值
    B.据图分析,两种牧草中对菌根依赖程度较高的是优质牧草A
    C.接种菌种后劣质牧草B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为因变量
    【正确答案】 ABD

    16-5(提升) 福寿螺引入我国后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水稻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有人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试验。下图是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福寿螺与水稻为捕食关系,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福寿螺卵块的密度
    B.在6月中旬~7月中旬,幼年福寿螺大量被捕食导致卵块数量明显下降
    C.在8~9月份福寿螺的出生率较低,导致福寿螺的种群密度降低
    D.放养中华鳖能有效抑制福寿螺种群数量的增长
    【正确答案】 AB

    16-6(提升) 某封闭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呈“S”形曲线,K值为环境容纳量,如图为该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设K值为200)。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K值一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种群增长速率越大
    C.种群的年龄结构在S2点时是增长型,在S4点时是衰退型
    D.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S3点对应的时刻捕捞
    【正确答案】 BCD

    【原卷 17 题】 知识点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

    【正确答案】
    A B D
    【试题解析】
    【分析】1、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以芽体为外植体,探究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对芽体增殖的影响,实验组的自变量是6-BA和IBA的不同浓度,因变量是芽的分化情况。
    2、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随着6-BA浓度的增加,芽的分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IBA浓度的增加,芽的分化率同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0mg•L-16-BA和0.2mg•L-1IBA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
    【详解】A、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当6-BA浓度在4.0-5.0mg•L-1时,芽分化率明显降低,A正确;
    B、细胞在增殖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B正确;
    C、由于缺少空白对照的数据,所以无法说明同时添加6-BA和IBA,均可以促进芽的分化,C错误,C错误;
    D、当6-BA浓度为2.0mg•L-1和IBA浓度为0.2mg•L-1时芽分化率是95%,故该组成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D正确。
    故选ABD。

    17-1(基础) 某兴趣小组探究6-BA与2,4-D诱导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组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可以作为预实验,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清水组对照
    B.银杏插条的枝龄和芽的数量要相同,才能确保对激素的敏感性和内源激素量基本一致
    C.实验结果表明,6-BA和2,4-D协同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D.对银杏插条剪切时应把形态学上端剪成平口,形态学下端剪成斜面
    【正确答案】 ABD

    17-2(基础) 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
    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
    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
    【正确答案】 ABD

    17-3(巩固) 独脚金内酯(SL)是具有调控植物分枝发生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信息传递缺陷的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象。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为研究SL的调控机理,研究者在SL突变体1和SL突变体2幼苗期进行以下嫁接实验,培养后观察植株形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处理
    结果
    1
    突变体1上部+野生型根部
    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2
    突变体2上部+野生型根部
    植林上部顶端优势缺失
    3
    野生型上部+突变体2根部
    植林上部具有顶端优势
    4
    突变体1上部+突变体2根部


    A.独脚金内酯作为信息分子,直接参与靶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
    C.独脚金内酯合成部位最可能在根部,“?”处为顶端优势缺失
    D.若施加外源SL,突变体1和突变体2均表现顶端优势
    【正确答案】 ACD

    17-4(巩固) 对正常生长且生理状况一致的①、②、③三组杜鹃兰假鳞茎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组:对照组不做处理;②组:去除顶芽;③组:顶芽涂抹能影响生长素运输的三碘苯甲酸。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在实验的第0、6、10天分别检测各组侧芽处的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结果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涂抹三碘苯甲酸和去除顶芽均可抑制生长素运输,促进侧芽萌发
    B.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有利于杜鹃兰侧芽的萌发与生长
    C.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
    D.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
    【正确答案】 ABC

    17-5(提升) 把豌豆放在26℃的黑暗处培养7天后,从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上分别对应制取三种切段即S1、S2和S3.然后把三种切段分别放在不含IAA和赤霉素、不含IAA、不含赤霉素的几种同浓度溶液中,3天后观察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图,C表示不含IAA和赤霉素,G表示含赤霉素,I表示含IA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激素的种类
    B.同一器官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对于不同种类的激素反应不一定相同
    C.切段S2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要低于切段S的细胞
    D.如果对切段S3分别用DNA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后再进行实验,那么影响实验结果最大的是DNA合成抑制剂
    【正确答案】 BC

    17-6(提升) 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初生根,其生长时间很短,一般会在水稻发芽后一到两周内死亡,主要作用是固定幼苗,吸收营养物质供给幼苗早期生长发育,对幼苗的存活和形态建成至关重要,有研究者对其生长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图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错误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初生根的长度和GA的含量
    B.ET和GA对初生根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
    C.EIL1突变体相比EIN2突变体,初生根生长更快
    D.两种突变体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正确答案】 BCD

    【原卷 18 题】 知识点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正确答案】
    A B
    【试题解析】
    【分析】基因克隆载体和基因表达载体的区别:
    基因克隆载体用于在受体细胞中进行目的基因扩增的载体。
    基因表达载体是适合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外源基因的载体,包括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
    【详解】A、由题图和分析可知,重组载体A是基因克隆载体,重组载体B基因表达载体,A正确;
    B、载体是基因工程中携带外源DNA片段(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重要运载工具,载体A和载体B都必须含有限制酶切割位点、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B正确;
    C、与重组载体A比较,重组载体B需要有启动子、终止子,C错误;
    D、培养细菌A的培养基在营养成分主要是合成DNA的原料,培养细菌B的培养基在营养成分主要是合成RNA和蛋白质的原料,所以培养细菌A和细菌B的培养基在营养成分和功能上存在明显差异,D错误。
    故选AB。

    18-1(基础) 将从苏云金杆菌中获取的Bt基因转入棉花细胞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过程中,需借助多种分子工具经历多个操作步骤。实验人员使用限制酶EcoRI和NheI切割质粒。下图表示常用的限制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以及质粒上的限制酶切割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选用限制酶MunI和XbaI切割Bt基因才能使之与切割后的质粒相连
    B.启动子是转录的起始位点
    C.从Bt基因扩增到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完成共需要6种酶发挥催化作用
    D.可通过PCR技术检测棉花的染色体DNA中是否插入了Bt基因
    【正确答案】 CD

    18-2(基础) 科学家将常年生活在寒带的比目鱼中的抗冻基因转移到西红柿里,培育出了抗冻番茄,这种西红柿可以在冬季或较寒冷的地区种植,使得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西红柿。下图为含抗冻基因的外源DNA和质粒DNA的有关信息,其中EcoRⅠ、BamHⅠ、SalⅠ、XhoⅠ均为限制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用EcoRⅠ和XhoⅠ分别切割抗冻基因和质粒
    B.通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
    C.导入抗冻基因的番茄细胞能在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
    D.可以将转基因番茄种在寒冷条件下,以便筛选出具有抗冻性状的番茄植株
    【正确答案】 AC

    18-3(巩固) 已知B基因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仅在体细胞和精子中正常表达。研究人员将B基因的编码序列与Luc基因(荧光素酶基因)连接成融合基因,然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导入水稻的愈伤组织中,操作流程如图。融合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保留两种蛋白质各自的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B-Luc融合基因的制备中需要限制酶、DNA聚合酶的催化
    B.据图推测,卵细胞中B基因的启动子无法启动转录,导致B基因不能表达
    C.将随机断裂的B基因片段制成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可对转基因水稻检测鉴定
    D.检测和鉴定转基因水稻时,可以检测加入荧光素的该植株卵细胞中是否发出荧光
    【正确答案】 AC

    18-4(巩固) 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丙肝及部分肿瘤的治 疗中有一定疗效。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EcoRⅠ、 BamHⅠ为限制酶,它们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依据的是 DNA 双链复制的原理
    B.在过程③中 T-DNA 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 DNA 上
    C.过程④可利用分子水平上的杂交进行检测和筛选
    D.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了 GAATTC 和 GGATCC 序列,以方便剪切和连接
    【正确答案】 ACD

    18-5(提升) 我国科学家利用了Xba I和Sac I两种限制酶,并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含678pp)导入某植物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使赖氨酸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如图所示是相关培育过程(质粒的其他部位和目的基因内部均无Xba I、Sac I、Hind III的识别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内含目的基因的模板DNA经PCR扩增6次共产生52个等长片段
    B.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常用方法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需添加卡那霉素以便筛选转基因植株
    D.使用Sac I和Hind III切割重组质粒后能得到1500bp左右的片段
    【正确答案】 ABD

    18-6(提升) PCR中使用的聚合酶具有末端转移的活性,通常在3'端加上多聚A。PCR扩增过程中,由于不清楚目的基因的完整DNA序列,获得的目的片段通常需要重组到T-载体中,通过测序了解DNA序列。LacZ基因在IPTG诱导下的表达产物能够水解X-gal使菌落呈蓝色,否则呈白色。目的基因插入到LacZ中会导致该基因失活,因此可采用蓝白斑法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下图为T载体的结构示意图(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高效连接PCR扩增产物,T-载体用EcoRV酶切后再在3'端添加多聚T突出端
    B.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借助PCR技术可检测PCR扩增产物在T-载体中的插入方向
    C.选择BamHI和HindIII进行双酶切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以保证扩增产物正向插入
    D.转化后,应选择在含X-Gal和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白色单菌落进行测序
    【正确答案】 AB

    【原卷 19 题】 知识点 光反应、暗(碳)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正确答案】
    (1) 叶绿体(基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    RuBP(C5)与O2    RuBP(C5)与CO2
    (2)降低    光呼吸会消耗部分暗反应的底物(C5),并以CO2的形式损失(散失),从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
    (3) 引导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的酶准确进入叶绿体中发挥作用    导入的CAT酶基因表达出的CAT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减少H2O2对叶绿体的损害
    (4) 排除偶然性,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实验误差    直接在叶绿体中分解成CO2    CO2与O2竞争R酶
    【试题解析】
    【分析】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绿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特点是呼吸基质在被分解转化过程中虽也放出CO2,但不能生成ATP,而使光合产物被白白地耗费掉。在黑暗条件下,呼吸过程能不断转换形成ATP,并把自由能释放出来,以供根系的吸收功能、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运转功能以及各种物质代谢反应等功能的需要,从而促进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1)据图可知,直接参与光呼吸的细胞结构有叶绿体(基质)、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R酶既能催化RuBP(C5)与O2反应,也能催化RuBP(C5)与CO2反应。
    (2)据图推测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即CO2/O2比值降低时,有利于光呼吸发生而不利于光合作用发生;光呼吸增强会降低作物产量的重要原因是光呼吸会消耗部分暗反应的底物(C5),并以CO2的形式损失(散失),从而降低了光合作用速率。
    (3)构建GCGT支路的基因表达载体时,目的基因的5'端均融合了水稻叶绿体定向信号肽RC2序列,这一操作的目的是引导目的基因表达产生的酶准确进入叶绿体中发挥作用。在构建GCGT支路时需要导入过氧化氢酶(CAT)基因的原因是导入的CAT酶基因表达出的CAT酶能催化H2O2的分解,减少H2O2对叶绿体的损害。
    (4)①选用4个转基因水稻株系,相当于重复组,这样进行实验并分别测量的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减少因个体差异导致的实验误差。
    ②根据光呼吸原理可知,要增加水稻光合效率和产量,需要防止光呼吸发生,而光呼吸发生的条件是高氧低二氧化碳以及R酶结合氧气的能力,结合图示可以初步判断光呼吸GCGT支路可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和产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GCGT支路可以使光呼吸产生的乙醇酸直接在叶绿体中分解成CO2,提高了其内部的CO2浓度;二是CO2浓度的增加可以提高CO2与O2竞争R酶的能力,进而抑制光呼吸。
    【点睛】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光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9-1(基础) 玉米是C4植物,通过C4途径固定CO2;水稻为C3植物,通过C3,途径固定CO2。在玉米叶维管束的周围有两层细胞,内层细胞是鞘细胞,叶绿体中几乎无基粒;外层为叶肉细胞,叶绿体中有发达的基粒。甲图是C3、C4。途径示意图,乙图为玉米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叶片中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____。
    2、与C3途径相比,C4途径的特点有_________(答出2点)。
    3、乙图中,暗期时玉米的CO2吸收速率大于零,原因是_________。在暗期,玉米吸收的CO2并不能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原因是_________。
    4、PEP羧化酶(PEPC)是C4途径的关键酶,对CO2的亲合力高,C3植物缺少PEPC。胞内CO2,浓度较低是限制C3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请就改进C3植物、提高光合速率提出你的设想。
    【正确答案】 1、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2、能富集CO2、消耗ATP、由C4运载CO2、需要PEP羧化酶(答出2点即可)

    3、暗期玉米通过C4途径吸收CO2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
    暗期不进行光反应,缺少ATP及NADPH
    4、通过基因工程将PEPC基因导入到C3植物细胞


    19-2(基础)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二氧化碳的固定方式除卡尔文循环(C3途径)外还存在C4途径,故又称为C4植物。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这两类细胞密切配合,保证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1、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的前体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捕获光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可分为_____两大类,它们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
    2、玉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_____(填“叶肉细胞叶绿体”或“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你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_____。
    3、许多植物在夏季正午时会因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而出现光合速率降低的“午休现象”,玉米植株虽然也会出现气孔关闭的现象,但其光合速率却会在正午时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已知C4途径中的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很高,据此推测玉米植株不会出现“午休现象”的原因是_____。
    【正确答案】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类囊体的薄膜上
    2、叶肉细胞叶绿体 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
    3、玉米叶肉细胞中催化碳同化过程的PEP羧化酶对CO2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使叶肉细胞能有效地固定和浓缩较低浓度的CO2产生C4,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分解产生CO2,用于卡尔文循环合成有机物

    19-3(巩固) 甘蔗和玉米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在较低CO2条件下也能固定CO2,形成四碳二羧酸化合物(C4酸)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后释放CO2,从而提高维管束鞘细胞中的CO2浓度,为C3途径提供原料。这种浓缩CO2的机制称为C4途径。其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PEP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C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1)玉米植株细胞中,C3途径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光反应为该过程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
    (2)通过C3途径和C4途径固定CO2时,与CO2结合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RuBisco和PEPC分别是C3途径和C4途径固定CO2的两种关键酶。二者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4)玉米、甘蔗等C4植物原产地多是强光照、高温、干旱的热带地区,试说明C4途径的适应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叶绿体基质 NADPH([H])和ATP C5 PEP PEPC PEPC在较低浓度CO2条件下仍可催化CO2与PEP的结合,因此PEPC固定CO2的能力更强一些 热带地区的强光照、高温、干旱条件会导致植物气孔开放程度降低,细胞中CO2浓度较低,C4途径的存在可以浓缩CO2,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19-4(巩固) 小麦和玉米是两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但其产量一直存在明显差异,玉米的光合速度约为小麦的1.5倍。科学家对小麦和玉米的光合作用过程进行研究,发现小麦和玉米在CO2固定的过程中存在差异。给小麦提供14CO2,检测其体内物质的放射性情况,发现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是C3酸,然后是C5、丙糖磷酸、葡萄糖等;玉米提供14CO2时,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有机物却是C4酸。玉米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
    (1)玉米叶片的叶肉细胞围绕维管束鞘细胞整齐排列呈“花环”状,光合作用时,CO2先在叶肉细胞中被固定,图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进一步转化成苹果酸后转移到与其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再释放________参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小麦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吸收的CO2则直接参与碳反应。

    (2)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正常,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正常的基粒,将C3还原成丙糖磷酸所需的________主要由周围的叶肉细胞产生提供。
    (3)叶绿体膜上分布有一种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相同数量的无机磷酸(Pi)运入叶绿体,因此,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水平降低时,________的合成会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13个玉米品种和7个小麦品种的CO2补偿点进行了检测,前者平均为5mg/cm3,后者平均为51mg/cm3,因此,________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的CO2,请你根据小麦和玉米光合作用过程的差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可将玉米的高效光合基因转入到小麦中,以期提高小麦的产量,请评价该方案的合理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C4酸 CO2 ATP和[H] 磷酸丙糖 合成磷酸丙糖的原料Pi减少 玉米 玉米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酶对CO2有更强的亲和力,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合理,转基因小麦能利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其光合速率

    19-5(提升) 绿色植物中RuBP羧化酶(Rubisco)具有双重活性,当O2/CO2偏高时,光呼吸的过程会加强。光呼吸是在光的驱动下将碳水化合物氧化生成CO2和水的一个生化过程,是一个高耗能的反应(如图1所示)。过氧物酶体为单层膜结构,有特定的功能,负责将光合作用的副产物C2(乙醇酸)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

    (1)据图1中的信息,绿色植物在Rubisco催化下__________与C5反应,形成的__________中的C原子最终进入线粒体放出CO2,完成光呼吸的过程。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有_________。研究发现,光合产物1/3以上要消耗在光呼吸底物上。据上述信息推测,细胞中CO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稻、小麦等C3植物的光呼吸显著,而高粱、玉米等C4植物的光呼吸消耗有机物很少,C4途经如图2所示。

    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具有一种特殊的PEP羧化酶,它催化CO2和C3反应形成C4(苹果酸)。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生成CO2和C3(丙酮酸),其中的CO2参与_______________,C3(丙酮酸)回到叶肉细胞中,进行循环利用。根据图中信息推测,PEP羧化酶比Rubisco酶对CO2的亲和力____________。叶肉细胞包围在维管束鞘细胞四周,形成花环状结构。根据此结构特点,进一步推测C4植物光呼吸比C3植物低很多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CO2在与O2竞争Rubisco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
    (3)科学家利用水稻自身的三个基因,即GLO(乙醇酸氧化酶基因)、OXO(草酸氧化酶基因)和CAT(过氧化氢酶基因),成功构建了一条新的光呼吸支路,简称GOC支路。通过多转基因技术成功将GOC支路导入水稻并定位至叶绿体中,由此使光呼吸产生的部分乙醇酸直接在叶绿体内被催化为草酸并最终完全分解为CO2,从而形成一种类似C4植物的光合CO2浓缩机制,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如图3)。

    请根据上述材料,阐明GOC工程水稻株系的产量提高的机制: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O2 C2(乙醇酸) 叶绿体、线粒体、过氧物酶体 高浓度CO2可减少Rubisco与O2结合,减少光呼吸 卡尔文循环 更强 C4植物叶肉细胞中高效的PEP羧化酶能够利用极低浓度的CO2且花环状的结构使得多个叶肉细胞中的CO2富集到一个维管束鞘细胞中,使得维管束鞘细胞CO2浓度高,在与O2竞争Rubisco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 C3植物叶绿体中引入光呼吸代谢支路,使光呼吸产生的部分乙醇酸直接在叶绿体内被分解为CO2,将原本释放于线粒体中的CO2转移到叶绿体中释放,类似于C4植物的CO2浓缩机制,提高叶绿体中CO2浓度,在与O2竞争Rubisco酶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由此可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等

    19-6(提升) 刚毛藻藻体为多细胞分支或不分支丝状体,具有网状叶绿体和类囊体。图1表示刚毛藻的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甲、乙、丙、丁、戊为物质或结构。将刚毛藻的叶片在不同温度、最适光照下,以及最适温度、不同光照下分别培养,得到了刚毛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光照强度的关系,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乙物质为_____;暗反应过程为结构戊上所发生的反应可以提供的原料物质有_____等;若突然中断光照,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_____。
    2、在测定光照强度对刚毛藻叶片光合作用实验中,温度属于_____变量。由图2可知,研究温度对刚毛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时,适宜的光照强度为_____klx,温度为_____℃时,刚毛藻叶片的总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
    3、若要测定刚毛藻叶片呼吸速率,需要对刚毛藻进行_____处理。用CO2消耗表示光合速率,35℃时刚毛藻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约为_____mg·g-1·h-1.
    4、刚毛藻作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绿藻,研究表明,碳酸氢盐碱度的增加会抑制叶绿素合成而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形成。据此可判断,随碳酸氢盐碱度的增加,刚毛藻对640~660nm光的吸收量将_____。为进一步研究碳酸氢盐碱度对刚毛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科研小组同学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多组刚毛藻培养在不同碱度的碳酸氢盐培养液中,通过实验验证碳酸氢盐通过抑制叶绿素合成对光合速率产生影响。请写出该实验需要测定的主要指标:_____。
    【正确答案】 1、C3(三碳化合物) ADP、Pi、NADP+ 增加
    2、无关 20 40
    3、遮光 2.75
    4、减少 (不同碳酸氢盐碱度下)刚毛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

    【原卷 20 题】 知识点 不同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实验,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

    【正确答案】
    (1)生理状态基本相同(长势一致)
    (2)①③
    (3)干旱+冷害(D&C)    单一干旱(D)和干旱+冷害(D&C)
    (4)基粒(类囊体)的结构受损,阻碍了光能的转化(降低了光反应的强度)    淀粉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一步发生
    (5)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含量增加),使保卫细胞收缩,气孔关闭(气孔导度下降),减少了植物的失水量    更明显(更显著)
    【试题解析】
    【分析】分析图形:本实验中不同胁迫条件为自变量,净光合速率是因变量。大豆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期下净合速率不同,在不同条件下,胁迫期中净光合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CT、D、C、D+C,在恢复期,净光合速率变化最大的是D组,其次是D+C,然后是C组,CT组几乎无变化。
    (1)图1所示的实验设计中,“25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干旱胁迫下,植物细胞缺水,可能导致部分细胞出现质壁分离、而无机盐的运输需要溶解在水中运输,因此无机盐的运输效率会降低,干旱胁迫下,可能会导致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使合速率降低,进而使氧气的释放量减少,因此①③正确。
    (3)由图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干旱+冷害(D&C)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大。但在恢复期,单一干旱(D)和干旱+冷害(D&C)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有较明显恢复。
    (4)根据题意可知,单一冷害胁迫(C)下的叶绿体基粒发生了不可逆破坏,并且淀粉粒大量积累在叶绿体中。由于基粒上含有光合色素和酶,因此基粒(类囊体)的结构受损,会阻碍光能的转化;而淀粉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一步发生,因此冷害胁迫导致玉米苗期净光合速率大幅度降低。
    (5)胁迫期时,与对照组比较可知,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脱落酸含量都明显增加,且联合胁迫时脱落酸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可推测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含量增加),而脱落酸可使保卫细胞收缩,气孔关闭(气孔导度下降),减少了植物的失水量,而这种变化在植物受到联合胁迫(D&C)时表现得更明显(更显著)。
    【点睛】本题考查不同逆境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及植物应对胁迫的机理,意在考查考生对数据的分析并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基础) 为研究光照强度对圆齿野鸦椿的影响,以二年生盆栽圆齿野鸦椿苗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覆盖不同层数遮光网控制光照强度,共设置4个组别:Ⅰ(自然光照,100%NS)、Ⅱ(覆盖1层遮光网,50%NS)、Ⅲ(覆盖2层遮光网,30%NS)、Ⅳ(覆盖3层遮光网,15%NS)。每组10盆,每盆定植1株实验苗,并设置3次重复,实验用苗共计120株。各组圆齿野鸦椿测定的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强度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叶绿素相对含量
    气孔导度
    /(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蒸腾速率
    /(μmoL·m-2·s-l)
    水分利用效率
    /(mmoL·moL-l)

