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福州市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
展开福建省福州市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
1.(2020·福建福州·二模)化学与科技、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京沪干线”使用的光导纤维是硅单质
B.“蛟龙号”使用的银锌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人造太阳”通过核聚变释放巨大能量,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中国天眼”使用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2.(2020·福建福州·二模)绿原酸是中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抗病毒有效药理成分之一。关于绿原酸的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分子式为 B.可溶于水也可溶于乙醇
C.1mol最多可和3mol NaOH反应 D.分子内有9个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3.(2020·福建福州·二模)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和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大
非金属性:S>C
B
将NaCl晶体分散在乙醇中,用激光笔照射
出现光亮的通路
该分散系为胶体
C
向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
D
向填充有经硫酸处理的导管中吹入乙醇蒸气
固体由橙色变为绿色
乙醇具有氧化性
A.A B.B C.C D.D
4.(2020·福建福州·二模)一种零价铁纳米簇可用于水体修复,其处理三氯乙烯()所形成原电池如图所示。水体中,,等离子也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价铁纳米簇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
B.反应①在正极发生,反应②③④在负极发生
C.③的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
D.三氯乙烯脱去3mol Cl时反应①转移6mol电子
5.(2020·福建福州·二模)实验室制取干燥纯净的Cl2,其中合理的装置是(气体流向从左到右)
A.制Cl2 B.净化Cl2
C.收集Cl2 D.尾气处理
6.(2020·福建福州·二模)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与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X与Z同主族,且Z的核电荷数是X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B.简单离子半径:
C.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含共价键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W
7.(2020·福建福州·二模)常温下,向20mL0.10mol•L-1醋酸溶液中滴加0.10mol•L-1NaOH溶液,滴加过程中测得pH与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7
B.由水电离出的c(H+):a>b>c>d
C.由图可知,醋酸Ka的数量级为10-6
D.b与d之间的任意一点c都有:
8.(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下列服饰主要成分为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是
A.真丝纱巾 B.亚麻衬衫 C.尼龙袜 D.羊皮靴
9.(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下列化学符号表达正确的是
A.的比例模型:
B.结构示意图:
C.的结构式:
D.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0.(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甲苯与高锰酸钾溶液混合振荡
水层紫红色褪去
苯环对甲基有活化作用
B
、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
溶液呈红色
不与反应
C
氯化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产生沉淀继而溶解
氢氧化铜有两性
D
用铂丝蘸取白色粉末在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该白色粉末是钠盐
A.A B.B C.C D.D
11.(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离子液体是低温或室温熔融盐,某离子液体中的阳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形成的离子液体可导电
B.该离子中存在大键
C.离子液体中存在离子键
D.存在4种不同环境氢原子
12.(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则该有机物的结构有
A.10种 B.12种 C.14种 D.16种
13.(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前四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Z同周期,Z、W同主族;X、Y、Z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X、Y、Z、W、Q五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为60。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原子半径X
D.它们基态原子最外层上都有未成对电子
14.(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我国青藏高原的盐湖中蕴藏着丰富的锂资源,已探明的储量约三千万吨,碳酸锂制备高纯金属锂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锂可保存在煤油中
B.使用复合助剂有利于碳酸钾的分解
C.“粉碎”是为了增加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D.真空热还原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
15.(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某医用超声清洗器带有臭氧消毒功能,其臭氧电解发生器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阳极可能的副产物有、
B.阴极电极反应是
C.装置所用的离子交换膜是阴离子交换膜
D.容器内壁可用不锈钢、陶瓷、橡胶等材质
16.(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三甲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使用铜催化剂将,二甲基甲酰胺[,简称]转化为三甲胺的合成路线。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单个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装示物质吸附在铜催化剂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历程中发生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B.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
