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7 燃烧及其利用 【过关测试】-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
展开单元07 燃烧及其利用
过关测试
1.(2020·广西贺州·中考真题)高中课本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加热条件下,金属钠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烧都要有氧气参与
B.燃烧都会释放出热量
C.燃烧都会生成新的物质
D.燃烧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答案】A
【详解】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化学反应。
A、由题干信息可知,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金属钠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选项说法错误;
B、燃烧属于放热反应,所以燃烧都会释放出热量,选项说法正确;
C、燃烧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D、燃烧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会发生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中考真题)燃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
B.易燃物和易爆物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
C.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
D.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详解】
A、将煤块磨成煤粉,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促进燃烧,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A正确。
B、易燃物和易爆物不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B错误。
C、不是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如镁着火不可以,C错误。
D、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D错误。
故选:A。
3.(2021·湖南·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模拟预测)“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云南翁丁寨发生火灾,因房子是木头和茅草结构,当时风大,火势凶猛;加上交通和水源问题,村民和消防人员扑火已经来不及“105户房子现在只剩下三四户没被烧毁”。在这次火灾中,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风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 B.木头和茅草为提供了大量的燃料
C.水灭火的原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灭火时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
【答案】C
【详解】
A、风大空气流通快,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氧气。正确。
B、木头和茅草均为可燃物,为燃烧提供了大量的燃料。正确。
C、水灭火的原理是蒸发吸热,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
D、该次灭火无图书、档案需要保护,灭火时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正确。
故选C。
4.(2021·江西·乐平市第五中学一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一中小木条能够燃烧的原因是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B.实验二得出灭火的方法是降低温度低于着火点
C.实验三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D.实验三中如果把煤块换成煤粉点燃,观察到会同时燃烧,由此可得出煤粉比煤块的着火点高
【答案】A
【详解】
A、实验一小木条能够燃烧的原因是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玻璃棒不能燃烧的原因是没有可燃物,选项A正确;
B、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玻璃罩内的蜡烛熄灭,因为随着燃烧的进行,玻璃罩内氧气逐渐减少,该实验可得出灭火的方法是隔绝氧气,选项B不正确;
C、实验三观察到的现象是小木条先燃烧,说明着火点低,小煤块后燃烧,说明着火点高,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选项C不正确;
D、煤块和煤粉的着火点相同,如果把煤块换成煤粉点燃,观察到会同时燃烧,原因是煤粉的颗粒较小容易达到着火点,不能得出煤粉比煤块的着火点低的结论,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5.(2020·海南·中考真题)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
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
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
【答案】D
【详解】
A、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手帕不可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接触不到氧气,棉手帕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而不是棉手帕被酒精浸湿、导致着火点升高,着火点是一个定值,不会被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温度低于手帕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020·广西·中考真题)森林火灾扑救的方法有飞机吊桶投水、砍出隔离带、人工扑打等,其中“飞机吊桶投水”采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氧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隔离可燃物 D.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详解】
灭火的方法主要有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水可以吸收热量“飞机吊桶投水”采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选:D。
7.(2021·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模)下列对有关燃烧及灭火事例的解释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
B.秸秆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D.木材架空后,燃烧会更剧烈——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详解】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了空气破坏燃烧的条件,正确;
B、秸秆失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错误;
C、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是清除和隔离可燃物,正确;
D、木材架空后,燃烧会更剧烈,是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了燃烧,正确。
故选B。
8.(2021·西藏·中考真题)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预防、处理事故,可以大大减少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
B.报警器装在炉灶下方探测天然气泄漏
C.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
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壁低姿势跑离
【答案】B
【详解】
A、煤气中毒后首先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让其吸入新鲜的空气,故A正确;
B、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报警器装在炉灶上方探测天然气泄漏,故B错误;
C、菜窖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较高,而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为防止人发生窒息,所以冬天取菜时先打开菜窖通风一段时间,故C正确;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D正确。