    100%NS
    4.97
    39.5
    0.10
    324.89
    1.42
    3.5

    50%NS
    4.41
    51.6
    0.07
    286.14
    1.14
    3.87

    30%NS
    5.65
    49.8
    0.06
    251.07
    0.95
    5.95

    15%NS
    5.35
    61.8
    0.08
    297.44

    4.78
    注:NS表示自然光照强度;水分利用效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
    1、实验中,每组设置10盆幼苗、3次重复的目的是;_________;所选用的幼苗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光,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__________(填具体生理过程)。
    3、据表分析,在100%NS光照条件下,圆齿野鸦椿幼苗的净光合速率较低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气孔因素导致的,理由是__________。
    4、本实验表明,圆齿野鸦椿幼苗的最佳生长光照条件为__________;与Ⅲ组相比,Ⅳ组植株的蒸腾速率较_______(填“高”或“低”)。
    【正确答案】 1、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减小实验误差) 生长状况良好、长势基本一致
    2、红光和蓝紫光 促进水的光解、合成ATP
    3、不是 在100%NS光照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较大,且胞间CO2浓度较高,说明不是由于气孔因素影响了叶片CO2供应进而影响了净光合速率
    4、30%NS(或30%自然光照强度) 高

    20-2(基础) 研究者将玉米幼苗置于三种条件下培养10天后(图a),测定相关指标(图b),探究遮阴比例对植物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C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2、比较图b中B1与A组指标的差异,并结合B2相关数据,推测B组的玉米植株可能会积累更多的____________,因而生长更快。
    3、某兴趣小组基于上述B组条件下玉米生长更快的研究结果,作出该条件可能会提高作物产量的推测,由此设计了初步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选择前期_________一致、生长状态相似的某玉米品种幼苗90株。
    实验方法:按图a所示的条件,分A、B、C三组培养玉米幼苗,每组30株;其中以_________为对照,并保证除_________外其他环境条件一致。收获后分别测量各组玉米的籽粒重量。
    结果统计:比较各组玉米的平均单株产量。
    【正确答案】 1、遮阴条件下植物合成较多的叶绿素
    2、糖类等有机物 3、光照条件 A组 遮光程度

    20-3(巩固) 兴起于上世纪的第一次“绿色革命”获得了水稻半矮化突变体,半矮秆水稻虽抗倒伏、高产,但对氮的利用效率不高。中国科研团队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持续探索,并于2020年在水稻高产和氮素高效协同调控机制领域获得重要突破。为探究高浓度CO2下氮素供应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武运粳稻为实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利用无土栽培技术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结果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
    注: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净光合作用单位:[µmol/m2•s]
    1、环境中的氮元素进入叶肉细胞后,可用于合成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如RUBP羧化酶),RUBP羧化酶分布在___________,能将CO2固定为________,再进一步被还原为糖类。此外氮元素还能用于合成___________(答出其中两种),进而促进光合作用。
    2、表中X处理措施应为___________。据表分析,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的氮素供应形态是___________。从物质跨膜运输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光合系统中的氮素分配受供氮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对叶片光合系统中氮素的含量及分配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

    注:叶片氮素可分为光合氮素和非光合氮素;前者包括捕光氮素和羧化氮素
    检测结果显示:相对于中氮,高氮环境下,氮素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转化,且羧化氮素所占比例降低,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阶段,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正确答案】 1、叶绿体基质 C3(三碳化合物) 叶绿素、NADPH、ATP、ADP
    2、氨态氮(NH4+)正常浓度CO2 氨态氮(NH4+) 根细胞膜上转运氨态氮的转运蛋白/载体蛋白的数量多于硝态氮
    3、光合氮素(羧化氮素) 非光合氮素 暗反应

    20-4(巩固) 科研人员以黄瓜为实验材料,研究L(0nmol●L-1 NaCl,对照组)、H(80nmo1·L-1NaCl,盐协迫)两种处理条件下,不同红光和远红光比例(R/FR=7和0.7)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净光合特性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气孔导度指气孔张开的程度)。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选取的均是处理第9天的同一高度、同一方向的第二片真叶测得的实验数据,并多组测定求平均值,这一系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下R/FR=7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使光能的吸收和转化受到影响,_________的合成量下降,导致暗反应阶段_____________减弱。该条件下,气孔导度下降但胞间CO2浓度几乎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低R/FR处理后叶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明显提升,主要是因为植物体内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光受体一光敏色素在感受低R/FR后,由Pfr型转化为Pr型,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激活光反应基因,参与调控光合作用过程,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减小实验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叶绿素(a+b)含量下降 [H]和ATP C3的还原 盐胁迫下R/FR=7时,气孔导度下降,进入胞间的CO2减少,但净光合速率下降,CO2的消耗也减少,使胞间CO2浓度几乎不变
    3、盐胁迫状态下降低了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R/FR=0.7的处理能够降低盐胁迫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
    4、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20-5(提升)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多重联合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在单一干旱、单一冷害以及二者联合胁迫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

    1、图 甲所示的实验设计中,“25 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_____。
    2、干旱胁迫下,玉米的生命活动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有 。
    A.部分细胞出现质壁分离 B.无机盐的运输效率降低
    C.氧气的释放量减少 D.细胞无法调节代谢活动
    3、该研究显示:干旱能够明显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请结合图 乙所示数据说明得出该结论的依据:_____。
    图丙为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上述各实验组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其中箭头所指为淀粉粒(淀粉在细胞中以颗粒状态储存)。

    4、据图 丙可推测,冷害胁迫对于玉米苗期光合作用的影响体现在 。
    A.基粒的结构受损,阻碍了光能的转化
    B.淀粉粒数量多,是暗反应增强的结果
    C.类囊体的膜结构受损,致使叶绿体内的 ATP 含量减少
    D.光合作用生成糖转运障碍,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
    【正确答案】 1、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生理状态基本相同),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ABC
    3、在冷害胁迫以及冷害、干旱联合胁迫的条件下,相比对照组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光合均明显下降,此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大大减少;但在恢复期,单一冷害组的净光合速率相比对照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联合胁迫组的净光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一冷害,有机物合成不足的状态明显得到缓解。 4、ACD

    20-6(提升) 气候变化加剧了全球危机,多重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不利影响日益显著。研究者把在最适条件下生长了25天的玉米幼苗均分为4组:对照组(CT)、单一干旱组(D)、单一冷害组(C)、二者联合胁迫组(D&C)。各组先分别在对应的条件下培养7天(各组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天(恢复期),测定苗期玉米在胁迫期和恢复期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测量净光合速率除了可以用单位时间CO2的吸收速率表示,还可以用单位时间___________(一项即可)来表示。
    2、图甲实验中各组玉米先在最适条件生长了25天的目的是保证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排除___________的影响。
    3、该研究显示,干旱能够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请结合甲图说明得出该结论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旱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包括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两个因素,气孔限制一般是指由于干旱导致部分气孔关闭,进而引起暗反应中___________,非气孔限制多指在严重胁迫下,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再生受到抑制。研究发现,乙烯利可提高植物的抗旱性,科研人员以玉米植株为材料进行控水实验,在停止灌水20天后,实验组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对照组喷施清水,测定其光合作用的相关指标如下表(呼吸速率的变化忽略不计)。由此表可知,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玉米植株受___________(填“气孔限制”或“非气孔限制”)的影响。
    处理时间
    6月27日
    7月5日
    7月12日
    7月19日
    净光合速率(μmo1CO2•m·s-1)
    实验组
    22.5
    17.9
    18.1
    17.9
    对照组
    20.5
    11.2
    15.2
    14.1
    气孔导度(molH2O·m-2·s-1)
    实验组
    0.33
    0.15
    0.40
    0.48
    对照组
    0.17
    0.10
    0.45
    0.53
    胞间CO2浓度(μmo1CO2·mol-1)
    实验组
    210
    165
    162
    248
    对照组
    240
    242
    250
    310

    5、对实验组玉米的叶片进行分析可知,细胞中叶绿体基粒的片层数有所增加,叶绿素的含量和细胞液的渗透压也有所增加,请据此推测乙烯利提高植物抗旱性的原理是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O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积累量(写出一项合理即可)
    2、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在胁迫期,C组和D&C组相比对照组,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均下降,但在恢复期C组的净光合仍在较低,而D&C组明显高于C组,说明净光合较低的情况得已缓解。
    4、CO2吸收量减少 非气孔限制
    5、乙烯利通过提高光反应中酶和色素的含量增大光反应速率,(或增大叶绿体类囊体膜面积)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同时,乙烯利可通过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防止在干旱时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原卷 21 题】 知识点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性实验,血糖调节,验证(探究)人或动物某种激素的生理作用

    【正确答案】
    (1) 胰岛B细胞    细胞膜上    GLP-1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其分泌(释放)胰岛素;GLP-1能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减少对糖类的摄入
    (2)口服    口服葡萄糖不仅提高了血糖浓度,还刺激L细胞分泌GLP-1,两者都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3)不含索马鲁肽药物的制剂(其他成分相同)    Ⅱ型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低血糖
    【试题解析】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小肠L细胞分泌了GLP-1,属于动物激素,因此小肠L细胞属于内分泌腺细胞;GLP-1具有调节胰岛细胞分泌、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等功能,说明胰岛、脑、胃等器官有GLP-1受体。
    2、分析图解:血糖升高会刺激甲细胞分泌激素X,该激素为胰岛素,因此甲细胞为胰岛B细胞。
    (1)由分析可知,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胰岛B细胞;GLP-1是多肽类激素,不能直接进入细胞,因此其受体应位于甲细胞的细胞膜上;结合图文可知,GLP-1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其分泌(释放)胰岛素,GLP-1还能抑制胃排空、降低食欲,减少对糖类的摄入,说明GLP-1具有间接降血糖作用
    (2)实验研究发现,口服或注射等量的葡萄糖,测得血液中的激素X(胰岛素)的增加量有较大差异,口服葡萄糖不仅提高了血糖浓度,还刺激L细胞分泌GLP-1,两者都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口服方式对血液中的激素X(胰岛素)的增加量比注射方式大。
    (3)①根据实验的对照原理,从成分分析本实验中使用的安慰剂是指不含索马鲁肽药物的制剂(其他成分相同),其使用对象是Ⅱ型糖尿病患者。
    ②据图2分析GLP-1类似物的作用特点:血糖平台平高时,GLP-1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在血糖平台水平低时,GLP-1不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该临床实验表明,GLP-1类似物既能降低血糖,又能保证个体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
    【点睛】本题考查了血糖平衡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和图解信息判断图中细胞和激素的名称,同时能够识记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21-1(基础) 科学工作者为研究饥饿对哺乳动物胰岛素分泌的影响,选择健康大鼠若干,分别于禁食0、24、48、72、96小时后,测定血糖和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变化,统计结果下图所示。

    1、饥饿48小时后,血糖主要来源于_______,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实验数据表明,和正常进食的大鼠相比,饥饿96小时的大鼠胰腺细胞研磨液中胰岛素浓度约升高50%~55%,由此可以判断,长期饥饿状态下的大鼠,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
    3、研究表明,哺乳动物下丘脑摄食中枢的细胞中存在着经转录形成的_______,据此判断,胰岛素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下丘脑摄食中枢,此过程属于_______。
    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生活状态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应先注射_______(填“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再注射_______(填“胰岛素溶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
    【正确答案】 1、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2、饥饿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3、胰岛素受体mRNA 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
    4、胰岛素溶液 葡萄糖溶液

    21-2(基础) 人在剧烈运动时,机体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下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A~E表示结构,a~f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运动前相比,B结构中的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b_____(填名称),该激素具有_____、_____等生理功能,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另外,C结构分泌的c_____(填名称)也可调节血糖含量。
    2、因运动体温升高,该刺激的信号传入位于_____(填图中字母)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同时d_____(填名称)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e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_____,使机体产生的热量减少,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3、因运动而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中的_____兴奋,引发D释放f_____(填名称),促进_____,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
    【正确答案】 1、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肾上腺素
    2、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减少
    3、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1-3(巩固) 2016年6月,英国科学家揭示了肠道菌群引发肥胖的机理,又向肥胖症的治疗迈进了一步。如图为肥胖症发生机理的部分示意图(“+”表示增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副交感神经兴奋会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产生,从而引起血糖含量_____,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可_____,从而引起肥胖。
    2、肠道中微生物产生的乙酸增多,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会分泌_____作用于胃黏膜分泌细胞,促进胃饥饿素的产生,胃饥饿素产生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调节。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增多又会使微生物产生乙酸的量增加,说明①②③过程属于_____调节。
    3、胃饥饿素可以使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兴奋,动物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加,还可以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减少,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低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进而导致肥胖。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属于_____调节。
    【正确答案】 1、促进 降低 转化成脂肪
    2、神经递质 神经 (正)反馈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分级(或“激素”“体液”)

    21-4(巩固) 人类的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可分为1、2两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功能损害。血糖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下图表示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及其相关调节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__________,另一方面__________。
    2、推测图中胰高血糖素对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理由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主要是对胰岛素不敏感造成的。荔枝核皂苷可能是荔枝核产生降糖、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胰岛素敏感性可通过检测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情况进行判断。某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验证荔枝核皂苷具有改善小鼠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材料与用具:患2型糖尿病小鼠成熟的脂肪细胞悬液、添加高糖的含胰岛素的动物细胞完全培养液、一定浓度的荔枝核皂苷溶液、生理盐水、移液器、CO2培养箱、培养瓶若干等。
    ①写出实验思路(要求与说明:具体实验操作过程和用量不做要求)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和转移至细胞膜上 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糖原和脂肪的合成,从而使血糖降低
    2、促进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升高,使细胞能利用的血糖增加,细胞需要在胰岛素的促进作用下才能更好的利用血糖,所以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实验思路:将若干培养瓶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向两组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添加高糖的含胰岛素的动物细胞完全培养液和患2型糖尿病小鼠成熟的脂肪细胞悬液;甲组添加适量一定浓度的荔枝核皂苷溶液,乙组添加等量生理盐水,将两组培养瓶置于温度适宜的CO2培养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并记录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甲组葡萄糖下降较乙组明显

    21-5(提升) 腺苷作为一种内源性嘌呤核甘,主要通过结合并激活与G蛋白耦联的ARs起作用,ARs广泛存在于肝脏细胞。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环化--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信号通路能够调节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反应和平衡。在饥饿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可分泌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图中“R-酶p”为蛋白激酶A复合物)。

    1、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通过_______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图中血管A、B、C三处的血糖浓度最高的可能为_____________。
    2、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_____________介导,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试分析cAMP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人体进餐后血糖调节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可能会引发高血糖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一种解热镇痛药)的过量使用会引起肝脏细胞损伤。研究人员用对乙酰氨基酚灌胃制作药物性肝损伤的小鼠为实验模型,探究ARs及其介导的cAMP-PKA信号通路在对乙酰氨基酚致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实验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细胞中A1R、A2AR的表达明显升高,A3R、A2BR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AIR、A2AR、A3R、A2BR为ARs的4个亚型),且cAMP含量、蛋白激酶A的表达明显升高。试推测对乙酰氨基酚的过量使用引起肝脏细胞损伤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交感神经 C 2、G1蛋白 改变R-酶Р复合物的构象,酶P与R分离后处于活化状态,催化肝糖原的分解
    3、进餐后,血糖增多,信号分子X分泌增多,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肝糖原分解 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信号分子X含量过低
    4、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能够促进肝脏细胞中A1R、A2A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过度激活肝脏细胞内的cAMP-PKA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肝细胞受损。

    21-6(提升)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图1分析,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同时受到______和_____两种信号分子的调节,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体内胰岛素水平上升,一方面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另一方面又能抑制_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降低。
    2、II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功效_____(升高/降低),导致血糖水平居高不下,持续的高血糖又进一步刺激胰岛素分泌,这种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症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
    3、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血糖调节因子(FGF1),并利用胰岛素抵抗模型鼠展开了相关研究,以期为治疗II型糖尿病提供新思路。实验结果如图2、3所示。

    图2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上述信息,请推测FGF1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葡萄糖 神经递质 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降低 胰岛素受体受损(或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的结构异常)
    3、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 FGF1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或促进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受体合成,增加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等),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原卷 22 题】 知识点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

    【正确答案】
    (1) 消费者和分解者    牡蛎作为该生态系统的输出产品,浮游植物等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的能量需求;并且输出的元素不能回归该生态系统    竞争    食物
    (2) 牡蛎养殖区    残饵、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浮游植物等被取食强度大,生产者少
    (3) 垂直    空间、阳光、食物等资源    既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确保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试题解析】
    【分析】1、种间关系:
    (1)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2)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2、生态系统的成分:
    (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3) 消费者: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生物;
    (4)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3、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例如,某草地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1)分析图可知,图1中,牡蛎可以分解有机碎屑,这个过程中牡蛎属于分解者,同时牡蛎还可以捕食浮游植物,这个过程中牡蛎属于消费者,因此牡蛎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消费者。分析图可知,牡蛎不断从该生态系统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回归该生态系统,且藻类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满足大规模养殖牡蛎的需求,故大规模养殖牡蛎还需定期投喂饵料,以补充物质和能量。海带和浮游植物都需要吸收利用植物营养元素,所以海带和浮游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因为海带和浮游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若养殖海带数量过多,那么浮游植物的数量会下降,因此会导致牡蛎的食物来源减少,产量下降。
    (2)海水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水体富营养化(N、 P含量偏高)引起的。由图表可知,牡蛎养殖区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含量最高,即其富营养化程度最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是该区域的残饵、牡蛎的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出N、P;另一方面是该区域的浮游植物等被取食强度大,生产者少,吸收的N、P少。
    (3)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上述海水养殖模式提升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中的空间、阳光、食物等资源,又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但在构建该模式时,还需考虑所养殖生物的环境容纳量、种间关系、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从而确定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这样做的目的是既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确保养殖产品的持续高产。
    【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22-1(基础) 鸡是杂食性动物,在野外放牧期间能采食部分植物、昆虫以及砂石等,但仍然需要补饲一定量的饲粮,因此对天然草地植物的采食量极低。鸡的个体小,鸡粪体积小、易分解,随走随排,能为贫瘠的草地生态系统补充养分。为探究牧鸡对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在浑善达克沙地开展了牧鸡实验。
    1、实验组(MJ)放牧密度为20m2/只牧鸡,对照组(CK)不放牧。连续3年在研究样地各___________选取5个1m×1m的样方,进行相关调查。
    2、为研究牧鸡的采食对草地植物的影响,对草地10种代表性植物进行了相关调查,结果如下表。
    科名
    鸢尾科
    禾本科
    薔薇科
    豆科
    菊科
    藜科
    中文名称
    马蔺
    披针叶野决明
    羊草
    糙隐子草
    裂叶蒿
    二裂委陵菜
    斜茎黄耆
    花苜蓿
    蒲公英
    灰绿藜
    缩写
    Li
    Ti
    Lc
    Cs
    At
    Pb
    Aa
    Mr
    Tm
    Cg
    采食量g/d
    0.2
    1.0
    1.1
    1.2
    1.25
    3
    6.5
    6.8
    7.2
    8.7
    结果显示,牧鸡对不同植物的采食量存在___________,牧鸡对草地鸢尾科和____________植物的取食程度较低。
    3、研究人员连续测定三年内样方物种多样性和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结果如图1。

    据图1可知,牧鸡对于退化草场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___________,但显著提高了退化草场的净初级生产量,试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
    4、长期过度放牧牛羊会造成草地退化,根据以上研究,请提出草地利用的新方式,并说明该放牧方式的优势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随机 2、选择性(偏好性) 禾本科
    3、不明显 牧鸡对草地鸢尾科和禾本科的采食较低,且鸡粪易分解,能为贫瘠的草地生态系统补充养分,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草场的净初级生产量提高
    4、长期过度放牧牛羊会造成草地退化,而牧鸡对天然草地植物的采食量极低,有利于天然草地植物的生长及繁殖;鸡粪体积小、易分解,能为贫瘠的草地生态系统补充养分,提高了环境容纳量,有利于草场的植物生长,也有利于草场的动物生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22-2(基础) 过度放牧使锡林郭勒草原牧草的年平均产量下降。为兼顾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畜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选取样地,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1、在所选研究样地的植被中,有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等植物类群,这些植物的高度各不相同,使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______。
    2、科研人员根据单位面积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设定放牧强度,连续3年的6~9月份在牧草的生长季进行不同强度放牧,测定得到的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禁牧
    轻度放牧
    中度放牧
    重度放牧
    高度平均值(cm)
    第2年
    25.77
    17.55
    16.62
    13.72
    第3年
    22.52
    18.89
    18.76
    16.65
    多度平均值(个/m2)
    第2年
    399.33
    366.33
    479.67
    312.33
    第3年
    398.00
    351.00
    508.17
    339.50
    盖度平均值(%)
    第2年
    60.83
    68.33
    51.67
    49.17
    第3年
    62.50
    70.83
    53.33
    47.50
    植物的总物种数
    第2年
    33
    34
    36
    31
    第3年
    37
    36
    41
    28
    注:多度代表物种个体数目的多少;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
    ①样地内某种植物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______。若进一步调查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_法进行调查。
    ②科研人员发现,样地内禾本科牧草植株高度最高、莎草科次之、菊科最矮。随放牧强度增加,牧草平均高度降低,推测牲畜最可能优先采食______科的牧草。与禁牧组相比,轻度放牧组牧草______(选填下列字母),轻度放牧组出现盖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a.多度升高、盖度下降 b.多度下降、盖度升高
    3、在______放牧条件下,植物的总物种数达到最高,可能的原因是受采食影响,植物的高度和盖度降低,使地表环境中______等非生物因素发生改变,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
    4、综合以上研究,请你对锡林郭勒草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一条建议:______。
    【正确答案】 1、垂直结构 2、生态位
    样方 禾本 b 植株高度最高的禾本科牧草被一定程度取食后,较矮的莎草科植物能得到充足的阳光,生长良好导致盖度升高
    3、中度 光照、含水量、温度
    4、在锡林郭勒草原上中度放牧,可以使该草原的牧草较快得到恢复,植物的多度平均值和总物种数达到最大,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2-3(巩固) 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但近年来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的干扰下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____________关系,植物的“气味”提供可采食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信息。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浸水提取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见下图。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羊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分别_________________。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依次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下,该草场的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①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②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③糙隐子草在冷蒿草原上可以较好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l)。
    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69.5
    7.0
    19.0
    45.5

