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城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城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1.高考这部分内容考查的是对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相关原理的实践应用,考生备考时需掌握城市的辐射功能和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等相关的基本原理,特别要注重特定典型城市群和产业的积累,如我国的珠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天山城市群、我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地区间产业协作、地区的产业升级等。2.学会将地理原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课堂导学】四、要点精讲要点一 大都市的集聚与辐射作用1.大都市:规模庞大、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备强大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城市区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2.集聚作用:多种部门和资源的集聚,必然会导致地区经济核心的形成和发展。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经济获得较快增长后,会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的集聚。
3.辐射带动作用:辐射带动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之间产生的产业、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4.集聚和辐射的关系:世界大都市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集聚,然后才是辐射带动作用。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随之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带动,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进而,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5.区域空间发展理论(1)区域空间结构:指一个地区各种要素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形式。①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共同组成的。②从城乡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共同组成的。(2)区域空间发展理论:①在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的地方,经济获得较快增长,成为增长极,引导资金、信息、人才集聚,进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②以增长极为依托,区域发展上升到点轴开发形式。③在经济格局基本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成现代区域的空间开发结构,实行网络开发。
要点二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上海概述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缘,我国海岸带与长江的交会处。全市土地面积 6340平方千米,2017 年人口 2418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30633亿元。上海是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也是亚太地区的重要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2.上海的发展目标: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3.上海的发展优势:优越的地理区位、庞大的城市规模、雄厚的综合实力、发达的教育科技、深厚的文化底蕴、便捷的交通运输、广阔的经济腹地等,这些因素赋予了上海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
4.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1)产业带动功能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乃至周边地区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龙头。进入 21 世纪以来,上海全面推进产业升级,原有的低端产业逐步退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高端装备、新医药等产业显著加强,金融、证券、国际商贸等领域得以全面提升。以上海为核心,形成了汽车、造船、航空航天、电子、医药等庞大产业集群,不仅生产规模庞大,而且表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2)都市核心功能 上海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不仅强力拉动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而且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都有着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上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新型窗口,在上海设立领事馆的国家已达 60 多个,2018 年 11 月在上海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3)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上海作为长江流域门户,拥有高效率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心城区已建成立体交通网络。上海拥有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上海港是我国主要的外贸港之一,拥有外高桥、吴淞、洋山等深水港区。
(4)金融服务功能 上海拥有大量的金融机构,比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金融交易所、黄金交易所、钻石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等。上海是我国大陆两大股票交易中心之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黄浦区、陆家嘴一带金融中介机构云集,许多世界级大银行在此设立了区域性总部或分理机构。(5)科技研发创新功能 上海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所,科研实力雄厚,是我国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上海作为全国技术创新的排头兵,与发达国家和国内研发中心保持频繁的交流。上海建有众多的高科技园区和孵化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国内广大地区都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典例展示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49~1978 年,上海城市化进程较缓慢,但是工业化的发展仍推动了上海的地域扩展。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上海在建成区外开辟了许多工业区,并先后建成闵行、吴泾、嘉定、安亭、松江、青浦、南汇、崇明等卫星城。70 年代,为配合引进大型联合企业,先后开辟了金山卫和吴淞两个卫星城,使上海的城市布局由单核心城市发展成为组合城市。1979~2000 年,上海步入城市地域迅速扩展时期。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确立了建成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上海建成区与卫星城连成一片,上海大都市初步形成,城市地域迅速扩大。2000~2015 年,上海逐步形成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的格局,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多层次的城市空间体系结构基本形成。
(1)想一想,上海在城区周围建设卫星城,对城市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但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后,又可能会造成哪些新的问题?
【答案】 (1)建设卫星城的积极作用:疏散中心城区的产业和人口,分担中心城区职能,减轻中心城区环境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加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环境压力,人地矛盾加剧。
(2)从 21 世纪开始,上海的城市空间发展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这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答案】 (2)更好地借助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可以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竞争。
要点三 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1.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上海拉动了南京城市圈、杭州城市圈、合肥城市圈、苏锡常城市圈、宁波城市圈的发展壮大,强化了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聚合发展,进而形成了“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2.上海对于周边城市具有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周边城市也对上海的龙头地位形成坚实的支撑。向江苏伸展,形成了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为支撑的沪宁产业带;向浙江方向延伸,形成了以嘉兴、杭州、湖州、绍兴、宁波为支撑的沪杭产业带;沿着长江延伸,则形成了以南通、镇江、扬州、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为支撑的长江下游产业带。 3.上海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对内主要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以及周边地域,对外则与亚太和欧洲的大城市保持商贸文化联系。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现已成为世界级超大城市群。
【典例展示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苏州——新型工业强市苏州又称姑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众多风景名胜。苏州又是我国重要的现代工业基地,工业以电子信息、家用电器、食品医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为大宗。全市现有 8个国家级开发区,以及苏州、昆山两个高新区,张家港、昆山两个保税区。苏州港由张家港、常熟港和太仓港组成。如今,苏州的地区生产总值位居江苏之首,2018年苏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6万亿元。在2018年我国县域经济百强排行中,苏州所辖的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四市都位居前列。这与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是分不开的。苏州东邻上海,借助上海科技、教育、金融、外贸等方面的支持,城市经济与上海一体化发展,旅游服务业也与上海相得益彰。
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上海对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的辐射带动作用。
【答案】 现代制造业产品技术的开发或应用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产业链延伸较长。上海拥有庞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其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拥有良好的加工工业基础及相对较为低廉的生产成本,利用与上海毗邻的区位优势,抓住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会,积极承接上海现代制造业的辐射转移,充分利用当地的生产基础,降低生产成本,促使生产要素的流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长三角地区内部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加深区域经济的一体化。
【典例展示3】 国家正在推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如何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和长江上游城市群(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发展联系,促进沿江产业转型提升,又切实保护好长江的生态环境?
