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编第4章第11讲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课时达标(十一)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建议用时:30分钟)
一、选择题
(2021·湖北二模)地表蒸散量(ET)也称陆地表层水汽通量,是地表植被蒸腾、土壤与水体蒸发的水汽总和。它是地表水热平衡的重要构成部分。黄河源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土地利用类型以高原草地、林地和沼泽地为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均ET差异较大。据此完成1—2题。
1.沼泽、林地、草地和裸地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对黄河源区ET贡献最大的是( )
A.沼泽 B.林地
C.草地 D.裸地
2.准确估算区域地表蒸散量(ET),可以( )
①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②为人口迁移和产业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③为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④为研究区域小气候的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1.A 2. D
解析 第1题,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沼泽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增加下渗、增加蒸发、调节气候等作用,活跃了黄河源区的水循环,增加了降水量。在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沼泽地水分条件最好,因此地表蒸散量最大,对黄河源区全年的贡献最大,A项正确。第2题,准确估算区域地表蒸散量(ET),可随时了解该地的水资源状况,进而通过水资源状况了解区域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可为该区域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气候变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地表蒸散量对产业和人口转移作用不大,②错误,D项正确。
(2022·江苏七校期中)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为利用雨水而设计的房屋效果图,收集到的雨水可用于洗车、冲厕等。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下渗 B.地表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4.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 )
A.补充城市地下水 B.减缓城市内涝
C.缓解城市缺水问题 D.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5.推广该类房屋,能获得综合效益最大的城市可能是( )
A.拉萨 B.吐鲁番
C.北京 D.呼和浩特
答案 3.B 4.C 5. C
解析 第3题,利用屋顶收集雨水,直接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B项正确。第4题,收集雨水用于洗车、冲厕,后作污水排放。该雨水处理方式最突出的效益是缓解城市缺水问题,C项正确。第5题,拉萨、吐鲁番、呼和浩特降水稀少,推广该类房屋意义不大;北京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供应紧张,推广该类房屋可缓解北京水资源的紧张状况,C项正确。
(2021·山东济南二模)我国某地利用当地地形修造一个或多个蓄水池,将雨季的雨水积蓄下来,用于灌溉或通过净化后用于人畜饮用,这种水利设施被称为“雨水积流工程”。下图示意该工程中的“低池高灌”模式。据此完成6—7题。
6.实施该“雨水积流工程”的区域组合是( )
①四川省 ②甘肃省 ③煤矿塌陷区 ④平原灌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雨水积流工程”中将水抽取到高水池的目的是( )
A.降低能源消耗 B.减少水分蒸发
C.便于节水灌溉 D.净化水源水质
答案 6. B 7. C
解析 第6题,煤矿塌陷区地势低洼,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平原灌区不需要这种低水池,③正确,④错误。四川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不缺水,①错误。甘肃省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雨水少,需要收集雨水以存储备用,②正确。第7题,将水抽到高水池,需要用到水泵,会增加能源消耗,A项错误。低水池的水更不容易蒸发,B项错误。由图可知,高水池的水主要用于灌溉,C项正确。图示不能反映抽取到高水池的水会净化,没有体现净化水源水质的作用,D项错误。
(2022·广东阶段考)某年6月初,位于巴基斯坦北部罕萨区的哈萨那巴德村中的河流水位不断增高,淹没部分村庄地区。该村庄地区以草原植被为主,森林较稀疏。下图示意哈萨那巴德村庄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8—9题。
8.哈萨那巴德村中的河流水位上涨的主要来源是( )
A.雨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9.从水循环角度,该地区森林植被稀疏对地表径流削弱作用小的关键环节是( )
A.植被蒸腾 B.下渗
C.水汽输送 D.大气降水
答案 8. D 9. B
解析 第8题,哈萨那巴德村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海拔高,冰川融水量大,冰川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6月初西南季风对该地区的影响较弱,降水较少;亚热带地区无季节性积雪。第9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该地区植被较稀疏,涵养水源能力弱,下渗量少,对地表径流削弱作用小。
(2021·八省联考江苏)某校位于华北平原,该地年降水量420 mm。学校面积约40 000 m2,有围墙与外部隔开。学校建设前,径流系数(指流域内径流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为0.2;学校建成后,径流系数为0.6。目前学校要进行校园海绵化改造,使径流系数恢复到0.2。下图为“某校园范围示意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改造后该校园范围内全年产生的径流量接近( )
A.3 400 m3 B.6 800 m3
C.10 000 m3 D.17 000 m3
11.地面径流流入荷花塘前,先进入“前置塘”,其主要目的可能是( )
A.减少侵蚀力 B.沉淀悬浮物
C.提高蓄水量 D.创造新景观
答案 10.A 11. B
解析 第10题,该地年降水量为420 mm,校园面积为40 000 m2,改造后径流系数为0.2,所以全年产生的径流量是40 000×0.42×0.2=3 360 m3,A项正确。第11题,地面径流流入荷花塘前,先经过“前置塘”,雨水在“前置塘”中经过沉淀、过滤及水生生物净化后溢流进入荷花塘,故其作用应为沉淀悬浮物,B项正确。学校内地势平坦,径流流速慢,侵蚀作用较弱;“前置塘”面积很小,提高蓄水量有限;先进入“前置塘”并不能形成新景观。
