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二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二中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
1.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一个由核膜包被的大型环状DNA分子
B.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DNA都与遗传和代谢关系密切,这也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C.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只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D. 绿色植物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叶绿体
2. 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检测蛋白质用的蛋清需进行稀释处理
B. 检测还原糖时,试剂的颜色变化是从无色到砖红色
C. 甘蔗中含有较多的无色的糖,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检测
D. 向蛋清中同时加入等量双缩躲试剂A和B,振荡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 如图①②③④表示由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①为某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单位,则①最可能是核苷酸
B. 若②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
C. 若③是病毒的遗传物质,则③一定是RNA
D. 若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可能是纤维素
4. 某多肽的分子式为C42H65N11O9,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以下3种氨基酸,此多肽中含有的赖氨酸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5个
D. 8个
5.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中有4种
B. 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8种
C. 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相同
D. 乙是五碳糖,在DNA中是脱氧核糖,在RNA中是核糖
6. 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 )
A. 淀粉、核糖、半乳糖 B. 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C. 葡萄糖、核糖、麦芽糖 D. 糖原、乳糖、蔗糖
7. 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堆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孑孓、水蚤等,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生物。下列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系统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 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 D. 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8.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
③转动转换器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粗准体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A. ①③②④ B. ②③④⑥ C. ⑥③②④ D. ⑥③⑤④
9.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B. 种子萌发时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增大
C. 活细胞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C、H、O
D. 无机盐能够为心脏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10. 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按①②③④顺序依次属于( )
A. 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
B. 线粒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C. 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
D. 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
11. 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B. 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C. 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D. 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
12. 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B. 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 实验①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实验②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
D. 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13. “鱼香肉丝”是我国空间站内航天员的食物之一,由猪肉、胡萝卜、木耳、青椒等烹饪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鱼香肉丝”中含有的多糖并不都能被航天员的消化系统消化吸收
B. “鱼香肉丝”能为航天员提供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C. 可以利用斐林试剂来检测“鱼香肉丝”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和蔗糖
D. “鱼香肉丝”中的蛋白质已变性失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14. 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叙述,合理的是( )
A. 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 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 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D. 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15. 如图是真核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质甲表示乳酸和CO2 B. ①②③④过程所需的酶相同
C. 人体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 D. 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为CO2和H2O
16. 肉毒杆菌是一种对人体有致命影响的病原体,在繁殖过程中分泌肉毒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人们食入并吸收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的功能将遭到破坏。该毒素由两条肽链组成。如图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图示结构可知,肉毒毒素的单体是氨基酸
B. 该局部结构由5种单体组成,含4个肽键
C. 一分子肉毒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D. 组成肉毒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
17. 图甲是物质A通过细胞膜的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
(1)物质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______,判断理由是 ______。其运输方式也可用图乙中的曲线 ______表示。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 ______(填“Ⅰ→Ⅱ”或“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是在 ______(填“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结果。该膜的模型被称为 ______,科学家用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膜的结构及特点。
(3)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 ______有关。
18. 如图为高等动、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拼接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
(2)图中结构①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它的结构特性是具有 ______。
(3)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 ______(填代号)。结构⑤的功能是 ______。
(4)细胞内 ______(填代号)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5)⑩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 ______,其与⑩的关系是 ______。⑩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物质主要有 ______。
A.氨基酸
B.磷酸
C.脱氧核糖
D.含氮碱基
E.核酸
F.核糖
19. 如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______。
(2)甲、丙两细胞都具有的是______,由此看出不同类细胞之间具有______性。
(3)湖泊水体被污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湖中的甲会大量繁殖,形成______。严重时,湖面漂浮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甲。你建议采用哪种简单方法进行判断?
