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2020-2022年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按题型分类汇编
2020-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实验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实验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补全实验方案,根据下图回答问题,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实验1:打开K1,从长颈漏斗加水没过漏斗下端,关闭K1,振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实验2: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CO2的性质是______。
2.(2020·北京西城·统考一模)补全实验方案。请从A ~ C中任选二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二个计分。
3.(2020·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B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2021·北京西城·统考一模)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5.(2021·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 操作②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B 操作③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
C 若滤纸破损,精盐的产率偏低
6.(2021·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瓶中,白磷燃烧。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若要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应补充的操作是_______。
7.(2021·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去)。实验前K1、K2和K3均已关闭。
(1)打开K1和K2,滴入部分碳酸钠溶液,关闭K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2)关闭K2、打开K3和K1,滴入碳酸钠溶液,关闭K1。观察到B中的液体流入C中,一段时间后,C中溶液澄清且无色,此时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
8.(2022·北京西城·统考一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写出Y型管两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左侧_______;右侧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b处紫色石蕊试纸比a处先变红,可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
9.(2022·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在滤纸上进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生成的金属沿着滤 纸像树枝一样生长,获得多姿多彩的“金属树”。兴趣小组同学对“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进行探究。
Ⅰ.金属的选择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Mg、Al和 Zn 三种金属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铜的原因是_______。
(2)1-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1-2中,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
(4)1-3中,推测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说明理由:_______。
II.溶液的选择
【进行实验】利用Ⅰ中装置,在室温下用Zn进行如下实验。
【解释与结论】
(5)设计实验2-1和2-4的目的是________。
(6)根据上述实验,不能得到“在溶液种类等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浓度越大,‘铜树’长度越长”的结论,证据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7)结合以上实验,“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是________。
序号
目的
操作
现象
结论
A
验证温度对KNO3溶解度的影响
均加入_____KNO3固体
已知:20 ℃和40 ℃时,KNO3溶解度分别为31.6 g和63.9 g
装有红墨水
的毛细管
20℃时固体部分溶解,40℃时固体全部溶解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研究NH4NO3和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__________
NH4NO3溶解时温度降低;NaOH
溶解时温度升高
C
比较Fe、Cu和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Fe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Ag丝表面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
A
B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D中观察到右侧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
性质是_______。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填序号)。
(3)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实验操作
序号
金属
实验现象
室温下
1-1
Zn
60 min后,滤纸上长出约1.5 cm
“铜树”
1-2
Al
60 min后,滤纸上长出约0.8 cm
“铜树”
1-3
Mg
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60 min后,滤纸上得到少许细碎红色固体
组别
第1组
第2组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溶液种类
CuSO4
CuSO4
CuSO4
CuCl2
CuCl2
CuCl2
溶液的浓度(%)
6
12
18
6
12
18
60 min后“铜树”长度(cm)
0.7
0.8
1.5
1.9
2.2
2.0
参考答案:
1. 气球鼓起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详解】(1)打开K1后,从长颈漏斗中加水没过漏斗下端。由于锥形瓶中的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锥形瓶内的气体减少,则压强减小,则外界大气压会压入气球中,使装置压强平衡。故答案为:气球鼓起;
(2)在实验2中,观察到下端的木条先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气体通入Y型管中,优先进入下侧的导管,则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木条熄灭,则证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2. 32g(答案大于31.6g且小于等于63.9g即可) 左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下移动,右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上移动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Fe>Cu>Ag
【详解】A、根据已知可知,硝酸钾固体在20℃的溶解度为31.6g,在40℃的溶解度为63.9g。则当向两只烧杯中加入32g的硝酸钾固体时,左侧烧杯中的100g水在20℃下最多只能溶解硝酸钾固体31.6g,则加入32g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且有部分硝酸钾固体尚未被溶解。而右侧的烧杯中的100g水在40℃下最多只能溶解硝酸钾固体63.9g,则加入的32g硝酸钾固体完全被溶解且形成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由此可以分析得出,在相同质量的溶剂中,温度越高,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越大。则可以分析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32g(答案大于31.6g且小于等于63.9g即可);
B、左侧的试管中放入硝酸铵,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使试管内温度降低。温度降低,则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受冷减少,则会导致装置内的压强减小,则外界大气压会将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下挤压,平衡内外压强。右侧的试管中放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使试管内温度升高。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则会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则会将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上挤压,平衡内外压强。故答案为:左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下移动,右侧毛细管中的红墨水向上移动;
(2)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将银丝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银丝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无明显现象,说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则可以分析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故答案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Fe>Cu>Ag。
3. 发白光,放出热量,石灰水变浑浊
【详解】(1)将注射器中的双氧水注入集气瓶中,双氧水接触二氧化锰时,二氧化锰会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故答案为:;
(2)A中生成的氧气沿导管进入B中,接触到红热的木炭,则木炭燃烧。在纯氧中,木炭燃烧会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并且能观察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答案为:发白光,放出热量,石灰水变浑浊。
4. 试管 相同条件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集气瓶 A
【详解】A、(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D中观察到右侧下沉,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1)由图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集气瓶;
(2)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
(3)C中的反应为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②①③ 引流 AB
【详解】(1)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故顺序是:②①③;
(2)操作①是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A、操作②是溶解,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符合题意;
B、操作③是蒸发,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符合题意;
C、若滤纸破损,部分难溶性杂质不经过滤直接流下,会使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精盐的产率偏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6.
B中白磷在通入氧气前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 向B中烧杯里加入冰块,降温至40 ℃以下(或在B中导管口处放一小块红磷)
【详解】(1)A中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白磷在通入氧气前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3)若要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在B中导管口处放一块红磷,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是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白磷与氧气接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7.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l2、NaCl
【详解】(1)打开K1和K2,滴入部分碳酸钠溶液,关闭K1,B中发生的反应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观察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关闭K2、打开K3和K1,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故关闭K1。观察到B中的液体流入C中,一段时间后,C中溶液澄清且无色,说明B中盐酸过量,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B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故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CaCl2。
8.(1) CaCO3 +2HCl =CaCl2 + CO2↑ + H2O CO2 + Ca(OH)2= CaCO3↓ + H2O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1)
左侧是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则化学方程式为。右侧是左侧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b处紫色石蕊试纸比a处先变红。故填: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点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9.(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均位于铜前
(2)
(3)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4)反应前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含有氢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气体可能是氢气
(5)探究溶液种类对“铜树”生长的影响
(6) 溶液生长出的“铜树”短
(7)
【解析】(1)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可知,的活动性在铜之前。
(2)
1-1中,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填;
(3)
铝的活动性比较强,在空气中被氧化成氧化铝,覆盖在铝的表面,故用砂纸打磨的目的:去除铝片表面的氧化膜。
(4)
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将铜置换出来,还有气体产生,说明镁还和别的物质反应,故有可能是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参加反应,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含有氢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气体可能是氢气。
(5)
两组实验中溶质不同,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故目的是探究溶液种类对“铜树”生长的影响。
(6)
根据题意可知不能得出“在溶液种类等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浓度越大,‘铜树’长度越长”的结论,说明实验中有相反的情况出现,对比发现: 溶液生长出的“铜树”短。
(7)
“铜树”的最佳生长条件是铜树最长那组实验,故填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下列符号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下列物质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题汇编-填空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海水是溶有氯化钠等盐分的混合物,下图为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验证锌、铜、银3种金属的活动性,多数博物馆内禁止使用闪光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选择题,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的设计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