    19.0
    9.0

    1.0

    4.5

    3.5
    1.0
    2.5
    微量不计


    据表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 kJ·a-l。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一位)。
    5、目前对退化草场进行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种常用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请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分析,选用的草种应具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个要点)
    【正确答案】 1、竞争 化学 2、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3、冷蒿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抑制克氏针茅幼苗根的生长 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有一定促进作用
    4、7.15×108 13.5
    5、能抵抗(或耐受)环境中的化感物质;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当地放牧牲畜喜食

    22-4(巩固) 为改善某河流入海口周围湿地的环境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从入海口到防洪堤将湿地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图所示,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1、调查各个区域的植物丰富度时,可借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采用_____法进行。
    2、该湿地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每年四季变化发生规律性改变,体现_____变化。海拔高度不同的C、D两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群落的_____。每年丰水期时, A、B区会被水淹导致大量植物烂根死亡;当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再次恢复植被的过程属于_____。
    3、“多营养层次”是一种海水生态养殖新模式,即在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中层挂笼养殖牡蛎等滤食性贝类;在底层设置人工鱼礁,为鱼虾等提供生长、产卵和栖息的场所,养殖龙虾、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下图是某渔民设置的“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模式的部分构造和物质循环关系。

    ①该生态系统中,牡蛎属于_____。为科学调控龙虾的养殖密度,渔民需要获取龙虾的种群密度,采用红外相机法调查龙虾的种群密度与标志重捕法相比,优点是_____(答两点)。
    ②牡蛎虽可滤食水体中的小型浮游动植物,但大规模养殖仍需定期投喂饵料,请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从群落结构角度分析,“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的意义是_____。
    【正确答案】 1、样方 2、群落的季节性 水平结构 次生演替
    3、分解者和消费者 不对龙虾的生活产生干扰,操作简单、监测范围广,可长时间持续调查且获取的数据准确等 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随牡蛎产品不断输出,浮游动植物提供的能重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生长需要 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食物等资源

    22-5(提升) 为响应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某村构建“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如图所示),其中种植业和养殖业均分为经济类、观赏类两类,村中依势构建出山林枝展果坠、斜坡花繁蝶醉、荷塘莲满鱼肥、菜园蔬鲜瓜脆四大特色区,各特色区中种植的作物和养殖的动物不尽相同。

    1、该村养殖的各种动植物与其他生物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各特色区动植物种类的选择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原理。
    2、下图表示某特色区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


    第一、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可用③÷(①+⑤+X)×100%表示,其中X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图中____________(填序号)的能量未流人第二营养级,导致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是递减的。以牧草→羊为例,欲提高经济效益,应设法提高③/②和④/③值,请分别说出一条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在劳动体验区租种了一块长势良好的菜地,并将其均分为甲乙两部分,其中甲组继续人工管理,乙组不再进行管理,一个月后,甲组菜蔬长势良好而乙组杂草丛生、面目全非。这一方面说明了该菜地稳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_______;另一方面也说明了____________。
    4、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厨余垃圾和各色垃圾显著增多,请据此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正确答案】 1、不能 整体、协调、循环、自生
    2、植物呼吸作用消耗量 ⑤⑥⑦ 将牧草加工粉碎成精饲料(或将牧草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初步发酵) 将放牧改为圈养,减少羊的活动空间
    3、物种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抵抗力稳定性低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4、利用厨余垃圾制造沼气(或将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 )、将各色垃圾分类回收

    22-6(提升) 海洋细菌B可裂解DMSP(海水中的一种含硫有机物)产生生物毒性物质丙烯酸,用以抵御纤毛虫(一种单细胞动物)等捕食者。研究发现海洋细菌B的菌体表面存在一种可裂解DMSP的酶DL,研究人员将野生型B菌株和敲除DL基因的缺陷型b菌株进行荧光标记,然后分别与纤毛虫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纤毛虫细胞内的食物泡形成情况,结果如图1、图2。

    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划分,纤毛虫属于____________。据图1可知,纤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____形增长。
    2、据图1中Ⅰ-IV组实验结果推测,有DMSP时,野生型B菌体存活率____________缺陷型b菌株。在Ⅰ-IV组实验中,Ⅱ组纤毛虫种群的K值最小。综合分析上述信息,请将下列选项排序,以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野生型B菌株含有控制酶DL合成的基因→____________→上述现象(用序号和箭头填写)。图2中支持你所作解释的证据是____________。
    a.纤毛虫可获得的食物资源减少
    b.野生型B菌株合成酶DL
    c.丙烯酸抑制纤毛虫取食B菌株
    d.酶DL裂解DMSP产生丙烯酸
    3、已知不含酶DL的海洋细菌A也是纤毛虫的食物,为继续探究细菌B抵御纤毛虫捕食的机制,科研人员将野生型细菌B、缺陷型细菌b分别与细菌A按一定比例混合,再与纤毛虫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培养液中不同细菌的数量,结果如图3。(设细菌B数量/细菌A数量为S1,设细菌b数量/细菌A数量为S2)据图推测。野生型细菌B在含有DMSP时,可以通过改变纤毛虫的____________来降低被捕食几率。

    4、综上所述,从群落或生态系统中任选一个层次,阐明化学信息的调节作用: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消费者 S 2、高于 b→d→c→a 与野生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培养时,无此差异
    3、捕食偏好 4、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 / 化学信息的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原卷 23 题】 知识点 分离定律综合问题分析(异常现象分析),性状与相对性状,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表观遗传

    【正确答案】
    (1)正、反交    相对性状    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2)二    隐性    一    品系T    异源细胞质抑制了细胞核中多子房基因的表达    异源细胞质不会抑制显性纯合子的细胞核基因(多子房基因)的表达
    (3)①②③
    【试题解析】
    【分析】1、正反交又称互交。两个杂交亲本相互作为母本和父本的杂交。如以A(♀)×B(♂)为正交,则B(♀)×A(♂)为反交。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如果决定有关性状的基因位于核染色体上,则正、反交的遗传效果一样;如果决定有关性状的基因在细胞质中,则正、反交的遗传效果可能有差别。因此,可以通过正、反交来检验细胞质遗传等现象。
    2、DNA甲基化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所谓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号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1)由题图可知,两个杂交亲本相互作为母本和父本,所以杂交实验一和杂交实验二是一组正、反交实验,小麦的多子房与单子房是一对相对性状,可以通过自交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来判断某二倍体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2)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品系D无异源细胞质,从杂交实验二得出单子房为隐性性状,并由F2的性状,3多:1单,可知单子房和多子房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②杂交实验一中品系T作为母本,F1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于品系T,由于异源细胞质抑制了细胞核中多子房基因的表达,所以F1表现为单子房。
    ③杂交实验一的F2中出现了多子房,占F2性状中的1/4,可能的原因是异源细胞质不会抑制显性纯合子的细胞核基因的表达。
    (3)表格数据分析可知,DNA甲基化3、4类型的数量,在实验一和二的F1中一样,只有在甲基化1、2类型中实验一和二存在数量差异,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生物的表现型;从表格中算出,实验一和二甲基化的总数量不变,并没有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从甲基化类型上看,小麦中的异源细胞质并没有改变F1中细胞核DNA的甲基化类型;从表格数据中并不能看出异源细胞质提高了F1细胞核DNA的甲基化程度。故正确的是①②③。
    【点睛】本题通过小麦的正反交实验和DNA甲基化,考查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内容。

    23-1(基础) 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影响表型,也能遗传给子代。在蜂群中,雌蜂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幼蜂将发育成工蜂。研究发现,DNMT3蛋白是核基因DNMT3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回答下列问题:

    1、蜜蜂细胞中DNMT3基因发生图1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____,过程②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发生甲基化后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图3表示DNA甲基化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由图可知发生甲基化的区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识别位点,直接影响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合成。
    3、已知注射DNMT3siRNA (小干扰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蜂王的基因组甲基化程度低于工蜂的,请设计实验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
    ①实验思路: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____________,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蜂发育情况。
    ②预期实验结果: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核 氨基酸
    2、不会 RNA聚合酶 mRNA
    3、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 发育为工蜂 发育为蜂王

    23-2(基础) 野生型二倍体拟南芥基因型标记为WW,不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H,表现为对潮霉素敏感。转入外源H基因获得纯合的转基因植株,一部分植株表现为对潮霉素抗性,基因型标记为RR;另一部分植株表现为对潮霉素敏感,基因型标记为SS。这些植株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后,获得四倍体拟南芥,基因型分别标记为WWWW、RRRR和SSSS。为研究转基因拟南芥对潮霉素敏感的原因,科研人员进行相关实验。
    1、选择上述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获得F1,F1自交得到F2,杂交结果如下表。

    杂交一
    杂交二
    杂交三
    P
    RR
    SS
    RRRR
    WWWW
    RRRR
    SSSS
    F1
    均表现为潮霉素抗性

    抗性
    敏感
    抗性
    敏感
    抗性
    敏感
    F2
    3/4
    1/4
    35/36
    1/36
    3/4
    1/4
    ①由杂交一结果可知,_________为显性性状。
    ②杂交二中,F1,植株的基因型标记为_________。杂交二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联会后平均分配,随机移向细胞两极,产生的三种生殖细胞基因型标记为_________。
    ③与杂交二的结果相比,杂交三的F2,中敏感型植株所占比例高于预期。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一种假设。
    假设:四倍体中,潮霉素抗性植株RRRR的H基因处于激活状态能表达,潮霉素敏感植株SSSS中位于相同位点的H基因被甲基化而处于沉默状态不能表达。甲基化的H基因可能会诱导未被甲基化的H基因发生甲基化。
    请依据上述假设,在答题卡上用遗传图解的方式,解释杂交三的F2中敏感型植株占1/4。
    2、研究者设法去除SS植株中H基因的甲基化,发现DNA甲基化抑制H基因转录,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_________。
    3、请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和表观遗传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基因与性状关系”的认识:_______。
    【正确答案】 1、潮霉素抗性 RRWW 同源染色体 RR、RW、WW

    2、与未去除H基因甲基化的SS植株相比,去除的植株H基因的转录量上升
    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和表观遗传均可影响生物的性状

    23-3(巩固) 水稻是雌雄同花植物,花小且密集,导致杂交育种工作繁琐复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率先提出“三系配套法”,即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来培养杂交水稻,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S、N)和细胞核基因(R、r)共同控制,其中N和R表示可育基因,S和r表示不育基因。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型为rr[记为S(r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基因型均表现为雄性可育。

    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N和不育基因S_____(填“是”或“不是”)等位基因,理由是_____。
    2、恢复系是指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的品系。雄性可育的基因型有_____种,恢复系水稻的基因型为_____。选育恢复系水稻需满足的条件有_____(填序号)。
    ①恢复能力强,结实率高 ②优良性状多 ③花期与不育系接近
    ④花药发达,花粉量多,易于传播 ⑤花期与保持系接近
    3、为了持续获得雄性不育系水稻,应使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进行杂交,其杂交组合为_____(填序号)。
    ①S(rr)×S(rr) ②S(rr)×N(RR)
    ③S(rr)×N(Rr ) ④S(rr)×N(rr)
    4、通过“三系配套法”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基因型为_____。杂种子代在多种性状上均优于两个纯合亲本的现象称为_____。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_____。
    【正确答案】 1、不是 N和S是细胞质基因,它们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5 S (RR) ①②③④
    3、④ 4、S (Rr) 杂种优势 免去育种过程中人工去雄的繁琐操作

    23-4(巩固) 遗传印记是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是遗传印记重要的方式之一。印记是在配子发生过程中获得的,该雄性小鼠形成配子时印记重建为基因去甲基化,雌性小鼠形成配子时印记重建为基因甲基化。下图为遗传印记对该小鼠基因(A基因表现为黑色,a基因表现为白色)表达和传递影响的示意图,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

    (1)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后,A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__,表达水平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做__________。DNA的甲基化__________(是或否)可逆。
    (2)由图中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__________(填父方或母方或不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
    (3)亲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但表型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
    (4)亲代雌鼠与雄鼠杂交,子代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保持不变 表观遗传 是 父方 雄配子中印记重建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甲基化,雌鼠的A基因未甲基化 体细胞里发生甲基化的等位基因不同,且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 黑鼠:白鼠=1:1

    23-5(提升) 为探究影响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1、以品系甲(基因型为D1D1)为材料,获得D1功能缺失的纯合突变体1,进行了四组杂交实验,测定所结种子的萌发率,结果如图1。

    ①杂交一和杂交二的实验结果表明D1基因的功能是_________。
    ②根据杂交三和杂交四的实验结果推测,来自父本的D1基因表达受抑制。若按此推测,杂交三所得F1自交,所结种子(F2)中高萌发率种子与低萌发率种子的比为_________。
    2、现有基因型为D2D2的拟南芥品系乙,表型与品系甲同为高萌发率。研究人员利用品系甲和品系乙进行杂交实验,并分别提取种子中的RNA,逆转录后用相同引物进行扩增,结果见图2。

    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支持来自父本的D基因表达受抑制这一推测,请说明理由。
    3、研究人员分别检测了图2中3组和4组所结种子中D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实验结果为_________,证实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会抑制基因的表达,D基因的表达受到表观遗传调控。
    4、R基因控制去甲基化酶的合成,推测R可以降低来自父本的D基因甲基化程度,防止其表达完全被抑制。通过一代杂交实验,并检测子代D基因的转录情况,可验证该推测。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杂交方案。
    实验材料:品系甲
    品系乙
    突变体2(诱导品系甲的R基因功能缺失获得的纯合突变体)
    突变体3(诱导品系乙的R基因功能缺失获得的纯合突变体)
    【正确答案】 1、促进种子萌发 l : 1
    2、支持;图2中第3组结果显示D基因转录量高于D2,第4组实验结果显示D2基因转录量高于D1,均为来自父本的D基因转录量低于来自母本的D基因,说明来自父本的D基因表达受抑制
    3、3组所结种子D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低于D2基因,4组所结种子,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高于D2基因
    4、实验组:♀突变体2×♂突变体3,对照组:♀品系甲×♂品系乙(或实验组:♀突变体3×♂突变体2;对照组:♀品系乙×♂品系甲)

    23-6(提升) 我国繁育大白菜(2N=20)有7000多年历史,自然界为野生型,为研究大白菜抽薹开花的调控机制,某科研单位将野生型的大白菜经过诱变育种得到了抽薹早突变体甲和抽薹晚突变体乙。进行实验如下:
    突变体甲×野生型→F1(表型与突变体甲相同)
    突变体乙×野生型→F1(表型与突变体乙相同)
    F1(表型与突变体甲相同)×F1(表型与突变体乙相同)→F2(新性状:突变体甲:突变体乙:野生型=1:1:1:1)
    1、若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是染色体上两个不同位点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性状分别对野生型性状是_____、_____(显性/隐性)。要确定两个不同突变位点基因是否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将F2中的新性状个体进行自交,统计其所有后代。若新性状:突变体甲:突变体乙:野生型=_____(填比例),说明两个不同突变位点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为探究上述白菜早抽薹的原因,对野生型基因与突变体甲基因进行相关检测和比较,结果如下:

    ①由上图可知,白菜的抽薹时间提前是因为野生型基因中_____(填碱基对)突变,导致mRNA上的_____提前出现,_____(填过程)提前终止,最终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功能异常。
    ②研究发现上述野生型基因的表达产物是一种甲基转移酶,通过催化染色体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基因F的表达,进而影响抽薹,野生型与的突变体甲的F基因表达的相对水平如图(野生型与突变的体甲的F基因均为正常)。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突变体甲抽薹提前的原因:_____。

    【正确答案】 1、显性
    显性 2:1:1:0
    2、G//C 终止密码子
    翻译 因为基因突变导致合成甲基转移酶结构和功能异常,使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进而使F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解除对抽薹的抑制,白菜提前抽薹


    答案解析
    1-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细胞的边界都是细胞膜;
    2、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是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3、蛋白质在高温、强酸、强碱下其空间结构会被破坏而变性。
    详解:
    A、由于植物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结构,所以植物细胞的“边界”仍然是细胞膜,A错误;
    B、性激素属于脂类物质,其合成与内质网有关,与核糖体无关,B错误;
    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故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D、高温使得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发生变性,D正确。
    故选D。
    1-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2、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
    ①糖类中的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脂质中的胆固醇、脂肪的组成元素也只有C、H、O,①正确;
    ②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②正确;
    ③脂肪具有保温、储能等作用,一般没有识别作用,而只是某些蛋白质具有识别作用,③错误;
    ④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而肽键数一般不变,④正确;
    ⑤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⑤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选A。
    1-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 Cu、B、Mo等。
    (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的比较是C、O、N、H。
    详解:
    A、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A正确;
    B、淀粉、糖原、纤维素、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
    C、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破坏的是空间结构,肽键不受破坏,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
    D、真核生物中转录合成RNA主要发生在细胞核,还可以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1-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链状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链状肽链数。
    2、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
    3、RNA分子的种类及功能:
    (1)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2)tRNA:mRNA上碱基序列(即遗传密码子)的识别者和氨基酸的转运者;
    (3)rRNA:核糖体的组成成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详解:
    A、蛋白质含有n条肽链,其中环状多肽是z条,那么链状的肽链是(n-z)条,假设形成环状肽链的氨基酸的个数是x,那么形成链状肽链的氨基酸的个数是(m-x),该蛋白质脱去的水分子数是(m-x)-(n-z)+x=m-n+z,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需m-n+z个水分子,A错误;
    B、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蛋白质,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B错误;
    C、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tRNA是氨基酸的转运者、rRNA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三者都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C正确;
    D、一分子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组成,D错误。
    故选C。
    点睛:

    1-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①的组成元素是C、H、O、N,最可能是蛋白质或氨基酸;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可能是糖类或脂质;③的组成元素是C、H、O、N、P,可能是ATP或核酸(包括DNA和RNA),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可能是叶绿素。
    详解:
    A、甲图中②的组成元素只有C、H、O,在人体血液中参与脂质运输的是胆固醇,胆固醇的组成元素只有C、H、O,A正确;
    B、④的组成元素是C、H、O、N、Mg,若④能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则④是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用层析液分离,B错误;
    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为四肽,四肽水解时需要断裂三个肽键,该过程中氮原子数不减少,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氮原子数与原来相等,C正确;
    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乙为DNA,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正确。
    故选B。
    1-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3)细胞的鲜重中元素含量由多到少分别是O、C、H、N,干重中元素含量的比较是C、O、N、H;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干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
    详解:
    ①无论是鲜重还是干重,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O、H、N 这四种元素的含量最多,①正确;
    ②等质量的脂肪比糖类储存的能量多,但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②正确;
    ③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故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 C、H、O、N、P,③正确;
    ④酶在反应前后,质和量不变,④错误;
    ⑤蛋白质遇高温变性时,破坏的是空间结构,肽键数不变,⑤正确;故正确的有4项。
    故选D。
    2-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④表示DNA,③表示mRNA,由④合成③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①RNA聚合酶的催化;②表示核糖体,⑤表示翻译合成的肽链。
    详解:
    A、由④合成③为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①RNA聚合酶的催化,mRNA较长的为先合成的,故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到右,A错误;
    B、②表示核糖体,肽链较长的为先合成的,故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图中的下方向上方移动,B正确;
    C、③表示mRNA,图中合成mRNA的转录过程存在T-A、A-U、G-C、C-G的碱基配对方式,C正确;
    D、该图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为原核细胞,由于没有核膜,④控制⑤的合成过程,核糖体可与DNA直接接触,D正确。
    故选A。
    2-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的表达即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
    A、活细胞都要合成蛋白质,就要进行转录和翻译,因此,能进行DNA复制的细胞也能进行转录和翻译,A正确;
    B、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后导致基因突变,可能会使基因在转录过程中形成的mRNA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使翻译的肽链变短,B错误;
    C、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的相同位置上,各自合成相同的多肽链,C错误;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mRNA不需要通过核孔,可以直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进行翻译,D错误。
    故选 A。
    2-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可知,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其中Ⅰ表示tRNA,Ⅱ表示核糖体,Ⅲ表示mRNA,Ⅳ表示多肽链;图乙表示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个多肽,1表示mRNA,2表示核糖体,3表示多肽链。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乙都代表翻译过程,甲图中的Ⅰ代表tRNA,有61种,A错误;
    B、图甲中,Ⅳ表示多肽链,图乙中3表示多肽链,两者表示的物质相同,B正确;
    C、甲图中有三种RNA,Ⅰ表示tRNA,Ⅱ表示的核糖体中由rRNA,Ⅲ表示mRNA,乙图中有两种RNA,1表示mRNA,2表示的核糖体中由rRNA,C正确;
    D、图乙模式中,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少量mRNA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D正确。
    故选A。
    点睛:

