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新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状元桥】(55讲)一轮专题复习课件PPT+练习
第5编第20章第50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第5编第20章第50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件PPT+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文件包含第5编第20章第50讲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pptx、课时达标50+世界地理概况Word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达标(五十) 世界地理概况(建议用时:20分钟)一、选择题海洋难抵极,又称尼莫点(48°52.6′S,123°23.6′W),位于南太平洋中央海面上,是地球表面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与最近的陆地相距约2 688千米。该点孤离于陆域、洋流及船舶航线之外(如图所示)。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大量的人造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并埋葬在尼莫点周边海域。据此完成1—2题。1.尼莫点附近海域( )A.有机质较少,海洋生物难以生存B.靠近极地,受磁场干扰,通信困难C.纬度较高,冰山众多,航行受阻D.盛行西南风,风大浪急,天气恶劣2.与其他海域相比,尼莫点周边海域成为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和埋葬地的有利条件是( )A.海水深度较大 B.隐蔽条件较好C.自净能力较强 D.环境影响较小答案 1.A 2. D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点是距离陆地最偏远的地点,陆地上的有机物很难被冲刷到此地,海洋生物难以生存,生物种类少,A项正确。该点离极地远,受磁场干扰小,B项错误。该点孤立于航线之外,冰山少,C项错误。由纬度位置可知,该地盛行西北风,D项错误。第2题,与其他海域相比,该点距离陆地最远,该海域成为失效航天器残骸坠落和埋葬地对环境影响较小,D项正确。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读图(图中带点的部分表示陆地),完成3—4题。3.一艘吨位小于25万吨的油轮从科威特到鹿特丹,走最近路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 )A.①④②⑤ B.①④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⑥④⑤4.上述海峡中,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是( )A.①② B.③④⑤C.②④⑥ D.③④⑥答案 3.B 4. D解析 第3题,小于25万吨的油轮,从科威特到鹿特丹,最短路线是从波斯湾过红海,通过地中海到达大西洋,故依次经过①霍尔木兹海峡、④曼德海峡、③直布罗陀海峡、⑤英吉利海峡,B项正确。第4题,①霍尔木兹海峡位于波斯湾,②莫桑比克海峡位于非洲,⑤英吉利海峡位于英国和法国之间,都不位于两大洲之间。③直布罗陀海峡地处地中海,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④曼德海峡地处红海,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⑥土耳其海峡位于亚洲和欧洲之间,D项正确。下面左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 000毫米,乙地约为200毫米,右图示意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5—7题。5.导致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洋流性质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6.图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7.乙地的自然带是( )A.荒漠带 B.常绿阔叶林带C.落叶阔叶林带 D.常绿硬叶林带答案 5.A 6.B 7. A解析 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乙两地所处纬度相同,两地之间的水平距离约为140千米,但两地的降水量差别很大,可能是因为两地之间存在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向内陆运动,A项正确。第6题,南半球6—8月为冬季,气温较低,排除①④曲线。甲地位于南半球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排除③曲线,故②曲线最吻合,B项正确。第7题,乙地同甲地所处纬度相同,但由于乙地地处内陆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不利于植物生长,植被覆盖率低,形成典型的荒漠景观,A项正确。“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石质基底上全由土坯堆砌而成,墙体厚达80厘米,具有圆锥形屋顶,仅一座拱形大门,没有窗户。读图完成8—9题。8.石质基底说明当地( )A.冬季降水较多 B.冬季积雪较厚C.地震活动频繁 D.地面塌陷严重9.圆锥形屋顶的主要作用是( )A.与正午太阳光线垂直,获得充足光照B.加速排泄雨水,减小风沙影响C.仿照埃及金字塔建设,展现神秘美感D.分散厚墙重量,压缩屋内空间答案 8.A 9. B解析 第8题,该地邻近地中海,冬季降水较多,A项正确。地中海气候冬季最低气温在0℃以上,难以大量积雪;石质基底也不能缓解地震危害和地面塌陷。第9题,据材料可知,该地房屋没窗户,阳光无法到达屋内,说明不需要太多光照,且不同季节太阳高度不同,不可能与光线一直垂直,A项错误。当地冬季降水较多,圆锥形屋顶有利于排水;春季有风沙,可以减小风沙的影响,B项正确。“蜂巢屋”是叙利亚阿勒颇地区的传统民居,不是仿照埃及金字塔建设,C项错误。圆锥形屋顶确实可以分散厚墙重量,但拓展了屋内空间,减轻压抑感,D项错误。(2022·广东开学考)博格利亚湖是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个湖泊,每年有超过一百万只小火烈鸟栖息在这腐蚀性极强的湖水中。下图示意博格利亚湖的位置,据此完成10—11题。10.下列地理现象的描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是(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小B.湖岸有矮树林和草地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小火烈鸟脚上皮肤薄11.根据湖泊成因,博格利亚湖属于( )A.岩溶湖 B.冰川湖C.构造湖 D.堰塞湖答案 10.B 11. C解析 第10题,读图可知,当地地处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较大,且有明显干湿季,湖泊补给以雨水补给为主,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A、C两项错误。热带草原气候下发育热带稀树草原带,有矮树林和草地,B项正确。据材料“小火烈鸟栖息在这腐蚀性极强的湖水中”说明小火烈鸟脚上皮肤较厚,耐腐蚀,D项错误。第11题,东非大裂谷处地壳断裂,积水成湖,属于构造湖,C项正确。当地没有可溶性岩石,不可能是岩溶湖;当地地处热带,海拔不是很高,不可能形成冰川湖;该湖泊地处东非大裂谷,中间低,两侧高,不可能因堰塞体堵塞形成湖泊。二、非选择题12.下图中的阴影区表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适宜避寒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简述全球适宜避寒区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从气候的形成因素入手,分别说明A、B两处适宜避寒区狭窄的原因。(3)E、F两处适宜避寒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延伸,试分析原因。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10—22℃的范围(适宜避寒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大致呈带状分布。影响气温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第(2)题,读图可知,A处位于我国华南地区,适宜避寒区的北界纬度较低,避寒区狭窄主要受冬季风因素影响;B处位于南亚,北侧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限制了适宜避寒区北界向北拓展,避寒区狭窄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第(3)题,由E、F所在海陆位置可知,E、F两处分别受寒流和暖流因素影响。答案 (1)规律:主要分布于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大致呈带状分布。影响因素:太阳辐射。(2)A处位于我国华南地区,适宜避寒区的北界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影响,成为冬季世界同纬度较寒冷的地区;B处位于南亚地区,北侧为高大的青藏高原,限制了适宜避寒区北界向北拓展。(3)E处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使适宜避寒区向赤道附近延伸;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升高,使适宜避寒区向高纬度地区延伸。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考点复习课件 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 (含解析),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乌拉尔山脉,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大陆坡,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安第斯,温带大陆性,复杂多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课件第16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含答案),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讲世界地理概况,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大陆坡,南极洲,太平洋,板块交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课件PPT,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乌拉尔山脉,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大陆坡,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安第斯,温带大陆性,复杂多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