20. 下面的表格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已知α-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6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新鲜α-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mL
5mL
5mL
③温度
0℃
60℃
90℃
④将新鲜α-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
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
6
7
8
9
H2O2完全分解所需要的时间/s
300
180
90
192
284
(1)pH在实验一中属于 ______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 ______变量。
(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 ______。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择 ______(填试剂名称)来进行测定。
(3)如将实验一的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成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为什么?______。
(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原核细胞无核膜,A错误;
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DNA都与遗传和代谢关系密切,这也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B正确;
C、染色体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除了动植物细胞,还有真菌细胞,C错误;
D、绿色植物属于真核生物,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D错误。
故选:B。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
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
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
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
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
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
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
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答案】A
【解析】解:A、蛋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作为实验材料鉴定蛋白质,由于浓度过高需要将其稀释,A正确;
B、检测还原糖时,使用斐林试剂的颜色变化是蓝色变为砖红色,B错误;
C、甘蔗中含有较多的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进行还原糖的检测,C错误;
D、向蛋清液中先加入双缩脉试剂A液混匀后,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且少量,溶液呈紫色,D错误。
故选:A。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糖类以及蛋白质的检测的相关实验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答案】D
【解析】解:A、①的元素组成为C、H、O、N,若其为某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单位,①最可能为氨基酸,A错误;
B、②的元素组成为C、H、O,若其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②可能为脂肪或糖原,B错误;
C、③的元素组成为C、H、O、N、P,若其是病毒的遗传物质,③可能是DNA或RNA,C错误;
D、④的元素组成为C、H、O,若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④可能为纤维素或果胶,D正确。
故选:D。
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3、由图可知:①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②和④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③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本题为信息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元素组成获取①、②、③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核酸、蛋白质、糖类以及脂质的相关知识,解决生物问题,难度适中。
4.【答案】B
【解析】假设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N,则该多肽合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为N-1。根据氧原子数目进行计算,该多肽中氧原子数目=氨基酸数目×2-脱去的水分子数×1=2N-(N-1)=9,可计算出N=9-1=8,由于三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中含有两个氨基,假设每个氨基酸中只含有一个氨基,则多余的氨基来自于赖氨酸,所以赖氨酸的数目为11-8=3个。
故选:B。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分析水解所得的三种氨基酸:这三种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羧基,因此可以根据氧原子数目进行计算氨基酸的数目。
本题结合四种氨基酸的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的脱水缩合,首先要求考生能分析四种氨基酸得出共同点;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简单计算,能根据氧原子数目计算出氨基酸的数目。
5.【答案】B
【解析】解:A、丙是含氮碱基,在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中有4种,分别是A、T、G、C,A正确;
B、丁是核苷酸,在一个病毒中有4种(4种核糖核苷酸或4种脱氧核苷酸),B错误;
C、甲是磷酸,在不同的核苷酸中种类是相同的,C正确;
B、乙是五碳糖,在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中是脱氧核糖、在构成RNA的核糖核苷酸中是核糖,D正确。
故选:B。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
2、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
3、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4、分析题图:题图是核苷酸的形成过程图,其中丁是核苷酸,甲是磷酸,乙是五碳糖,丙是含氮碱基。
本题结合核苷酸的形成图考查核酸基本组成单位和分类的知识,考生对DNA与RNA在组成成分上的异同点的理解和识记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A错误;
B、核糖、脱氧核糖是构成RNA和DNA的一部分,动植物细胞中都有DNA和RNA,葡萄糖是细胞中重要的能源物质,B正确;
C、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C错误;
D、糖原、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蔗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D错误。
故选:B。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
本题考查了糖类的分类,明确哪些糖类为植物特有哪些糖类为动物特有的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包括多种动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B错误;
C、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
D、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既包括大棚里的所有生物,又包括无机环境,故为一个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D。
一段朽木及其上面生活的生物,既包括生物群落,又包括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故找出属于生态系统的即可。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概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的概念。
8.【答案】C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图A转为图B是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的操作,需要观察的物像位于图A的左下方,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虚像,应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切换为高倍镜,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明亮,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故正确步骤是⑥③②④。
故选:C。
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要求考生识记显微镜的使用和成像原理,掌握高倍镜和低倍镜的使用和操作步骤。