    2-4【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转录:(1)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2)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3)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一条链;原料:四种核糖核苷酸(“U”代替“T”与“A”配对,不含“T”);酶:RNA聚合酶;能量:ATP。(4)转录的产物:mRNA,tRNA,rRNA。
    详解:
    A、分析题意可知,激活的RNase P剪切前体tRNA,所得的成熟tRNA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即RNase P可参与前体tRNA的加工过程,RNase P可能存在于细胞核中,A正确;
    B、RNase P能对tRNA前体进行剪切加工,不能催化转录过程,催化转录过程中的酶是RNA聚合酶,B错误;
    C、RNase P是一种核酸内切酶,因此通过破坏磷酸二酯键剪切前体tRNA,C错误;
    D、无活性的RNase P通过与前体tRNA特异性结合被激活,激活的RNase P剪切前体tRNA,所得的成熟tRNA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故阻止无活性的RNase P与前体tRNA的结合不利于翻译的进行,D错误。
    故选A。
    2-5【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种真菌细胞中有关物质合成示意图,其中①为DNA的复制过程,②为转录过程,③为翻译过程,④为转录过程,⑤为翻译过程,Ⅰ为核膜,Ⅱ为环状DNA分子。
    详解:
    A、据图可知,细胞核DNA上的基因通过转录、翻译形成的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有氧呼吸,因此用某药物抑制②(转录)过程,该细胞有氧呼吸将受影响,A正确;
    B、物质Ⅱ上的基因属于细胞质基因,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B错误;
    C、③过程表示翻译,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且先结合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肽链最长,据此可知:③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由右向左移动,C错误;
    D、③⑤均为翻译过程,由于翻译的模板mRNA不同,所用密码子的种类不一定相同,密码子的数量也不一定相同,D错误。
    故选A。
    2-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如图所示,①过程为病毒侵入宿主细胞,②过程为病毒的RNA注入宿主细胞,③过程是以+RNA为模板翻译形成RNA复制酶,④过程是+RNA为模板复制形成-RNA, ⑤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复制形成+RNA,⑥过程是翻译形成该病毒的结构蛋白,⑦过程是结构蛋白和+RNA组装形成子代病毒。
    详解:
    A、由图可以直接看出该病毒的增殖没有逆转录过程,不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A错误;
    B、④过程为RNA复制,需要RNA复制酶的催化,而宿主细胞中不含有RNA复制酶,故③过程通常发生在④过程之前,B错误;
    C、④⑤过程发生+RNA和-RNA之间的配对,③⑥过程发生+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之间的配对,配对方式都是A—U、C—G,C正确;
    D、④过程合成的是-RNA,⑤过程合成的是+RNA,两者需要消耗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数目不相同,D错误。
    故选C。
    点睛:

    3-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
    详解:
    A、内质网中的Ca2+浓度较高,据此可知,内质网从细胞质基质中吸收Ca2+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为主动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和能量,A正确;
    B、Ca2+通过Orai蛋白四聚体的运输是由内质网进入细胞质基质的,即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该方式为协助扩散,B错误;
    C、Orai蛋白二聚体不能将内质网中的改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而当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高于正常值时,Orai蛋白二聚体聚合为四聚体将多于的钙离子从内质网转运到细胞质基质中,当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达到正常时,Orai蛋白四聚体解聚为二聚体,可见Orai蛋白二聚体和四聚体的动态变化调节“钙池”,即内质网中钙离子的稳态,C正确;
    D、由C项分析可知,通过Orai蛋白调节“钙池”相对稳定的方式属于反馈调节,进而维持了内质网中钙离子含量的稳定,D正确。
    故选B。
    3-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①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无需能量和载体蛋白;②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无需能量;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④胞吞、胞吐:需要能量。
    详解:
    A、②为被动运输,其中自由扩散不需转运蛋白,A错误;
    B、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②中的协助扩散,B错误;
    C、③和④都是被动运输,共同特点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C正确;
    D、水进入细胞的方式为②,D错误。
    故选C。
    3-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1、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2、被动运输: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被动运输又分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
    详解:
    A、据表格分析可知,鱼藤酮处理组,细胞内K+和Mg2+的含量显著低于处理前细胞内含量,而血浆中K+和Mg2+的含量和处理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故推测鱼藤酮影响了K+和Mg2+的运输,对其生理功能的影响本实验无法得出有无抑制作用的结论,A错误;
    B、鱼藤酮可能影响了K+和Mg2+的主动运输过程,导致二者运输到细胞内过程受到抑制,B正确;
    C、据表格分析可知,乌本苷处理组,细胞内K+含量显著低于处理前细胞内含量,细胞内Mg2+含量和处理前相比,无明显差异。推测乌本苷抑制了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C正确;
    D、正常情况下,K+和Mg2+通过主动运输从血浆中运输到红细胞中,D正确。
    故选A。
    点睛:

    3-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CLAC通道是细胞应对内质网钙超载的保护机制,该通道依赖的TMCO1是内质网跨膜蛋白,则TMCO1基因缺陷的细胞可能会出现内质网中钙离子浓度异常。
    详解:
    AB、据题意过高的钙离子浓度,并形成具有活性的钙离子通道,将内质网中过多的钙离子排出,一旦内质网中的钙离子浓度恢到正常水平,钙离子通道活性随之消失,说明内质网中的钙离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钙离子通道蛋白的活性,而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存在反馈调节机制,使得钙离子浓度稳定一定范围,AB正确;
    C、 CLAC通道和载体蛋白进行物质转运时,其作用机制是不同的,前者只允许与自己通道大小相匹配的物质通过,而后者是通过与被转运物体结合而实现的,C正确;
    D、结合题意"TMCQ1基因敲除的小鼠能够模拟痴界、顶面、胸畸形患者的主要病理特征”而"TMCO1可以感知内质网中过高的钙离子浓度”,故推知内质网钙浓度过高是导致患者痴呆和颅面、胸畸形的主要原因,D错误。
    故选D。
    3-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后,大部分葡萄糖利用Na+顺浓度进入细胞所提供的能量,通过SGLT1转运,该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由题意可知,葡萄糖通过GLUT2转运,运输方向是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图2中,根据曲线图分析:SGLT1和GLUT2,前者是主动运输的载体,后者是协助扩散的载体。图中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GLUT2转运葡萄糖速率迅速提高,此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
    详解:
    A、由图1可知,麦芽糖在IM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故IM代表小肠绒毛细胞膜上的麦芽糖酶,A正确;
    B、葡萄糖通过SGLT1,利用Na﹢转运所提供的能量转运,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
    C、由图2可知,随着葡萄糖浓度升高,GLUT2转运葡萄糖速率迅速提高,此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因此主要以协助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内,C正确;
    D、膜上运输作用的蛋白质有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同一细胞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吸收葡萄糖,其结构基础是载体的种类不同,D正确。
    故选B。
    3-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钠-钾泵在ATP供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 Na+ 和 K+ 的逆浓度转运,可知Na+ 从小肠上皮细胞运到组织液和 K+ 从组织液运到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Na+ 的浓度差驱动葡萄糖逆浓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可知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详解:
    A、钠-钾泵和 Na+ /葡萄糖同向转运蛋白使膜两侧的离子浓度维持一定的浓度差,A错误;
    B、 Na+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
    C、 Na+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出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需要ATP供能,C错误;
    D、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属于主动运输,出小肠上皮细胞属于顺浓度梯度的协助扩散,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正确。
    故选D。
    4-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模型法: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①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②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
    ③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
    详解:
    ①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属于物理模型,①符合题意;
    ②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实验未利用模型方法,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②不符合题意;
    ③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属于数学模型,③符合题意;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属于对比实验,未采用模型方法,④不符合题意;
    ⑤血糖平衡调节的模拟实验中,模拟活动本身相当于建构动态的物理模型,根据活动中的体会再构建概念模型,⑤符合题意;
    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属于显微观察,没有采用模型方法,⑥不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4-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
    (1)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2)概念模型 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
    (3)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对研究对象的生命本质和运动规律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如,数学方程式、关系式、曲线图和表格等来表达,从而依据现象作出判断和预测。
    详解:
    A、利用“糖卡”模拟血糖调节是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的结合,属于模型建构,A正确;
    B、绘制食物网结构简图属于概念模型,B错误;
    C、建构的种群数量变化增长曲线属于数学模型,C错误;
    D、拍摄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照片属于实物图,不是模型,D错误。
    故选A。
    4-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或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通常以分解葡萄糖为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合成大量ATP的过程。无氧呼吸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动植物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详解:
    A、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相对比),A正确;
    B、赛达伯格湖能量流动的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分析每个营养级的能量以及能量去向),B正确;
    C、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C错误;
    D、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采用了物理模型构建法,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采用了数学模型构建法,D正确。
    故选C。
    4-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添加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
    2.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3)15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4)卡尔文用14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有机物;
    (5)鲁宾和卡门用18O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
    详解:
    A、卡尔文用14C作标记发现了CO2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用15N标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实验发现了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二者均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
    B、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采用了构建物理模型法,绘制种群增长曲线(“J”或“S”型曲线)属于构建数学模型,二者均采用了模型建构法,B正确;
    C、探究酶的高效性通过酶和无机催化剂之间对酶促反应催化效率的对比得出结论,而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中采用了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的对比实验完成,二者均采用对比实验法,C正确;
    D、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利用人成熟红细胞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没有用到差速离心法,只是通过离心法实现,D错误。
    故选D。
    4-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追踪某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可以使用同位素标记法;孟德尔和摩尔根使用的是假说-演绎法,萨顿假说使用的是类比推理法;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建构属于物理模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离心法包括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超速离心法等,如分离各种细胞器使用的是差速离心法。
    详解: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①正确;
    ②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②正确;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建构属于物理模型,③正确;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设置了有氧和无氧2个实验组进行对比,④正确;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使用的是差速离心法,而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探究使用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法,⑤错误。
    故选B。
    4-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蛋白质和DNA的去向。构建曲线图或公式模型可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详解:
    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利用的是纸层析法,A错误;
    B、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口服会被降解,失去功能,B错误;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利用到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
    D、研究DNA分子结构可利用物理模型,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可利用数学模型,D正确。
    故选D。
    5-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有丝分裂过程: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分生区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花药中形成花粉的过程为减数分裂,因此可选用分生区细胞、花药分别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A正确;
    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形成四分体,B错误;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32条,C正确;
    D、桃树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染色体形态共有8种,若出现9种形态的染色体,则一定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D正确。
    故选B。
    5-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可知:图1细胞中染色体分布散乱,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2细胞中形成了4个均等的子细胞,应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图3细胞中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应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示三个细胞的正确排序为1→3→2,A正确;
    B、图1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且该细胞含有16条染色体,因此其应该含有8个四分体,B正确;
    C、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
    D、图3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确。
    故选C。
    5-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的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详解:
    A、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染色体,因此使用碱性染料甲紫染色有利于清晰的观察染色体,A正确;
    B、雄蕊中有多个原始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而雌蕊中发生减数分裂的细胞数目较少,用植物的雄蕊比用雌蕊制成的装片更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B正确;
    C、以实物制作的模型是物理模型,所以用橡皮泥进行“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制作的是物理模型,C正确;
    D、固定装片中的精母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一个精母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D错误。
    故选D。
    5-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细胞的两极,图乙没有同源染色体,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
    详解:
    A、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不能代表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
    B、图示中的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图甲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符合图甲所代表的染色体行为,C正确;
    D、马蛔虫是二倍体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5-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在光学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
    A、由分析可知,图像排列顺序应为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⑤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A正确;
    B、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B正确;
    C、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故用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能观察到上述图像,C错误;
    D、取百合花药,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步骤制成装片,将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百合细胞的减数分裂,D正确。
    故选C。
    5-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数量。因此在选择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时,要选择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另外,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能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所以要完整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象,特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图象,一般选择雄性个体。
    详解:
    A、蚕豆的雄蕊是雄性生殖器官,能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而且数量多,适宜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A正确;
    B、蝗虫精巢的精原细胞可以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细胞,也可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精原细胞的数量,因而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的细胞分裂图像,B正确;
    C、可用醋酸洋红染液对实验材料染色,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是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高倍镜),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照在细胞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就越少,感觉就是视野变暗。所以将视野调亮的原因是本实验要换用高倍镜观察,而不是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D错误;
    故选D。
    6-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设控制该病的基因为B、b,由系谱图Ⅱ1和Ⅱ2没病,而其儿子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题系谱图推测,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
    A、由Ⅱ1和Ⅱ2没病,而其儿子患病可知该病为隐性遗传病,A正确;
    B、由系谱图可知,控制该病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若Ⅱ1不含该病致病基因,则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的基因型为XBXB或XBXb,与XBY的男性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1/4=1/8;C错误;
    D、当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时,Ⅰ2与Ⅱ2的基因型都为Bb;当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时,Ⅰ2与Ⅱ2的基因型都为XBXb,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应用规律结合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常用规律有: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6-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详解:
    A、如果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2号的基因型为XaXa,则3一定为杂合子,A错误;
    B、如果该病为隐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2号的基因型为XaXa,1号个体的基因型为XAYa,1和2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患病的概率是 1/2,相应的如果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Ya、XAXa,显然生出的孩子患病的概率依然为1/2,B正确;
    C、若5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5为XAXa,4号的基因型为XaYa,6若为男孩,则患病概率为 1/2,C错误;
    D、若4和5所生女儿患病概率为1/2 ,则该病可为隐性遗传病,4号和5号的基因型表示为XaYa、XAXa;若为显性遗传病,4号和5号的基因型表示为(XaYA)XAYa、XaXa,,则二者生出的女儿可能均正常也可能均患病,D错误。
    故选B。
    点睛:

    6-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遗传系谱图分析:由于系谱图中患病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排除伴Y遗传;假设是伴X 显性遗传,4号患病,其女儿一定患病,但8号正常,故排除伴X 显性遗传;假设是伴X隐性遗传,1号患病,其儿子一定患病,但其儿子5号正常,排除伴X隐性遗传;根据系谱图判断,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都可以。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该单基因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都可以,另外通过遗传系谱图可以看出,每代都有患病的,呈现代代相传的特点,因此该病最可能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正确;
    C、假设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A控制的,则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再生一个患病孩子Aa的概率为1/2;假设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a控制的,则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Aa、aa,再生一个患病孩子aa的概率也为1/2,C正确;
    D、假设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A控制的,则Ⅱ6的基因型为Aa,与正常男性aa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1/2=1/4;假设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a控制的,则Ⅱ6的基因型为aa,正常男性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不能确定他们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D错误。
    故选D。
    6-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1、Ⅱ2患病,Ⅲ1正常,说明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女儿Ⅲ1正常而其父亲Ⅱ2患病,说明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详解:
    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Ⅱ1、Ⅱ2患病,Ⅲ1正常,说明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又因为II2患病而III1正常,说明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
    B、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I1正常,基因型是nn,则Ⅱ4的基因型是Nn,B错误;
    C、由于III1正常,基因型是nn,则II1和II2均为Nn,Ⅲ2(1/3NN、2/3Nn)和一个正常女性nn结婚,生育女孩患病的概率是2/3×1/2×1/2(女孩)=1/6,C错误;
    D、Ⅱ4(Nn)与Ⅱ5(nn)结婚后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1/2(nn)×1/2(性别)=1/4,D正确。
    故选D。
    6-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先天性铜代谢障碍疾病是隐性遗传病,分析基因带谱可知,1号、5号均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但1号表现为正常,可判断该致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均为杂合子。
    详解:
    A、B、由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与显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将不会出现该病,只是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杂合子,表现为正常,A错误;B错误;
    C、由基因带谱可知,5号一定为为杂合子,概率为1,C错误;
    D、由分析可知,1号和2号均为杂合子,后代表现正常的概率为3/4,故1号和2号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2=3/8,D正确。
    故选D。
    6-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和2表现正常,生出5号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图2中6号只有一条带,说明是纯合子,因此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
    详解:
    A、从6号只有一条带,但6号和7号生出了患者11可知,条带2是致病基因,条带1是正常基因,再由6号不带致病基因可知,该病致病基因只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是隐性基因,A错误;
    B、5号个体患病,若对5号个体的相关基因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则它只有条带2,B错误;
    C、若对4号个体(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XAXa)的相关基因进行凝胶电泳检测,可能显示两条带,C正确;
    D、若一正常男性(XAY)与9号(3/4XAXA、1/4XAXa)结婚,他们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16,D错误。
    故选C。
    7-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该种群内个体的基因型全部是Aa,因此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1/2;自然状态下豌豆进行自交,连续繁殖4代获得的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16,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均为15/32,所以A的基因频率和a的基因频率是:A=a=15/32+1/2×1/16=1/2,说明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但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该时间内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该种群既没有发生进化,也没有发生基因突变,若发生基因突变,会改变基因频率,A错误;
    B、根据上述分析,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随种群的繁衍,个体数量增加,种群基因库增大,B错误;
    C、根据上述分析,种群在繁殖过程中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变化,但基因频率没有改变,说明没有发生进化,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隐性性状的个体的比例由0增加到了15/32,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减小,但这并不是由于显性性状个体不适应环境和隐性性状适应环境引起的,子代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由连续自交引起的,D错误。
    故选C。
    7-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殖隔离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
    详解:
    A、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进化方向,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A错误;
    B、西藏羊绒鼯鼠和雪山羊绒鼯鼠是羊绒鼯鼠的两个新物种,存在生殖隔离,B错误;
    C、两种羊绒鼯鼠和含有丹宁的有毒植物是相互选择的,能够影响彼此的基因库,C错误;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
    故选D。
    7-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物进化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详解: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已知现代栽培莴苣有结球型、奶油型、散叶型、罗马型和莴苣型五个品种,均由野生莴苣进化而来,可知与野生莴苣相比,现代栽培莴苣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A正确;
    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
    C、野生莴苣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性状改变不一定是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因此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不能判断现代栽培莴苣与野生莴苣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能判断是否形成了新物种,D错误。
    故选D。
    7-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量大,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
    3、物种是指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与后代的个体的总称。
    详解:
    A、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会使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
    B、该突变抗烟草花叶病毒侵染,随着时间推移,不具有该突变的会逐步被淘汰,该突变基因频率会逐渐增加,B正确;
    C、物种是指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与后代的个体的总称,野生烟草和抗病烟草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抗病烟草发生突变,二者基因库存在差异,C正确;
    D、该突变基因的出现与自然选择无关,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7-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的计算:(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基因的频率=基因个数÷全部等位基因数×100%。
    详解:
    A、a、a1、a2属于复等位基因,区别在于碱基对的数目、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
    B、a产基因突变生a1、a2,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正确;
    C、a1基因频率=(18+1×2+15)÷(100×2)×100%=17.5%,a2基因频率=(24+15+22×2)÷(100×2)×100%=41.5%,C错误;
    D、a、a1、a2属于复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正确。
    故选C。
    点睛:

    7-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
    详解:
    A、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据此可推测,环丙沙星耐药率上升是种群中该抗生素抗性基因频率上升的结果,A正确;
    B、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随使用量增加而降低,B错误;
    C、氯霉素对绿脓杆菌变异的多次的定向选择导致绿脓杆菌的耐药性增强,该过程体现了氯霉素的与绿脓杆菌之间的共同进化,C正确;
    D、由表格信息可知,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逐年降低,即绿脓杆菌对头孢他啶敏感性趋向稳定,临床上可正常应用,D正确。
    故选B。
    8-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错误;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B错误;
    C、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D错误。
    故选C。
    点睛:

    8-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A错误;
    B.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很多,如突变、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出以及自然选择等,B错误;
    C.被捕食者大多是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有利于种群的发展,C正确;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的,因此一个物种的灭绝或形成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D错误。
    故选C。
    点睛:
    关键点: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因素有很多,如突变、基因重组、迁入和迁出以及自然选择等。
    8-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
    A、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突变、迁入迁出等因素,A错误;
    B、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基因库是种群中所有个体的所有基因,种群数量大小会影响基因库的丰富度,B错误;
    C、基因库有差异的两个种群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错误;
    D、隔离的实质是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常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正确。
    故选D。
    8-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
    A、有利变异通过逐代积累形成显著的适应性特征,是适者生存的表现,自然选择的不断进行使两地区大熊猫在形态方面的适应性特征,A正确;
    B、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所以两地区大熊猫的形态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B正确;
    C、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而不是发生在种群内个体间,四川大熊猫和陕西大熊猫是两个亚种,还属于同一物种,二者形态的不同是长期处于不同的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C错误;
    D、加快同一亚种内大熊猫碎片化小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这有助于减少近亲繁殖和遗传衰退问题,D正确。
    故选C。
    8-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不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详解:
    A、分析题图可知,甲岛的鸟迁到乙、丙两岛后,存在地理隔离,但是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一定属于不同的物种,A错误;
    B、随着时间的推移,乙岛屿上B1的基因频率不一定会继续升高,关键看B1控制的个体是否能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B错误;
    C、乙、丙b的基因频率相接近,推测三个岛屿中乙、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背景颜色更加接近,C正确;
    D、环境促进羽毛颜色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D错误。
    故选C。
    8-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种群的特证:
    (1)数量特征: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种群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其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率、内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从而形成种群动态。
    (2)空间特征: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此外,在地理范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
    (3)遗传特征:既然种群是同种的个体集合,那么,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但不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差异。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化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改变。
    (4)系统特征: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心,也以作用于该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研究种群内在的因子,以及生境内各种环境因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机制与规律。
    2、种群的概念:
    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同一种群的所有生物共用一个基因库。对种群的研究主要是其数量变化与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的内容已属于生物群落的研究范畴。
    详解:
    A、不同地域的紫花苜蓿是同一个物种,但是不是同一个种群,可以形成不同的种群,因此可以形成不同的基因库,A正确;
    B、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我国紫花苜蓿种群与原产地种群基因不属于同一种群,因此,不同产地的种群基因频率差异不同,B正确;
    C、通过人工选择能可创造出一些紫花苜蓿优良育种,因此,人工选择起到重要作用,C正确;
    D、我国紫花苜蓿与原产地紫花苜蓿属于同一物种可以相互交配,但后代是可以生育的,D错误;
    故选D。
    9-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血浆中含缓冲物质使pH保持为7.35~7.4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血氧饱和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是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
    核酸检测法常用的方法是荧光定量PCR,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RNA)逆转录为DNA,通过PCR技术扩增DNA,利用荧光定量PCR仪测定样本Ct值的大小,可以判断患者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
    抗体检测法的原理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提取新冠病毒的蛋白质,注入动物体内激发特异性免疫,然后提取抗体并进行荧光标记或放射性性标记等,再将标记的抗体对样本进行检测,可以判断患者样本中是否含有新型冠状病毒。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抗体诊断试剂盒是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研制的,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核酸检测法需要进行DNA扩增,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的原理,B正确;
    C、肺炎患者的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进入组织液水分增多,导致肺水肿,C正确;
    D、由分析可知,血氧饱和度可表示血液中O2含量的指标,其数值正常说明人体血液中O2的含量充足,能保证细胞通过有氧呼吸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D正确。
    故选A。
    点睛:

