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新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状元桥】(55讲)一轮专题复习课件PPT+练习
第2编第12章第32讲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2编第12章第32讲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2编第12章第32讲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32+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达标(三十二)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选择题
(2022·浙江浙南名校联盟联考)森林生态农业是指模仿多层次的森林生态系统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的新型农业。据此完成1—2题。
1.从生产过程和提供产品角度看,森林生态农业接近( )
A.精准农业 B.处方农业
C.有机农业 D.节水农业
2.推行森林生态农业可以( )
①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②提高抗灾能力 ③促进农业机械化 ④防止作物病虫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图中森林生态农业层次比较丰富,每一层次都能获得适宜的光照,可以因地制宜地种植很多植物。森林生态农业系统中的植物不仅可以食用和药用,有的还能给其他植物施肥,所以该森林生态农业接近有机农业。第2题,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森林生态农业层次比较丰富,每一层次都能获得适宜的光照,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①正确;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间相互协作,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代替人类的投入和管理,满足不同层次作物的生长,提高了森林生态农业的抗灾能力,但不能防止作物病虫害,②正确,④错误;不同层次作物的高度不同,不利于机械化发展,③错误。
(2022·江苏百校大联考)茭白是一种蔬菜,适宜在淡水中生长。下图为我国某镇茭白产业链示意图,该镇以茭白生产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此完成3—4题。
3.为延长产业链,该镇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A.休闲食品 B.包装物流
C.软件开发 D.服装制造
4.该产业链取得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为( )
A.增加中药材供应,避免药材资源枯竭
B.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减轻土壤污染
C.增加该地植被覆盖,减轻水土流失
D.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轻水体污染
答案 3.A 4.D
解析 第3题,图示地区将种植的茭白直接面向市场,产业链短,附加值较低,所以为了延长产业链,只能发展以茭白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工业,A项正确。第4题,增加中药材供应与该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无关,A项错误。该产业链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茭白草),但茭白草不会造成土壤污染,B项错误。这种发展模式并未增加该地植被覆盖,C项错误。图示产业链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水体污染,D项正确。
(2022·浙江云峰联盟联考)2021年9月以来,受“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影响,多地区推出限电措施严控能耗强度,江苏、浙江等地拉闸限电,上千家企业限产停工。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不属于被限产停工的企业的是( )
A.生物制药 B.化学工业
C.印染工业 D.钢铁工业
6.对于拉闸限电地区而言,正确的做法是( )
①政府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节能减排 ③企业加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 ④政府采取多途径积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5.A 6.D
解析 第5题,化学工业、印染工业、钢铁工业都属于高能耗的产业,是被限产停工的企业;生物制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能源资源消耗少,不属于被限产停工的企业,A项正确。第6题,对于拉闸限电地区而言,政府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采取多途径积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节能减排,①②④正确。企业加大生产规模会加大能源消耗。
(2021·辽宁沈阳三模)月牙泉位于敦煌市西南5公里处(40°05′N,94°40′ E),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主峰海拔1 715米,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闻名于世。据有限的史料记载,古代月牙泉水草丰茂,与鸣沙山相映成趣。20 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月牙泉地下水位急剧下降。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读图,完成7—9题。
7.月牙泉“沙挟风而飞响,泉映月而无尘”的原因有( )
①月牙泉附近潮湿,植被丰富 ②近处沙坡和缓,远处高山围绕 ③附近广阔高台、建筑阻隔 ④风速较慢,飞沙凌空而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月牙泉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的原因是( )
A.盐碱化 B.荒漠化
C.植树造林 D.过度用水
9.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全力拯救“沙海明珠”月牙泉的合理措施是( )
A.大量植树造林 B.引水回灌
C.打井灌田 D.扩大耕地
答案 7.A 8.D 9.B
解析 第7题,月牙泉附近比较潮湿且有植被,近处沙坡低缓起伏,而较远处又为高山所围,所以近处流沙的活动幅度小,而远处的沙又吹不到泉边;泉附近有广阔的高台及树木、建筑阻隔,沙子很难落入水中,同时还把背面山脚流泻下来的沙吹卷到鸣沙山上,从而防止了山脚沙子堆积涌向月牙泉。风速较慢时,飞沙很难凌空而过,易堆积下来。第8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大量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水位也急剧下降。第9题,该地是干旱地区,水源有限,不适合大量植树造林、扩大耕地,应该关井压田,引水回灌。
(2021·八省联考广东)近岸海域赤潮高发,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对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下图示意2000—2018年福建近岸海域赤潮累计发现数量与面积的各月分布。据此完成10—11题。
10.福建近岸海域2000—2018年赤潮高发的时段主要是( )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秋初 D.秋末冬初
11.此时段,引起福建近岸海域赤潮高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主导风向由偏北转为偏南,近岸海域气温升高 ②太阳辐射增强,近岸海域的蒸发量增大 ③降水强度增大,地表径流输入近岸海域的营养物增多 ④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大变小,近岸海域水生生物生长速度加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0.B 11.B
解析 第10题,图中显示5、6月份是福建近岸海域2000—2018年赤潮累计发现数量和面积的高峰期,因此赤潮高发的时段主要是春末夏初,B项正确。第11题,影响赤潮形成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赤潮多发除了人为原因外,还与温度(纬度位置、季节)、洋流、海域的封闭程度等自然因素有关。春末夏初,偏南风兴起,气温升高,利于“赤潮生物”藻类的大量繁殖;此时福建开始进入雨季,降水强度增大,地表径流输入近岸海域的营养物增多,加剧了海水富营养化问题,①③正确。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2.[2021·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承德市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地带,是著名旅游城市,也是河北省种植业与畜禽养殖业的重要产区之一。 农业废弃物不合理排放,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承德市承德县积极探索当地农业向清洁型、循环型、综合型转变,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形成一个循环系统。下图是承德市承德县生态农业模式图。
(1)指出与鸡粪直接还田相比,该生态农业模式的突出特点。
(2)说明承德市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3)该模式对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发展有何启示?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养鸡场鸡粪进入沼气池,不仅为玉米种植区提供肥料,还通过开发沼气,产生清洁能源,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供应;养鸡场鸡粪进入沼气池,还大大减轻环境污染,获得生态效益。第(2)题,承德市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地带,生态环境较脆弱,环境自净能力弱;材料指出“农业废弃物不合理排放,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据此可知,生态环境破坏会导致土地退化,进而使得农牧产品品质和产量降低,降低经济效益;人居环境破坏会影响居民的生活品质;承德是“著名旅游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破坏会影响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第(3)题,要因地制宜,促使农业各部门协调发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发展清洁型、循环型农业;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 (1)与沼气池结合,(沼气发电)产生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
(2)位于农牧交错地区,环境自净能力弱;土地退化,导致农牧产品品质和产量降低;农业废弃物不合理排放,影响人居环境;生态景观破坏,影响旅游业的开发与建设。
(3)因地制宜,农牧协调发展;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4编第18章第46讲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4编第18章第46讲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46+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编第18章第45讲 自然环境与环境安全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4编第18章第45讲自然环境与环境安全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45+自然环境与环境安全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3编第14章第35讲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3编第14章第35讲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35+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