C.铜催化剂的作用之一是吸附反应物形成更稳定的反应中间体
D.若完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的能量
17.(2021·福建福州·统考二模)将溶液分别滴入溶液(、),所得溶液中的的负对数[]与滴入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表示的是滴定溶液的曲线
B.、两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相等
C.将、两点所对应的溶液过滤后等体积混合溶液无明显现象
D.根据点坐标,可计算曲线Ⅱ对应溶液中约为
18.(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通过科技助力“碳中和”,体现绿色环保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碳纤维与树脂复合材料,对比传统金属材质,碳纤维密度小、强度高
B.冬奥会火炬用加入金属盐类的氢气为燃料,火焰并非淡蓝色是由于金属盐类的焰色反应,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冬奥会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代替氟利昂等制冷剂,具备环保节能、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优点
D.冬奥会颁奖花束所用的编织材料是以羊毛为原料的绒线,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19.(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1,4-环己二酮是一种重要的医药、液晶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4-环己二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C.不存在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
D.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消去反应
20.(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电石乙炔法合成醋酸乙烯的反应原理为、(醋酸乙烯)。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所含离子总数为
B.的氢氧化钙水溶液中所含数目为
C.标准状况下,11.2L乙酸中含氢原子数目为
D.1mol醋酸乙烯中键数目为
21.(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在我国,粉煤灰排放量是仅次于尼矿的工业固废。粉煤灰的主要组成为、,含少量、CaO等,可利用酸碱联合法回收粉煤灰中和,回收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低温拜尔法反应原理之一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浸后,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粗硫酸铝晶体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C.还原焙烧的主要反应为
D.低温拜尔法所得滤液不可循环利用
22.(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苯与的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的催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历程,苯与的催化反应可生成溴苯、邻二溴苯
C.苯与的催化反应决速步伴随着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D.从反应速率角度,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主反应为取代反应,原因是该反应活化能更低
23.(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的溶液中:、、、
B.的溶液中:、、、
C.加铝粉能产生大量的溶液中:、、、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24.(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备晶体碘
B.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证明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
D.证明水是极性分子
A.A B.B C.C D.D
25.(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离子液体有助于盐湖水提锂,其结构式如下图。其中X、Y、Z、W、E、Q均为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Q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E>W>Y
C.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
D.简单离子的半径:Q>E>W>Z
26.(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盐酸羟胺(NH3OHCl)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和显像剂,其化学性质类似NH4Cl。工业上主要采用图1所示的方法制备。其电池装置中含Fe的催化电极反应机理如图2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Pt电极是正极
B.图2中,A为H+和e-,B为NH3OH+
C.电池工作时,每消耗2.24LNO(标准状况下),左室溶液质量增加3.3g
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区溶液的pH均下降
27.(2022·福建福州·统考二模)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室温下,用的滴定10.00mL浓度均为的NaOH和的混合溶液,所得电导率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混合溶液中:约为
B.b点的混合溶液中:
C.c点的混合溶液中:
D.a点→c点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参考答案:
1.B
【详解】A.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A错误;
B.银锌蓄电池放电时是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正确;
C.核聚变是原子核内部的变化,化学变化只研究到原子,原子核内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即核聚变、核裂变均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
D.碳化硅是无机物,不属于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D错误;
故选B。
2.C
【分析】绿原酸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1个酯基、3个醇羟基和1个羧基,根据结构简式中各官能团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6H18O9,选项A正确;
B.绿原酸中含有酚羟基、酯基,同时也含有多个醇羟基和羧基,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它可溶于水也可溶于乙醇,选项B正确;