9.【答案】B
【解析】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
B、种子萌发时,代谢加快,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增大,B正确;
C、活细胞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为水和蛋白质,水和蛋白质所共有的元素是H、O,C错误;
D、无机盐不能为机体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B。
1、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含量:
2、水与代谢强度的关系:
①一般情况下,代谢活跃时,生物体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生命活动不活跃或进入休眠。
②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如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结合水,干种子只有吸足水分--获得大量自由水,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3、无机盐的功能有:a、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b、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c、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化合物的种类和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0.【答案】D
【解析】解:由题图知,①具有双膜结构,且两层膜都光滑,是叶绿体;②具有一层膜结构且光滑,可能是细胞膜、液泡、高尔基体、溶酶体或滑面内质网,③具有双层膜结构,且内膜向内凹陷扩大内膜面积,为线粒体;④具有双层膜结构,且具有小孔,外膜上分布核糖体,因此为核膜。
故选:D。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细胞器膜既有单层膜结构也有双层膜结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具有双膜结构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具有双膜结构。
对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及不同生物膜的形态结构特点的比较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图中③代表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故A正确;
B、图甲和图乙比较,漏斗内液面上升,说明漏斗内溶液②浓度高于烧杯中溶液①,故B正确;
C、由于漏斗内液柱压力的作用,当液面不再上升时,溶液②的浓度依然大于溶液①的浓度,故C错误;
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水分跨膜运输的数量越多,则图乙中的水柱上升得越高,故D正确。
故选:C。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浓度差的实质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分子数的差,即物质的量浓度之差,即摩尔浓度而不是质量浓度。
本题考查渗透装置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
12.【答案】D
【解析】解:A、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A错误;
B、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
C、实验①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实验②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C错误;
D、该实验可以证明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细胞只有保持结构完整性才能正常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D正确。
故选:D。
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1、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进行生命活动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如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2、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各部分之间是协调活动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细胞膜为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提供保障,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代谢中心。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将使生命活动无法正常进行。
13.【答案】AB
【解析】解:A、鱼香肉丝中含有植物,其中的多糖纤维素是不能被航天员的消化系统消化吸收,糖原这种多糖是可以被消化吸收的,A正确;
B、鱼香肉丝中含有蛋白质、多糖、无机盐等,被消化分解之后形成的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可以被吸收利用,B正确;
C、斐林试剂是用来检测还原糖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糖,蔗糖是非还原糖,C错误;
D、蛋白质变性是空间结构改变,其肽键没有断裂,所以依旧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错误;
故选:AB。
分析题干可知“鱼香肉丝”由猪肉、胡萝卜、木耳、青椒等烹饪而成,里面含有丰富的大分子有机物,它们可以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进而被细胞吸收利用。
本题考查物质检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BCD
【解析】解: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还可能是胞吞和胞吐,A错误;
B、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只能通过载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B正确;
C、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C正确;
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D正确。
故选:BCD。
1、离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顺浓度梯度
高浓度→低浓度
逆浓度梯度
低浓度→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
举例
O2、CO2、H2O、N2
甘油、乙醇、苯、尿素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Na+、K+、Ca2+等离子;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5.【答案】ABD
【解析】解:A、物质甲表示乳酸,没有CO2,A错误;
B、酶具有专一性,①②③④过程所需酶各不相同,B错误;
C、人体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在供氧不足情况下,还可以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所以人体细胞内可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C正确;
D、葡萄糖不能进入到线粒体中分解,必须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为CO2和H2O,D错误。
故选:ABD。
题图分析:图是真核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示意图,①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②是有氧呼吸第二和第三阶段,③④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甲为乳酸。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及意义,能结合图解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6.【答案】CD
【解析】解:A、题图为肉毒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由图示结构可知,肉毒毒素的单体是氨基酸,A正确;
B、构成该片段(多肽)的基本单体是氨基酸,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片段含有4个肽键,是由5个氨基酸分子形成的,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H3)2,R基有5种,因此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B正确;
C、由题干知,肉毒类毒素含有2条肽链,因此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2个氨基和2个羧基,它们的位置分别位于两条肽链两端,C错误;
D、由结构图可知,肉毒类毒素由氨基酸组成,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是C、H、O、N,由题干能够判断组成肉毒素的元素一定有C、H、O、N,但不能够判断组成肉毒素的元素一定只有C、H、O、N,D错误。
故选:CD。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该部分含有5个氨基酸分子,且这5个氨基酸的R基团依次是-CH2-C6H4OH、-H、-CH3、-CH2-C6H5、-CH2-CH(CH3)2.
