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热力环流课件PPT
展开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三、应试指导考情分析备考策略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也是我们学习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解山谷风、海陆风、城郊风最好利用身边的事例,既有利于理解,又能加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加强训练,强化理解。
【课堂导学】四、要点精讲要点一 热力环流的形成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2.形成过程(1)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2)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3)水平运动:近地面空气从B、F地流向A地,高空空气从D处流向C、E处。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1.受热均匀假设地表均一且受热均匀,则大气得到同等的热量,气温、气压相等,形成与地面平行的等温线和等压面。但地面是受热不均的。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受热不均——(导致)大气的垂直运动[热胀冷缩]——(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引发)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形成)热力环流
3.等压面的判断运用:(1)海拔与气压结合的等压线(面)图判读:第一类:高程剖面图由于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等压线不再保持水平状态,产生弯曲。规律:等压面凸向高空为高压区,凸向近地面为低压区(即凸高凹低)。简记:凸低为高,凸高为低。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等值线,注意第一个高低指的是等值线的弯曲方向,第二个高低指才是其自身的相对高低。因此A、D(凸高)为低压区;B、C(凸低)为高压区。
第二类:等压面高程图500百帕等压面高程(单位:米)在第二类图中,没有剖面图直观,但根据数值也可以知道海拔的相对高低,中心海拔数值高的说明等值线向高空凸(凸低压),说明其为高气压区;中心海拔数值低的说明等值线向近地面凸(凸高压),说明其为低气压区。因此图中N为(高空,因为海拔高)高压区,M为(高空)低压区。近地面则相反。
注意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的区别:如果没有告知等压线图是表示近地面还是高空时,可借助等压线气压值的大小确定:一般等压线气压值在1000百帕左右为近地面,低于800百帕为高空。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把握原则:温高(气压低)凸高(气压变高的方向);温低(气压高)凸低(气压变高的方向)。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上凸者为陆地。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 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
4.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关键抓住以下三点关系。(1)温压关系: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从高压吹向低压。(3)等压面凹凸关系:高压处等压面上凸,低压处等压面下凹。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特别提醒】 (1)垂直方向的气压值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值是高压大于低压。(2)气流的垂直运动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而水平运动是由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引起的。(3)气流垂直运动是热力因素导致,而水平方向的运动是动力因素所致。
【典例展示1】 (2019·海南卷)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 A.偏南风B.偏东风C.偏北风D.偏西风
【答案】 C【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11点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A。故B、C、D错误。
(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 D【解析】 第(2)题,“白天”,“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意味着晚上,空气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故A、B、C错误。
要点二 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热力环流的实质是同一水平面的两个区域冷热不均引起气压差异和空气运动,所以只要是冷热不均或存在热力差异的两地,就可以形成热力环流。常见的热力环流有:1.海陆风:a.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b.风向: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c.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a.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b.风向:白天吹谷风,晚上吹山风。c.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地形逆温:夜晚,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循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的较暖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山谷气温低高空气温高的逆温现象。)
d.夜雨的成因:河谷地区,夜晚山风倒灌,冷空气在谷底堆积,谷底水汽被迫抬升降温,水汽易凝形成夜雨。
3.城市风:a.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b.风向:近地面由郊区吹向城市。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c.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地带距离之外。
注意:①在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的复习中,要注意其风向的变化实质不在于白天还是晚上,而在于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温度对比关系。②常见的热力环流中,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等的风向存在着昼夜的差异,而城市风的风向不存在这种差异。
【典例展示2】 (2022·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换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
