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5讲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学案
展开专题三 中国古代的经济与社会生活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政治、社会生活赖以存在的重要前提,也是解释政治与社会制度变革和演进的基础。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的农耕文明达到很高水平,工商业发展。同时,中国古代在饮食、劳作方式、商贸活动、居住、交通、医疗卫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生活相互促进,推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第5讲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区域开发以及两宋在经济方面的新变化。
2.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3.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4.了解中国古代的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主要时期的经济发展
时期 | 经济政策(制度) | 农业 | 手工业 | 商贸 |
原始 社会 | — | ①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渔猎采集,学会用火 ②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定居,从事原始农业,使用陶器 | 骨针、陶纺轮、坯车 | 出现交换,商业贸易出现 |
商、西周 | 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集体耕作) | 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使用木、石、骨材质工具,少量青铜农具 | 青铜器 | 商人出现(商朝);工商食官;使用贝币,出现契约;《周礼》载有借贷纠纷 |
春秋 战国 |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土地私有 | 铁制农具推广;铁犁牛耕;小农经济;重视水利,如都江堰、郑国渠 | 冶铁技术;手工业分工细密 | “工商食官”格局被打破;货币流通广,形制不一;出现商人云集的中心城市;实物借贷普遍,货币借贷出现 |
汉代 | 前期与民休息;汉武帝经济管控: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重农抑商;汉光武帝清查垦田、释放奴婢 | 龙首渠;井渠法;翻车 | 提花机 | 货币、车轨、度量衡得到统一,促进商品流通;丝绸之路兴起;契约普遍 |
续 表
时期 | 经济政策(制度) | 农业 | 手工业 | 商贸 |
魏晋 南北 朝 | 北方均田制、租调制;具有庄园色彩的坞堡(集体劳作,自给自足) | 南方开发,土地开垦,作物增加;灌钢法制作农具;马钧改良翻车 | 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明显进步;制陶业使用匣钵 | 北方战乱频繁,商业受到很大破坏,多采用实物交易;南方商业发展较稳定,货币交易繁荣;对外丝路贸易受阻 |
隋唐 | 隋朝广设仓库,积储丰富;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后期实行两税法 | 曲辕犁、筒车;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体系 | 制陶业工具进步 | 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海上丝绸之路,设市舶司;出现“飞钱”;契约广泛应用;坊市制 |
辽宋 夏金 元 | 政府推动农业发展 | 稻麦复种;经济作物,结构突破;棉花推广;边疆开发 | 五大名窑;矿冶业;普遍用煤;印刷业、造纸业(文化普及) | 坊市制瓦解;商业繁荣;基层市场;榷场贸易;出现纸币;海外贸易,设市舶司;城市兴盛 |
明清 时期 | — | 高产作物玉米等推广种植,粮食产量增加;多种经营,经济作物品种多、种植广;农户兼营产品初级加工 | 开设工场、自由雇佣 | 白银涌入;长途贩运、商业资本集聚、商帮兴起;商业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朝贡贸易,十三行;钱铺(新式金融机构)、庄票出现 |
【解析·重点】
探究1 经济重心的南移
材料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这种耕作方式要求收麦与插秧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平原地区稻麦复种规模大于山区。南宋时,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高。
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
地区 | 主要地形 | 平均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苏州、湖州、 常州、秀州 | 平原 | 104 |
续 表
地区 | 主要地形 | 平均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温州、台州 | 丘陵 | 55 |
歙州、睦州 | 山区 | 30 |
——摘编自《中国通史》等
[问题]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结论] 示例
题目: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对南方开发的影响。
论述: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两宋交替之际,大批中原人口南移,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北方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生产工具的传入,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开发,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高。再加上平原地区的生产条件相对优越,因此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
[深化拓展]
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规律
1.交易场所: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时期出现专业性的集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民众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媒介;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5.商人地位:商人由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古代士农工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6.生产关系: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采用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
7.经营环境:政治环境及政策对商业的影响逐渐加深。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时间 | 两晋之际 | 中唐 | 两宋之际 |
原因 | 北民躲避战乱南下,带去先进技术、工具及大批劳动力;南方蕴涵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相对稳定 | 安史之乱爆发,北民再度南迁 | 北宋灭亡,中原人口南渡 |
续 表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影响 | 南方逐步得到开发 | 南方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 |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带动了南方文化的进步 |
探究2 经济领域的发展
材料一 元明以前中国的主要衣用植物是丝、麻、葛类,明代《大学衍义补》记载:“汉唐之世,远夷虽以木棉入贡,中国未有其种……宋元之间,始传其种入中国。”北宋时期,福建、广东一带棉花种植已十分发达,北宋《文昌杂录》称“闽岭以南多种木棉,土人竞植之”。南宋传到江浙一带,元代的江西、江浙等行省都有种植。到了明代棉花已经在北方黄河流域大量种植,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棉花“宋末始入江南,今则遍及江北与中州(今河南一带)矣”。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
材料二 明中期起,徽州商人在江南经营棉布业极为突出。正德、嘉靖时,徽商程楷兄弟,东贾吴,北贾鲁,“乃吴、鲁人皆乐与少君兄弟游”。嘉靖时,歙县程氏、潘汀州和潘仕等皆曾在苏州经营布业。嘉靖、隆庆时人潘次君者,在江淮业盐,南京业典当,浙江业粮食,而在吴地经营棉布。又如吴良儒,即在吴淞江一带,“以泉布起”,经商的同时,时时奉母起居,“捆载相及,月计者月至,岁计者岁输”,以尽孝道。
——摘编自范金民《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在下图中用“→”描绘出棉花在中国传播的路径,结合所学,分析棉花引种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影响。
(2)明朝中期开始,农业、商业领域均出现一些新现象,据以上材料加以说明。请补充一则明朝手工业领域出现新现象的史实。
[结论] (1)依据材料一在地图中准确标记出“起点—途经地区—终点”即可(北宋时期,福建、广东一带;南宋传到江浙一带;元代的江西、江浙等行省;明代的北方黄河流域等)
影响:棉花引种后逐渐推广,促进了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改变农业生产结构,突破农业产品种植种类,为棉纺织业和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改善了人们衣着材料的构成。
(2)说明:作为经济作物的棉花广泛种植;实力雄厚的徽商经营棉布业。
补充:棉布业的发展促使松江发展为工商业市镇。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规律、原因、影响及启示
1.规律: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向沿海转移。
2.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移,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补充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3.影响
(1)海外贸易:南方经济发展,海上交通运输改善,促进宋元时期海上贸易发展。