C.每个绿原酸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1个酯基和1个羧基,1mol最多可和4mol NaOH反应,选项C不正确;
D.根据苯环中12个原子共平面、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绿原酸中如图红色圈中的碳可能共平面,则共有9个碳,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3.B
【分析】
【详解】
A.根据等浓度的和溶液的pH,可判断H2CO3的酸性比H2SO3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亚硫酸不是S元素最高价含氧酸,所以不能判断C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A错误;
B.分散系中出现光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效应,这是胶体的性质,B正确;
C.若溶液中存在Ag+,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会有白色的AgCl沉淀,故不能排除Ag+干扰,C错误;
D.具有强氧化性,被乙醇还原后变为绿色,证明乙醇具有还原性,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由原理图可知,零价铁纳米簇反应生成Fe2+,A错误;
B.由图可知反应①②③④均为得电子的反应,所以都在正极发生,B错误;
C.由原理图可知,反应③是由O2转化为OH-,故电极方程式为O2 +4e- + 2H2O= 4OH-,C错误;
D.由原理图可知,三氯乙烯脱去氯变成乙烯,C原子化合价从+1价转化为-2价, 1 mol三氯乙烯转化得到6 mol电子,脱去3mol氯原子,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实验室利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选项中缺少加热装置,故A错误;
B.浓盐酸易挥发,制得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及水蒸气,必须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干燥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故B错误;
C.氯气有毒,密度大于空气,通过集气瓶排空气并进行尾气处理,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长进短出,故C正确;
D.氯气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应用倒扣的漏斗进行尾气处理以免引起倒吸,故D错误;
答案选C。
6.A
【分析】由题可知,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由X与Z同主族且Z的核电荷数是X的2倍可知,X为O元素,Z为S元素,则W为Cl元素,Y与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则Y为Na元素。
【详解】A.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为H2O,Z的简单氢化物为H2S,非金属性O>S,则H2O的稳定性大于H2S,A正确;
B.离子半径比较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序数大半径小;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因此离子半径大小为S2->Cl->O2->Na+,B错误;
C.X、Y组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有共价键,C错误;
D.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HClO4 > H2SO4, 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点滴终点b点滴加NaOH溶液20mL时,完全中和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m>7,选项A错误;
B.酸和碱抑制水的电离,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a、d点分别为酸及盐的溶液,且酸或碱的浓度较大,抑制程度较大, b点为醋酸钠溶液促进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H+)b点最大,选项B错误;
C.由图a点可知,醋酸Ka==10-4.6,数量级为10-5,选项C错误;
D.b与d之间的任意一点c均为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且,故均有,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8.C
【详解】A.真丝是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A不符合;
B. 亚麻是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B不符合;
C. 尼龙常指聚酰胺纤维或聚酰胺树脂,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符合;
D. 羊皮是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D不符合;
答案选C。
9.C
【详解】
A.C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半径,的比例模型: ,A项错误;
B.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铝离子,结构示意图: ,B项错误;
C.在HClO分子中,O原子与H原子和Cl原子分别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的结构式为,C项正确;
D.水为弱电解质,不能写成离子形式,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项错误;
答案选C。
10.A
【详解】A.甲苯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苯甲酸,现象为水层紫红色褪去,原因为:甲苯苯环对甲基有活化作用,A正确;
B.、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显红色,并不能说明不与反应,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反应中KI少量氯化铁过量,而实际上无论哪个少量都不影响实验现象,因为与的反应是可逆反应,B错误;
C.氯化铜溶被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氢氧化铜沉淀、继续加氨水,氢氧化铜溶于氨水,因为生成了铜氨配合离子,不能说明氢氧化铜有两性,C错误;
D.焰色反应呈黄色,只能说明有钠元素,不能说明是钠盐,D错误;
答案选A。
11.D
【详解】A.该离子液体低温或室温为熔融盐,与Cl-形成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可导电,A项正确;
B.由图可知中间环状形成有大键,5个原子共用6个电子,B项正确;
C.低温、室温为熔融盐、有阳离子,故离子液体中存在离子键,C项正确;
D.由图可知,存在6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分别为左侧甲基1种,亚甲基1种,环上3种,右侧甲基1种,D项错误;
答案选D。
12.B
【详解】C5H10O3的不饱和度为1,两分子C5H10O3能够发生酯化反应脱去两分子的H2O,说明C5H10O3有一个羟基和一个羧基,符合题意的结构可看成C4H9COOH中烃基上H被—OH代替所得,C4H9COOH的结构简式有:CH3CH2CH2CH2COOH、CH3CH2CH(CH3)COOH、(CH3)2CHCH2COOH、(CH3)3CCOOH,其中烃基上所含氢原子种类依次为4、4、3、1种,则—OH代替烃基上的H所得符合题意的结构有4+4+3+1=12种;答案选B。