【答案】 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冬春季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 【解析】 本大题以金沙江谷地沉积物等相关图文信息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山谷风环流、河流和风力沉积、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相关认识、地理原理的应用、情境的描述等相关能力。本题审题时学生容易出错,错误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问题,夏秋与冬春季相比,实际上这个试题并没有这个意思,仅仅需要分析此季风谷风为什么强。其中谷风势力强的基础条件有:一是该地处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谷地与山坡的差异大;二是该地具有重重山脉,河谷地区的谷风受冬、夏季风干扰小。谷风势力强的季节性条件是:当地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加之冬春季部分植被落叶,一年生的草本枯死,因此植被稀少,对谷风的阻挡作用较弱。
五、能力摸底(2022·长沙期末统考)下图示意某地高空等压面,据此完成1~3题。
【答案】 A【解析】 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海拔越高气压越低。a的海拔低于b,所以Pa>Pb,A正确。d海拔低于c,所以Pd>Pc,B错误。b和在d同一海拔处,但由于气压值发生变化,Pd>Pb,C错误。ac在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等,Pa=Pc,D错误。故选A。
1.图中a、b、c、d四点的气压值(P为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A.Pa>Pb B.Pd
2.甲、乙两点相比(P为气压,T为气温),正确的是( )①P甲>P乙②P甲
T乙④T甲
3.b、d两点大气运动(↑为垂直向上运动,↓为垂直向下运动),正确的是( )A.b↑d↑ B.b↓d↓C.b↓d↑ D.b↑d↓
【答案】 C【解析】 第3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中大气的垂直运动,以及图中等压面弯曲方向,可知b处空气垂直向下动,d处空气垂直向上运动,即b↓d↑,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1·衡阳一模)“万年冰洞”位于山西吕梁山北坡,海拔2000多米。泂穴开口向北,倾斜向上,呈“保龄球瓶”状。洞内的冰最早形成于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下图示意该冰洞剖面及景观。据此完成4~5题。
4.该冰洞洞内、外气流交换最频繁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D【解析】 第4题,根据空气的热力性质可知,冷空气遇冷收缩下沉,热空气遇热膨胀上升,冬季冰洞外空气温度低,洞内温度较高,容易形成空气对流,此时洞内、外气流交换最频繁。春夏秋洞内气温更低,空气更稳定,A、B、C错误;故选D。
5.与陆地冰川相比,冰洞内的冰( )A.温度更稳定 B.温度更低C.形成时间更早 D.厚度更大
【答案】 A【解析】 第5题,与陆地冰川相比,冰洞内的冰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小,温度更稳定,A正确,B错误;陆地上的冰川也有形成更早的,如南极大陆的冰川至少形成于至今500万年前,C错误;南极大陆冰川厚度更大,D错误;故选A。
六、课堂评价(2019·江苏卷)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下左图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A.ab B.bc C.cd D.ad
【答案】 D【解析】 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气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的凝结核而产生的。因此,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分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而库区周围地方则盛行下沉气流。因此正确答案为ad。故选D。注意水的区域对应云海,盛行上升气流。
门源气象站(约90°E)位于祁连山东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6日门源气象站所在山谷一次由山谷风环流影响下形成的降水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示时段,门源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主要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答案】 A【解析】 第2题,由图可知,谷风最快的风向大致在15时到17时,此时以偏东风为主,包括东南风和东风,且在17时到次日1时间,17时到18时是偏东风,21时,次日2时也为偏东风,故A正确。15时到16时,18时到19时为偏南风,不是主要的谷风风向,故B错。偏西风出现在20时、22时、24时,不是主要风向,故C错。偏北风出现在21时到23时到次日2时,但风向所占比较小,风速较小,不为主要风向,故D错。
3.与此次降水形成时的气流运动、气温、气压状况相符的示意图是( )
【答案】 A【解析】 第3题,在A图中,白天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低于山坡,谷地上空气流下沉,山谷底部气压高,谷底的风吹向山坡,形成谷风,由图可知,谷风出现在白天,15时到16时,符合此次降水的成因,故A正确,在B图中,谷风示意图风向画法错误,故B错,在C图中山风示意图风向画法错误,故C错,在D图中夜晚与山坡等高的谷地上空气温高于山坡,谷地近地面空气上升,山坡上气压高,山坡上的风吹向谷底形成山风,但不符合降水的时间,山风发生在夜间,故D错。
当天气晴朗无云或少云的气象条件下,山地与平原之间的昼夜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称为山地—平原风,下图为华北平原集城市在2013~2015年观测到的秋季山地—平原风平均风速(箭头长短表示大小)和风向日变化示意,夜间以偏北风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就秋季平均而言,该城市( )A.山地风风速整体大于平原风 B.山地风持续的时间比平原风短C.平原风在15时左右风速最大 D.平原风在10时左右转为山地风
【答案】 C【解析】 第4题,从图可知,该城市白天的风速大于晚上的风速,而山地-平原风一般白天吹平原向山地的平原风,晚上吹山地向平原的山地风,所以该地区平原风风速整体大于山地风,平原风在15时左右箭头最长,风速最大,C正确,A错误;山地风持续的时间从大概18点到9点,持续时间较长,B错误;平原风转为山地风的时间为大概18点以后,D错误。故选C。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地理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地理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植被与土壤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植被与土壤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成土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地理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地理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应试指导考情分析,2降水的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