    9-2【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细胞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
    A、疫苗只需要保留病毒具有抗原作用的部分,不需要完整的病毒,A错误;
    B、注射疫苗主要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发挥作用,不能阻止其被新冠病毒感染,B错误;
    C、抗体只能对细胞外液中的抗原发挥作用,不能对细胞内的病毒发挥作用,C错误;
    D、B细胞在接受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刺激下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所以抗体的合成离不开抗原、淋巴因子和免疫细胞的分工合作,D正确。
    故选D。
    9-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体液免疫主要针对的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细胞免疫直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和移植器言的异体细胞。2、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其中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是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详解:
    A、全病毒灭活疫苗是将病毒通过化学方法失去感染力和复制力,所以病毒无法在细胞内增殖,A正确;
    B、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在接种疫苗后,抗原物质会直接进入内环境,引起体液免疫反应,产生浆细胞、记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抗体,B正确;
    C、一次接种后会进行特异性免疫而产生记忆细胞,在二次接种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分裂分化成浆细胞,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产生更多抗体,应对侵入人体的新冠病毒,C正确;
    D、注射康复者的血清提取物救治患者属于被动免疫,而疫苗的防治属于主动免疫,二者作用原理不同,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9-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疫苗通常起到抗原的作用,通过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而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免疫能力较低的老人和孩子会因为产生的记忆细胞和抗体较少而不能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
    详解:
    A、根据题意,中和抗体能直接阻断病毒感染细胞,起效更快,更适用于老人和小孩,A正确;
    B、根据题意,中和抗体预防新冠肺炎的原理是中和抗体通过抢先与病毒的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感染细胞,起到预防作用,而传统疫苗相当于抗原,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二者原理不同,B正确;
    C、中和抗体与病毒(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可以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分解,C正确;
    D、新冠疫苗能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注射中和抗体是直接与新冠病毒S蛋白结合,阻断其与宿主结合,使病毒无法感染细胞,D错误。
    故选D。
    9-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测人们的口或鼻等呼吸道分泌物中是否有病毒抗原,来判定被检测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
    详解:
    A、据图分析可知,样本中的抗原与胶体金标记的新冠病毒抗体特异性结合并移动,A正确;
    B、T--检测线,该部位固定了抗体,可以部分拦截结合垫上形成的金标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呈现红色条带,C--质控线,该部位固定了实验室制备的针对金标抗原的抗体,若检测无效的情况下则不显色,B正确;
    C、C线处利用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C错误;
    D、若捕捉血液中新冠病毒的抗体,根据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胶体金应标记新冠病毒抗原,D正确。
    故选C。
    9-6【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第一次注射时意外发现全部小鼠存活,说明“久置的致病菌甲”致病性较低,小鼠发生免疫反应,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再次培养新鲜致病菌甲,给实验1中的小白鼠注射,结果大部分小鼠存活,说明第一次注射时产生了记忆细胞。
    详解:
    A、第一次注射时,小白鼠全部存活可能是因为久置的致病菌甲致病性减弱了,但仍有抗原特性,可以引起特异性免疫,使小白鼠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A错误;
    B、实验2中给实验1中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新鲜的致病菌甲,大部分小白鼠存活,是因为存活的小白鼠经第一次注射后已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B正确;
    C、实验2中,死亡的小白鼠体内可能缺乏相应的记忆细胞,但记忆细胞是不能产生抗体的,C错误;
    D、给实验2中存活的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新鲜的致病菌乙,经过免疫的小白鼠体内只有针对致病菌甲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注射新鲜的致病菌乙后,大部分小白鼠会致死,D错误。
    故选B。
    10-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在传统的酒精发酵中,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因此发酵液中不只含有酵母菌的菌种,A错误;
    B、酿酒过程所用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最适温度为18℃~25℃,因此酿酒的整个过程应先有氧条件大量繁殖,后无氧条件进行酒精发酵,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B错误;
    C、醋酸发酵的菌种是醋酸菌,因此酿酒后期如果发酵液密封不严,醋酸菌会进入发酵液,将酒精发酵形成醋酸,C错误;
    D、用传统技术酿酒时,不需要加入太多酒曲的原因是材料表面附着了大量的酵母菌,D正确。
    故选D。
    10-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2)在无氧条件下,反应式如下: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
    A、淀粉糖化的过程主要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胞外淀粉酶来完成,A错误;
    B、醋酸发酵前进行酒精发酵是因为缺少糖源、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只能利用酒精生产醋酸,B错误;
    C、醋酸发酵过程中形成的醋酸使pH不断降低,因此可以通过检测醋酸发酵前后发酵液pH的变化来鉴定陈醋制作是否成功,C正确;
    D、改变原料的种类和浓度以及菌种的种类和接种量会影响发酵过程,从而会影响陈醋的风味和品质,D错误。
    故选C。
    10-3【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
    详解:
    A、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所以黄酒中的酒精是酵母菌利用“林稻”在无氧条件下的代谢产物,A正确;
    B、曲蘖主要指酒曲,其中含有酵母菌,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所以曲蘖必时,可能是受酵母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等的影响,B正确;
    C、湛炽是指浸泡和蒸煮,经过高温,起到消毒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杂菌对发酵的影响,C正确;
    D、参与黄酒酿造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黄酒的酿造古遗六法为情景,考查酒的制作相关知识。考生要识记和掌握果酒制作的原理,结合古遗六法中描述,提取有效信息,将果酒制作迁移到黄酒的制作,然后根据各选项的描述进行推理,作出准确的判断。
    10-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既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产生酒精和CO2的无氧呼吸。
    详解:
    A、酒精酿造时前期进行有氧呼吸,有利于菌种的大量繁殖,后期无氧呼吸有利于进行发酵产生酒精,A正确;
    B、糖化过程在高温下可以消灭谷物中的杂菌,又可以使淀粉发生分解,形成还原糖,有利于酵母菌的利用,B正确;
    C、 酒曲中的酵母菌相当于酒精发酵的菌种,因此加酒曲过程也就是接种菌种的过程,C正确;
    D、酿酒过程中随发酵时间的推进,酒精产生的速率是先上升后下降,D错误。
    故选D。
    点睛:

    10-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酿酒时必须要用酒曲,加入酒曲的目的是:接种酵母菌,酵母菌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然后让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防止温度太高将酵母菌杀死,过低又会降低酵母菌的活性,因此一般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到常温后再接种酵母菌。
    详解:
    A、酒曲中含有酵母菌和霉菌,它们属于微生物,能分泌多种酶,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再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A正确;
    B、用水浸泡酒曲后,其内的微生物吸收水分,代谢能力增强,代谢加快,B正确;
    C、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C正确;
    D、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用煮沸的水浸泡酒曲会将酒曲内的微生物杀死,D错误。
    故选D。
    10-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葡萄酒制作过程中,将装配好的发酵瓶放在25℃~30℃环境条件下发酵,当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表示发酵完毕。若发酵过程温度高于30℃,则需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主要为了防止影响酒的风味。
    详解:
    A、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米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首先进行有氧呼吸满足大量繁殖所需要的能量,随后密封让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在该过程中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类型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正确;
    B、蒸米过程中高温条件下可以将米粒上的微生物杀死,同时淀粉吸收水分更容易分解,淀粉经过高温处理后易被糖化,B正确;
    C、蒸米后,温度较高,通常需要进行冷却,再加入酒曲,其目的是防止温度过高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C正确;
    D、发酵时应将拌有酒曲的凉饭装入密闭的容器,但不能装满,应留有1/3的空间,这样操作能够为发酵初期的酵母菌提供氧气的同时防止发酵液溢出,发酵的过程中酵母菌会产生二氧化碳,故需要适时排气,D错误。
    故选D。
    11-1【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分离获得高效降解S的细菌菌株,S是含C、H、N的有机物,可在培养基中提供碳源和氮源,甲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乙是固体培养基,二者的组分差别在于乙含有凝固剂-琼脂。
    详解:
    A、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A正确;
    B、图中所示甲为液体培养基,乙为固体培养基,其中甲为选择培养基,乙为鉴别培养基,B正确;
    C、乙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后待菌液渗透进入培养基内部后再进行倒置培养,C错误;
    D、甲乙培养基的物理形态虽然不同,但都含有微生物生长的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D正确。
    故选C。
    11-2【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选择培养基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一些物理、化学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只有适应选择培养基的基底的菌种才能存活)。
    详解:
    A、要筛选产量高的脂肪酶生产菌株,需要以食用油(脂肪)为唯一碳源,A正确;
    B、土壤稀释液中含有要筛选和分离的菌种,不能灭菌,B错误;
    C、接种环灼烧灭菌后,要冷却片刻,若立即蘸取土壤稀释液进行接种容易烫伤菌种,C错误;
    D、扩大培养需要液体培养基,D错误。
    故选A。
    11-3【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分别是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据此利用培养基的种类便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突变株。
    详解:
    A、野生型青霉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A正确;
    B、紫外线处理可以提高突变的频率,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突变菌株的浓度,即增加突变株的数量,B错误;
    C、B操作是将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C错误;
    D、从图中可看出,D在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中可生长,说明D是氨基酸缺陷型菌落,故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D错误。
    故选A。
    11-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特殊生长因子。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无菌操作包括灭菌和消毒两种方式,消毒的方法有巴氏消毒法、酒精消毒、煮沸消毒法;灭菌的方法有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湿热灭菌)。
    3、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活菌数目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详解:
    A、平板划线无法得知稀释倍数,不能用于活菌计数,故统计洗手前手部细菌的数量,选择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
    B、除图中操作外,还需要设置一组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进行培养,以验证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B正确;
    C、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显示的只是一个菌落,故培养基上的一个菌落可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甚至几个活菌,C错误;
    D、由于菌落肉眼可见,故初步判断培养基上菌种的类型,可用肉眼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D正确。
    故选C。
    11-5【提升】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内容及现象:利用“影印培养法”将培养基1中菌种分别接种到2、3中,3中出现抗链霉素的大肠杆菌,将2中的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后接种到7中,7中出现抗药性的个体,说明细菌抗药性的形成是在施加链霉素之前,只不过链霉素对细菌的抗药性进行定向选择。
    详解:
    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其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大肠杆菌抗链霉素的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是正确的, A选项正确;
    B、7号试管中的细菌及其亲代都没有接触过链霉素,可见细菌对链霉素抗性的形成并非由链霉素引起的,而是自发突变形成的, B选项错误;
    C、3号与2号、7号与6号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的比值,是抗性菌落占全部菌落的比例,观察实验结果可知,4号与8号培养液中,抗链霉素菌株的比例在逐渐增大, C选项正确;
    D、在接种大肠杆菌后,因4号培养液中的营养充条件适宜,故大肠杆菌的数量会随着自身的分裂生殖而逐渐增多。在接种后的一定时间内,大肠杆菌的数量呈现S型增长;当营养物质大大减少、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后,其数量会下降,D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以“影印培养法”为主线,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是对影印培养法操作步骤的理解,并从实验现象中分析得出大肠杆菌抗链霉素性状的产生与是否接触链霉素无关。
    11-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菌株Ⅰ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只有在加入Met或加入Met和Thr的基础培养基上可生长,菌株Ⅰ为甲硫氨酸(Met)营养缺陷型;菌株Ⅱ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只有在同时加入Met和Thr的基础培养基上可生长,菌株Ⅱ为甲硫氨酸(Met)和苏氨酸(Thr)营养缺陷型;菌株Ⅲ在基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只有在加入Thr或加入Met和Thr的基础培养基上可生长,菌株Ⅲ为苏氨酸(Thr)营养缺陷型;菌株Ⅳ在基本培养上能生长,说明菌株Ⅳ体内可以合成甲硫氨酸和苏氨酸。
    详解:
    A、菌株甲为大肠杆菌的甲硫氨酸(Met)营养缺陷型,菌株乙为苏氨酸(Thr)营养缺陷型,一般情况下,各营养缺陷型缺少合成相应氨基酸的酶,A正确;
    B、从表格中看出,菌株Ⅰ为甲硫氨酸(Met)营养缺陷型,菌株Ⅲ为苏氨酸(Thr)营养缺陷型,B正确;
    C、菌株甲和菌株乙菌液混合后,通过结合发生基因重组,形成了新的菌株Ⅱ(基因型为ab)和菌株Ⅳ(基因型为AB)。当然也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的概率很小,C正确;
    D、菌株Ⅳ可能来自菌株甲或菌株乙的基因突变,但也可能是菌株甲和菌株乙菌液混合后,通过结合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12-1【基础】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生物实验中颜色反应的总结
    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原理: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4、酒精的检测,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详解:
    A、用斐林试剂检验葡萄糖,不能检验蛋白质,A错误;
    B、淀粉遇碘液变懒,故用碘液检验淀粉溶液是否水解,B正确;
    C、花生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以用花生子叶检验溶液中是否有苏丹Ⅲ,C正确;
    D、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故可用酸性K2CrO7溶液检验酵母菌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D正确。
    故选A。
    12-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材料,应该富含还原糖,且颜色相对较淡;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增殖,无分裂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
    详解:
    A、甘蔗、马铃薯含有还原性糖,只是含量不多,一般不作为检测还原性糖的实验材料,A错误;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发现卡尔文循环所使用的某些操作相同,均使用了同位素示踪法,B正确;
    C、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增殖,无分裂期,不能看到染色体,C错误;
    D、用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呈砖红色,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都是还原糖,因此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结果,D错误。
    故选B。
    12-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1970年)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逐渐分离,这种现象叫质壁分离。
    详解:
    A、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硫酸铜溶液,如果硫酸铜溶液加入过量,由于铜离子是蓝色,溶液可能呈现一定的蓝色,A正确;
    B、蔗糖和碘液不发生反应,蔗糖溶液是无色的,碘液是浅黄色的,B正确;
    C、用荧光染料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分子,观察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
    D、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外界环环境中的红色墨水会穿过细胞壁,但不能进入原生质层,D正确。
    故选C。
    12-4【巩固】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题考查的是高中生物的一些实验或实践活动,包括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调查人类红绿色盲发病率、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回忆这些实验或实践活动的原理、过程、结果等知识点,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
    A、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中,细胞本来就是死亡的,观察不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可能是观察的部位不正确等原因导致的,A错误;
    B、以35S标记T2噬菌体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中,若搅拌不充分,会导致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能与细菌分离,进而导致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偏大,B正确;
    C、调查人类红绿色盲发病率时,应该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会导致发病率明显偏高,C正确;
    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由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会使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所以培养基中同时含有R型菌落和S型菌落,D正确。
    故选A。
    12-5【提升】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分析:
    1、分生区细胞一般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
    A、分生区细胞一般呈正方形,观察有丝分裂时装片中有很多未分裂的长方形细胞,可能看到的是根尖伸长区的细胞,A错误;
    B、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出现了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未进入大肠杆菌,也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B正确;
    C、2,4-D也具有两重性,浓度过高会抑制扞插枝条生根,导致扞插枝条没有长出不定根,C正确;
    D、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未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可能是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过快而死亡,D正确。
    故选A。
    12-6【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1、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
    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详解:
    A、蔗糖溶液的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死亡,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A正确;
    B、若提取色素时加入的无水乙醇过多,色素会被稀释,滤纸上的色素带颜色偏淡,B正确;
    C、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加入催化剂时滴加的FeCl3溶液太少,不会出现FeCl3组和肝脏研磨液组产生气泡的速率相近的现象,C错误;
    D、若加入酵母菌时未将煮沸的培养液冷却,酵母菌死亡,则两组实验的澄清石灰水均不变浑浊,D正确。
    故选C。
    13-1【基础】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可知:基因编辑又称基因组编辑或基因组工程,是一种新兴的比较精确的能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基因进行修饰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或过程,通过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与剪切点附近序列互补配对,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
    详解:
    A、结合题意可知,Cas9蛋白可对特定的DNA序列进行切割,具有核酸内切酶的特性,A正确;
    B、向导RNA对目标DNA进行序列识别,从而实现Cas9蛋白对DNA分子的定位,这依赖于碱基对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
    C、RNA引导Cas9蛋白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对特定的DNA序列进行切割,不同的目的基因中可能含有相同的碱基序列能被该复合物识别,故对不同目标基因进行编辑时可能使用相同的Cas9蛋白和向导RNA,C正确;
    D、Cas9蛋白相当于限制酶,其切割的位点是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D。
    13-2【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向导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基因组DNA上的靶向目标序列结合,从而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特定的切割位点并进行切割。
    详解:
    A、核酸内切酶Cas9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核酸内切酶Cas9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A正确;
    B、由题意“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可知,向导RNA可识别目标位点,并由核酸内切酶Cas9切割目标位点,B错误;
    C、引入供体DNA分子的插入以实现替换,这种操作可以借助基因工程来加以实现,因此可以对基因进行定向改造,C正确;
    D、向导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靶向目标序列结合,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生物体自身存在的修复系统能将断裂的序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对细胞中目标基因的敲除,D正确。
    故选B。
    13-3【巩固】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
    详解:
    A、切割质粒和切割目的基因用均用BclⅠ和BglⅡ,由于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形成的重组质粒时目的基因可能反向连接,形成的碱基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A正确;
    B、切割质粒用BclⅠ和BglⅡ,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切割后的质粒可能自我环化;切割目的基因用MboⅠ,切割后产生黏性末端,切割后的目的基因可以自我环化,B错误;
    C、切割质粒用MboⅠ,产生黏性末端,切割目的基因用BclⅠ和BglⅡ,产生黏性末端,形成的重组质粒中原来的BclⅠ和BglⅡ的切割位点的序列发生改变,不能再被这两种酶切割,但不影响MboⅠ的作用,C正确;
    D、切割质粒用MboⅠ,切割目的基因用MboⅠ,产生的均为黏末端,切割后的质粒可自我环化,切割后的目的基因也可以自我环化,D正确。
    故选B。
    13-4【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等。(3)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和PCR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一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
    A、由图可知,GNA、ACA都含有限制酶BsaB I的酶切位点,故用限制酶BsaB I和DNA连接酶处理两种基因可获得GNA-ACA融合基因,A正确;
    B、图中质粒与ACA-GNA上都含有Kpn I和Xho I的酶切位点,与只用Kpn I相比,Kpn I和Xho I处理融合基因和载体可保证基因转录方向正确,避免反向连接,B正确;
    C、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能存活的植物细胞为成功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或含有普通质粒的细胞,C错误;
    D、PCR技术可用于基因探针的制备,可用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即用PCR技术可检测GNA和ACA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中,D正确。
    故选C。
    13-5【提升】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限制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切割,具有特异性;DNA连接酶将不同的DNA片段连接成DNA链。
    详解:
    A、由题意可知基因P长度为960bp,图3结果I的两个条带总长度为960bp,是基因P的酶切、电泳结果,A正确;
    B、基因Q长度为840bp,图3结果II的两个条带总长度为840bp,是基因Q的酶切、电泳结果,B正确;
    CD、黏性末端连接后的序列为—ACTAGA—,融合基因不能被限制酶SpeI或XbaI识别和切断,因此经限制酶SpeI或经限制酶XbaI处理,电泳的结果都与题图3中的IV相同,C错误,D正确。
    故选C。
    13-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自然界中限制酶的天然作用是破环外来基因,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即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详解: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前者可以切割目的基因所在DNA和质粒,后者可以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连接,运载体不是工具酶,A错误;
    B、某些不同的限制酶切割DNA能够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这些黏性末端可以互补,B错误;
    C、由于目的基因内部和抗生素抗性基因内部都含有SmaI的切割位点,故不能使用SmaI切割目的基因和外源基因DNA,C错误;
    D、使用EcoRI同时处理质粒和外源DNA,可能会发生质粒或者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一般用两种限制酶切割质粒和外源DNA,防止自身环化,D正确。
    故选D。
    14-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①类似于脱分化过程;②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④表示体外受精。
    详解:
    A、过程①后全能性提高,类似于脱分化,其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正确;
    B、X细胞应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X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当初卵泡中的卵母细胞遗传物质不相同,B错误;
    C、过程③中,受精时的X细胞将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因此会再释放出一个极体,C正确;
    D、过程③中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及胚胎移植等技术,D正确。
    故选B。
    14-2【基础】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孕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此时的胚胎应发育到桑椹或胚囊胚阶段);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
    题图分析:图示为牛胚胎移植的流程,其中①表示同期发情处理;②表示超数排卵;③表示冲卵;④表示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
    详解:
    A、图中过程①表示供、受体同期发情处理,该过程可通过注射孕激素实现,A正确;
    B、过程②是注射促性腺激素,达到超数排卵,从而获得较多的卵母细胞,B正确;
    C、过程③为体内受精和从输卵管中冲取胚胎,C错误;
    D、过程④的主要目的是选择适合移植的胚胎,如可选择健康的桑葚胚和囊胚,D正确。
    故选C。
    14-3【巩固】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将卵母细胞B的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A,形成重组卵母细胞,再与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对受精卵进行早期胚胎培养,最后进行胚胎移植。
    详解:
    A、图示过程中,重组的卵细胞中获得的是卵母细胞A中的细胞质,说明A的细胞质基因是正常的,因此代表该母亲卵母细胞的是B,A正确;
    B、子女的细胞质均来自母亲,所以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给该男婴,B正确;
    C、获能的精子才能和MⅡ期卵母细胞在适当的培养液中完成受精,C错误;
    D、由分析可知,该技术涉及核移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操作,D正确。
    故选C。
    14-4【巩固】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胚胎移植:指将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详解:
    A、采集的精子必须获能后才具备受精能力,A错误;
    B、试管动物的受精作用发生在试管内,B错误;
    C、丁过程应将胚胎移植到与供体同期发情的代孕母羊子宫内,受体的性状不一定与供体相同,C错误;
    D、胚胎分割能增加胚胎的数量,通常选择桑椹胚、囊胚的胚胎进行胚胎分割,D正确。
    故选D。
    14-5【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细胞核移植概念: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详解:
    A、从卵巢中取出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做核移植的受体细胞,A错误;
    B、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B错误。
    C、胚胎分割,需均等分割囊胚的内细胞团,以免影响胚胎发育,C错误;
    D、科学家将组蛋白去甲基化酶Kdm4d的mRNA注入重构胚,同时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处理重构胚,这样可降低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提高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D正确。
    故选D。
    14-6【提升】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分析:
    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
    详解:
    A、从良种公牛体内获得的精子在体外获能后才可以与培养到MII期的卵母细胞结合受精,A错误;
    B、据图可知,三种早期囊胚由不同受精卵发育而来,故a、b、c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一定相同,B错误;
    C、d是经过胚胎分割形成的两个健康的胚胎,可直接移植给受体,该过程属于无性生殖,C错误;
    D、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D正确。
    故选D。
    15-1【基础】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4、分析题图:题图表示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含有α、β、γ三条肽链、4个二硫键。
    详解:
    A、题图蛋白质共含271个氨基酸,其含有的氨基酸最多有21种,A正确;
    B、由271个氨基酸合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的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71-3=268个、脱去的氢分子数=二硫键数(4个),所以由271个氨基酸合成该分子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268×18+2×4=4832,B错误;
    C、题图该蛋白质含有3条肽链,其分子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数=肽链数=3个、至少含有游离的羧基数=肽链数=3个,C正确;
    D、题图是一个由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其分子中具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故选B。
    15-2【基础】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分析:
    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氨基酸彼此之间可以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由几个氨基酸脱水就形成几肽。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数目、种类、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有关。
    详解:
    A、乙酰六胜肽可与双缩脲试剂呈紫色反应,但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的是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用于检测还原糖,检测蛋白质是依次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B液,A错误;
    B、由题知,乙酰六胜肽是一种具有穿透细胞膜能力的小分子,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B正确;
    C、除了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决定该小分子多肽的功能,还有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也决定该多肽的功能,C错误;
    D、由题知,该多肽是链状六肽,因此该多肽由6个氨基酸通过5个肽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相连,D正确。
    故选BD。
    15-3【巩固】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 ,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是氨基酸有21种。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分析题图:题图是胰岛素原分子加工形成胰岛素分子的过程示意图,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切除中间一段后形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
    详解:
    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发生在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中,题图由胰岛素原切除中间一段后形成胰岛素的过程中涉及肽键的水解,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错误;
    B、由胰岛素原切除中间一段后形成含有2条肽链的胰岛素的过程中需要断裂2个肽键,至少需要消耗两分子水,B正确;
    C、胰岛素是由胰岛素原切除中间一段后形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胰岛素分子含有2条肽链,胰岛素原分子含有1条肽链,故胰岛素分子比胰岛素原分子最多多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错误;
    D、胰岛素分子和胰岛素原分子都含有二硫键,据此推断胰岛素分子和胰岛素原分子都含有C、H、O、N、S元素,D正确。
    故选BD。
    点睛:

