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七中零诊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七中零诊模拟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成都七中高2023届零诊模拟检测
生物
一、选择题
1.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顶芽形成幼苗乙,待乙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苗甲是二倍体并且是可育的
B.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
C.植株丙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28或56条染色体
D.形成乙的过程虽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乙属于新物种
2.今年3月,我国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表达。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结合,以启动感染。S蛋白由两个功能亚基S1和S2组成。S1包含受体结合结构域,让病毒初步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而S2负责膜的融合,使得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的有效成分为S2
B.制备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时,需获取大量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
C.接种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后,T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D.与灭活病毒疫苗相比,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作用差
3.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则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 )
A.物质循环 B.能量流动 C.信息传递 D.协同进化
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增殖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
B.RNA聚合酶发挥作用时,细胞一定发生了分化
C.衰老细胞的水分减少,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都降低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5.为提高农业产量,农民采取了如下手段:
①人工除草
②使用农药消灭害虫
③温室种植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
④对农作物施肥
某同学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为了减少营养级,从而降低能量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损失
B.②是为了使能量尽可能多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③是为了提高农田生态系统能量输入问题
D.④是为了农田生态系统额外补充能量,从而提高农业产量
6.苯丙酮尿症是由pH基因编码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染色体上pH基因两侧限制性内切酶MspⅠ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两种形式(图1)。一对夫妻婚后生育了一个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②号个体再次怀孕(图2)。为确定胎儿是否正常,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提取该家庭所有成员的DNA经Msp I酶切后进行电泳分离,并利用荧光标记的pH基因片段与酶切片段杂交,得到DNA条带分布情况如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正常pH基因
B.②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正常pH基因
C.推测④号个体一定不是苯丙酮尿症患者
D.④号个体为pH基因杂合体的概率为2/3
二、非选择题
7.图1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2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由______产生,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
(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
(3)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016年6月,英国科学家揭示了肠道菌群引发肥胖的机理,又向肥胖症的治疗迈进了一步。如图为肥胖症发生机理的部分示意图(“+”表示增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由图可知,副交感神经兴奋会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产生,从而引起血糖含量_____,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可_____,从而引起肥胖。
(2)肠道中微生物产生的乙酸增多,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会分泌_____作用于胃黏膜分泌细胞,促进胃饥饿素的产生,胃饥饿素产生的调节方式属于_____调节。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增多又会使微生物产生乙酸的量增加,说明①②③过程属于_____调节。
(3)胃饥饿素可以使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兴奋,动物食欲增强、摄食量增加,还可以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激素减少,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降低细胞内物质氧化分解,进而导致肥胖。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属于_____调节。
9.群落结构在其前期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是种间竞争和捕食。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_____(填“近”或“远”)的种群之间,原因是_____。
(2)捕食者可分为泛化种(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且数量多的生物往往被捕食的概率更大)和特化种(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对于泛化种来说,捕食通常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_____。对于特化种来说,根据被选食的物种是优势种还是劣势种而有所不同,如果被选择的是_____则捕食能提高物种多样性,反之,物种多样性会呈现下降趋势。
(3)群落中负反馈调节的实例比比皆是,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10.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Ⅰ、豌豆的花色分为白色、红色和紫色。现有4个纯合品种:1个紫色(紫)、1个白色(白)、2个红色(红甲和红乙)。用这4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红甲×红乙,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6红:1白;
实验2:白×紫,F1表现为紫,F2表现为9紫:6红:1白。
实验3:用白色品种植株的花粉分别对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F1植株授粉,其后代中紫:红:白均等于1:2:1.