【答案】 上海在长江经济带中应发挥其服务引领作用,成为共抓生态保护的示范者、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协调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对内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引领制度创新的排头兵;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打造要素配置与服务重要枢纽,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在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对长江经济带沿岸省市的对口支援和产业转移;依靠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依靠创新合作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典例展示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伦敦都市圈的雏形来源于“巴罗委员会”(英国指导城市和区域规划的机构)规划的同心圈设计。随着城市集群化的不断推进,以伦敦为圆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使得伦敦都市圈成为世界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同时也作为高新科技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国际信息传播中心。现代交通网络化、多种交通一体化,是伦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伦敦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在离伦敦市中心50千米的半径内建立了 8座新城(卫星城),而后以伦敦为核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扩展,在都市区范围内构建“反磁力吸引”体系,引进中心区的工业企业,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为迁入居民提供各种工作岗位,既有效疏解大城市核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又在各自的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随着大伦敦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经济结构逐渐完善,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为依托,构建起各区域之间密切的联系,形成了多中心网络型空间格局。大都市周边城市职能各异,特色鲜明,分工合理,有利于大都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布局的协同和整体功能的提升。
(1)说明伦敦大都市空间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
【答案】 (1)根据城市不同阶段的特点、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在初期的同心圈规划基础上,逐渐规划发展形成以伦敦为核心,通过放射状的现代交通网络与周边职能各异的卫星城连接起来,构成分工明确的城市群体系。
(2)结合材料,分析伦敦对周边卫星城的辐射功能是如何体现的。
【答案】 (2)伦敦通过多种现代交通与卫星城连接起来,同时将部分人口、工业企业转移到卫星城,卫星城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提供就业岗位;卫星城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
(3)议一议,伦敦都市圈对伦敦自身发展有哪些意义?
【答案】 (3)疏散伦敦中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缓解了人地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区通过产业的不断优化调整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为周边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引领伦敦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
五、能力摸底 纵观世界各国,首都经济圈在国家区域经济中通常占据重要位置。一般来说,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一。韩国首尔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占到了整个国家的67%,我国的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只占整个国家的10%,发展潜力巨大。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答案】 D【解析】 第1题,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导致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较小,D正确;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发达,经济发展速度较快,A、B错误;尽管经济机制和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经济总量少的原因,C错误。故选D。
1.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的原因是( ) A.该区域经济落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B.本经济区内行政干预的力量比较强,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总量较小C.由于本区水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经济总量较小D.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
2.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对这些问题的影响有( )A.增加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B.缓解北京市面临的人口压力C.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D.会增加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
【答案】 B【解析】 第2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下降,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能缓解北京面临的人口压力和交通拥堵状况,同时能缓解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A、D错误,B正确;可以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C错误。故选B。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俗称的“北京七环”)将于2018年6月底主路贯通。该线路环绕整个北京连承德、廊坊、固安、张家口、崇礼等13个节点城市,建成后将形成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读图,完成3~5题。
3.“北京七环”采用高速公路方式的优势是( )A.运输速度快B.连接城市多C.建设成本低D.节约建设用地
【答案】 A【解析】 第3题,“北京七环”以高速公路代替普通公路,环绕13个节点城市,形成京津冀区域主要城市之间“1小时交通圈”、主要城市与周边卫星城市间“半小时生活圈”,所以最大优势是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A正确;高速公路比普通公路连接的城市要少,B错误;比普通公路建设成本要高,C错误;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都属于建设用地,不是优势,D错误。故选A。
4.影响“北京七环”选线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质B.气候和河流C.城市分布D.国家政策
【答案】 C【解析】 第4题,影响“北京七环”选线的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沿线城市多,利于增加运输量,提高公路使用效率,C正确;地形地质、气候和河流、国家政策不是“北京七环”高速公路选线时主要考虑的因素。A、B、D错误。故选C。
5.“北京七环”全线通车将会缩小的是( )A.铁路运输量B.北京市运输量C.区域经济差异D.能源运输量
【答案】 C【解析】 第5题,“北京七环”全线通车,有利于加强京津冀地区联系,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对铁路运输量影响不大;会增加北京市的运输量;高速公路可以客货运输,能源运输量也会增加。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
六、课堂评价下图示意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镇的不同等级规模(图甲)和某个区域的城镇等级规模(图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1.图中体现出城镇规模、等级、数目之间的关系为( )①城镇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数目越多②城镇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数目越少③城镇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数目越多 ④城镇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数目越少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解析】 第1题,从图中信息可得出,城镇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数目越少,①不符合,②符合;城镇规模越小,等级越低,数目越多,③符合,④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城镇规模体系有何差异( )①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同级别的城镇相比较,甲图所示区域城镇规模较大,乙图所示区域城镇规模较小②甲图所示区域第二等级的城镇有2个,乙区域只有1个③甲图所示区域同级别的城镇数目都多于乙图所示区域同级别的城镇数目④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同级别的城镇相比较,乙图所示区域的城镇服务范围较小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pptx、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瞰上海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完整版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区域空间发展理论,上海港,苏州新型工业强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完整版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内容,区域空间发展理论,区域点轴空间发展示意,上海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上海浦东新区,上海虹桥枢纽中心,上海港,上海洋山深水港区,世纪50年代后期,世纪70年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