13.D
【详解】X、Y、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三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X是氢,Y是碳,Z是氧;W和氧同族,所以W是硫;五种元素核外电子数之和是60,所以Q是铜。
A.碳原子半径比氧原子大,A项错误;
B.氧的电负性比硫大,B项错误;
C.由其中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碳酸铜、氢氧化铜都不溶于水,C项错误;
D.上述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都不是满电子,所以一定会有未成对的电子存在,D项正确;
答案选D。
14.A
【分析】碳酸锂高温焙烧之后生成氧化锂、二氧化碳,粉碎,加入还原剂生成锂,化学反应为;
【详解】A.Li的密度小于煤油,锂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应该保存在液体石蜡中,A项错误;
B.碳酸锂高温焙烧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复合助剂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促进碳酸锂分解,故使用复合助剂有利于碳酸锂的分解,B项正确;
C.“粉碎”可以使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加快反应速率,C项正确;
D.铝还原性强,化学反应为,D项正确;
答案选A。
15.B
【详解】A.阳极反应是3H2O-6e-=O3+6H+,副反应是2H2O-4e-=O2+4H+,副反应中没有NO,A项错误;
B.阴极反应为,B项正确;
C.离子交换膜应该是阳离子交换膜,由氢离子导电,C项错误;
D.容器内壁不能用不锈钢、橡胶,因为不锈钢会与固体酸反应,橡胶易与O3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16.D
【详解】A.(CH3)2NCHO(g)与H2(g)反应最终生成N(CH3)3(g)过程中N-C与H-H键一定会断裂,故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断裂,A项正确;
B.看历程最后一步中出现了最大能量-1.02-(-2.21)eV=1.19eV,B项正确;
C.铜催化剂的作用之一是吸附反应物形成更稳定的反应中间体,图中可见反应中间体能量低,稳定,C项正确;
D.该反应的总反应由(CH3)2NCHO(g)转化为N(CH3)3(g),但1.02eV为单个(CH3)2NCHO(g)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17.B
【详解】A.Ksp AgCl< Ksp AgBr,AgCl沉淀先生成,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对应的氯离子浓度负对数更小,故曲线Ⅱ表示的是滴定溶液的曲线,A项错误;
B.在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Ag+)+c(H+)=c(OH-)+c(X-),溶液是中性,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加入的NaX是相等的,两种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相等,A、B两点c(X-)基本相等,为保证等式成立,两种溶液中银离子浓度相等,B项正确;
C.溴化银溶解度平衡常数更小,当二者混合后,溴离子争夺氯化银中的银离子,会有更多的溴化银生成,现象是有溴化银黄色沉淀生成,C项错误;
D.Ksp AgX=c(Ag+)·c(X-),-lgc(X-)=8,c(X-)=10-8mol/L,混合后溶液体积为60mL,银离子浓度小于0.1mol/L,小于,D项错误;
答案选B。
18.B
【详解】A.碳纤维与树脂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的特点,故A正确;
B.某些金属元素灼烧会发出颜色,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加大了二氧化碳的消耗,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减缓了气候变暖,故C正确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B。
19.C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判断分子式为,A错误;
B.分子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因此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
C.不饱和度是3,因此不存在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C正确;
D.含有羰基,能发生氧化、还原、加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20.A
【详解】A.的物质的量为,CaC2由Ca2+和组成,则1mol CaC2所含离子总数为,A项正确;
B.未知溶液体积,不能计算物质的量,数目不确定,B项错误;
C.标准状况下,乙酸不是气体,不能计算物质的量,C项错误;
D.醋酸结构式为,乙烯结构式为,单键由键组成,双键由1个键和1个π键组成,则醋酸含键数目为,D项错误;
故选:A。
21.D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加入硫酸溶液熟化时,氧化铝、氧化铁溶于硫酸溶液得到可溶性硫酸盐,氧化钙与硫酸溶液反应得到微溶的硫酸钙,二氧化硅不与硫酸溶液反应,水浸、过滤得到含有二氧化硅、少量的硫酸钙的滤渣和含有可溶性硫酸盐的滤液;滤液经结晶、脱水得到硫酸盐晶体,硫酸盐与碳粉高温条件下,焙烧得到粗氧化铝,向粗氧化铝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氧化铝转化为偏铝酸钠,过滤得到偏铝酸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发生低温拜尔法反应后,过滤得到含有氢氧化钠的滤液和冶金级氧化铝,滤液可以重新溶解粗氧化铝而循环使用;向滤渣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浸出得到硅酸钠溶液。
【详解】A.由分析可知,水浸后,滤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含有硫酸铁晶体的粗硫酸铝晶体,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二氧化硅、少量的硫酸钙,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还原焙烧发生的主要反应为硫酸铝与碳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偏铝酸钠溶液发生低温拜尔法反应后,过滤得到含有氢氧化钠的滤液和冶金级氧化铝,滤液可以重新溶解粗氧化铝而循环使用,故D错误;
故选D。
22.D
【详解】A.由图可知,苯与Br2的加成反应是吸热反应,取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历程,苯与的催化反应可生成溴苯,但不能生成邻二溴苯,故B错误;
C.由于转化为的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故是总反应的决速步骤,但步骤中不存在极性键的断裂,故C错误;
D.第三步中取代反应的活化能低,生成物本身所具有的能量低,更稳定,故苯与Br2的催化反应主反应为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23.D
【详解】A.可以氧化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常温下,,Kw=c(H⁺)·c(OH⁻)=10-14,两个结合可知,c(H⁺)=10-6,此时三价铁会水解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大量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加铝粉能产生大量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当为碱性时,可以与OH-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由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4.A
