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湘电子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套
小学信息技术湘电子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16课 网络信息辨真假表格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湘电子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16课 网络信息辨真假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设计,从我做起,维护网络正常秩序,练习与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课 网络信息辨真假教学目标1、了解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2、正确使用网络,学会辨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3、梳理个人在网上传播信息是应注意的事项内容分析:重点:如何应对不良信息辨别虚假信息维护网络正常秩序难点:提高辨别能力,负责的发布信息学生分析:学生已有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十分重要。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设计2.关于教-学流程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3.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1)学生上机操作的任务和目标;浏览网页,说说你遇到哪些需要辨别真假的信息?(2)教师计划使用哪些课件,百度4.学习时间:非上机时间 1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30 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 无 ,大约用 0 分钟 二、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引 入 为什么孙悟空能识别白骨精的变化?
在网络生活中,我们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辨别真伪信息?新课学 习一、面对不良信息和诱惑的侵扰,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只要我们使用互联网,就无法避免受到其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分析典型事例,明确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面对这些不良信息和诱惑的侵扰。
案例一:男子在微信朋友圈辱骂交警遭拘留思考: 在这个案例中,你认为王某正确使用互联网了吗?为什么?在使用互联网时,你认为哪些信息是不应该分享和转发的?
案例二: 沉迷网络游戏,三个月花掉父母三万多元存款
思考:在这个案例中,你认为小辉做错了什么?为什么?面对网络游戏的诱惑,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二、辨别虚假信息,终结谣言
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容易被获取与分享,但同时网络中的虚假信息也越来越多。很多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随意分享和转发虚假信息,造成了谣言泛滥、虚假信息成灾的现象。虚假信息一旦经过网络传播,不仅会给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有时还会引发公众恐慌,严重时还会扰乱社会秩序。
三、从我做起,维护网络正常秩序
1.举报不良信息,传递正能量
面对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除了甄别和远离之外,我们还可以向“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承担起合格网民的责任和义务。该举报中心为网民提供了在官方网站提交相关信息和拨打12377电话进行举报两种方式。
2.提高辨别信息真伪能力
在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发布者。如果不能明辨是非,随意发布谣言或是转发虚假信息,都可能给他人带来伤害,当然,自己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每个人的网络发声都必须做到谨慎、守法。
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基本方法:
根据信息来源途径辨别。不要盲目地相信得到的信息。多渠道地获取信息。根据原有的经验辨别。向权威机构核实。四、练习与思考
1.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你对正确使用互联网有了哪些新的认知?2.如果今后在网络中发现了谣言或者违法信息,你会怎么做呢?3.你愿意把举报不良信息的方法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或朋友吗?4.对健康使用网络,不沉溺于虚拟时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湘电子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15课 网络安全小卫士表格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设计,案例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湘电子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网络交流与网络安全第14课 电子邮件应用表格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电子版(2019)六年级上册第13课 网络交流小快手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版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