    15-4【巩固】 【正确答案】 B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甲图:a表示碘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b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的过程;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修饰和分泌过程。
    分析乙图:①是核糖体,无膜;②是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③是内质网,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④是细胞膜;⑤是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⑥是囊泡;⑦是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详解:
    A、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水中的氧来自于羧基(-COOH),氢来自于氨基和羧基,完成的场所是乙图①核糖体,A正确;
    B、细胞内碘浓度高于细胞外,则碘离子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的,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甲图c表示蛋白质的分泌过程,相关的细胞器是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和⑤线粒体,C正确;
    D、在甲状腺球蛋白合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是②高尔基体膜,而④细胞膜的面积增大,但两者膜的成分已发生更新,D错误。
    故选BD。
    点睛:

    15-5【提升】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牛胰核糖核酸酶是由124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形成过程中会脱去124-1=123分子水,同时该多肽含有8个带巯基(-SH)的半胱氨酸,脱氢后形成4对二硫键(-S-S-)。
    详解:
    A、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牛胰核糖核酸酶的过程中,相对分子量分子量减少的是脱去水的质量和脱去氢的质量,共减少123×18+4×2=2222,A正确;
    B、牛胰核糖核酸酶由一条多肽链,据题意可知,β-巯基乙醇可破坏该酶的二硫键,尿素可破坏该酶的氢键,若用β-巯基乙醇和尿素同时处理该酶,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酶失去活性(功能改变),说明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功能,B正确;
    C、若去除尿素只保留β-巯基乙醇时,可以重新形成氢键,该酶活性能恢复到90%左右,说明在维持该酶空间结构的因素中,氢键比二硫键的作用强,C错误;
    D、RNA水解酶化学本质是的蛋白质,能催化RNA水解,牛胰核糖核酸酶也是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因此牛胰核糖核酸酶可能是一种RNA水解酶,D正确。
    故选ABD。
    15-6【提升】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除去尿素后,蛋白质能恢复空间结构,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这说明氨基酸的数目可以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复性效果。
    详解:
    A、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肽链的条数和空间结构有关,A正确;
    B、图示过程说明高浓度尿素可以使蛋白质变性,去除尿素又可使蛋白质的结构恢复,结构决定功能,功能也可能随之恢复,B正确;
    C、暴露在高浓度尿素溶液中的变性的蛋白质只是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肽键并未断裂,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错误;
    D、当蛋白质和细胞内的其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时,构象可能会发生变化,D错误。
    故选CD。
    16-1【基础】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分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K值不是一个固定值,会受到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和人为因素(捕猎、环境污染等)的影响。
    详解:
    A、环境容纳量(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受食物、空间、气候、天敌等因素的影响,A正确;
    B、d点时种群数量已经减少且环境容纳量降低,说明阻力在d点之前已加大,所以最可能是在d点之前天敌已入侵,B正确;
    C、天敌和草原兔在捕食和被捕食的过程中共同进化,C错误;
    D、天敌入侵一段时间后,野兔的种群数量在K2~K3之间波动,因此有天敌时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在K2~K3之间,D错误。
    故选AB。
    16-2【基础】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随着石头间的距离增大,蜥蜴的个体数越少,蝗虫的种群密度越大;禾草植物与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越低。
    详解:
    A 、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生物量均减少,因此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
    B 、从柱状图可以看出,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个体平均数越少,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
    C 、石头导致了地形、光照等变化,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控制蝗虫等有害昆虫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故选BCD。
    16-3【巩固】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上一年种群数量之比,表示增长的倍数,当λ大于1时,且稳定不变,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如果λ大于1时,且不是一个稳定值,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当λ等于1时,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当λ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
    详解:
    A、λ<1,则种群数量在减少,可见2009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比2003年时的少,A错误;
    B、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时,λ>1,且保持不变,据表可知,2009~2019年之间,λ>1,但在2009~2015年的λ一直在变化,B错误;
    C、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数量,该数值与实际种群密度接近,C正确;
    D、分析预测布氏田鼠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的依据是种群的年龄结构,不是λ值,D错误。
    故选ABD。
    16-4【巩固】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接种菌根后,优质牧草A的种群密度有所上升,而劣质牧草B反而下降,物种的丰富度也有所上升。
    详解:
    A、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用样方法,随机选取若干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这样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度,A正确;
    B、据图可知,优质牧草A接种后种群密度有所上升,因此可以推测,优质牧草A对菌根依赖程度更高,B正确;
    C、接种菌根真菌后,物种丰富度升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升高,因此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错误;
    D、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随着接种菌根真菌后的时间发展而发生变化,为因变量,D正确。
    故选ABD。
    16-5【提升】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分析:
    福寿螺会啃食水稻造成减产,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使得福寿螺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则物防治可以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人类获益更多。
    详解:
    A、福寿螺卵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以用样方法调查福寿螺卵块密度,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6月中旬~7月中旬,放养中华鳖,由于“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使得福寿螺卵块数下降幅度最明显,B错误;
    C、据题图可知,在8~9月份福寿螺的卵块数量较少,说明福寿螺的出生率较低,可导致福寿螺的种群密度降低,C正确;
    D、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进而降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从而导致福寿螺出生率下降,有效抑制福寿螺种群数量的增长,D正确。
    故选AB。
    16-6【提升】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1、J形增长曲线: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增长率不变,数量会连续增长。
    2、S形增长曲线: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种群不可能按照“J”形曲线无限增长。当种群在一个有限的环境中增长时,随着种群密度的上升,个体间由于有限的空间、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而引起的种内斗争必将加剧,以该种群生物为食的捕食者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这个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从而使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下降;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时,种群数量将停止增长,有时会在K值保持相对稳定。
    详解:
    A、图中的种群数量变化为自然条件下的种群数量变化,该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即增长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A正确;
    B、据图可知,(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种群数量越小,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而种群增长速率不一定越大,种群增长速率在种群数量等于K/2(100)时最大,B错误;
    C、种群的年龄结构在S2点和S4点时均为增长型,因为此时的种群数量还在K值之下,C错误;
    D、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此时的增长速率最大,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种群数量高于S3点时进行捕捞,捕捞后的数量保持在K/2,这样可以使种群数量快速增长,D错误。
    故选BCD。
    17-1【基础】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1、预实验:确定实验中所需要的激素的浓度范围,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2、探究6-BA与2,4-D诱导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组合实验,自变量是6-BA与2,4-D的浓度,因变量是根的数量,无关变量是芽的数量、插条的年龄、溶液处理的时间等。
    详解:
    A、本实验中每组6-BA的浓度相差0.5mg/L,每组2,4-D的浓度相差0.4mg/L,因此可以作为预实验,在正式实验中不需要清水作为对照,A正确;
    B、银杏插条的枝龄和芽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因此插条枝龄和芽的数量相同,才能确保对激素的敏感性和内源激素量基本一致,保证单一变量是设置的激素浓度,B正确;
    C、实验并没有单独使用6-BA和2,4-D,故实验结果看不出单独使用6-BA和2,4-D的实验效果,C错误;
    D、对银杏插条剪切时应把形态学上端剪成平口,形态学下端剪成斜面,可以增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根部吸收水分,促进扦插成活,D正确。
    故选ABD。
    17-2【基础】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则是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成熟和衰老。
    详解:
    A、由图示可知,用CTK处理比正常叶片中(用蒸馏水处理)叶绿素的相对含量下降慢,说明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A正确;
    B、而用CTK+ABA处理比用CTK处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快,说明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B正确;
    C、NADPH是光反应产物,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使水光解产生,ABA组叶绿体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快于CTK组,光反应慢,形成NADPH的速率慢,C错误;
    D、ABA处理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组下降快,说明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D正确。
    故选ABD。
    17-3【巩固】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详解:
    A、植物激素不能参与靶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信息,调节生命活动。A错误;
    B、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抑制了侧芽的生长。B正确;
    C、组别1恢复了顶端优势,组别2没有恢复顶端优势,1、2对照说明SL的合成部位最可能在根部。也能说明突变体1的SL合成受阻,突变体2的SL信息传递缺陷。组别3植株上部具有顶端优势,说明突变体2的根部能合成SL。可知,组别4中突变体2的根部能产生SL,SL合成受阻的突变体1的地上部分接受了SL,可以表现出顶端优势。C错误;
    D、突变体1是SL合成受阻突变体,突变体2是SL信息传递缺陷突变体。若施加外源SL,突变体1表现顶端优势,而突变体2不能。D错误。
    故选ACD。
    17-4【巩固】 【正确答案】 ABC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甲图中第0、6、10天对照组生长素的含量逐渐增加,而②、③两组先降低后升高;乙图第①组的0、6、10天CTK含量基本不变,而②、③两组都上升,第10天较第6天的含量有所下降。
    详解:
    A、分析图甲、乙可知,三碘苯甲酸可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从而降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增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促进侧芽萌发,而去除顶芽是利用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错误;
    B、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第10天侧芽生长素的含量升高,说明持续降低的内源生长素含量并不利于杜鹃兰侧芽的生长,B错误;
    C、乙图对照组第0、6、10天CTK的含量基本不变,题中无法推断三碘苯甲酸同时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素从顶芽往侧芽运输的作用,C错误;
    D、实验处理第5天后②、③组侧芽开始萌发并在第9天后快速生长,从图中可知,IAA含量下降,CTK含量上升,说明IAA与CTK的比例可调控侧芽的萌发与生长,增大该比例有利于侧芽生长,D正确。
    故选ABC。
    17-5【提升】 【正确答案】 BC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1中,与对照组相比,赤霉素促进切段S1的生长,IAA抑制切段S1的生长;图2:赤霉素明显促进S2的生长,而对于S3的促进生长的效果不太明显;IAA对S3的促进生长的效果比赤霉素要强,即S2切段对于赤霉素的敏感性要高于切段S3的细胞,而S2切段对于生长素的敏感性要低于切段S3的细胞。
    详解: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取自不同部位切段的细胞,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同一器官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对于不同种类的激素反应不一定相同,B正确;
    C、根据图2可知:切段S2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要低于切段S3的细胞,但对赤霉素反应较敏感,C正确;
    D、如果对切段S3分别用DNA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后再进行实验,那么影响实验结果最大的是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因该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D错误。
    故选BC。
    17-6【提升】 【正确答案】 BCD
    【试题解析】 分析: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初生根的长度和GA的含量,A正确;
    B、GA对初生根的生长都具有促进作用,而ET则是抑制作用,B错误;
    C、EIL1突变体相比EIN2突变体GA含量较低,而GA含量越高,生长越快,所以EIN2突变体初生根生长更快,C错误;
    D、EIN2和EIN1是乙烯信号通路中的不同蛋白,两种突变体的出现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D错误。
    故选BCD。
    18-1【基础】 【正确答案】 CD
    【试题解析】 分析:
    限制酶识别DNA分子中特定核苷酸序列,在特定的部位将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题中根据不同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可对限制酶进行选择。
    详解:
    A、据图,EcoRⅠ切割后的黏性末端和MunⅠ切割后的黏性末端是互补的,NheⅠ切割的黏性末端和SpeⅠ切割的黏性末端是互补的,所以应选择用EcoRⅠ和NheⅠ去切割质粒,用MunⅠ和SpeⅠ切割目的基因。XbaⅠ会切断目的基因,不能选择,A错误;
    B、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的部位, 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但启动子是非编码区的DNA序列 ,该序列不会作为RNA的转录模板,转录的起始位点是位于启动子后面的序列,B错误;
    C、切割Bt基因需要的酶是EcoRⅠ、NheⅠ,Bt基因扩增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切割质粒需要的酶是MunⅠ、SpeⅠ,将Bt基因和质粒连接需要DNA连接酶,共需要6种酶,C正确;
    D、检测棉花的染色体DNA中是否插入了Bt基因,可提取棉花的染色体DNA,用Bt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如能扩增出Bt基因说明插入成功,反之则失败,D正确。
    故选CD。
    18-2【基础】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分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
    A、据图可知,选择SalI会破坏目的基因,故右端只能选择XhoI酶,但该酶会破坏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则应保证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完整性,则不能选择EcoRⅠ;故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用BamHI和Xhol分别切割抗冻基因和质粒﹐这样既可以保护目的基因的完整性,也可以使质粒 DNA上有完整的标记基因,A错误;
    B、通过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B正确;
    C、由于基因表达载体上的卡那霉素基因已被破坏,故含有抗冻基因的番茄细胞并不具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因此导入抗冻基因的番茄细胞能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C错误;
    D、可以将转基因番茄种在寒冷条件下﹐以便筛选出具有抗冻性状的番茄植株,该鉴定是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D正确。
    故选AC。
    18-3【巩固】 【正确答案】 AC
    【试题解析】 分析:
    题图分析:图中①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②表示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之后再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
    详解:
    A、B-Luc融合基因的制备过程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催化,A错误;
    B、B基因在水稻卵细胞中不转录,据图推测其可能的原因是卵细胞中该基因的启动子无法启动B基因的转录过程,B正确;
    C、B基因存在于水稻基因组中,转基因水稻本来含有B基因,因此不能以B基因编码蛋白的序列为模板设计探针,C错误;
    D、由于基因表达载体上有Luc基因,其表达的荧光素酶能催化荧光素产生荧光,所以在鉴定和筛选转基因植株时,可以检测加入荧光素的该植株卵细胞中是否发出荧光,D正确。
    故选AC。
    18-4【巩固】 【正确答案】 ACD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③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瘤农杆菌,过程④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详解:
    A、步骤①是采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该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A正确;
    B、在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瘤农杆菌,在根瘤农杆菌侵染人参愈伤组织细胞时,T-DNA才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B错误;
    C、过程④可利用分子水平上的杂交进行检测和筛选,C正确;
    D、由于需要用EcoRⅠ、BamHⅠ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因此科研人员还在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了GAATTC和GGATCC序列,以便于后续的剪切和连接,D正确。
    故选ACD。
    18-5【提升】 【正确答案】 ABD
    【试题解析】 分析:
    图中①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农杆菌细胞,②表示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③表示采用植物组织培养将转基因植物细胞培养长转基因植株。
    详解:
    A、一个内含目的基因的模板DNA经PCR扩增6次共产生26-2×6=52个DNA,A正确;
    B、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花粉管通道法,B正确;
    C、目的基因插入两个限制酶酶切位点之间,对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新霉素抗性基因都无影响。之所以不能用卡那霉素筛选,是因为插入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的是质粒的T-DNA片段,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不在此片段上,导入成功的植物细胞对卡那霉素无抗性,C错误;
    D、根据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在质粒上的切割位点,可知由于重组质粒上移除1900bp而补充了目的基因的678个碱基对,加上未移除的822bp,所以用SacⅠ和HindⅢ切割重组质粒后,可得到822+678=1500bp的新片段,D正确。
    故选ABD。
    18-6【提升】 【正确答案】 AB
    【试题解析】 分析:
    PCR技术扩增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其扩增时由两种引物决定所扩增的片段的特定序列,上一轮复制的产物为下一轮复制的模板。
    详解:
    A、结合题意,PCR中使用的聚合酶具有末端转移的活性,通常在3'端加上多聚A,则经PCR扩增出的片段含有A的黏性末端,故T-载体用EcoRV酶切后再在3'端添加多聚T突出端,A与T配对,可高效连接PCR扩增产物,A正确;
    B、通过设计特定的引物(如目的基因和目的基因外部的一对引物)借助PCR技术可检测PCR扩增产物在T-载体中的插入方向,B正确;
    C、据图可知,BamHI和HindIII的识别序列均在引物2中,不符合PCR扩增要求,应选择PstI和BamHI进行酶切,以保证扩增产物正向插入,C错误;
    D、结合题意“LacZ基因在IPTG诱导下的表达产物能够水解X-gal使菌落呈蓝色,否则呈白色”可知,转化后,应选择在含X-Gal和氨苄青霉素及IPTG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D错误。
    故选AB。
    19-1【基础】 【正确答案】 1、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薄膜)上
    2、能富集CO2、消耗ATP、由C4运载CO2、需要PEP羧化酶(答出2点即可)

    3、暗期玉米通过C4途径吸收CO2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
    暗期不进行光反应,缺少ATP及NADPH
    4、通过基因工程将PEPC基因导入到C3植物细胞

