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九年级化学下册精讲精练(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精品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精品习题,文件包含102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1021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0.2.1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考点精讲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
1. 中和反应
(1)概念: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
酸溶液中H+和碱溶液中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即H++OH-=H2O。
(3)中和反应的判断
①中和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②生成盐和水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等也会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
2. 中和反应的探究
(1)实验步骤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2)实验现象:滴入酚酞溶液,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滴入稀盐酸后,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3)实验结论: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特别注意:
(1)该实验最好不要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2)滴加稀盐酸时,要边滴加边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立即停止滴加,这样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反应。
【典型例题】
(2022年河南省中考)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在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干燥剂,这是因为浓硫酸具有______(填字母)。
a.酸性 b.吸水性 c.氧化性 d.脱水性
(2)请简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3)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①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示意图,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该反应的式子可写为______。
②若向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再向其中滴入稀盐酸至过量,则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
(4)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除可用作调味品外,还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晾晒海水所得到的粗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泥沙)和可溶性杂质(CaCl2、MgCl2、Na2SO4),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对粗盐样品进行除杂提纯的过程。
①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______(填“烧杯”“漏斗”或“玻璃棒”)。
②固体甲中所含有的难溶性物质为BaSO4、______、CaCO3和BaCO3。
③请设计实验验证溶液乙中所含有的杂质。______(简要叙述实验步骤及现象)
(5)工业废水需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以免造成水体污染。某造纸厂欲排放200t含NaOH的废水,其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用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来处理该废水至中性,需要这种废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技巧方法】
中和反应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一样,是特征反应,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部分,复分解反应包含中和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中和胃酸,因它有很强的腐蚀性,会损害肠胃。
【拓展延伸】
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即用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①实验过程:
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溶液刚刚变为无色为止。
②实验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红色变浅,最终变为无色,手摸烧杯感到发烫。
③结论:
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针对训练】
1.(2022·广西贵港·中考真题)如图是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成的氯化钾由离子构成
B.反应前后氯离子的数目不变
C.反应的实质是OH-与H+结合生成H2O
D.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只有K+、Cl
2.(2022·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D.图乙曲线的d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
3.(2022·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常温下取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能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
A.加入碳酸钙粉末,有气泡产生
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C.加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D.测定溶液的pH,pH=7
4.(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下列是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其中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A.Mg(OH)2 B.Al(OH)3 C.MgCO3 D.FeSO4
5.小明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方案
使用的试剂
判断的方法
A
铁粉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B
氢氧化铜
如果蓝色固体消失,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C
硝酸银溶液
如果有白色沉淀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D
紫色石蕊试剂
如果溶液变成红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A.A B.B C.C D.D
6.向盛有酚酞试液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到液体呈无色.为了探究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所选试剂不正确 的是( )
A.碳酸钙 B.镁条 C.pH试纸 D.稀硫酸
7.(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帅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
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
(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
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l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
_______
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
②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4)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
(5)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___。
A.Mg B.CuO C.KCl D.Na2CO3
(6)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
【知识点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1. 改良酸性土壤
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调节土壤的酸碱性,以利于农作物生长。例如,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导致一些地方的土壤酸性增强,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其酸性。
2. 处理工厂废水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可加入硫酸进行中和。
3. 用于医药
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过量时,会造成消化不良,甚至产生胃病,通常服用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如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除蚁酸,使叮咬处很快肿成大包而痛痒,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物质的溶液,就可减轻痛痒。
特别注意:
皮蛋中因含有碱性物质而有涩味,可以往皮蛋中加入食醋以中和皮蛋的涩味。
【典型例题】
1.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蚊虫叮咬后涂抹肥皂水止痛消肿 B.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硫酸
