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1 感觉世界(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2.4 光和颜色(教案设计) 教案 2 次下载
- 2.5 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 2.6 透镜和视觉(教案设计) 教案 1 次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耳和听觉公开课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 2.3耳和听觉(2) | 日 期 |
| |||||||||||||||||
教学 目标 | 1.了解响度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2.了解知道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3.了解音色、响度、音调是乐的三个特征。 4.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几个途径 | |||||||||||||||||||
重点 难点 分析 | 重点:乐音的三个特征表示的含义;噪声的危害和防止 难点:响度、音调的区别 | |||||||||||||||||||
课程资源的准备 | 教师准备:图片,幻灯,收录机、录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发声齿轮、塑料硬片(或硬纸片)、铜锣、响铃、队鼓和彩色纸人以及闹钟。 学生准备:梳子、钢尺、塑料硬片(或硬纸片)、橡皮筋。一个纸炮。 | |||||||||||||||||||
教 学 预 设 | 调 控 对 策 | |||||||||||||||||||
准备引入] 小游戏:让每个学生放纸炮,并让几个学生上台操作,看看谁的纸炮发出的声音最响,谁的纸炮发出的声音最轻。 [课题揭示]为什么不同的同学做人纸炮声音会有高低呢? 演示:用一只锣鼓,分别让一个男生和女生敲击鼓面,比较两次声音哪次响?然后在锣鼓上放一些小泡沫碎片,再次让两位同学敲击锣,观察两次锣面上的小碎片哪一次跳得高? [新课展开] 二、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 我们听到的声音不但有强弱还有高低。 感受:让学生听一首《保卫黄河》大合唱。一边听一边感受:有没有高声部和低声部之分。 才艺表演:让学生推荐一位学习说一说“音阶”是指什么?并分别唱一唱。 引导:刚才我们从实验发现声音有强弱,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现在又发现声音还有一个特征:音调。你有什么疑问需要解释吗? 重新感受:再次感受蚊子与老虎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哪个动物的声音音调高?然后根据平时对蚊子的观察,思考:蚊子的声音是身体的哪个结构振动产生的?它振动时有什么特征? 小实验1:让学生用一把钢尺划过疏子尖,一次快速一次较慢,比较哪次声音高?两次疏子尖振动的快慢有什么不同? 小实验2:将钢尺置于桌面上,分两次将尺的一部份露出桌面,用手拔动尺,使尺上下振动,实验时,使两次尺离开桌面的长短有较大差别,然后注意观察两次声音的高低和尺振动的速度快慢。 讨论实验现象:疏子尖振动快时发出的声音高;尺振动快时发出的声音高。 振动的频率:物体振动有快慢,1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赫兹 结论: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就高;物体振动越慢,频率琥小,音调越低。比较:小孩与成年人、男同不与女同学的音调哪个高。 思考: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那么是不是物体振动了就一定会发出声音呢? 判断: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当蜜蜂和蝴蝶同时飞近你身体时,你是否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蜜蜂是靠什么结构的振动发声的?蝴蝶的翅在飞行时在振动吗?为什么你郐 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呢? 一、人的听域: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阅读:教材表格:“人和一些动物听到的一些声音频率范围” 一、超声波与次声波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人耳听不到。有些动物能听到,如蝙蝠。雷达测距的原理就是超声波测距。 次声波:小于20HZ的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 提问:两次锣鼓的声音的强弱与小碎片的跳动高低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 思考1:小碎片为什么会上下跳动? 思考2:锣鼓是怎么发出声音的? 思考3:两次敲击过程中锣面上下振动的幅度是否一样?哪次振动幅度大? 设问:你现在明白了两次声音有强弱的原因了吗? 物体的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振幅 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提问:你听过老虎叫和蚊子叫的声音吗?谁的响度大?为什么?响度的表示:分贝。 感受:让学生听一听老虎叫和蚊子叫的声音;继续听,并感受:老虎和蚊子的声音有高低吗?你觉得谁的声音更高?谁得声音低? 课堂练习:1.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哪个响度大?哪个音调高? 2.请举出两个响度不同的声音。3.请举出两个音调不同的声音。 师:这些声音的波形非常有规律,我们把这种声音叫做乐音,也可以理解为使人感到悦耳动听的声音叫做乐音。有些声音杂乱无章,使人听了烦燥不安,我们把这种声音叫做噪声。请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有关噪声的知识。 作业布置: 声音三要素辨析
|
| |||||||||||||||||||
课后 反思 |
| |||||||||||||||||||
科学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 耳和听觉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3节 耳和听觉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探究为什么要用两只耳来听,巩固小结,巩固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耳和听觉教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节 耳和听觉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防护耳聋,耳还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第3节 耳和听觉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3节 耳和听觉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听觉的形成,耳的作用,双耳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