    【试题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 NADPH)。 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CO2与C5(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 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 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
    玉米叶片中的鞘细胞无基粒,只能进行暗反应,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有发达的基粒,可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因此玉米叶片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类囊体薄膜)。
    分析图示可知,C4途径是在较低CO2浓度的条件下,通过ATP提供能量,在PEP羧化酶的作用下,由C4运载CO2至叶绿体,通过该过程提高细胞内CO2的浓度,与C3途径相比,C4途径具有能富集CO2、消耗ATP、由C4运载CO2、需要PEP羧化酶的特点。
    分析题图可知,玉米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会被光合作用消耗,因此如果玉米CO2的吸收速率大于零,是由于暗期玉米通过C4途径吸收CO2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暗期缺少光照,植物不能进行光反应,缺少ATP和NADPH,因此不能进行C3的还原过程,因此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
    分析题意可知,C3植物缺少PEPC导致对CO2的亲合力低,胞内CO2,浓度较低是限制C3植物光合速率的重要因素,但由于C4植物与C3植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打破生殖隔离,可通过基因工程将PEPC基因导入到C3植物细胞中,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获得个体。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识图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知识间的联系,进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19-2【基础】 【正确答案】 1、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类囊体的薄膜上
    2、叶肉细胞叶绿体 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
    3、玉米叶肉细胞中催化碳同化过程的PEP羧化酶对CO2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使叶肉细胞能有效地固定和浓缩较低浓度的CO2产生C4,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分解产生CO2,用于卡尔文循环合成有机物
    【试题解析】 分析:
    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因为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根据题干可知玉米存在C3和C4两个途径,夏季正午时会因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但C4途径中的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很高,CO2通过C4途径进入C3途径,固定形成C3,C3被还原形成糖类物质。玉米在炎热的夏天,利用CO2的能力强,光合作用速率高,所以玉米植株不会出现“午休现象”。
    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的前体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捕获光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可分为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它们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主要吸收的是红光和蓝紫光。
    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小数目也少但叶绿体内有基粒;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较大数目较多但叶绿体内没有基粒,所以玉米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肉细胞叶绿体。
    玉米叶肉细胞中催化碳同化过程的PEP羧化酶对CO2具有很高的亲和力,使叶肉细胞能有效地固定和浓缩较低浓度的CO2产生C4,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分解产生CO2,用于卡尔文循环合成有机物,所以不出现“午休现象”。
    19-3【巩固】 【正确答案】 叶绿体基质 NADPH([H])和ATP C5 PEP PEPC PEPC在较低浓度CO2条件下仍可催化CO2与PEP的结合,因此PEPC固定CO2的能力更强一些 热带地区的强光照、高温、干旱条件会导致植物气孔开放程度降低,细胞中CO2浓度较低,C4途径的存在可以浓缩CO2,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试题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甘蔗和玉米等植物的叶肉细胞在较低二氧化碳条件下固定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变成了碳酸氢根,然后与PEP结合,经过一系列过程生成了四碳二羧酸化合物(C4酸),此为C4途径;然后C4酸由叶肉细胞进入维管束鞘细胞,释放二氧化碳并产生C3酸,释放的二氧化碳进行C3途径(卡尔文循环)生成(CH2O),而C3酸回到叶肉细胞生成PEP,继续参与C4途径固定环境中较低浓度的二氧化碳。
    详解:
    (1)根据图示分析可知,C3途径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中,是在该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发生的;图中所需要的NADPH和ATP都是由光反应提供的。
    (2)根据图示分析可知,C4途径中与二氧化碳结合的物质是PEP,C3途径中与二氧化碳结合的物质是C5。
    (3)RuBisco和PEPC分别是C3途径和C4途径固定二氧化碳的两种关键酶,其中PEPC在较低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仍可催化二氧化碳与PEP的结合,因此PEPC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强一些。
    (4)玉米、甘蔗等C4植物原产地多是强光照、高温、干旱的热带地区,这些地区的强光照、高温、干旱条件会导致植物气孔开放程度降低,使得细胞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而C4途径的存在可以浓缩二氧化碳,保证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掌握光合作用暗反应的详细过程,明确图示暗反应过程不仅有卡尔文循环(C3途径),还有C4途径,并能够根据图示弄清楚两个途径发生的条件、场所和物质变化等,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
    19-4【巩固】 【正确答案】 C4酸 CO2 ATP和[H] 磷酸丙糖 合成磷酸丙糖的原料Pi减少 玉米 玉米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酶对CO2有更强的亲和力,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合理,转基因小麦能利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其光合速率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图示为玉米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酶,其中CO2首先进入叶肉细胞,在PEP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a(根据题意应为C4酸),然后C4酸转变成苹果酸,苹果酸进入维管束鞘细胞分解成二氧化碳和丙酮酸。一方面CO2进入叶绿体基质参与碳反应,合成磷酸丙糖和淀粉,磷酸丙糖再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变成蔗糖储存起来;另一方面丙酮酸再进入叶肉细胞,经过一系列变成苹果酸。
    详解:
    (1)由题干信息可知:小麦提供14CO2,最早出现14C标记的有机物却是C4酸,故a为C4酸;该物质进一步转化成苹果酸后,转移到与其相邻的维管束鞘细胞中再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
    (2)玉米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结构正常,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无正常的基粒,将C3还原成丙糖磷酸所需的ATP和[H]主要由周围的叶肉细胞产生提供。
    (3)叶绿体膜上分布有一种磷酸转运体TPT,在将丙糖磷酸运出叶绿体的同时,将相同数量的无机磷酸(Pi)运入叶绿体,因此,当细胞质基质中的Pi水平降低时,由于合成磷酸丙糖的原料Pi减少,磷酸丙糖的合成会减少。
    (4)由于玉米的CO2补偿点更低,故玉米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的CO2,从小麦和玉米光合作用过程的差异来说,可能是由于玉米叶肉细胞中固定CO2的酶对CO2有更强的亲和力,因而能更有效地利用低浓度CO2。
    (5)将玉米的高效光合基因转入到小麦中,转基因小麦能利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其光合速率,提高产量,故该方案合理。
    点睛: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C4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对题干信息的理解和对图中过程的分析是解题的关键,明确通过C4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进而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19-5【提升】 【正确答案】 O2 C2(乙醇酸) 叶绿体、线粒体、过氧物酶体 高浓度CO2可减少Rubisco与O2结合,减少光呼吸 卡尔文循环 更强 C4植物叶肉细胞中高效的PEP羧化酶能够利用极低浓度的CO2且花环状的结构使得多个叶肉细胞中的CO2富集到一个维管束鞘细胞中,使得维管束鞘细胞CO2浓度高,在与O2竞争Rubisco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 C3植物叶绿体中引入光呼吸代谢支路,使光呼吸产生的部分乙醇酸直接在叶绿体内被分解为CO2,将原本释放于线粒体中的CO2转移到叶绿体中释放,类似于C4植物的CO2浓缩机制,提高叶绿体中CO2浓度,在与O2竞争Rubisco酶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由此可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等
    【试题解析】 分析:
    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绿色植物在照光条件下的呼吸作用。特点是呼吸基质在被分解转化过程中虽也放出CO2,但不能转换成能量ATP,而使光合产物被白白地耗费掉。在黑暗条件下,呼吸过程能不断转换形成ATP,并把自由能释放出来,以供根系的吸收功能、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运转功能以及各种物质代谢反应等等功能的需要,从而促进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详解:
    (1)据图1,在Rubisco催化下氧气与C5反应形成C2,C2中的C原子最终进入线粒体放出二氧化碳,称之为光呼吸。参与光呼吸的细胞器的有叶绿体、线粒体和过氧物酶体。细胞中CO2浓度倍增可以使光合产物的积累增加,原因是高浓度CO2可减少Rubisco与O2结合,减少光呼吸。
    (2)由图2可知,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生成CO2和C3(丙酮酸),其中的CO2参与卡尔文循环,C3(丙酮酸)回到叶肉细胞中,进行循环利用。由于PEP羧化酶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故PEP羧化酶比Rubisco酶对CO2的亲和力更高。C4植物叶肉细胞中高效的PEP羧化酶能够利用极低浓度的CO2且花环状的结构使得多个叶肉细胞中的CO2富集到一个维管束鞘细胞中,使得维管束鞘细胞CO2浓度高,在与O2竞争Rubisco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所以C4植物光呼吸比C3植物小。
    (3)C3植物叶绿体中引入光呼吸代谢支路,使光呼吸产生的部分乙醇酸直接在叶绿体内被分解为CO2,将原本释放于线粒体中的CO2转移到叶绿体中释放,类似于C4植物的CO2浓缩机制,提高叶绿体中CO2浓度,在与O2竞争Rubisco酶中有优势,抑制光呼吸,由此可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等。
    点睛:
    本题考查光呼吸和C3植物和C4植物区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9-6【提升】 【正确答案】 1、C3(三碳化合物) ADP、Pi、NADP+ 增加
    2、无关 20 40
    3、遮光 2.75
    4、减少 (不同碳酸氢盐碱度下)刚毛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
    【试题解析】 分析:
    1、图1中,甲物质为C5,乙物质为C3,丙物质为NADPH,丁物质为ATP;结构戊上发生的是光反应,暗反应可以为光反应提供的原料物质有ADP、Pi、NADP+等;
    2、图2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温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3、若要测定刚毛藻叶片呼吸速率,需要对刚毛藻进行遮光处理。35℃时刚毛藻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图1中,甲物质为C5,乙物质为C3,丙物质为NADPH,丁物质为ATP;结构戊上发生的是光反应,暗反应可以为光反应提供的原料物质有ADP、Pi、NADP+等;若突然中断光照,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增加。
    在测定光照强度对刚毛藻叶片光合作用实验中,温度属于无关变量。由图2可知,研究温度对刚毛藻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时,由光合作用曲线可知,适宜的光照强度为20k1x、温度为40℃时,刚毛藻呼吸速率(耗氧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净产氧速率)相等,此时总光合速率是呼吸速率的2倍。
    若要测定刚毛藻叶片呼吸速率,需要对刚毛藻进行遮光处理。35℃时刚毛藻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呼吸速率约为0.5mg·g-1·h-1,净光合速率约为1.5mg·g-1·h-1,真正光合速率为2mg·g-1·h-1,用CO2消耗表示光合速率则为2.75mg·g-1·h-1。
    碳酸氢盐碱度的增加会抑制叶绿素合成而促进类胡萝卜素的形成,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红光(波长640~660nm)吸收量减少。通过实验验证碳酸氢盐通过抑制叶绿素合成对光合速率产生影响,因此测定的主要指标应包括(不同碳酸氢盐碱度下)刚毛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
    20-1【基础】 【正确答案】 1、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或减小实验误差) 生长状况良好、长势基本一致
    2、红光和蓝紫光 促进水的光解、合成ATP
    3、不是 在100%NS光照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较大,且胞间CO2浓度较高,说明不是由于气孔因素影响了叶片CO2供应进而影响了净光合速率
    4、30%NS(或30%自然光照强度) 高
    【试题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固定形成C3,C3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每组设置10盆幼苗、3次重复,这样可以增加实验数据,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为了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选用的幼苗应满足的条件是生长状况良好、长势基本一致。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以及合成ATP。
    气孔因素会降低胞间CO2浓度,在100%NS光照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较大,且胞间CO2浓度较高,说明不是由于气孔因素影响了叶片CO2供应进而影响了净光合速率的。
    30%NS的条件下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强,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是圆齿野鸦椿幼苗的最佳生长光照条件。与Ⅲ组相比,Ⅳ组植株的气孔导度更大,水的利用率更低,所以蒸腾速率更高。
    20-2【基础】 【正确答案】 1、遮阴条件下植物合成较多的叶绿素
    2、糖类等有机物 3、光照条件 A组 遮光程度
    【试题解析】 分析:
    结合题干信息分析题图,该实验目的是“探究遮阴比例对植物的影响”,自变量为遮阴比例,因变量为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
    从柱形图上看,C组叶片叶绿素含量是4.7,A组是4.2,C组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A组,可能是遮阴条件下植物通过合成更多的叶绿素适应完全遮阴的环境。
    图b中可以看到,B1和B2的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为(5.3+3.9)÷2=4.6,净光合速率B1几乎是A的两倍,所以推测B组玉米植株净光合速率更强,积累的糖类等有机物更多,生长更快。
    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遮阴比例50%是否能提高作物产量,自变量为遮阴比例,因变量为作物产量,所以取材时选择前期光照一致、生长状态相似的某玉米品种幼苗。遮阴比例是自变量,A组为对照组(遮阴比例为0),除了自变量外其他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如果实验结果显示遮阴50%能提高玉米产量,下一步应该探究的是,最佳遮光程度是多少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作物产量。
    20-3【巩固】 【正确答案】 1、叶绿体基质 C3(三碳化合物) 叶绿素、NADPH、ATP、ADP
    2、氨态氮(NH4+)正常浓度CO2 氨态氮(NH4+) 根细胞膜上转运氨态氮的转运蛋白/载体蛋白的数量多于硝态氮
    3、光合氮素(羧化氮素) 非光合氮素 暗反应
    【试题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O2,以及ATP的形成;
    (2)暗反应阶段或碳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光合作用暗反应需要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完成,RUBP羧化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CO2的固定,能将CO2固定为三碳化合物(C3)。参与光合作用的含氮物质除了酶之外,还有叶绿素、NADPH、ATP、ADP等。
    该实验目的是探究高浓度CO2下氮素供应形态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已知三组的设置可知,X应设置为氨态氮和正常浓度CO2。据表分析,氨态氮处理组比硝态氮处理组的净光合速率大,可见在相同的CO2浓度处理下,能够显著提高该水稻净光合速率的氮素供应形态是氨态氮。从物质跨膜运输的角度分析,可能因为根细胞膜上转运氨态氮的转运蛋白(载体蛋白)的数量多于硝态氮,植物细胞获得更多的氮元素用于合成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物质,从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据图可知,相对于中氮,高氮环境下,非光合氮素增多,羧化氮素减少,说明高氮环境下,氮素从光合氮素(捕光氮素和羧化氮素)向非光合氨素转化。结合RuBP羧化酶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可知羧化氮素所占比例降低,细胞中RuBP羧化酶数量减少,进而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碳反应)阶段。
    20-4【巩固】 【正确答案】 1、减小实验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叶绿素(a+b)含量下降 [H]和ATP C3的还原 盐胁迫下R/FR=7时,气孔导度下降,进入胞间的CO2减少,但净光合速率下降,CO2的消耗也减少,使胞间CO2浓度几乎不变
    3、盐胁迫状态下降低了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R/FR=0.7的处理能够降低盐胁迫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
    4、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试题解析】 分析:
    1、光合色素可分为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红光/远红光的值(R/FR=7和0.7)和盐胁迫(80mmol•L-1NaCl)的有无,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
    研究人员选取的均是处理第9天的同一高度、同一方向的第二片真叶测得的实验数据,并多组测定求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盐胁迫下R/FR=7时,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下降,使光能的吸收和转化受到影响,光反应产物[H]和ATP的合成量下降,导致暗反应阶段C3的还原受到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盐胁迫下R/FR=7时,气孔导度下降,进入细胞的CO2减少,而净光合速率下降消耗的CO2也减少,使胞间CO2浓度几乎不变。
    根据图中数据,盐胁迫状态下降低了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R/FR=0.7的处理能够降低盐胁迫对黄瓜光合作用的影响等。
    植物体内吸收红光和远红光的光敏色素在感受低R/FR后,由Pfr型转化为Pr型,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激活光反应基因,参与调控光合作用过程,据此可知,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20-5【提升】 【正确答案】 1、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生理状态基本相同),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ABC
    3、在冷害胁迫以及冷害、干旱联合胁迫的条件下,相比对照组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光合均明显下降,此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大大减少;但在恢复期,单一冷害组的净光合速率相比对照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联合胁迫组的净光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一冷害,有机物合成不足的状态明显得到缓解。 4、ACD
    【试题解析】 分析:
    实验设计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2. 简便性原则。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操作比较简便,实验步骤比较少,实验时间比较短。
    3. 单一变量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是实验步骤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原则。它有两层意思:一是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一个反应变量;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一致。
    4. 对照原则。 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5. 平行重复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上述随机性原则虽然要求随机抽取样本,这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偏差,但不能消除它的全部影响。
    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25 天最适条件”培养的目的是保证各组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生理状态基本相同),排除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A、干旱条件下,植物细胞可能会失水导致质壁分离,A正确;
    B、干旱条件下,细胞代谢受影响,供能受影响,无机盐的运输效率降低,B正确;
    C、干旱条件下,光合作用可能会降低,氧气的释放量减少,C正确;
    D、由图可知,细胞通过调节代谢活动,可以度过干旱期,D错误。
    故选ABC。
    如图分析可知,干旱能够明显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原因是:在冷害胁迫以及冷害、干旱联合胁迫的条件下,相比对照组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光合均明显下降,此时生长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大大减少;但在恢复期,单一冷害组的净光合速率相比对照组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联合胁迫组的净光合速率要明显高于单一冷害,有机物合成不足的状态明显得到缓解。
    A、如图,冷害胁迫可能是基粒结构破坏,基粒与光能的转化有关,A正确;
    B、淀粉粒数量多,是光合产物积累的结果(物质运输效率降低),而不是暗反应增强的结果,B错误;
    C、基粒是由类囊体垛曡成的,基粒的结构受损可能是类囊体的膜结构受损导致的,类囊体是光反应的场所,因此类囊体的膜结构受损,光反应降低,致使叶绿体内的 ATP 含量减少,C正确;
    D、由于冷害胁迫导致光合作用生成糖转运障碍,大量积累在叶绿体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实验设计及相关原因的分析,要认真分析题图。
    20-6【提升】 【正确答案】 1、O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积累量(写出一项合理即可)
    2、玉米本身的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在胁迫期,C组和D&C组相比对照组,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均下降,但在恢复期C组的净光合仍在较低,而D&C组明显高于C组,说明净光合较低的情况得已缓解。
    4、CO2吸收量减少 非气孔限制
    5、乙烯利通过提高光反应中酶和色素的含量增大光反应速率,(或增大叶绿体类囊体膜面积)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同时,乙烯利可通过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防止在干旱时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试题解析】 分析:
    研究多重胁迫(干旱和冷害及联合影响),实验应设置4组。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胁迫的有无及胁迫的种类,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观察图甲可知,三种类型的胁迫都对作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其净光合速率很低,单一干旱组稍微较高。从恢复期的结果可知,单一干旱组(D组)可恢复至与对照组相同甚至更高,但是单一冷害组(C组)恢复得较差,二者联合胁迫组(D&C)的恢复程度又比C组好得多,因此干旱可以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
    净光合速率是指总光合速率减去呼吸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CO2的吸收速率表示,还可以用单位时间O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
    测定苗期玉米在胁迫期和恢复期的净光合速率,自变量是胁迫的有无及胁迫的种类,要求无关变量一致,因此各组玉米先在最适条件生长了25天。保证玉米在胁迫干预前长势一致。
    由分析可知,单一干旱组(D组)可恢复至与对照组相同甚至更高,但是单一冷害组(C组)恢复得较差,二者联合胁迫组(D&C)的恢复程度又比C组好得多,因此干旱可以缓解冷害胁迫对玉米光合作用和生长等造成的损伤。
    气孔是CO2的通道,CO2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若部分气孔关闭,CO2进入减少,暗反应CO2吸收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这称为气孔限制因素。非气孔限制因素是指,虽然气孔导度变小,但是胞间CO2不一定下降,可能是由于其它的原因(并非CO2不足)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由表可知,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对照组胞间CO2浓度逐渐升高,故推知,干旱胁迫的加深,玉米植株受非气孔限制的影响。
    乙烯利通过提高光反应中酶和色素的含量增大光反应速率,(或增大叶绿体类囊体膜面积)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同时,乙烯利可通过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防止在干旱时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喷施了乙烯利的实验组净光合速率的下降程度相对较小(实验组从22.5降至17.9,对照组从20.5降至14.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外界环境变化对于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
    21-1【基础】 【正确答案】 1、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
    2、饥饿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3、胰岛素受体mRNA 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
    4、胰岛素溶液 葡萄糖溶液
    【试题解析】 分析:
    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
    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饥饿48h后,血糖浓度由较低水平开始显著升高,此时血糖的主要来源为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到血浆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在饥饿的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减少,但胰腺细胞中胰岛素浓度升高,由此判断饥饿会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可以作为信号分子调节下丘脑摄食中枢,这属于激素调节。由此判断摄食中枢表面有胰岛素受体,则会存在着经转录形成的胰岛素受体mRNA。
    验证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一般做法是:先给实验鼠注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小鼠的症状表现,若实验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则说明血糖降低与胰岛素有关,然后再给实验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若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则进一步证明了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故实验组的小鼠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葡萄糖溶液。
    21-2【基础】 【正确答案】 1、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化 肾上腺素
    2、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减少
    3、渗透压感受器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试题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B是胰岛,a是胰岛素,b是胰高血糖素,C是肾上腺,c是肾上腺素,D是甲状腺,e是促甲状腺激素,E是甲状腺,f是抗利尿激素。
    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具有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等生理功能;C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c是肾上腺素,也可升高血糖。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对应图中的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运动体温升高时,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导致e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使机体产生的热量减少,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因运动而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发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以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
    21-3【巩固】 【正确答案】 1、促进 降低 转化成脂肪
    2、神经递质 神经 (正)反馈
    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分级(或“激素”“体液”)
    【试题解析】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寒冷或紧张时,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其产生甲状腺激素,用于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甲状腺激素又会反作用于下丘脑与垂体,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中图可知,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促进胰岛素的产生;胰岛素增多会引起血糖降低;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通过转化为脂肪,从而引起肥胖。
    副交感神经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饥饿素,此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微生物产生乙酸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饥饿素的产生,胃饥饿素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入,反过来会增加乙酸的产生量,说明①②③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属于分级(激素)调节;下丘脑通过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量。
    21-4【巩固】 【正确答案】 1、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和转移至细胞膜上 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糖原和脂肪的合成,从而使血糖降低
    2、促进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升高,使细胞能利用的血糖增加,细胞需要在胰岛素的促进作用下才能更好的利用血糖,所以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3、实验思路:将若干培养瓶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向两组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添加高糖的含胰岛素的动物细胞完全培养液和患2型糖尿病小鼠成熟的脂肪细胞悬液;甲组添加适量一定浓度的荔枝核皂苷溶液,乙组添加等量生理盐水,将两组培养瓶置于温度适宜的CO2培养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并记录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甲组葡萄糖下降较乙组明显
    【试题解析】 分析: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据图分析可知,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和转移至细胞膜上,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糖原和脂肪的合成,从而使血糖降低。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原因是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升高,使细胞能利用的血糖增加,细胞需要在胰岛素的促进作用下才能更好的利用血糖,所以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①要通过实验验证荔枝核皂苷具有改善小鼠脂肪细胞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荔枝核皂苷,因变量是培养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实验步骤及思路如下:将若干培养瓶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甲、乙,向两组瓶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添加高糖的含胰岛素的动物细胞完全培养液和患2型糖尿病小鼠成熟的脂肪细胞悬液;甲组添加适量一定浓度的荔枝核皂苷溶液,乙组添加等量生理盐水,将两组培养瓶置于温度适宜的CO2培养箱中培养;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记录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②该实验为验证实验,实验结果是确定的,甲组添加一定浓度的荔枝核皂苷溶液,葡萄糖含量下降较明显。
    21-5【提升】 【正确答案】 1、交感神经 C 2、G1蛋白 改变R-酶Р复合物的构象,酶P与R分离后处于活化状态,催化肝糖原的分解
    3、进餐后,血糖增多,信号分子X分泌增多,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肝糖原分解 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信号分子X含量过低
    4、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能够促进肝脏细胞中A1R、A2A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过度激活肝脏细胞内的cAMP-PKA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肝细胞受损。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后,肾上腺素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引起靶细胞内的代谢变化。
    交感神经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减弱,肾上腺素能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兴奋性增高,因此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细胞,促进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处是肝细胞附近的血管,故C处的血糖浓度最高。
    据图和题意可知,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与G1蛋白耦联的ARs,即通过G1蛋白介导,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cAMP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是:改变R-酶Р复合物的构象,酶P与R分离后处于活化状态,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升高血糖。
    人体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据图得到血糖调节的途径主要是:进餐后,由于消化吸收,血液中葡萄糖增多,X分泌增多,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肝糖原分解,同时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使血糖下降。结合图示可知,X与G2蛋白结合,进而抑制血糖上升,若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则会影响X的结合,出现高血糖;体内如果信号分子X含量过低,则会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出现高血糖,因此会引发高血糖症的因素有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信号分子X含量过低等原因。
    机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能够促进肝脏细胞中A1R、A2A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A3R、A2BR的表达未见明显变化,可能过度激活肝脏细胞内的cAMP-PKA信号通路,造成ARs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导致cAMP含量、蛋白激酶A的表达明显升高,酶P始终处于活化状态,使肝糖原大量分解,引起肝脏细胞损伤。
    21-6【提升】 【正确答案】 1、葡萄糖 神经递质 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2、降低 胰岛素受体受损(或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的结构异常)
    3、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 FGF1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或促进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受体合成,增加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等),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试题解析】 分析:
    体内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据图1可知,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和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及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
    Ⅱ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功效降低,可能是由于胰岛素受体受损(或体内存在胰岛素抗体或胰岛素的结构异常)等导致胰岛素无法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因而血糖水平居高不下,而持续的高血糖又进一步刺激胰岛素分泌,形成恶性循环。
    图2结果显示FGF1的使用能使血糖水平降低,而FGF1和胰岛素抑制剂的联合使用,却未能使血糖水平下降。说明使用FGF1可使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血糖浓度降低,FGF1发挥降血糖作用时必须依赖胰岛素。图3结果显示随着FGF1浓度的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鼠的胰岛素浓度下降并接近正常值。综合上述信息,可知FGF1可通过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或促进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受体合成,增加膜上胰岛素受体数量等),从而提高胰岛素的功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22-1【基础】 【正确答案】 1、随机 2、选择性(偏好性) 禾本科
    3、不明显 牧鸡对草地鸢尾科和禾本科的采食较低,且鸡粪易分解,能为贫瘠的草地生态系统补充养分,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使草场的净初级生产量提高
    4、长期过度放牧牛羊会造成草地退化,而牧鸡对天然草地植物的采食量极低,有利于天然草地植物的生长及繁殖;鸡粪体积小、易分解,能为贫瘠的草地生态系统补充养分,提高了环境容纳量,有利于草场的植物生长,也有利于草场的动物生长,有利于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试题解析】 分析:
    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在抽样时要使总体中每一个个体被抽选的机会均等,旦每一个个体被选与其他个体间无任何牵连,那么,这种既满足随机性,又满足独立性的抽样,就叫做随机取样或简单随机取样。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否则,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
    样方法要求随机取样,否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结合表格可知,牧鸡对不同植物的采食量存在选择性,偏好豆科、菊科、藜科等;牧鸡对草地鸢尾科和禾本科的取食较少,取食程度较低。
    结合图1可知,MJ组合CK组的物种多样性相近,因此收鸡对于退化草场的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MJ的净初级生产量明显大于CK组,可能的原因是牧鸡不太采食鸢尾科和禾本科,对天然草地植物的采食量极低,使其数量增多,光合作用增强,同时鸡的个体小,鸡粪体积小、易分解,随走随排,能为贫瘠的草地生态系统补充养分,净初级生产量增大。
    牛羊对天然草地植物的采食量较高,对草场的破坏较高,长期过度放牧牛羊,不利于草场生态系统的长期发展,鸡是杂食性动物,对天然草地植物的采食量极低,有利于天然草地植物的生长,鸡的个体小,鸡粪体积小、易分解,能为贫瘠的草地生态系统补充养分,更加促进草地植物的生长及繁殖,提高了草地的环境容纳量。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及种群的密度调查方法,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22-2【基础】 【正确答案】 1、垂直结构 2、生态位
    样方 禾本 b 植株高度最高的禾本科牧草被一定程度取食后,较矮的莎草科植物能得到充足的阳光,生长良好导致盖度升高
    3、中度 光照、含水量、温度
    4、在锡林郭勒草原上中度放牧,可以使该草原的牧草较快得到恢复,植物的多度平均值和总物种数达到最大,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试题解析】 分析:
    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指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指水平方向上生物的“镶嵌分布”。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禁牧时,第三年的高度平均值有所下降,在中度放牧时,第三年的高度平均值明显高于第二年,说明牧草能很快恢复。中度放牧时,第三年的多度平均值和植物的总物种数都达到最大。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由此可知,可在锡林郭勒草原中度放牧,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①样地内某种植物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在一个群落中,不同物种有自己不同的生态位。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②科研人员发现,样地内禾本科牧草植株高度最高、莎草科次之、菊科最矮。牲畜最可能优先采食禾本科牧草,故随放牧强度增加,牧草平均高度降低。据表格数据可知,与禁牧组相比,轻度放牧组牧草多度下降、盖度升高,a错误,b正确,故选b。不同植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轻度放牧时,牲畜优先采食禾本科牧草。植株高度最高的禾本科牧草被一定程度取食后,较矮的莎草科和菊科植物能得到充足的阳光,生长良好导致盖度升高。
    据表格数据可知,在中度放牧条件下,受采食影响,植物的高度和盖度降低,使地表环境中光照、含水量、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发生改变,有利于其他植物的生长,导致植物的总物种数达到最高。
    综合以上研究可知,在锡林郭勒草原上中度放牧,可以使该草原的牧草较快得到恢复,植物的多度平均值和总物种数达到最大,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保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点睛:
    本题考查了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知识,同时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分析作答。
    22-3【巩固】 【正确答案】 1、竞争 化学 2、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3、冷蒿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抑制克氏针茅幼苗根的生长 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有一定促进作用
    4、7.15×108 13.5
    5、能抵抗(或耐受)环境中的化感物质;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当地放牧牲畜喜食
    【试题解析】 分析:
    1、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互利共生(同生共死)、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竞争(你死我活)、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
    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3、柱形图分析:随着冷蒿茎叶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对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抑制率逐渐升高,在较低浓度下,对羊草和糙隐子草有促进作用,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生存环境相同,是竞争关系;气味是化学信息。
    由柱形图可知,随着化感物质浓度的增加,克氏针茅的抑制率逐渐增加,羊草的抑制率在低浓度时为负数即促进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幅度越来越小直到开始抑制生长,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加,即化感物质对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而对羊草幼苗根的生长,在浓度低时有促进作用,浓度高到一定程度有抑制作用。
    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通过释放的化感物质抑制克氏针茅幼苗生长,挤占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同时化感物质对糙隐子草幼苗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糙隐子草生长,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冷蒿草原较好生长。
    据表格分析,草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7.0+19.0+45.5)×107=7.15×108kJ•a-1;能量从草到鼠的传递效率为:鼠的同化量÷草的同化量×100%=19.0÷(7.0+19.0+45.5+69.5)×100%≈13.5%。
    草场退化,为了更好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应当种植能抵抗(或耐受)环境中的化感物质;能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条件,当地放牧牲畜喜食的草种;补种本地物种,以保证植被量和环境。
    点睛:
    本题结合柱形图和表格数据等,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22-4【巩固】 【正确答案】 1、样方 2、群落的季节性 水平结构 次生演替
    3、分解者和消费者 不对龙虾的生活产生干扰,操作简单、监测范围广,可长时间持续调查且获取的数据准确等 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随牡蛎产品不断输出,浮游动植物提供的能重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生长需要 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食物等资源
    【试题解析】 分析:
    1、生物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2、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样方法是适用于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一种最基本的调查取样方法,调查植物的丰富度,常采用样方法。
    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的变化,该湿地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改变,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海拔高度不同的C、D两个区域是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块的种群分布,因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该演替过程保存了土壤和一定的植被条件,在该环境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①根据图中信息,牡蛎既能捕食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又能分解有机碎屑,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和分解者;采用红外相机法调查龙虾的种群密度与标志重捕法相比,优点是:不对龙虾的生活产生干扰,操作简单、监测范围广,可长时间持续调查且获取的数据准确等。
    ②大规模养殖仍需定期投喂饵料,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元素随牡蛎产品不断输出,浮游动植物提供的能重无法满足大量牡蛎生长需要;从群落结构角度分析,“多营养层次”海水生态养殖的意义是提升了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充分利用阳光、空间和食物等资源。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5【提升】 【正确答案】 1、不能 整体、协调、循环、自生
    2、植物呼吸作用消耗量 ⑤⑥⑦ 将牧草加工粉碎成精饲料(或将牧草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初步发酵) 将放牧改为圈养,减少羊的活动空间
    3、物种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低、抵抗力稳定性低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4、利用厨余垃圾制造沼气(或将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 )、将各色垃圾分类回收
    【试题解析】 分析:
    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自生:这种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 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份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他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循环: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的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的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协调: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整体:几乎每个生态工程都是具有多组分、复杂结构及综合功能的系统,这样的复杂系统建设必须以整体观为指导,自然生态系统可以为生态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该村养殖的各种动植物与其他生物不能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因为群落指的是某一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称。各特色区动植物种类的选择是生态工程的整体、协调、循环、自生原理的体现。
    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间的比值,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①+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X表示的是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量,因此,第一、二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可用③÷(①+⑤+X)×100%表示,图中⑤⑥⑦均是未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进而导致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表现为逐级递减。以牧草→羊为例,欲提高经济效益,应设法提高③/②和④/③值,③/②表示的是食物的利用率,为了提高食物的利用率看设法对食物进行加工,如可将牧草加工粉碎成精饲料(或将牧草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初步发酵),这样可提高摄入食物的利用率;③/②表示同化量的积累率,为此需要设法减少羊的呼吸消耗,为此可将放牧改为圈养,减少羊的活动空间,从而减少羊的呼吸消耗量。
    某兴趣小组在劳动体验区租种了一块长势良好的菜地,并将其均分为甲乙两部分,其中甲组继续人工管理,乙组不再进行管理,一个月后,甲组菜蔬长势良好而乙组杂草丛生、面目全非。这一方面说明了该菜地稳定性很低,需要人工不断维护才能保持良好的长势,其稳定性低的原因是原因是菜地中物种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因而抵抗力稳定性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即通过人的 作用可以保证菜地中蔬菜的优势地位。
    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厨余垃圾和各色垃圾显著增多,垃圾增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需要设法利用垃圾资源变废为宝,因此可采取的措施有利用厨余垃圾制造沼气(或将厨余垃圾制成有机肥 )、将各色垃圾分类回收。
    点睛:
    熟知生态工程的原理及其利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辨析图示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能量流动的含义及其计算 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演替的特点也是本题的考查点之一。
    22-6【提升】 【正确答案】 1、消费者 S 2、高于 b→d→c→a 与野生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培养时,无此差异
    3、捕食偏好 4、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 / 化学信息的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试题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经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由题干可知,纤毛虫作为捕食者,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据图1可知,Ⅱ组纤毛虫密度小于Ⅰ组,说明纤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呈现S形增长。
    据图1中Ⅰ-IV组实验结果可推测,有DMSP时,野生型菌体含有DL基因因而能控制合成相应的酶类来裂解DMSP产生生物毒性物质丙烯酸,用以抵御纤毛虫,因而其存活率高于敲除DL基因的缺陷型b菌株,同时Ⅱ与Ⅳ曲线相比,后者纤毛虫的种群密度更高,因此也能显示出野生型B菌体存活率高于缺陷型b菌株;在1-IV组实验中,Ⅱ组纤毛虫种群的K值更小。主要原因是:野生型B菌株含有控制酶DL合成的基因→b、野生型B菌株合成酶DL→d、在酶DL的催化下裂解DMSP产生生物毒性物质丙烯酸→c、丙烯酸的毒性抑制纤毛虫取食B菌株→ 纤毛虫可获得的食物资源减少 ,即a,因而种群K值下降;图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少于无DMSP;与缺陷型b菌株共培养时,有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与无DMSP条件下纤毛虫体内带荧光标记的食物泡无此差异,该结果能支持②所作的解释。
    分析图3中的数据可知,在无DMSP时,将野生型细菌B、缺陷型细菌b分别与细菌A按一定比例混合,再与纤毛虫共同培养72h后,与0h时相比,野生型细菌B和缺陷型细菌b的数量都相对减少,而细菌A的相对数量增加,说明纤毛虫捕食野生型细菌B和缺陷型细菌b的数量大于细菌A;而在有DMSP时,与0h时相比,混合培养72h后,细菌B相对数量增大,缺陷型细菌b的相对数量减少,而细菌A的相对数量减少,说明纤毛虫捕食野生型细菌B的数量小于细菌A,据此推测,野生型细菌B在含有DMSP时,裂解DMSP产生丙烯酸,抵御了纤毛虫的捕食,通过改变纤毛虫的捕食偏好来降低被捕食几率。
    化学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野生型细菌B裂解DMSP产生的丙烯酸,化学信息能够调节海洋细菌A和B的比例关系,进而影响海洋生物的种间关系,其动态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信息传递及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信息传递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的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3-1【基础】 【正确答案】 1、细胞核 氨基酸
    2、不会 RNA聚合酶 mRNA
    3、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 发育为工蜂 发育为蜂王
    【试题解析】 分析:
    1、DNA甲基化是指DNA序列上特定的碱基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下添加上甲基,虽然不改变DNA序列,但是导致相关基因转录沉默。
    2、由题干可以理出一条逻辑线:DNMT3基因转录出某种mRNA后,翻译出DNMT3蛋白,能使DNA使某些区域甲基化程度高,结果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
    过程①是转录过程,其中DNMT3基因是核基因,因此过程①发生在细胞核内;过程②为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需要的原料为21种氨基酸。
    分析图2可知,基因甲基化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会影响转录,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图3显示基因的甲基化区域发生在启动子,从而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抑制转录过程,直接影响了mRNA的形成。
    根据题干可知DNMT3siRNA能使DNMT3基因表达沉默,基因的甲基化程度降低,雌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DNMT3siRNA,因变量是幼蜂的发育类别。
    ①据此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均分为A、B两组;A组不作处理,B组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蜂发育情况。
    ②如果A组发育成工蜂,B组发育成蜂王,则能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3-2【基础】 【正确答案】 1、潮霉素抗性 RRWW 同源染色体 RR、RW、WW

