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宁波北仑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3宁波北仑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信息技术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宁波北仑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信息技术无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有如下Pythn程序段,有如下Pythn程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仑中学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初返校考试技术试卷第一部分 信息技术(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2021年12月24日平安夜,李明睡前发现阳台上的温度计读数为-2℃,他和爸爸一起把裸露在户外的水管用旧衣服包裹起来,并将阳台上的水龙头调整至滴水状态,用一个较大的桶接水。”结合上述事例,下列对于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描述错误的是( )A.-2是数字,是最简单的一种数据B.温度计读数-2℃表示该时间李明家阳台上的温度信息C.李明看到温度计读数为-2℃,联想到冰冻,这是智慧的体现D.李明和家人一起做了防水管冰冻措施,说明他们具备相关知识2.下列有关大数据及其处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数据的四个特征:数据体量巨大、速度快、数据类型多、价值密度低B.对大数据进行处理时,必须保证每个数据都准确无误C.批处理计算适合处理静态数据D.流计算适合处理实时更新的数据3.下列应用领域中不属于人工智能应用的是( )A.人机博弈 B.机器视觉 C.自然语言处理 D.扫描仪扫描试卷4.某双声道Wave格式的音频文件,其采样频率为44.1kHz,量化位数为2字节,时长为10秒,则其存储空间约为( )A.861KB B.1.68MB C.6.9MB D.215KB 5.某算法的部分流程图如图所示。执行这部分流程后,输出s,i的值为( )A.45,6 B.45,7 C.63,6 D.63,76.下列Python表达式的值等于56的是( )A.abs(-55)+1 B.ord("A") C.len("55")+1 D.chr(56)7.有如下Python程序段:a=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if a>0: a=a%10elif a==0: a=a+1else: a=a**2a=a+10;print(a)输入a值为20,执行该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A. 14 B. 11 C. 10 D.18.有如下Python程序段:ma=a[0];mb=a[0];pa=0;pb=0for i in range(1,10): if ma < a[i]:ma = a[i];pa=i if mb > a[i]:mb = a[i];pb=i下列关于该程序段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变量pa存储a[0]至a[9]中的最大值 B.变量ma存储a[0]至a[9]中的最小值C.变量pb存储a[0]至a[9]中的最大值 D.变量mb存储a[0]至a[9]中的最小值9. 在单向链表如下图所示,在 data2 与 data3 之间插入一个新节点 data4(p 指向 data2,r 指向 data4。列表 data 来记录链表数据域,列表 next 来记录指针域),在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的执行步骤( )①next[p]= next[r] ②next[p]= r ③next[r]= p ④next[r]= -1 ⑤next[r]= next[p] ⑥next[p]= -1A.③⑥ B.⑤② C.①④ D.⑤②④10.有如下Python程序 a = [3,2,1,-8,3,-2,8,6]
s = t = a[0]
for i in range(1,len(a)):
if s > 0:
s += a[i]
else:
s = a[i]
if s > t:
t = s
print(t)
该程序段的运行结果是
A. 6 B. -10 C. 15 D. 33A. C-B-A-F-E-D B. C-B-A-D-F-E C.C-B-A-E-F-D D.C-B-A-D-E-F11.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import pandas as pds1=pd.Series(["赵天一","周光起","王子涵","徐静怡"],index=["01","02","03","04"])s1["02"]="周广其"xh=s1.indexname=s1.valuesheight=[168,175,170,180]weight=[57,65,62,65]col=["姓名","身高","体重"]data={"姓名":name,"身高":height,"体重":weight}df1=pd.DataFrame(data,index=xh,columns=col)print(df1[df1["身高"]>170]) 运行该程序段,输出显示的内容为( )12.有如下 python 程序段:from random import randinta=[0]*6; i=0while i<6:a[i]=randint(1,10)if a[i]%2==i%2:i=i-1elif i%2==1:a[i]=a[i-1]+a[i]i=i+1执行该程序段后,数组 a 中的值可能为( )A.[4, 9, 2, 7, 6, 13] B. [7, 11, 3, 13, 9, 17] C.[5, 7, 7, 19, 3, 11] D. [6, 12, 4, 8, 8, 16]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13小题6分,第14小题13分,第15小题7分,共26分。)13.