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第1页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第2页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第3页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第4页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第5页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第6页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第7页
    5.1 法不可违(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品课件(部编版)第8页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教案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教案配套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法不可违,自主学习,第一目违法无小事,课堂笔记,为什么法不可违,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未成年人,易错易混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
    ①社会层面: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可以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②公民层面: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3.社会规则的含义及类型?
    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P25/1①)
    1.为什么法不可违?(原因)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3.行政违法行为的行为表现及法律责任?4.民事违法行为的行为表现及法律责任?5.青少年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法律意识淡薄,不知法、不懂法,致使在不经意间违了法。(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只要做到不违法,这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免。(3)小勤违法被送到派出所给我们什么启示? 法不可违
    探究一 为什么法不可违?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预防工作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规定: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视频的节目。
    提示: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思考:以上规定表明法律有什么作用?
    2022年9月13日至15日,河北广阳区人民法院根据刑法作出判决: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2万元。
    思考一:有保护伞的陈继志被依法批捕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思考二:思考:以上规定表明法律有什么作用?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违反法律必然受到惩罚,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强制作用)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思考一:什么是违法行为?
    探究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思考二:违法行为有哪些?
    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以下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馆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杨某向吴某等人(均另案审理)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1类濒危野生动物)。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全人民币五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分类:(P48/2)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P48/1)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一般违法行(危害程度较轻)
    ②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分为:
    探究:违法行为的分类:
    犯罪(危害程度较重)
    三类违法行为的相同点:都有社会危害性,都是违法行为,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目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社会生活中,人们所从事的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结婚等民事活动,都由民法典来规范。(P50/1)
    民法典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P50/1)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履行合同义务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
    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股权和其他投资性权利等
    市场经济的运行离不开各种交易活动,交易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既要靠道德的约束,又需要法律的保障。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关系。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思考一:视频中某净水器厂家属于何种违法行为?应承担什么责任?
    侵犯了刘德华的姓名权、肖像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其侵权行为,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思考二:在生活中,我们要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依法从事民法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思考三:你还知道哪些民事违法行为?
    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照片展出招徕顾客。
    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
    女职工怀孕后,某企业以此为由将其辞退。
    在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典来规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
    治安管理处罚法、交通管理法规、环境保护法、税法、工商管理条例……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而制定的。
    违反了《中华人民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种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其违法行为被罚款、行政拘留。。
    谎报火警被行政拘留是一堂法治教育课。
    思考一:谎报火警违反了哪部法律,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思考三:你还知道哪些行政违法行为?
    谎报险情、警情;破坏铁路封闭网;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传播谣言;闯红灯;逆行;超速;酒驾……
    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有些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些人受到类似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P48/相关链接
    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11种)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
    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 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方法技巧】判断违法行为类别的方法
    1.看所违反的法律——可直接得出结论如:《婚姻法》、《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2.看所承担的法律责任——可直接得出结论如:民事违法行为:返还财产、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赔礼道歉行政违法行为:警告、行政拘留、罚款;开除、记过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罚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3.看典型行为——参考对社会危害程度(1)民事违法行为:拾到他人遗失物不还、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机关是人民法院)(2)行政违法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秩序、乱图乱刻文物、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行政违法行为的处罚机关是行政机关)(3)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拦路抢劫、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甚至死亡、纵火、醉驾。(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机关是人民法院)
    思考:请你说说下列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
    1.留学生小李恶作剧,谎称飞机上有炸弹,导致飞机起飞暂停,被警察带走教育,治安行政拘留5天,罚款2千元。
    2.李某出门前忘记关水龙头,水渗到楼下,导致楼下邻居房间受损,邻居要求其道歉并赔偿1万元。
    4.王某酒后开车被查,违反了《交通安全法》,驾照被扣分,拘留15天,并处罚款3千元。
    2020年7月18日,网民举报金某在微信群中编造散布“此次乌鲁木齐新冠肺炎疫情是由于某女入境未经核酸检测和隔离措施而引起”的谣言信息。公安机关调查核实了金某网上编造散布谣言的基本事实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依法对金某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3.行政违法行为的行为表现及法律责任?
    行为表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P49/1)
    法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行政制裁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等形式。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 撤职、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P48/相关链接)
    4.民事违法行为的行为表现及法律责任?
    行为表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结婚等,这些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典来规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P50/1②④)
    法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11种)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P48/相关链接)
    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怎样养成遵章守法的习惯?P51
    Deficiencies
    1. 因向未成年人售卖烟草制品,深圳一商家吃了全国首张此类罚单。2018年7月16日,坪山万众百货的店主朱女士向坪山市场监督管理局上缴了一笔3万元的罚款,全国首宗向未成年人非法售烟案结案。该案商家的行为属于(  )①一般违法行为 ②严重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 ④民事违法行为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①④
    (2020·浙江省·历年真题)
    2. 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类别对应正确的是(  )
    (2019·江西省·历年真题)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3、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李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相关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示范课课件ppt,文件包含法不可违pptx、51法不可违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框法不可违,违法无小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示范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违法行为的分类,违法行为,板书设计,法不可违,一般违法行为,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