    2、与未去除H基因甲基化的SS植株相比,去除的植株H基因的转录量上升
    3、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和表观遗传均可影响生物的性状
    【试题解析】 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表观遗传学是指基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即环境变化引起的性状改变,影响基因表达,但不改变DNA序列。如组蛋白乙酰化、DNA甲基化等。
    ①杂交一的亲本为RR(潮霉素抗性)×SS(潮霉素敏感),F1都表现为潮霉素抗性,说明潮霉素抗性为显性性状。②杂交二中,亲本为RRRR和WWWW,因此杂交二中,F1植株的基因型标记为RRWW。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后平均分配,随机移向细胞两极,产生的三种生殖细胞基因型标记为RR、RW、WW,且比例为RR:RW:WW=1:4:1。③杂交二中,亲本为RRRR和SSSS,则F1植株的基因型标记为RRSS,F1自交,所产生的的雌、雄配子及比例都为1/6RR、4/6RS、1/6SS,结合题中“潮霉素抗性植株RRRR的H基因处于激活状态能表达,潮霉素敏感植株SSSS中位于相同位点的H基因被甲基化而处于沉默状态不能表达。甲基化的H基因可能会诱导未被甲基化的H基因发生甲基化”可绘制出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根据结论为:DNA甲基化会抑制H基因转录,则去除SS植株中H基因的甲基化,H基因的转录量会上升,因此得出此结论的实验结果应为与未去除H基因甲基化的SS植株相比,去除的植株H基因的转录量上升。
    基因与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性状可以受到多个基因的影响,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生物体的性状也受环境的影响,生物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表达产物和表观遗传均可影响生物的性状。
    点睛:
    本题以拟南芥为素材,考查显性性状的判断方法、减数分裂的过程、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图解、基因和性状的关系、表观遗传等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3-3【巩固】 【正确答案】 1、不是 N和S是细胞质基因,它们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5 S (RR) ①②③④
    3、④ 4、S (Rr) 杂种优势 免去育种过程中人工去雄的繁琐操作
    【试题解析】 分析:
    1、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雄性的育性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包括:N(RR)、N(Rr)、N(rr)、S(RR)、S(Rr)、S(rr),由于"基因R能够抑制基因S的表达,当细胞质中有基因N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因此只有S(rr)表现雄性不育,其它均为可育。
    N和S是细胞质基因,它们不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是等位基因。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雄性可育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是N(RR)、N(Rr)、N(rr)、S(RR)、S(Rr)。S(RR)与雄性不育S(rr)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的品系,恢复系水稻的基因型为S(RR)。选育恢复系水稻需满足恢复能力强,结实率高、优良性状多 、花期与不育系接近、花药发达,花粉量多,易于传播、花期与保持系接近等条件,①②③④正确。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雄性不育系基因型为S(rr),为了持续获得雄性不育系水稻,应使用雄性不育系S(rr)与N(rr)保持系进行杂交。
    恢复系水稻的基因型为S(RR),雄性不育系基因型为S(rr),故通过“三系配套法”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基因型为S (Rr)。杂种子代在多种性状上均优于两个纯合亲本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进行育种的优点是免去育种过程中人工去雄的繁琐操作。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细胞质遗传和杂交育种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基因型的类型以及是否可育,同时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系,难度适中。
    23-4【巩固】 【正确答案】 保持不变 表观遗传 是 父方 雄配子中印记重建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甲基化,雌鼠的A基因未甲基化 体细胞里发生甲基化的等位基因不同,且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 黑鼠:白鼠=1:1
    【试题解析】 分析:
    1、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序列中胞嘧啶(C)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
    2、据图分析,雌雄个体在产生配子的时候,会发生印记重建,雄配子中的A基因或a基因均不被甲基化,雌配子中的A基因或a基因均被甲基化。
    详解:
    (1)雌配子中印记重建后,A基因发生甲基化,基因的甲基化,并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但是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这种可遗传变化属于表观遗传,据图可知,生长缺陷的雄鼠中含有被甲基化的A基因,但是在产生配子时发生印记重建,配子中的A基因没有甲基化,故DNA的甲基化是可逆的。
    (2)据图分析,雌雄个体在产生配子的时候,会发生印记重建,雄配子中的A基因或a基因均不被甲基化,雌配子中的A基因或a基因均被甲基化,故可以断定个体中的甲基化的基因来自母方,则亲代雌鼠的A基因没有甲基化,故来自父方。
    (3)亲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但是亲代雌鼠a基因被甲基化,故表现为黑色,亲代雄鼠A基因被甲基化,故表现为白色,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因此亲代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但表型不同,原因是体细胞里发生甲基化的等位基因不同,且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表达。
    (4)亲代雌鼠与雄鼠杂交,雄配子中的A基因或a基因均不被甲基化,雌配子中的A基因或a基因均被甲基化,故子代小鼠的表现型与雄配子的比例一样,黑鼠:白鼠=1:1。
    点睛:
    对基因甲基化的知识点的掌握,对题干中所给的信息的分析,对甲基化的遗传计算的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5【提升】 【正确答案】 1、促进种子萌发 l : 1
    2、支持;图2中第3组结果显示D基因转录量高于D2,第4组实验结果显示D2基因转录量高于D1,均为来自父本的D基因转录量低于来自母本的D基因,说明来自父本的D基因表达受抑制
    3、3组所结种子D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低于D2基因,4组所结种子,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高于D2基因
    4、实验组:♀突变体2×♂突变体3,对照组:♀品系甲×♂品系乙(或实验组:♀突变体3×♂突变体2;对照组:♀品系乙×♂品系甲)
    【试题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突变体1是D1功能缺失的纯合子,设为D1-D1-,据此分析作答。
    ①分析题意,杂交一中,品系甲自交,即D1D1自交,子代种子萌发率>40%,而杂交二中,D1-D1-自交,种子萌发率约为15%,则杂交一和杂交二的实验结果表明D1基因的功能是促进种子萌发。
    ②杂交三为♀品系甲(D1D1)×♂突变体1(D1-D1-),则子一代基因型为D1D1-,令其自交,若来自父本的D1基因表达受抑制,则自交时母本可产生D1:D1-=1:1,的配子,而父本只产生D1-的配子,子代D1D1-:D1-D1-=1:1,表现为高萌发率:低萌发率=1:1.
    据图可知,图2中第3组结果显示D基因转录量高于D2,第4组实验结果显示D2基因转录量高于D1,均为来自父本的D基因转录量低于来自母本的D基因,说明来自父本的D基因表达受抑制,故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支持来自父本的D基因表达受抑制这一推测。
    据图可知,3组的和4组的D1基因和D2基因均表达,而1组表达D1基因,2组表达D2基因,3组和4组是正反交实验,若DNA甲基化水平升高会抑制基因的表达,D基因的表达受到表观遗传调控,则预测实验结果为:3组所结种子D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低于D2基因,4组所结种子D1基因的甲基化水平高于D2基因。
    设R基因突变体纯合体为RR,若“R基因通过控制去甲基化酶的合成来降低来自父本的D基因甲基化程度”,则可选择实验组♀突变体2(RRD1D1)×♂突变体3(RRD2D2),对照组:♀品系甲(D1D1)×♂品系乙(D2D2),实验组的子一代基因型为RRD1D2,对照组的子一代为D1D2,若假说正确,则实验组的甲基化程度应低于对照组。(或实验组:♀突变体3×♂突变体2;对照组:♀品系乙×♂品系甲)
    点睛:
    本题结合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分子机制,考查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要求考生明确相关知识点,结合育种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作答。
    23-6【提升】 【正确答案】 1、显性
    显性 2:1:1:0
    2、G//C 终止密码子
    翻译 因为基因突变导致合成甲基转移酶结构和功能异常,使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进而使F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解除对抽薹的抑制,白菜提前抽薹
    【试题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一般不能遗传。
    2、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某种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1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
    由于突变体甲与野生型杂交,子一代表现型与突变体甲相同,突变体乙与野生型杂交,子一代表现型与突变体乙相同,说明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性状对野生型都是显性性状。
    假设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是染色体上两个不同位点基因突变的结果,野生型基因型为aabb,甲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则突变体甲×野生型→F1基因型Aabb,突变体乙×野生型→F1基因型aaBb,F1基因型Aabb×F1基因型aaBb→F2 新性状(AaBb):突变体甲(Aabb):突变体乙(aaBb):野生型(aabb)=1:1:1:1,将F2 中的新性状个体(AaBb)进行自交,故新性状:突变体甲:突变体乙:野生型=9:3:3:1。
    假设突变体甲与突变体乙两个不同突变位点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野生型基因型为aabb,甲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则突变体甲×野生型→F1基因型Aabb,突变体乙×野生型→F1基因型aaBb,F1基因型Aabb×F1基因型aaBb→F2 新性状(AaBb):突变体甲(Aabb):突变体乙(aaBb):野生型(aabb)=1:1:1:1,说明A、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B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将F2 中的新性状个体(AaBb)进行自交,由于只能产生Ab和aB的配子,所以子代中新性状AaBb:突变体甲Aabb:突变体乙aaBb:野生型aabb=2:1:1:0。
    ①由图1可知,野生型W位置的其中一个G//C碱基对被A//T替换,W位置非模板链DNA变成了TAG,mRNA上相应的密码子变成UAG,是终止密码子,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导致翻译提前终止,最终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功能异常。
    ②根据图2信息推测突变体甲抽薹提前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合成的甲基转移酶结构和功能异常,使染色体组蛋白甲基化水平降低,进而使F基因表达水平下降,解除对抽薹的抑制,使白菜提前抽薹。



    相关试卷

    2021-2022学年浙江省Z20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Z20联盟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共144页。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山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共140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金山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变式题 Word版含解析,共124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