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102《直方图》精品教学课件pptx、102《直方图》精品教学方案docx、102直方图同步测试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直方图一、教学目标1.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概念,能从直方图中获取有关信息.2.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明确频数直方图制作的步骤,能用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3.通过对现实生活数据的调查与统计,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4.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积极思维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频数及频数分布的概念,能从直方图中获取有关信息.难点: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明确频数直方图制作的步骤,能用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三、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复习回顾】我们学习了哪些统计图用来描述数据?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分析: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说出它们的特点,为本节课讲解直方图做铺垫.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通过复习回顾熟悉的已学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环节二探究新知【合作探究】问题 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 名同学中挑选身高相差不多的 40 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 63 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问题: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同学参加呢? 【合作探究】 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身高)的分布情况. 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多,哪些身高范围的学生比较少. 为此可以通过数据适当分组来进行整理. 【合作探究】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最小值是149,最大值是172. 172-149=23,说明身高的变化范围是23. 【合作探究】2. 决定组距和组数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若从最小值起,每隔 3 作为一组,则可将数据分为 8 组:149≤x<152,152≤x<155,…,170≤x<173.因此,组数是 8,组距是 3.提示: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 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来决定. 各组的组距可以相同或不同,上例为等距分组,各组的组距相同. 通常数据越多,分成的组数也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根据数据的多少,常分成 5~12 组.问题:你能举出其他分组的例子吗? 【合作探究】3. 列频数分布表对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进行累计,得到各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 从表中可得,身高在哪三个组的人数最多?155≤x<158,158≤x<161,161≤x<164. 这三个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有:12+19+10=41(人).分析: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 cm至164 cm(不含164 cm)的同学中挑选参加比赛的同学. 【合作探究】4.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可以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等距分组时,各小正方形的面积(频数)与高的比是常数(组距).因此,画等距分组的直方图时,可用小长方形的高作为频数. 【归纳】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 ②决定组距和组数; ③列频数分布表; ④以横轴表示数据,纵轴表示频数,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归纳】条形统计图与频数直方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具体数量. 区别:①条形统计图是直观地显示出具体数据,频数直方图是表现频数的分布情况;②绘制的形式不同,条形统计图各条形分开,频数直方图的条形连在一起.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归纳总结频数直方图制作的步骤,学会用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小组交流合作,观察思考并积极回答问题.联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究并归纳出直方图制作的步骤.通过对现实生活数据的调查与统计,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环节三应用新知【典型例题】例 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表(单位:cm):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答案:(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在样本数据中,最大值是7.4,最小值是4.0它们的差是:7.4-4.0=3.4.(2) 决定组距和组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3.4,取组距为0.3,那么 可分成 12 组,组数合适.即,组距为 0.3,组数为 12.(3) 列频数分布表.(4)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从表和图中可以看出: 麦穗长度大部分落在 5.2 cm 至 7.0 cm 之间,其他区域较少. 长度在5.8≤x<6.1范围内的麦穗个数最多,有 28 根; 长度在4.0≤x<4.3,4.3≤x<4.6,4.6≤x<4.9,7.0≤x<7.3,7.3≤x<7.6范围内的麦穗个数很少,总共只有 7 根. 【教学建议】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自主完成.思考并积极回答.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环节四巩固新知【随堂练习】1.在频数分布表中,各小组的频数之和( ).A.小于数据总和 B.等于数据总和C.大于数据总和 D.不能确定答案:B 2.为了绘制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首先要算出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数据的变化范围是指数据的( ).A.最大值 B.最小值C.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D.数据的个数答案:C 【教学建议】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给与指导,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自主完成练习.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了解学习效果,让学生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空间.环节五课堂小结【课堂小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所讲解的内容. 【教学建议】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总结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通过小结,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要点,理清知识脉络.环节六布置作业【课后作业】教科书第150页 习题10.2第1,2,3题课后完成练习.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0.2 直方图精品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学类A,漫画类D,科普类C,历史类B,决定组距和组数,列频数分布表,议一议,频数学生人数,身高cm,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102《直方图》课件pptx、102《直方图》导学案doc、102《直方图》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 直方图试讲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02直方图pptx、102直方图导学案doc、102直方图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