本题结合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式,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主动运输 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 ② Ⅱ→Ⅰ 电子显微镜 流动镶嵌模型 浓度差
【解析】解:(1)物质A的跨膜运输能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图乙中,曲线②反映出物质进入细胞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说明物质运输方式与A相同。Ⅰ侧含有糖蛋白,代表膜外,如果物质A释放到细胞外,则转运方向是Ⅱ→Ⅰ。
(2)图甲中细胞膜的结构图是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该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得到的,该膜的模型被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3)图乙中曲线①反映出物质运输速率与浓度差有关。
故答案为:
(1)主动运输;物质运输逆浓度梯度进行;②;Ⅱ→Ⅰ
(2)电子显微镜;流动镶嵌模型
(3)浓度差
1、据图甲分析:物质A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其中B物质表示载体;Ⅰ侧含有糖蛋白,表示细胞膜外。
2、据图乙分析:①曲线图表示细胞外浓度与运输速率成正比,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曲线图②表示物质运输可逆浓度进行,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8.【答案】差速离心法 脂质和蛋白质 流动性 ⑥⑪⑫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⑨ 染色体 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ABCD
【解析】解:(1)分离各种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2)①为细胞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图中的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中心体,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内质网,结构⑤为核孔,结构⑥为细胞核,结构⑦为核仁,结构⑧为细胞壁,结构⑨为高尔基体,结构⑩为染色质,结构⑪为线粒体,结构⑫为叶绿体,⑥细胞核、⑪线粒体、⑫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的结构,结构⑤为核孔,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结构⑨为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5)结构⑩为染色质,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为染色体,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染色质有DNA和蛋白质组成,彻底水解可以得到氨基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故选ABCD。
故答案为:
(1)差速离心法
(2)脂质和蛋白质 流动性
(3)⑥⑪⑫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⑨
(5)染色体 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ABCD
分析题图:图示为动、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拼接示意图,左侧细胞无细胞壁、液泡、叶绿体,但具有中心体,可判断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右侧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可判断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中的结构①为细胞膜,结构②为中心体,结构③为核糖体,结构④为内质网,结构⑤为核孔,结构⑥为细胞核,结构⑦为核仁,结构⑧为细胞壁,结构⑨为高尔基体,结构⑩为染色质,结构⑪为线粒体,结构⑫为叶绿体。
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局部亚显微结构拼接示意图、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和功能、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乙 甲 藻蓝素和叶绿素 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 统一 水华
【解析】解:(1)乙是病毒,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蓝细菌,其虽然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
(2)甲是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丙是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二者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体现了不同类细胞之间具有统一性。
(3)在宏观上,蓝细菌大量繁殖会形成水华,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内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故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细胞核来判断。
故答案为:
(1)乙甲藻蓝素和叶绿素
(2)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核糖体统一
(3)水华
(4)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细胞核来判断
据图分析可知,甲是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乙是病毒,丙是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属于真核细胞。
本题结合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示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病毒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基本结构单位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0.【答案】无关 自 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 碘液 不科学 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 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ρ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
【解析】解:(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值属于无关变量,而在实验二中pH值属于自变量。
(2)实验一的操作步骤有错误,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最好选用碘液。
(3)由于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因此实验一的新鲜α-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
(4)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说明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ρ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
故答案为:
(1)无关 自
(2)将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恒温后再混合 碘液
(3)不科学因为温度会直接影响H2O2溶液的分解
(4)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ρH值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
分析表格: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淀粉的剩余量)。实验二探究的是某种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因此自变量是pH,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且在pH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在pH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要求考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正确区分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能对实验一进行修正,能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二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线上)(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线上)(含答案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