小明收集了本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评价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1)观察上表小明做了如下操作,其中属于数据整理的是 (多选,填字母) A. 删除重复行第五行 B. 验证并修改D2单元格数据 C. 通过公式计算全班平均分 D. 重新设置C3单元格格式(注: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有选错的得0分)(2)为了分析每个组的平均分,设计了如下Python程序,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程序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import pandas as pd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df=pd.read_excel("成绩表.xlsx")df=df.rename(columns={"选择题总分":"选择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rint(df1)(3)利用Python程序绘制各小题得分率图表,如第下图所示。 请在划线处填写合适的代码。num=int(input("请输入小组:"))plt.figure(figsize=(10,5))list=[]for i in range(12): s="题"+str(i+1) list.append(__________________*50) plt.bar(range(1,13),list)plt.title(str(num)+"group")plt.xlabel("question number")plt.ylabel("correct rate")plt.show()14.报数游戏。已知班上有 n 名学生(用编号 1, 2, 3,„, n 分别表示),学生按照编号由小到大顺时针围成一个圆圈,从编号为 1 的学生开始顺时针报数, 报到 m 的同学出列;下一名同学又从 1 开始报数,报数为 m 的同学继续出列;以此规律重复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位同学为止。(1)当 n=10, m=3时,最后留下的同学的编号是______________。(2)下列代码通过构造一个循环单向链表,模拟报数的过程,逐一删除报数为 m 的节点,直到剩下一个节点为止。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n=int(input("n="))m=int(input("m="))lst=[]for i in range(n-1):lst.append([i+1,i+1])lst.append( _______①________ ) #将尾节点的指针指向头节点,构成循环单向链表p=len(lst)-1while n>1:for i in range(1,m): #从1~(m-1)依次报数 _______②_______out=lst[p][1]_______③_______n=n-1print("最后留下的同学的编号是: ",lst[p][0])(3)下列代码通过构造一个循环队列,模拟报数的过程,将报数为 m 的元素进行出队操作(报数非 m 的元素重新入队),直到剩下一个元素为止。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n=int(input("n="))m=int(input("m="))q=[0]*n ; head=0 ; tail=0for i in range(1,n+1): #构造循环队列q[tail]=i_______①_______c=0while (head+1)%n!=tail:c=c+1if c==m:head=(head+1)%n_______②_______else:_______③_______tail=(tail+1)%nhead=(head+1)%nprint("最后留下的同学的编号是: ",q[head])15. 小明使用Python编写了某答题卡中单项选择题的判分程序,该单选题每题2分。扫描答题卡获取选项填涂信息,输入标准答案,程序自动判断并输出分数。具体方法为:一个选项是否被填涂,可以从判断一个像素的颜色开始,像素的填涂情况是通过RGB的值来判断 ,灰度值低于132的表示该点被填涂;一个信息点64%的像素被填涂,则认为该区域已填涂,返回值为“1”。区域未填涂时返回值为“0”;各选项的编码为:A→“1000”,B→“0100”,C→“0010”,D→“0001”;输入标准答案,程序进行对比并返回结果。答题卡相关信息如下:(1)某题的标准答案为“C”,该题填涂情况为“0100”,则分数为 分(2)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如下,请在划线处填入合适的代码。from PIL import Image #输入起始点坐标(xs,ys),信息点宽度高度(fw, fh) ,间隔宽度高度(sw ,sh),代码略num = 5 # 判分个数def bw_judge(R, G, B): # bw_judge用于判断一个像素的填涂情况 代码略 def fill_judge(x, y): # fill_judge用于判断信息点的填涂情况 count = 0 for i in range(x, x + fw + 1): for j in range(y, y + fh + 1): R, G, B = pixels[i, j] if bw_judge(R, G, B) = = True: count = count + 1 return ① total_width = fw+ swtotal_height = fh + shimage = Image.open("t2.bmp")pixels = image.load()number = ""bz=[""]*numdf=0bzd=input('请输入标准答案:')da={"A":"1000","B":"0100","C":"0010","D":"0001"}for i in range(len(bzd)): bz[i]= ② for row in range(num): #分数判定 for col in range(4): ③ y = ys + total_height * row if fill_judge(x, y) == True : number = number + '1' else: number = number + '0' if number = = bz[row]: df+=2 number=""print("得分为:",df) 第二部分 通用技术(共 5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2021 年 10 月 14 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卫星采用激光和微波两种通信技术,提升了通信的可靠性,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B.