(2021·湖北黄冈部分高中联考)下图为中亚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a、b、c为甲湖泊一年中三个时期的湖岸线位置。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中四地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根据湖岸线变化可知,甲湖泊( )
A.a—b时段比b—c时段水位变化小
B.a—b时段比b—c时段水面变化小
C.a—b时段比b—c时段水量变化小
D.a—b时段比b—c时段盐度变化小
14.根据甲、乙两湖的性质,判断乙湖湖水的补给方式最可能是( )
A.雨水 B.冰雪融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答案 12.B 13.B 14. D
解析 第12题,②为洼地,易积水,地下水位较高,且该地区位于中亚,气候干旱,蒸发大,盐分易向表层累积,盐碱化较严重,B项正确。①位于河流上游,排水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不高,盐碱化应不严重;③类似于小山丘,④为坡地,③④的排水条件均好于②。第13题,根据湖岸线变化可知,甲湖泊a—b时段湖岸线相距较近,b—c时段湖岸线相距较远,说明a—b时段比b—c时段湖泊水面变化小,B项正确。湖岸线位置a、b、c对应等高线的数值不确定,故不能判断a—b时段与b—c时段水位变化;无法判断a—b时段与b—c时段水量以及盐度的变化。第14题,该地位于中亚,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不可能为雨水补给;甲为淡水湖(注意图例信息),乙为咸水湖,甲、乙之间距离较近,乙湖海拔较甲湖低,且两湖之间无地表径流,乙湖也无地表径流直接注入,所以乙湖湖水的补给方式不可能为河流水或冰雪融水;最可能是甲湖通过地下径流的形式补给乙湖,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5.(2022·湖南开学考)下图是我国某条河流径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河流所在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径流量较小的原因。
(3)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解析 第(1)题,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但图中显示该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大,且径流量与气温大致呈正相关。甲、丙两个汛期分别位于3月和8月,分别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成的春汛和冰川融水补给形成的夏汛。第(2)题,河流径流量较小与补给水源较少、蒸发量大和人类用水多有关。第(3)题,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年径流量减少的原因可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减少和人类过度用水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较大;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较少,补给河流的水量较少;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径流量较小。
(3)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16.(2022·浙江Z20名校联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多年平均降水量稳定在350毫米左右,是内蒙古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下图为西辽河流域位置及区域简图。
材料二 随着人口增长和农牧界线的变迁,西辽河干流中下游河段自2001年以来出现断流,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西辽河流域主要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________________,河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给为主。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西辽河出现断流的主要原因。
(3)说明修建灌渠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西辽河流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大兴安岭东麓,主要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第(2)题,从水循环角度来看,西辽河出现断流的主要原因: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流域内降水较少;以晴朗天气为主,光照较为充足,蒸发量大;流经沙漠,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下渗量较大;上游水库拦截径流(或灌溉引水),导致下游河段河流径流量减小。第(3)题,修建灌渠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修建灌渠可以增加水资源,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配,遏制河流断流;可以恢复下游河道的河流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但是大规模引水灌溉会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盐碱化)。
答案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 降水
(2)流域内降水较少;蒸发量大;流经沙漠,下渗量较大;上游水库拦截径流(或灌溉引水),来水量减少。
(3)有利:增加水资源,遏制河流断流;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不利: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地盐碱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1节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章第1节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气态水,液态水,固态水,相互补给,陆地水,动态平衡,热量收支,海陆间,地表形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2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地下水,自然环境,大气降水,长白山天池,河流与地下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1水循环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考点1水循环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考点一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海陆间,陆地内,海上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