(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紫色的基因型应为_____,红色的基因型应为_____。
(2)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白色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2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紫花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花色均表现为紫色,有_____的株系F3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紫色:红色=1:1,有_____的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
Ⅱ、豌豆的硬荚(T)和黄色子叶(R)对软荚(t)和绿色子叶(r)为显性。现用纯种硬荚、黄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在纯种软荚、绿色子叶豌豆雌蕊的柱头上进行杂交。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3)第二年将子一代杂交种子播种,结出果实中豆荚性状及比例为_____,子叶性状及比例为_____。
(4)如果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和最小工作量情况下获得更多的ttRR品系,请以F1代植株收获的籽粒为材料设计实验方案。_____
11.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数目。流程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美蓝的培养基(EMB 培养基)上培养→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
(1)过滤待测水样需要用到滤杯、滤膜和滤瓶,其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是___________。与过滤有关的操作都要在_______________旁进行。
(2)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_________操作。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EMB 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培养基。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某同学尝试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测定,无菌操作下将 10ml 待测水样加入到 90ml 无菌水中,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 EMB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124,黑色菌落数平均为31,则推测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________个。
(4)该同学进一步思考,利用滤膜法也可能用于测定待测水样中其他微生物的数目。他取了两份水样,一份待测水样来自变酸的果酒,从中检测到两种微生物,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份来自明德中学屈子湖,若要通过测量蓝藻的数目来研究水华,应更换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选择孔径________(填 “更小”或“不变”或“更大”)的滤膜,而培养基配方中则必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无机盐、碳源、氮源)。
12.人乳铁蛋白(hLF)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开展人乳铁蛋白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及转染研究,主要流程如下图。RT-PCR过程需先进行逆转录合成DNA,然后再进行PCR。图中AseI、NheI、SalI、BamHI代表相关限制酶切点,neo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BLG基因为B乳铁蛋白基因,GFP基因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请回答:
(1)过程①中,不能从人肌肉细胞中提取RNA用于RT-PCR,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RT-PCR过程中,加入的引物需在______端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以便于hLF基因插入pEB质粒中。
(2)过程②中,hLF基因插入到BLG基因之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中利用磷脂分子构成脂质体介导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还学过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受体细胞。
(4)将转染后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先置于含新霉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能够存活的细胞应该是导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胞,再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筛选出转染成功的细胞。
(5)科研过程中,也可以用PCR技术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成功转入了目的基因。提取转染后的细胞的全部DNA分子,用目的基因的引物扩增。扩增完毕后,检测发现扩增产物中除目的基因外,还有其他不同大小片段的非目的基因片段,可能的原因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模板受到污染 ②退火温度过高 ③引物太短 ④延伸温度偏低
1.A
【分析】
分析题意可知,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梅(2N=14)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幼胚的染色体组成为7+7=4条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甲,再将幼苗甲的顶芽用秋水仙素(染色体数目加倍)处理形成幼苗乙(28条染色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乙生长发育成熟让其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
【详解】
A、幼苗甲是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的,是异源二倍体,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其是不可育的,A错误;
B、植株乙是甲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含有14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B正确;
C、植株丙的细胞是植株乙自交产生的,细胞中含有14对同源染色体,其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56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会出现28条染色体,C正确;
D、乙与甲形成的异源三倍体,不可育,因此乙与甲不属于同一个物种,D正确。
故选A。
2.B
【分析】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
A、分析题意可知,S1能让病毒初步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S2能使病毒的膜与人体细胞膜融合,因此阻断S1、S2的作用能抑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故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的有效成分为S1和S2,A错误;
B、由题意可知,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在制备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大量扩增S蛋白基因,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接种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后,B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C错误;
D、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疫苗纯度高、特异性强,比灭活病毒疫苗的效果好,免疫作用强,D错误。
故选B。
3.A
【分析】