(2)城市发展:推动南方工商业城市数量增多,商品经济发达。
(3)人口分布:南方人口增加,户口分布南多北少。
(4)文化教育:促进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南方在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5)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6)生态环境:南方地区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
(7)风俗习惯:南方经济地位上升,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升,其风俗习惯推广到全国,如饮食、语言、信仰等。
4.启示: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力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引进、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应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的辩证统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建构·体系】
下表为某同学根据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整理的关键词。
时期 | 关键词(5个) |
春秋战国 | 铁犁牛耕、水利工程、商业繁荣、重农抑商、小农经济 |
秦汉时期 |
|
隋唐时期 |
|
宋元时期 |
|
明清时期 |
|
[问题] 参照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将其他时间段的关键词补充完整。该同学计划深入研究制约中国古代经济向近代转型的因素,他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提示] 补充:秦汉时期: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重农抑商、庄园经济、丝绸之路。隋唐时期:轻徭薄赋、筒车、曲辕犁、坊市分开、重心南移。宋元时期:稻麦复种、经济作物、五大名窑、城市繁荣、重心南移。明清时期:高产作物、雇佣劳动、白银流入、工商市镇、发展迟滞。
制度因素:如土地私有制导致的土地兼并,很难实现社会财富的积累,无法使财富转化为商业资本。
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经济结构因素: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封闭性、分散性不利于市场的发育,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社会思想观念因素:以农为本的思想,导致民间资本大量流向土地,而非用来经营工商业。
1.(2020·江苏卷,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
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C 根据材料“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可知,商代青铜器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意义,这反映出当时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铜农具不代表青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商代的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且精耕细作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排除B项;全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
2.(2021·全国乙卷,25)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
郡名 | 西汉末 | 东汉中期 |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 56 771 | 20 123 |
太原(今属山西) | 169 863 | 30 902 |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 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 359 316 | 528 551 |
汝南(今河南东南、 安徽西北) | 461 587 | 404 448 |
豫章(今属江西) | 67 462 | 406 496 |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 21 092 | 212 284 |
据上表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解析:A 表格中呈现的是西汉末期和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的变化。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原地区民户数量,除南阳有所增多外,代郡、太原、汝南地区民户数量都明显下降,而长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等地区的民户数量明显增多,说明此时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A项正确;南方民户数量明显增多,说明南方经济发展迅速,这有利于改善南北经济的不平衡状态,排除C项;东汉中期正是豪强大族势力上升时期,排除B项;表格中地区户数有增有减,并不能说明个体农耕经济的衰退,排除D项。
3.(2021·山东卷,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B 图中主要产粮区集中分布于黄河下游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还有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的一些地方,但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表明图示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有南移迹象但仍在北方,结合所学可知,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故选B项;秦汉时期,我国经济重心是在北方,而且西北地区应该是主要产粮区,这与示意图的分布不一致,排除A项;宋元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所以主要产粮区应该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C项;明清时期,我国经济重心稳定在南方,所以主要产粮区集中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与示意图的分布不符,排除D项。
4.(2022·全国甲卷,26)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解析:D 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商品多为手工业产品,而输入商品多为奢侈品,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意味着当时贸易出口量较大,说明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D项正确;进口商品是奢侈品,不是基本生产资料,排除A项;汉朝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外贸在国家财政中所占比重,排除C项。
5.(2019·全国Ⅰ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解析:D 大运河沟通南北自隋唐以来一直存在,不能称之为“变革”,A项不正确。“明中后期”土地政策未作调整,即使有调整,也是全国性的普遍影响,B项不正确。张居正改革,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但不会造成区域分工的影响,C项不正确。棉花在明初引种山东,之后得到迅速推广和发展。到明朝中期,山东成为北方最重要的产棉区。东昌府地处鲁西南平原地区,当地自然条件和黄河泛滥堆积而成的沙质土壤,特别适宜棉花的生长,加上靠近大运河,逐渐发展为山东的商品棉产地。元朝以来,江浙一带由于推广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发达,到明中后期,江南人口增长快,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大量人口从事民营手工纺织业,民营手工纺织业甚至超过官营纺织业,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可见,棉产区、棉纺织业区的区域分工是地区经济差异的结果,D项正确。
6.(2022·广东卷,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的瓷器从广州出口,“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有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明中叶以后,在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民营手工业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颇受欢迎”的说法夸张,且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明显削弱”,排除D项。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总结中国古代史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总结中国古代史学案,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古代中国中央管理体系的变革,古代中国地方管理体系的变革,古代中国选官,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全面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20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20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8讲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第8讲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解析·重点,建构·体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