故选:B。
9.(2020·广西梧州·中考真题)2020年3月,四川凉山发生森林大火造成重大损失。为了预防火灾发生,我们应当了解燃烧与灭火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
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要立即用水扑灭
D.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答案】C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促进可燃物燃烧,选项说法正确;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这是采用了隔绝氧气的灭火的原理,选项说法正确;
C、电线或电器起火时,不能立即用水扑灭,以防发生触电,选项说法错误;
D、加油站的空气中弥漫着燃油蒸汽,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所以在加油站严禁接打手机,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2021·河南·柘城县实验中学模拟预测)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
C.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顺风方向奔跑
D.CO2能灭火,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一定是CO2
【答案】A
【详解】
A、煤加工成粉末状,增加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正确。
B、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以免补充氧气使火燃烧的更旺,错误。
C、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错误。
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无色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等气体。错误。
故选A。
11.(2021·四川绵阳·中考真题)化石燃料的使用促进了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造成资源枯竭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大力推广脱硫煤,有助于减少酸雨
B.埋于海底的可燃冰将来可能替代化石燃料
C.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可节约石油资源
D.使发动机内汽油充分燃烧可减少CO2排放
【答案】D
【详解】
A、我国大力推广脱硫煤,可减少污染物二氧化硫的生成,有助于减少酸雨,正确;
B、海底的可燃冰将来可能替代化石燃料,正确;
C、使用乙醇汽油作燃料,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节约石油资源,正确;
D、使发动机内汽油充分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不会减少CO2排放,错误。
故选D。
12.下列关于资源、能源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H2
B.地球上水储量非常丰富,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C.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可随意开采
D.为快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必须加速开采石油
【答案】A
【分析】
根据水资源、稀土资源、石油资源的储量和现状,氢能源的优点进行分析。
【详解】
A、氢气作燃料具有的优点是: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可再生。所以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地球上水储量非常丰富,淡水资源非常有限,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我国稀土资源丰富,需要合理开采,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为快速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必须合理开采石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氢气作燃料具有的优点是:来源广、放热多、无污染、可再生。
1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迫在眉睫。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A.潮汐能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答案】A
【详解】
石油、天然气、煤是常规能源,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故选A.
14.(2021·内蒙古东胜·一模)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首都北京召开。北汽集团为两会出行提供了北汽福田欧辉大巴、欧辉新能源大巴,以及BEIJING汽车的EU7纯电动汽车等共计57辆服务用车。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推广使用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替代能源
C.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答案】C
【详解】
A、纯电动汽车使用的是电能,属于绿色环保能源,故选项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汽油调和而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故选项正确;
C、煤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造成污染,故选项错误;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故选项正确。
故选C
15.(2020·青海西宁·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根据教材中“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填写相关实验内容:
(1)实验一中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答案】需要可燃物 乒乓球碎片 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详解】
(1)实验一中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2)实验二中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乒乓球碎片,因为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低;
(3)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因为瓶内的氧气耗尽,说明燃烧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16.(2021·宁夏·吴忠市第三中学二模)2021年6月13日,湖北十堰市某小区发生天然气爆炸事故,已造成25人死亡,138人受伤,其中37人重伤。初步调查原因为小区三十多年燃气管道年久失修,燃气泄露所致。
(1)写出事故中天然气爆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电器自燃用水泼灭
C.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
D.天然气泄露,用燃着小木条寻找泄露源
E.将鞭炮或烟头扔进天然气井盖
(3)为防止火灾,减少损失,可将氢氧化镁添加到塑料等易燃材料中能起到阻燃作用,利用氢氧化镁遇到380℃可反应生成大量水分,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附着在可燃物表面。写出氢氧化镁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固体氧化镁能起到灭火作用的原理是______。
【答案】
(1)
(2)BCDE
(3) 分解反应 生成水达到降温目的,生成氧化镁固体附着在可燃物表面起到隔绝氧气作用
【分析】
(1)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2)A.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正确;
B. 电器自燃用水泼灭,容易导致触电事故,错误;
C. 高层楼房着火绝对不可乘电梯逃生,应从逃生通道走,错误;
D. 天然气泄露,用燃着小木条寻找泄露源,容易引起爆炸,错误;
E. 将鞭炮或烟头扔进天然气井盖,容易引起爆炸,错误。
故选BCDE;
(3)氢氧化镁遇到380℃可反应生成大量水分,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附着在可燃物表面,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固体氧化镁能起到灭火作用的原理是能生成水达到降温目的,生成氧化镁固体附着在可燃物表面起到隔绝氧气作用。