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由题干内容可知蔗蟾和袋鼬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袋鼬以蔗蟾为食。
【详解】
A、物质循环是发生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A错误;
B、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流动,可以发生于蔗蟾和袋鼬之间,B正确;
C、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正确;
D、共同进化可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D正确。
故选A。
4.D
【分析】
1.无丝分裂
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比较简单,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为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因为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2.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3)细胞内的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某些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
A、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在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的变化,A错误;
B、RNA聚合酶在转录过程中发挥作用,转录过程发生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故RNA聚合酶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细胞一定发生了分化,B错误;
C、衰老细胞的水分减少,代谢减慢,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错误;
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过程是对机体有利的过程,是细胞的正常凋亡,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①人工除草,②使用农药消灭害虫,使能量能够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A错误,B正确。③温室种植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减少呼吸作用强度,C错误。④对农作物施肥,不是补充能量,D错误。
6.AC
【分析】
1、根据题意和图2分析可知:③为患病女孩,而其父母正常,说明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①、②、③号分别为杂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
2、根据题意和图3电泳DNA条带分布情况可知,①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含有正常pH基因,一条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③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都是异常隐性pH基因;一条来自①号个体,一条来自②号个体;②、④号个体体内含有一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19Kb的DNA条带。由此可知,②号个体体内含有的23Kb的DNA条带一定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则19Kb的DNA条带就含有正常pH基因。④号个体体内含有的23Kb的DNA条带应该来自①号个体,所以可能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也可能含有正常pH基因,19Kb的DNA条带来自②号个体,就含有正常pH基因,所以④号个体可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概率各为1/2。
【详解】
A、①号个体表现正常,其女儿③号个体患病,故其是杂合子,由分析可知,①号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含有正常pH基因,一条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正常pH基因一定在23Kb的DNA条带中,A正确;
B、②号个体体内含有一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19Kb的DNA条带,23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B错误;
C、由分析可知:④号个体可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其一定不是苯丙酮尿症患者,C正确;
D、④号个体为pH基因杂合体的概率为1/2,D错误。
故选AC。
7. [H](NADPH) 水在光下分解 C3的还原 太阳能(光能) (CH2O) C3 CO2与C5结合形成C3继续进行,而C3不能被及时还原
【分析】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分析题图1可知,A与ATP一起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所以A是[H];它来自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主要作用是还原三碳化合物。
(2)图1中ATP形成于光反应阶段,最终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光能;C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所以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CH2O)。
(3)分析题图2可知,突然黑暗的情况下,a含量上升,a是C3,突然黑暗,光反应不能进行,无还原氢与ATP生成,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二氧化碳的固定仍在进行产生三碳化合物,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对于光反应过程与暗反应过程的熟练掌握和对光反应与暗反应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8.(1) 促进 降低 转化成脂肪
(2) 神经递质 神经 (正)反馈
(3)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分级(或“激素”“体液”)
【分析】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寒冷或紧张时,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其产生甲状腺激素,用于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同时甲状腺激素又会反作用于下丘脑与垂体,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详解】
(1)中图可知,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促进胰岛素的产生;胰岛素增多会引起血糖降低;进入细胞内的葡萄糖通过转化为脂肪,从而引起肥胖。
(2)副交感神经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作用于胃黏膜细胞分泌胃饥饿素,此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微生物产生乙酸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饥饿素的产生,胃饥饿素可促进营养物质的摄入,反过来会增加乙酸的产生量,说明①②③过程属于正反馈调节。
(3)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甲状腺激素的产生,属于分级(激素)调节;下丘脑通过减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量。
9.(1) 近 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
(2) 这样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优势种
(3)物质和能量
【分析】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详解】
(1)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时产生的竞争作用,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它们之间的竞争就越剧烈。
