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2020-2022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按题型分类汇编
2020-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实验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实验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实验题1.(2020·北京朝阳·统考二模)下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持续通入CO2。步骤Ⅰ:打开K1,关闭K2,观察现象。步骤Ⅱ:关闭K1,打开K2,加热c,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1)步骤Ⅰ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2)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2.(2020·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利用下图完成可燃物燃烧条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相关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1)将锥形瓶底部置于80℃热水中,观察到底部白磷先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_____ 。(2)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3.(2021·北京朝阳·统考二模)根据下图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下同)。(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若用装置D验证只有水或只有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则X可能是下列物质中______或______。A.稀硫酸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NaCl溶液4.(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1)实验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木炭遇O2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2)实验2,打开K,将稀盐酸注入广口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蜡烛熄灭,其原因是___________。5.(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在井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一定量稀盐酸。(1)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2)孔穴4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3)孔穴3中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2,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6.(2022·北京朝阳·统考二模)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已知:①20℃和40℃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g和63.9g。②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1)实验1,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则加入KNO3的质量为_________g。(2)实验2,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中观察到①处白磷燃烧,③处白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3)实验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两支试管中产生不同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进入烧杯,隔绝了氧气 步骤Ⅰb中小花不变红,步骤Ⅱb中小花变红,d中小花不变红【详解】(1)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通过导管通到烧杯的底部,将密度比二氧化碳小的空气排出烧杯外,使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隔离,蜡烛的燃烧停止,故填隔绝了氧气。(2)步骤Ⅰ中打开K1,关闭K2,b中的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只与二氧化碳接触,小花不变红,步骤Ⅱ加热c,水受热成为水蒸气,水蒸气沿导管进入b、d,b中的干燥的受热小花遇到水和二氧化碳,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受热变红,d中的干燥的紫色受热小花只与水接触,没有二氧化碳,小花不变红,即证明CO2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步骤Ⅰb中小花不变红,步骤Ⅱb中小花变红,d中小花不变红,故填步骤Ⅰb中小花不变红,步骤Ⅱb中小花变红,d中小花不变红。2. 温度达到着火点 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最终停在20mL处【详解】(1)白磷的着火点是40℃,将锥形瓶底部置于80℃热水中,温度达到锥形瓶底部白磷的着火点,所以锥形瓶底部的白磷先燃烧,由于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一段时间后,燃烧匙中的白磷温度也升高,达到了着火点,所以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2)白磷燃烧消耗氧气,无气体生成,反应后,锥形瓶冷却到室温,锥形瓶内压强变小,打开K,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由于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50mL×=30mL, 所以注射器的活塞向左移动,最终停在50mL-30mL=20mL处。3. A B C【详解】(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2)装置C中发生反应为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3)若用装置D验证只有水或只有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则X物质为吸收水或二氧化碳的装置;A、稀硫酸不能吸收水、二氧化碳,错误;B、浓硫酸能吸收水,从而验证只有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正确;C、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从而验证只有水不能使石蕊试纸变红,正确;D、NaCl溶液不能吸收水、二氧化碳,错误。故选BC。4.(1)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详解】(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故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5.(1)2、6(2)(3)氯化钙、稀盐酸 【详解】(1)氢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氢气,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能产生气泡的是孔穴2、6。(2)孔穴4中反应的化学反应为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对应方程式为。(3)孔穴3中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为2,说明溶液显酸性;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说明稀盐酸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氯化钙以及过量稀盐酸。6.(1)63.9(大于31.6g小于等于63.9g的任意数值均可)(2)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排在氢的前面,铜排在氢的后面,所以锌能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详解】(1)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需保证溶剂和所加硝酸钾的质量相等,所加入的质量应大于31.6g小于或等于63.9g,如向20℃和40℃的烧杯中,分别加入63.9g的硝酸钾固体,在20℃的烧杯中硝酸钾部分溶解,在40℃的烧杯中硝酸钾全部溶解,由此可得出温度越高,硝酸钾的溶解度越大。(2)实验中①③处的白磷均是可燃物,温度均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唯一不同的是①处的白磷与氧气接触,而③处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由实验现象①处与氧气接触的白磷燃烧,③处白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锌排在氢的前面,铜排在氢的后面,所以锌能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会看到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而铜与稀盐酸直接不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实验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用下列仪器完成溶液的配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实验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废弃的易拉罐和塑料瓶属于,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