【详解】A.碘溶于四氯化碳,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制备晶体碘时,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A错误;
B.氯化铜在溶液中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加深,则通过对比实验可以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B正确;
C.1—溴丙烷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反应得到的丙烯气体中混有挥发出的乙醇蒸气,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除去乙醇对丙烯的干扰,除去乙醇后的丙烯气体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证明1—溴丙烷在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故C正确;
D.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四氯化碳表面的水滴,水滴向橡胶棒方向移动证明水是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A。
25.C
【分析】X、Y、Z、W、E、Q均为短周期主族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离子液体的结构式可知,X和E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Y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Z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W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Q原子形成6个共价键,则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W为O元素、E为F元素、Q为S元素。
【详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碳元素,则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故A错误;
B.氟化氢和水都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水分子形成氢键的数目多于氟化氢,分子间作用力强于氟化氢,沸点高于氟化氢,故B错误;
C.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硝酸,氢化物为氨气,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故C正确;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的离子半径越小,则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氮离子、氧离子和氟离子中,氮离子的离子半径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26.C
【分析】由图可知,Pt电极上H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做负极,电极反应式:H2-2e-=2;含铁的催化电极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NO+3e-+4H++Cl-=NH3OHCl;
【详解】A.Fe电极NO→NH3OHCl,N元素化合价降低,做正极,Pt电极H2→,H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负极,故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NH2OH具有类似NH3的弱碱性,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盐酸羟胺,所以缺少的一步为反应为:NH2OH+H+=NH3OH+,图2中,A为H+,B为,故B错误;
C.含铁的催化电极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NO+3e-+4H++Cl-=NH3OHCl,4个氢离子中有1个是左侧溶液中HCl提供的,3个是右侧溶液迁移过来的;标况下消耗2.24LNO的物质的量,则左室增加的质量为0.1molNO和0.3molH+的质量,即增加质量为3.3g,故C正确;
D.负极电极反应式:H2-2e-=2,H+浓度增大pH值减小,正极电极反应为:NO+3e-+4H++Cl-=NH3OHCl,正极区H+浓度减小,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27.B
【分析】由图可知,a点为等浓度的氢氧化钠和一水合氨的混合溶液,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离;b点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一水合氨的混合溶液,由电离常数可知,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一水合氨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抑制醋酸根离子的水解,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小于a点;c点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铵混合溶液,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呈碱性。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点为等浓度的氢氧化钠和一水合氨的混合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和一水合氨的浓度都约为0.100mol/L,由电离常数可知,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一水合氨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抑制醋酸根离子的水解,则溶液中,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c点为等浓度的醋酸钠和醋酸铵混合溶液,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关系,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a点、b点均抑制水的电离,b点抑制水的电离程度小于a点,c点铵根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则a点→c点过程中,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故D正确;
故选B。
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业流程题,实验题,原理综合题,结构与性质,填空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2023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按题型分类汇编-01选择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2020届-2022届高考化学三年模拟(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