卫星采用磁感应耦合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在卫星上实现大功率、高可靠无线能源传输技术的应用,不能体现技术的实践性C.根据卫星在轨对能源不间断需求的特点,研制人员对电源控制器进行了升级,研发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不能体现技术的复杂性D.“羲和号”可以近距离观测太阳,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2. 如图所示的一款无线蓝牙鼠标,弧形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它采用低功耗的芯片,降低能耗提高续航能力,可折叠结构方便携带,充电式的设计减少了电池的使用。下列关于该产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折叠功能主要考虑了人B.弧形设计主要考虑了健康目标C.区别于普通鼠标的可折叠结构,符合设计的创新原则D.采用低功耗的芯片不能体现技术规范原则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3. 如图所示是一款创意折叠纸凳,采用蜂窝结构,承重可达 300kg,主体材料为抗压防水牛皮纸,使用时展开,不用时可折叠起来节省空间,刚提出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可折叠功能主要是从环境的角度分析的B.该折叠纸凳的设计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C.该折叠纸凳已获得知识产权得到法律保护D.采用蜂窝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结构的稳固性4. 下列活动中和其它活动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A.分析地理知识 B.桥梁的承重测试 C.制作垃圾桶模型 D.测试椅子的舒适5. 在嫦娥五号的研制过程中,模拟月面的环境,经历了几百次“1/6 重力起飞综合试验”,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A.强化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移植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6. 如图所示的轴承盖,加工该零件需要标注几个尺寸( )A.7 个 B.8 个 C.9 个 D.10 个 第 6 题图 第 7-8 题图 如图所示是某底座模型,请回答 7-8 题7. 孔 a 的深度为 25mm,孔 b、c、d 的深度为 15mm,与其对应的三视图是( )A BC D8. 选取 120mm*66mm*82mm 大小的铝块加工该底座,以下操作中合理的是( )A.冲眼时敲击样冲应保持一定倾斜度B.钻孔时用平口钳固定,工件上的铝屑用钢丝刷刷去C.通过划线→锯割→锉削→钻孔加工Φ60 的圆孔D.通过划线→钻孔→锉削加工Φ60 的圆孔 如图所示是某卷材的印刷工序中采用的卷材张力控制系统示意图。一般在材料放卷和收卷时,卷材的卷径会不断发生变化,而卷材的张力则随着卷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不对卷材张力加以控制,严重时,卷材将有可能发生断裂。图中,张力检出器检测卷材的实时张力信号传递给控制器ATC600经过PID处理后输出0-10V控制信号,经由功率放大后供给磁粉离合器或制动器以调整其输出力矩,以达到稳定的张力控制。请根据示意图及其描述完成9-10题。 9.从系统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具有自动对卷材进行张力控制的功能,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B.张力检出器的检测精度是该系统优化的影响因素C.该卷材张力控制系统由磁粉制动器(离合器)、张力控制器、张力传感器、马达、卷材等设备组成D.该系统通过材料线速度与实际卷径计算出一个匹配频率设定值使收(放)卷的线速度与材料线速度基本匹配,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科学性原则10.下列关于卷材张力控制系统分析中错误的是( )A.执行器是电动机、减速机 B.被控对象是卷材C.该系统属于闭环控制系统 D.控制量是磁粉制动器、离合器的输出力矩小明为了探究三极管的工作状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根据电路,回答11—12 题。11.小明搭接电路之前,用指针式多用电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得R1的阻值为21kΩ,则该电阻器是正常的B.用×10k 欧姆档测发光二极管正向阻值时,发光二极管亮,说明发光二极管是正常的C.用×100 欧姆档,黑表笔接三极管的某一脚J,红表笔分别接另两脚,阻值都较小, 反之都很大,则脚J为基极b,三极管是好的D.测量电位器时,红和黑表笔分别接两只脚,转动旋钮,阻值不变化,电位器一定是坏的12.四种电路中,既安全,又能探究三极管截止、放大、饱和三种工作状态的电路是( ▲ )第 11-12题图13.如图所示的对称电路,三极管V3、V4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流过V1、V2的电流相同B. 增大R3阻值后,流过V1、V2的电流变小C. 增大R1阻值后,流过V1的电流变小,流过V2的电流变大D. 