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稀盐酸除铁锈 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蚊虫叮咬后涂抹牙膏可止痒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3.下列没有运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氨气
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4.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洗洁精去除油污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技巧方法】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图1 图2
(1)操作(如图1)
(2)现象:滴加稀盐酸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开始是红色,最后变为无色。
(3)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OH +HCl===NaCl+H2O。
(4)实质:酸中的H+与碱中的OH-结合生成H2O(H++OH-===H2O)。(如图2)
(5)中和反应情况分析
①酚酞作用:帮助判断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的发生。
②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及溶质成分的判断:
Ⅰ.酸入碱(将盐酸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中)(如图3)
图3
Ⅱ.碱入酸(将氢氧化钠滴入含有酚酞的盐酸中)(如图4)
图4
【拓展延伸】
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判断方法
(以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为例)
方法
判断依据
注意事项
方法一
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以用酸中和碱为例)
①先在碱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②为防止酸过量,应逐滴加入酸,并不断搅拌;
③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恰好完全中和
方法二
借助反应中的温度变化(以用酸中和碱为例)
①先测量加入烧杯中碱溶液的温度;
②边加酸液边不断搅拌并及时测量记录溶液的温度
方法三
借助反应中溶液pH的变化(以用碱中和酸为例)
①先测出酸溶液的pH;
②逐滴加入碱溶液,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溶液的pH;
③须保证溶液的pH≥7,才能证明反应发生
【针对训练】
1.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氢氧化钙溶液处理废水中的残余硫酸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2.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洗洁精去除油污
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3.甲、乙两化工分布在某排污渠两岸(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甲厂附近a处水样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则乙厂排放到b处水中的物质可能是( )
A.BaCl2、HCl B.H2SO4、Ba(NO3)2
C.MgSO4、NaCl D.H2SO4、MgCl2
4.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研究。
【实验一】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下实验来进行。
将稀盐酸逐滴匀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数字化仪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1、图2所示。
图1、图2均能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图1能证明中和反应的判断依据是 。由图2还能得出的其他结论是 。
【实验二】取少量难溶的氢氧化镁置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到浑浊液,再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 现象,就可说明反应已经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反思】在敞口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同学们认为产生意外现象是因为 而变质,变质后的物质和盐酸反应生成了 气体。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三】用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证明酸与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1)在试管①和②中加入等质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在试管②里加入一些固体氢氧化钠和无水醋酸与无水硫酸铜粉末混合,一段时间后试管②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先变蓝,说明有水生成,从而证明中和反应发生了。
(2)小艺认为上述对照试验不能证明酸与碱发生了中和反应,小艺的理由是 。你认为应怎样改进试验? 。
【实验四】利用图2所示的原理来证明酸与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1)在盛有10mL浓硫酸的烧杯中倒入5mL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温度迅速上升,由此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中和反应。小涵认为该实验不能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小涵的理由是 。
(2)该实验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考点达标
1. (2022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从不同的角度认识NaOH+HCl=NaCl+H2O。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基本反应类型∶该反应为中和反应
B. 反应实质∶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C. 反应物∶氢氧化钠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 读法∶氢氧化钠加氯化氢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加水
2.(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3.(2021年广西百色市中考)下列实际应用中,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
C.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4.(2021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 在通常情况下,某实验小组借助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 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 b点时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5.(2021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6.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P点时,溶液中至少含两种溶质
C.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D.从M﹣N点反应放出的热量逐渐增大,随后逐渐减少
7. [2021·呼和浩特]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的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
B.向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铝和镁至过量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8.(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中考) 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 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 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的
C. 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 用pH试纸测混合液pH,测得pH等于7
9.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 关该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红色
C.该图表示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该反应后溶液中的微粒只有Na+和Cl﹣
10. 往稀盐酸里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Na+
B. 表示Cl-
C.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后溶液呈红色
巩固提升
11.(2021年中考重庆A卷) 向盛有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入Ba(OH)2溶液,烧杯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a→b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B. b→c段有水生成
C. b点溶液溶质为硫酸铜
D. d点沉淀质量与b点沉淀质量相等
12. (2021年内蒙古赤峰市中考)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的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尖子生必备考点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化学肥料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11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112化学肥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优秀精练,文件包含1113复分解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精讲精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1113复分解反应-九年级化学下册精讲精练人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