(2)泛化种可以吃多种类型的食物,数量多的食物往往被吃掉的更多,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而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对于特化种来说,吃掉更多竞争力强的种群,可以使其他种群获得更多的资源,使物种多样性提高,如果被选择的是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物种多样性,反之,物种多样性会呈现下降趋势。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10.(1) AABB、AABb、AaBb、AaBB##A_B_ AAbb、Aabb、aaBB、aaBb##A_bb和aaB_
(2) 4/9 4/9 紫:红:白=1:2:1
(3) 全为硬荚 黄色:绿色=3:1
(4)将F1植株上收获的黄色子叶籽粒种植下去,选择F2植株上的软荚黄色子叶籽粒种植后(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软荚黄色子叶籽粒植株即为ttRR品系
【分析】
分析实验1和2可知,F2表现为9紫:6红:1白,是9:3:3:1的变形,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
根据9紫:6红:1白的性状分离比可知,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实验1和2的F1基因型均为AaBb,可知,紫色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AaBb、AaBB(或A_B_),红色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aaBB、aaBb(或A_bb和aaB_),白色基因型为aabb。
(2)
已知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1/9AABB、2/9AABb、4/9AaBb、2/9AaBB,用白色品种植株的花粉ab对F2中紫花植株授粉,理论上有1/9的AABB株系F3花色均表现为紫色,有4/9的2/9AABb+2/9AaBB株系F3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紫色:红色=1:1,有4/9的AaBb株系F3花色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紫:红:白=1:2:1。
(3)
豌豆的豆荚属于果皮,来自于母本的子房壁细胞,子叶由受精卵发育,故豆荚的基因型同母本的基因型,故纯种硬荚、黄色子叶豌豆TTRR的花粉授在纯种软荚、绿色子叶豌豆ttrr雌蕊的柱头上进行杂交,子一代杂交种子播种,结出果实中豆荚全为硬荚,子叶性状及比例为紫:红:白=1:2:1。
(4)
如果想要在最短时间内和最小工作量情况下获得更多的ttRR品系,可以将F1植株上收获的黄色子叶籽粒种植下去,选择F2植株上的软荚黄色子叶籽粒种植后(自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软荚黄色子叶籽粒植株即为ttRR品系。
11. 滤杯、滤膜和滤瓶 酒精灯火焰 接种 固体 3100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更大 水、无机盐、氮源
【详解】
【分析】由题意和实验流程图呈现的信息可知,该题考查的是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果酒与果醋的制作等相关基础知识。
【详解】(1) 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过滤待测水样所用的滤杯、滤膜和滤瓶都需要经过灭菌处理,与过滤有关的操作均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2) 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接种操作。伊红美蓝培养基(EMB 培养基)是专一鉴别大肠杆菌的培养基,因其含有凝固剂琼脂,所以从物理状态角度分析,EMB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
(3) 无菌操作下将 10ml 待测水样加入到 90ml 无菌水中,将待测水样稀释10倍。依据大肠杆菌鉴定的原理可知,EMB 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平均为31的黑色菌落为大肠杆菌菌落,因此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31×(1000÷10)=3100个。
(4) 从变酸的果酒中检测到的两种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酵母菌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醋酸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可见,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单个蓝藻细胞的直径比细菌细胞的大,因此若要通过测量蓝藻的数目来研究水华,应更换上述过滤装置中的滤膜,选择孔径更大的滤膜。蓝藻是自养生物,其培养基配方中必需添加水、无机盐、氮源。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滤膜法的原理和步骤、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大肠杆菌的鉴定方法等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意和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12. hLF基因在人肌肉细胞中不表达(或人肌肉细胞中没有相应的mRNA) 5’ SalⅠ和BamHⅠ 使hLF基因在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表达(或使目的基因表达) 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使脂质体与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融合,从而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显微注射 pEB质粒(或普通质粒)、pEBL质粒(或重组质粒) 是否有绿色荧光 ①③
【解析】
1、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2、分析题图:图中①是利用逆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②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③是用脂质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详解】
(1)由于hLF基因在人肌肉细胞中不表达(或人肌肉细胞中没有相应的mRNA),因此①过程中不能从人肌肉细胞中提取RNA用于RT-PCR;根据质粒的复制方向,②过程构建的重组质粒中目的基因两侧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可知,在RT-PCR过程中,加入的引物需在5'端添加Sal I和BamH I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以便于hLF基因插入pEB质粒中。
(2)过程②中,BLG基因在复制原点之后终止子之前,故hLF基因插入到BLG基因之后的目的是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表达。
(3)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使脂质体与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融合,可以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故过程③中能利用磷脂分子构成脂质体作介导;显微注射法也可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动物受体细胞。
(4)pEB质粒上有neor是新霉素抗性基因,可使导入质粒的细胞在含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将转染后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先置于含新霉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能够存活的细胞应该是导入pEB质粒(或普通质粒)或pEBL质粒(或重组质粒)的细胞;pEB质粒上有GFP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可使细胞产生绿色荧光,可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是否有绿色荧光,以筛选出转染成功的细胞。
(5)模板受到污染和引物太短可能会使扩增产物中除目的基因外,还有其他不同大小片段的非目的基因片段,故提取转染后的细胞的全部DNA分子,用目的基因的引物扩增。扩增完毕后,检测发现扩增产物中除目的基因外,还有其他片段,可能的原因一般有①③。
【点睛】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在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七中高三上学期零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生物零诊模拟(二)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摸底测试(成都零诊) 生物,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