减小R1阻值后,流过V1的电流变大,流过V2的电流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4小题6分,第15小题 9 分,第16小题3分,第17小题6分,共24 分)14.如图 a 所示是一款可调节的钢材型托盘架结构示意图,如图 b 为支柱夹细节图,支柱夹的里侧孔和托盘的两个圆孔均为直径为 4 mm 的螺纹孔,支柱夹的外侧孔直径和连接托盘孔直径均为 4 mm,支柱夹的中间大孔直径为 12 mm,配套的元宝螺丝有 3 枚,支柱夹套在支柱上,托盘固定在支柱夹的连接托盘孔上,从下往上拧元宝螺丝,小桐在操作中发现无法调节托盘离开支柱的距离,小桐决定针对托盘架的支柱夹进行改进。请完成以下任务。图 a 图 b(1)小桐提出了下列设计要求,其中不合理的是 ▲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A. 改进后的支柱夹可以调节托盘离开支柱的距离;B. 有足够的强度;C. 支柱夹与托盘连接方式保持不变;D. 托盘与支柱夹连接方便,可以折叠。
(2)小桐设计了三种支柱夹,其中结构合理的是 ▲ (在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A. B. C.(3)将一段截面尺寸符合要求的矩形钢手工加工制作你所选支柱夹方案中的腰形孔,合理的加工流程为 ▲ (在“A. 划线→钻孔→锉削;B. 划线→攻丝→锉削;C. 划线→锯割→钻孔;D. 锯割→钻孔→ 锉削”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4)用你所选的支柱夹方案装配可调托盘架,其合理的装配流程为 A → ▲ → ▲ → ▲ (在“A. 放置托盘并拧上元宝螺丝;B. 拧紧元宝螺丝;C. 调节托盘到合适的高度和方位及调节离开支柱的距离;D. 将装有托盘的支柱夹装到支柱上”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15.小明发现学校讲台上的高拍仪(如图a所示)已经损坏,无法完成拍摄、扫描等功能,给教学带来了许多不便。小明准备用木材重新设计制作一个高拍仪支架,用手机代替摄像头完成拍摄和扫描,再投屏到教室的电子白板上的方案来代替高拍仪。目前小明已经完成了主体支架部分的设计制作(如图b所示),请你帮助小明设计该支架的手机夹持部分,实现与主体支架的前端(图c)的连接固定,要求如下:①能夹持住不同尺寸的主流手机(手机参考尺寸:长125mm-165mm,宽65mm-85mm,厚7mm-9mm);②夹持手机后,结构稳固;③能实现从俯拍到向前拍摄的不同角度调节;④操作简便、省力;⑤材料为长度足够,截面为20mm×30mm的杉木条,以及不同尺寸的元宝螺帽、螺栓若干。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该装置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切实有效保障学生的学习效率,体现了技术可以 ▲ (在“A.保护人;B.解放人;C.发展人”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2)设计该装置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在“A.安装方式;B.支架的高度;C.杉木条截面尺寸”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3)画出该支架手机夹持部分的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4)在设计草图上标注主要尺寸;(5)小明准备在装置完成后进行如下技术试验,其中不合理的是 ▲ (在“A.夹持不同型号手机,看是否能稳固夹持住;B.调节手机夹持部分,看能否实现不同角度拍摄;C. 夹持住手机后,调节支架高度,观察拍摄内容是否清晰”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入“ ▲ ”处)。 16.请补全三视图中所缺的三条图线(超过三条图线倒扣分)。
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准备用2mm厚的钢板制作如图所示的连接件,连接件需安装到墙上,要求两销轴孔等高且中心线与墙壁、底板均平行,请完成以下任务:(1)该零件的加工顺序为: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 → (在A. 下料;B. 划线;C. 钻孔;D. 弯折;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写在“_______”处)(2)加工零件不需要用的工具是_______(从A. 手钳;B. 圆锉;C. 划规;D. 铁锤中选择合适的一项,填写在“_______”上)。(3)小明要把连接件安装到墙上,并能可靠固定,以下哪个紧固件配合最合适_______(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一项,填写在“_______”处); A B C D(4)关于连接件加工的操作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一项,填写在“_______”处);A.连接件的外圆弧划线工具选用划规 B.锉削过程中圆锉必不可少的C.弯折时必须用台虎钳先将钢板夹紧 D.选用细齿锯条进行锯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宁波咸祥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含答案doc、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无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宁波余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选考)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宁波余姚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信息技术试题(学考)PDF版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