17.(2020·辽宁大连·中考真题)化石燃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它们是___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其中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之一是__________。
(3)煤燃烧排放的_________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新能源的应用可有效缓解该问题,目前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是________。
【答案】天然气 不可 汽油(或其它合理答案) SO2(或其它合理答案) 风能(或其它合理答案)
【详解】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故答案:天然气,不可。
(2)将石油加热炼制,可得到不同的产品,其中用作汽车燃料的产品之一是汽油,故答案:汽油。
(3)煤燃烧排放的S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新能源的应用可有效缓解该问题,目前人类正在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新能源是风能和潮汐能等,故答案:SO2;风能和潮汐能等。
18.(2021·湖南娄底·二模)能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___________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2)科技发展可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下列能源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煤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核能
(3)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此次卫星发射用的火箭推进剂为液氢和液氧,其反应产物无污染。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非常重要。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
【答案】
(1)天然气
(2)A
(3)
(4)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分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利用的能量主要来自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故填:天然气;
(2)地热能、太阳能、核能等均属于新能源,煤不属于新能源,属于化石燃料,故选A。
(3)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汽车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使汽油充分燃烧。这是通过增大汽油与氧气接触面积的方法使汽油充分燃烧;故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9.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 __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l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 。(答两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 。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I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 _____ ,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 。
【答案】混合物 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减少了空气污染、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 甲 1:1
【详解】
(1)可燃冰是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混合物;
(2)甲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甲烷燃烧,热值高,污染物少,几乎没有残渣和废弃物,减少了空气污染;
(3)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报警器应放在上方;
(4)由微观过程示意图可知:进程I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1;氢气和一氧化碳化合生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20.在老师的指导下,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的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实验步骤]①将所需仪器按照装置图连接起来;
②打开K1和K2,向上拉动任意一支注射器的活塞;
③将实验所需药品加入对应的仪器中;
④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
⑤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的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
⑥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二氧化碳进入具支试管中;
⑦将装有适量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80℃的热水中;
⑧打开K1,关闭K2,往装置甲中加入适量双氧水,氧气进入具支试管中;
⑨关闭K1,打开K2,往装置乙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问题解答](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
(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在实验步骤⑥中,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的实验现象是_____。
(4)能看到白磷燃烧起来的实验步骤是_____。
[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检查装置气密性 Na2CO3+2HCl=2NaCl+H2O+CO2↑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⑧
【详解】
(1)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在实验前必须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而实验步骤②的目的就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2) 装置乙中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3) 在实验步骤⑥中,具支试管中氧气已经排尽,二氧化碳会充满具支试管,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故填写: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将装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冷水中,通入氧气,白磷也不会燃烧,因为温度没达到白磷燃烧的着火点,将装白磷的具支试管放入热水中,通入氧气,白磷会燃烧,故能看到白磷燃烧起来的实验步骤是⑧。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10 酸和碱【过关测试】-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10 酸和碱【过关测试】-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9 溶液 【过关测试】-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9 溶液 【过关测试】-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下列物质与水能形成乳浊液的是,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7 燃烧及其利用【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单元07 燃烧及其利用【真题模拟练】-2022年中考一轮化学单元复习过过过(人教版)(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燃烧的条件便于控制燃烧,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安全措施中不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