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植被与土壤课件PPT
展开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
三、应试指导 考情分析
备考策略1.高考这部分内容考察是对世界和中国区域地理、森林和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实践应用,考生备考时需掌握世界和中国区域地理、森林、草原和荒漠和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等的基本原理,特别要关注重点区域,如东北长白山地区、西北内蒙古、甘肃、北亚西伯利亚和堪察加地区、南欧地区、东北大兴安岭图们江地区、西北新疆地区、北方黄土高原地区、青藏地区和高纬度西伯利亚地区等地区的区域地理知识的积累。2.学会将地理原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课堂导学】四、要点精讲要点一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一、主要植被1.概念:植被是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2.分类(1)自然植被:森林、草原、荒漠、苔原、草甸、 沼泽等类型。(2)人工植被:各种农作物、人工林、人工草场、城市绿地等。
3.森林:分布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4.草原: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5.荒漠:分布于干旱地区,可分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难点突破1.图示全球森林分布
难点突破2.世界气候与植被带的分布规律
【名师点拨】(1)在一定区域内,同种植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种植物种群的集合,构成植物群落。(2)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结构复杂,高等植物种类丰富;环境条件严酷的地方,群落结构简单,只有少数高等植物。(3)植物群落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典题展示1】 (2021·天津卷)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自然带组合正确的是( ) A.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丙——温带森林草原带D.丁——热带草原带
【答案】 B【解析】 第(1)题,甲是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丙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为温带荒漠草原带;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所以A、C、D不正确,故选B。
2.图中乙地以南沿海地区有曲折幽深的峡湾,海岸线异常曲折、破碎的原因( )①地壳运动②流水堆积 ③海浪侵蚀④流水侵蚀 ⑤冰川侵蚀⑥风力沉积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 D.①③④⑤
【答案】 D【解析】 第(2)题,在高纬度地区,大陆冰川和岛状冰盖能伸入海洋冰川谷进入海面以下,继续深掘,拓宽冰床,冰期后海面上升,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受海水影响,形成两侧岸壁平直、陡峭、谷底宽、深度大的海湾,即峡湾。所以海岸线异常曲折、破碎的原因包括地壳运动、海浪侵蚀、流水侵蚀以及冰川侵蚀。故排除A、B、C,故选D。【名师点睛】 考查气候与自然带和峡湾形成原因相关知识,气候与自然带属考试考查重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
要点二 土壤的形成一、土壤1.概念: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2.意义: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并协调水分、养分、温度、空气等营养条件,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3.物质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4.类型:按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①砂土:通气、透水性强,保肥性能弱,易耕作。②壤土: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③黏土:通气、透水性差,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1.岩石风化过程——成土母质2.低等植物着生过程——原始土壤3.高等植物着生过程——成熟土壤
四、土壤剖面1.概念: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与地面平行展布的土层所构成。2.土层的主要类型
【难点突破】1.地形对土壤的影响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图解分析如下:
(1)山谷:土层厚,有机质较丰富,土壤肥沃。(2)山脊:坡度较大,成土母质迁移快,土层薄。(3)迎风坡:降水多,下渗,土层厚,土质黏重,含水量大。(4)海拔高,冻土广布,地下水位高,生长期短,光照强,气温低,形成冰沼土。(5)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土层厚,矿物养分含量高,沉积物不规则,水气组合较好。而在平坦的地形部位,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使成土母质得以在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2.生物与土壤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起着主导作用。图解如下:
3.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1)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具体分析如下:
(2)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土壤从性质上说,属于可再生资源,但如果不合理利用,也会退化,失去肥力。土壤保护是使土壤免受水力、风力等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破坏所采取的措施。
4.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
【典题展示2】 (2021·浙江6月选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图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
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简析其成因。
【答案】 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增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解析】 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随着纬度的降低,土壤厚度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纬度越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越强,雨季更长,水分条件更优越,植物生产活动更活跃,气候湿润、炎热的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普遍而强烈,岩石矿物被强烈分解,形成较厚的风化壳,增加了土壤厚度。
五、能力摸底(2021·1月河北选考模拟)某科研小组对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下图示意跨越珠峰的10千米宽矩形样带的土地覆被类型及其分布状况。据此完成1~2题。
1.南北两坡土地覆被的垂直分异特点是( )A.相同覆被类型下限的海拔高度南坡低于北坡B.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高度差近2000米C.北坡比南坡少三种土地覆被类型D.两坡草地分布的海拔高度相同
【答案】 A【解析】 第1题,由图中信息直接得出,相同覆被类型下限南坡低于北坡,A正确;两坡农田出现的最低海拔高度的高度差近4000米,B错误;北坡比南坡少森林和灌丛两种覆被类型,C错误;两坡草地分布比较,南坡较北坡的上限更高,下限更低,D错误。故选A。
2.下列南坡覆被组合符合垂直分异规律的是( )A.农田—森林—灌丛—冰川雪被B.森林—草地—湿地—冰川雪被C.农田—灌丛—裸地—冰川雪被D.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
【答案】 D【解析】 第2题,由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山脉中段随海拔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热量减少,降水减少,土地的覆被类型由森林—灌丛—草地—冰川雪被过渡,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六、课堂评价(2022·广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森林土壤水分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森林环境综合效益的基础。下图是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鹤北流域2号小流域的横坡林带和8号小流域的顺坡林带不同位置1m深处土层监测期内平均含水量的变化情况。鹤北流域坡向朝向正西。
横坡林带土壤水分特征 顺坡林带土壤水分特征
(1)比较横坡林带上坡和下坡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并简述原因。
【答案】 上坡土壤含水量大于下坡。原因是横坡林带拦截上坡径流,导致下坡地表输入的水量减少。【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上坡土壤含水量大于下坡(上坡0.2~0.35之间,下坡在0.15~0.25之间)。原因是小流域的横坡林带拦截了上坡径流,下泄水量少,导致下坡地表输入的水量减少,含水量低。
(2)分析横坡林带内部a处较林带边缘b处土壤含水量高的原因。
【答案】 林带内部a处地表植被覆盖,枯枝落叶多,延阻径流,下渗增加;林内土壤结构改善,下渗增加;林内光照弱,蒸发量小。【解析】 第(2)题,林带内部a处地表森林茂密,地表植被覆盖,枯枝落叶多,延阻了降水的径流,下渗增加,水分较高;林内腐殖层较厚,土壤结构改善,下渗增加;林内森林茂密,阻挡阳光,光照弱,蒸发量小,土壤含水量较边缘高,边缘水分容易流失,蒸发较旺盛。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地理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中国地理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地理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世界地理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应试指导考情分析,2降水的分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人口迁移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3艺术类考生地理高考二轮专题复习 人口迁移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